佛弟子文库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七

弥勒菩萨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威力品第五

云何诸佛菩萨威力。当知略有三种。一者圣威力。谓佛菩萨得定自在。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心调柔故善修心。故是名圣威力。二者法威力。谓诸胜法有广大果有大胜利。是名法威力。此中法者。即是六种波罗蜜多。所谓布施乃至般若。如是诸法有大威力。名法威力。三者俱生威力。谓佛菩萨先集广大福德资粮。证得俱生甚希奇法。是名俱生威力。

又佛菩萨如是威力品类差别复有五种。一者神通威力。二者法威力。三者俱生威力。四者共诸声闻独觉威力。五者不共声闻独觉威力。

云何诸佛菩萨神通威力。谓六神通。一者神境智作证通。二者随念宿住智作证通。三者天耳智作证通。四者见死生智作证通。五者知心差别智作证通。六者漏尽智作证通。是名神通威力。

云何诸佛菩萨神境智通。谓佛菩萨神境智通略有二种。一者能变通二者能化通。如是二种品类差别各有多种。云何能变神境智通品类差别。谓十八变。一者振动。二者炽然。三者流布。四者示现。五者转变。六者往来。七者卷。八者舒。九者众像入身。十者同类往趣。十一者显。十二者隐。十三者所作自在。十四者制他神通。十五者能施辩才。十六者能施忆念。十七者能施安乐。十八者放大光明。如是等类皆名能变神境智通。振动者。谓佛菩萨得定自在心调柔故。善修心故。依定自在普能振动寺馆舍宅。村邑聚落。城郭国土那落迦世界傍生世界。祖父世界人世界。天世界一四大洲。一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百三千大千世界。千三千大千世界。百千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世界皆能振动。是名振动。炽然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从其身上发勐焰火。于其身下注清冷水。从其身下发勐焰火。于其身上注清冷水。入火界定举身洞然。遍诸身分出种种焰青黄赤白红紫碧绿颇胝迦色。是名炽然。流布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流布光明遍满一切寺馆舍宅。乃至无量无数世界无不充满。如前振动。是名流布。示现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如其所乐示彼一切诸来会众沙门婆罗门声闻菩萨。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人非人等。令悉现见。下诸恶趣上诸人天复令现见。诸余佛土及于其中诸佛菩萨。乃至超过殑伽沙等诸佛国土种种名声所表佛土。及彼土中某名如来悉令现见。亦为宣说彼佛土名及如来名齐彼至此。若复过彼诸佛国土及诸如来。随其所欲乃至所欲。皆令现见亦为宣说。是名示现。转变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若于其地。起水胜解即令成水。如实非余。火风胜解亦复如是。若于其水起地胜解即令成地。如实非余。火风胜解亦复如是。若于其火起地胜解即令成地。如实非余。水风胜解亦复如是。若于其风起地胜解即令成地。如实非余。水火胜解亦复如是。若于一切起余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如于大种互相转变。色香味触当知亦尔。若于草叶牛粪泥等。起于饮食车乘衣服严饰资具种种涂香华鬘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若于沙石瓦砾等物。起于末尼真珠琉璃螺贝壁玉珊瑚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若于诸山雪山王等起金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若于一切起余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若于好色有情起恶色胜解。于恶色有情起好色胜解。于俱非有情起好色恶色胜解。于俱有情起俱非胜解。即随胜解如实非余。如于好色恶色。于具支节不具支节及肥瘦等当知亦尔。如是于余所有自相可变色物起余胜解。皆随胜解一切转变。如实非余。是名转变。往来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随其所乐于诸牆壁山石等中。纵身往来无有滞碍。广说乃至往于梵世。乃至上至色究竟天还来无碍。或复傍于无量无数三千大千世界。若往若来皆无滞碍。或运麁重四大种身。或于远处作近胜解。或如意势速疾往来。是名往来。卷舒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能卷一切雪山王等如一极微。舒一极微令如一切雪山王等。是名卷舒。众像入身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能以种种现前大众。及以一切村邑聚落。草木丛林。诸山大地一切色像内己身中。令诸大众各各自知入其身内。是名众像入身。同类往趣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或能往趣刹帝利众。同其色类如彼形量似彼言音。彼若以此名如是义。亦即以此名如是义。彼不以此名如是义。亦不以此名如是义。然后为其演说正法。示现教导赞励庆慰。化事既终欻然隐没。没后时众迭相顾言。不知没者天耶人耶。如能往趣刹帝利众。如是往趣婆罗门众。若沙门众。若长者众若居士众。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覩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先益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当知亦尔。是名同类往趣。隐显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于大众前百度千度或过于是。隐没自身复令显现。是名隐显。所作自在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普于一切诸有情界往来住等所作事中皆自在转。令去即去令住即住。令来即来令语即语。是名所作自在。制他神通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能制伏他所现神通。如来神通普能制伏其余一切具神通者所现神通。如其所欲令事成办究竟。菩萨一生所系。或最后有所有神通。除诸如来等类菩萨。悉能制伏其余一切具神通者所现神通。诸余菩萨所有神通。除入上地等类菩萨。悉能制伏其余一切具神通者所现神通。是名制他神通。能施辩才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若诸有情辩才穷尽能与辩才。是名能施辩才。能施忆念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若诸有情于法失念能与忆念。是名能施忆念。能施安乐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说正法时与听法者饶益身心轻安之乐。令离诸盖专心听法。暂时方便而非究竟。又令诸界互相违变能为损害。非人所行灾疠疾疫皆得息灭。是名能施安乐。放大光明者。谓佛菩萨依定自在。以神通力身放光明。或有一光往十方面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令恶趣等一切有情息彼众苦。或有一光往诸天界。令大威德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等。住自宫中。蒙光觉悟皆来集会。或有一光往十方面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令住他方世界菩萨蒙光觉悟皆来集会。以要言之。诸如来等能放无量无数品类种种光明。能作无量无数世界无量无数诸有情类无量无数利益之事。是名放大光明。当知如是一切能变神境智通品类差别。一一分别无量无数。由此神通能转所余有自性物。令成余物。故名能变神境智通。

云何能化神境智通品类差别。谓若略说。无事而有。是名为化。能以化心随其所欲。造作种种未曾有事。故名能化神境智通。此复多种。或化为身及化为境。或化为语。或化为身及化为境者。化似自身或不相似。化似他身或不相似。又所化身若自若他或似不似。唯能化作与根相似。根所依处而非实根。复能化作相似境界。谓饮食等。末尼真珠琉璃宝等。所有色香味触所摄外资生具。若彼相似若异于彼。随其所欲一切能化。又所化身与己同类。非一众多种种差别。或作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色像。或作人傍生鬼那洛迦色像。或作声闻独觉菩萨如来色像。若所化身与菩萨身极相似者。名所化身与自相似。若不尔者名所化身非自相似。又所化身与他同类亦有多种。若作天身与彼天身极相似者。名所化身与他相似。若不尔者名所化身非他相似。如作天身。乃至佛身当知亦尔。云何此中化作多身。谓佛菩萨于十方面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一时化作种种形类。能为无量无数有情作利益事。如是所化种种形类。于中或有诸佛菩萨虽灭度后由住持力而故随转。或有暂时作利益已化事便息。又佛菩萨或作化事。唯令众生覩见而已。如幻所作不堪受用。或复化作饮食衣服末尼真珠琉璃螺贝壁玉珊瑚车乘等事与实无异。如是所作财食众具。令诸众生常得受用。是名化身及化境界。或化为语者。或有化语妙音相应。或有化语广音具足。或有化语系属于自。或有化语系属于他。或有化语无所系属。或有化语宣说正法言词所摄。或有化语诲责放逸言词所摄。妙音相应者。谓佛菩萨所说化语。其声深远如云雷音。其声和雅如频迦音。能感众心甚可爱乐。又此化语圆上微妙显了。易解乐闻无逆无依无尽。广音具足者。谓佛菩萨所说化语其声广大。随其所乐无量种类。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声闻菩萨人非人等。无量众会。一踰缮那皆悉充满。以妙圆音随类遍告。又随所乐小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世界。乃至十方无量无数诸世界中。若近若远所有众会。以妙圆音随类遍告。于此声中出种种音。为诸众生。说种种法。随其所应各得义利。系属于自者。谓佛菩萨所说化语。于化自身出种种音。宣说正法诲责放逸。系属于他者。谓佛菩萨所说化语。于化他身宣说正法诲责放逸。无所系属者。谓佛菩萨所说化语。或于空中或于所化非情法上而有所说。宣说正法言词所摄者。谓佛菩萨所说化语。开示正理令诸愚痴于种种法皆得悟解。诲责放逸。言词所摄者。谓佛菩萨所说化语。为不愚痴获得净信。而放逸者责其放逸令生惭愧。诲不放逸令勤修学。如是所说众多化事略有三种。化身化境及以化语。当知如是一切。能化神境智通品类差别。一一分别无量无数。

如是二种诸佛菩萨神境智通能办二事。一者示现种种神通。引诸众生入佛圣教。二者示现种种神通。惠施无量受苦众生。众多品类利益安乐。云何诸佛菩萨随念宿住智通。谓佛菩萨以宿住智。自能随念己之宿住。曾于如是有情类中我如是名。如经广说。亦能随念他诸有情身等一切品类差别。如自随念己事无异。又能令他得宿住智。能自随念前际所经若自若他身等一切品类差别。曾于如是有情类中。我如是名。乃至广说。如是有情转复令他得宿住智。能自随念一切宿住。如前无异。如是展转令忆宿住。皆如自己于现法中。又能随念诸微细事所有一切若少若多先所造作先所思惟。皆无忘失。又能随念无间刹那。次第所作无间断故。又能随念有量有数宿住差别。所知时劫可算数故。又能随念无量无数宿住差别。所知时劫不可数故。以要言之。此宿住智于如是处于如是类于如是量。随其所欲皆无碍转。如是名为诸佛。菩萨随念宿住所摄威力。又由随念宿住智故忆念本生。为诸有情开示先世种种品类第一希有菩萨所行难行苦行。令于佛所生净信故。起恭敬故。令于生死深厌离故。又由此智忆念本事。为诸众生开示种种先世相应业果异熟。为令妄计前际常论一分常论常见众生破常见故。

云何诸佛菩萨天耳智通。谓佛菩萨以净天耳。能于种种天声人声。圣声非圣声。大声小声。辩声非辩声。化声非化声。远声近声。皆悉得闻。闻天声者。若不作意。下从欲界上至色究竟宫。其中受生诸有情类种种音声皆悉能闻。若作意时。过是已上诸世界声皆亦能闻。闻人声者。遍于一切傍四大洲受生有情种种音声皆悉能闻。闻圣声者。于诸如来声闻独觉及诸菩萨。若从彼闻展转为余诸有情类。宣说种种示现教导赞励庆慰。劝修诸善劝舍诸恶。所有音声皆悉能闻。又于一切无染污心。受持读诵论议决择。无倒谏诲为作忆念教授教诫。及余所有善言善说能引义利种种音声皆悉能闻。如是等类名闻圣声。闻非圣声者。于诸有情虚妄离间邪绮麁犷。生下恶趣。生上天趣。生傍人趣种种音声。皆悉能闻。闻大声者。谓于大众生声大集会。声种种苦具所逼切声。大号哭声相呼召声。大雷吼声诸螺贝声。诸鼓角等种种音声。皆悉能闻。闻小声者。下至耳语诸微细声皆悉能闻。闻辩声者。于义易了种种音声皆悉能闻。闻非辩声者。于义难了种种音声谓达罗弭荼种种明咒。风铃树响鹦鹉鸜鹆。百舌鹂黄命命鸟等所出音声皆悉能闻。闻化声者。谓于一切得心自在具神通者。依神通力所化音声。皆悉能闻。闻非化声者。谓于种种异彼音声。皆悉能闻。闻远声者。除佛菩萨所住聚落城邑等中所有音声。于余乃至无量无数世界中声。皆悉能闻。闻近声者。闻所除声。云何诸佛菩萨见死生智通。谓佛菩萨以超过人清净天眼。见诸有情死时生时妙色恶色若劣若胜。及于后际生已增长诸根。成熟身诸所作善恶无记差别而转。又现见知诸光明色诸微细色诸变化色诸净妙色。下至无间上至色究竟宫。不由作意皆能见知。若作意时能见上下无量无数余世界色。亦能见傍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一切诸色。乃至能见彼彼佛土彼彼如来安坐彼彼异类大会宣说正法。显然无乱。

又佛菩萨以净天眼。普见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身之所作净不净业。既见彼已随其所应随其所宜。施作种种利益安乐。以净天耳。普闻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语之所作净不净业。既闻彼已随其所应随其所宜。施作种种利益安乐。是名略说诸佛菩萨天眼天耳之所作业。

云何诸佛菩萨知心差别智通。谓佛菩萨以他心智。遍知十方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他有情类。若有缠烦恼心。若离缠烦恼心。若有随缚有随眠烦恼心。若离随缚离随眠烦恼心。又遍了知有染心邪愿心。谓诸外道心及有爱染心。又遍了知无染心正愿心。谓与上相违心。又遍了知劣心。谓生欲界诸有情类。下至一切禽兽等心。又遍了知中心。谓生色界诸有情类诸所有心。又遍了知胜心。谓生无色界诸有情类诸所有心。又遍了知乐相应心苦相应心不苦不乐相应心。又能以一知他心智。于一有情如是所有。如是体性。如是品类。如是行相。如是分齐心起现前。于一念顷并如实知。又能以一知他心智。于多有情如是所有。如是体性。如是品类。如是行相。如是分齐心起现前。于一念顷并如实知。又佛菩萨此他心通。知诸有情诸根胜劣。知诸有情种种胜解。知诸有情种种界行。随其所应能正安处趣涅槃宫种种正行。当知是名此所作业。

云何诸佛菩萨漏尽智通。谓佛菩萨如实了知烦恼尽。得如实了知若自若他于诸漏尽已得未得。如实了知若自若他所有能得漏尽方便。如能如实了知方便。于非方便亦如实知。如实知他于漏尽得有增上慢。如实知他于漏尽得离增上慢。又诸菩萨虽能如实了知一切漏尽功德能证方便。而不作证。是故菩萨于有漏事及与诸漏不速舍离。虽行种种有漏事中而不染污。如是威力于诸威力最为殊胜。又佛菩萨由漏尽智自无染污。亦善为他广分别说坏增上慢。当知是名此所作业。

云何法威力。谓布施威力乃至般若威力。此布施等诸法威力。应知一一略有四相。一者断所对治相。二者资粮成熟相。三者饶益自他相。四者与当来果相。布施四相者。谓诸菩萨修行惠施能断悭悋。施所对治。是名第一。即此惠施能作自己菩提资粮。亦即能作布施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施先意悦施时心净施已无悔。于三时中心常欢喜。以自饶益亦能除他饥渴寒热种种疾病。所欲匮乏怖畏众苦以饶益他。是名第三。于当来世在在生处恒常富乐。得大禄位得大财宝。得大朋党得大眷属。是名第四。是名布施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持戒四相者。谓诸菩萨受持清净身语律仪能断犯戒。戒所对治。是名第一。即所受持清净尸罗。能为自己菩提资粮。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受持净戒。舍离犯戒。为缘所生怖畏众罪怨敌等事。寝寤安乐以自饶益。又由净戒无悔欢喜。乃至心定以自饶益。受持净戒不损恼他。普施一切有情无畏以饶益他。是名第三。由是因缘身坏已后。生于善趣天世界中。是名第四。是名持戒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忍辱四相者。谓诸菩萨修行忍辱能断不忍。忍所对治。是名第一。即此忍辱能作自己菩提资粮。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由此忍辱济[打-丁+犬]自他大怖畏事饶益自他。是名第三。由是因缘能令菩萨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无多离隔。无多忧苦。于现法中。临命终时心无忧悔。身坏已后生于善趣天世界中。是名第四。是名忍辱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精进四相者。谓诸菩萨住勤精进。能断懈怠。精进所治。是名第一。即此精进能作自己菩提资粮及所依止。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勤精进故得安乐住。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后后所证转胜于前倍生欢喜。以自饶益勤修善品。不以身语损恼于他。令他发生精进乐欲以饶益他。是名第三。由此因力于当来世。爱乐殊胜士夫功业。是名第四。是名精进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静虑四相者。谓诸菩萨入静虑时。能断烦恼语言寻伺喜乐色想等随烦恼。静虑所治。是名第一。即此静虑能作自己菩提资粮及所依止。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现法乐住以自饶益。其心寂静最极寂静远离贪爱。于诸有情无损无恼以饶益他。是名第三。由此因缘智得清净能发神通。于当来世生净天处得静虑果。是名第四。是名静虑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般若四相者。谓诸菩萨具足妙慧能断无明。慧所对治。是名第一。即此般若能作自己菩提资粮。能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于所知事如义觉了。能引广大清净欢喜。以自饶益。普为有情称理说法。令其获得现法当来利益安乐。以饶益他。是名第三。由是因缘摄诸善根能正所作。于当来世能证二障离系。谓烦恼障离系。及所知障离系。是名第四。是名般若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是名法威力。

云何诸佛菩萨俱生威力。谓性能忆念诸本生事。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不由思择。于极长时种种勐利无间大苦悉能堪忍。为欲利益诸有情故欣乐领受。能办有情利益事。苦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上生第四覩史多天。尽覩史多寿量而住。有三胜事映彼受生诸天子众。一天寿量。二天形色。三天名称。将欲下生入母胎时。放大光明普照世界。于降母胎入住出位皆正了知。既出胎已即于地上不待扶侍。而行七步自称德号。于初生时有大威德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牟呼洛伽等。散以种种天妙华香。持天伎乐上妙衣服幢幡宝盖殊胜供具而为供养。又以无上三十二大丈夫相等庄严其身。住最后有最后生中。一切怨敌一切魔军一切灾横不能侵害。坐菩提座以慈定力摧伏众魔。一一支节皆悉备足那罗延力。于稚童时不由习学。自然善巧于诸世间工巧业处疾疾能入。无师自然独处三千大千世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索诃界主大梵天王自然来下。殷勤劝请哀愍世间宣说正法。其定寂静。设大云雷曾无觉受安然不起。为菩萨时。一切禽兽蠕动之类。皆极仰信常来归趣。随其所欲亲附而住。既成佛已下至傍生亦来供养。如彼猕猴献清净蜜。世尊哀受欢喜舞跃。龙云常候洗便降雨。若出游行止而不落。菩萨如是。若坐树下一切枝条并皆垂影。随荫其身曾无亏舍。证菩提已于六年中魔求其便竟不能得。常俱行念每恒现前。由此念故受想寻思生住灭等无不觉了。又佛成就俱生威力。或有见便饶益所摄。或有贤圣行住所摄。见便饶益所摄俱生威力者。谓诸世间若见如来。癫癎心乱还得本心。逆胎得顺。盲者得视聋者能听。怀贪欲者得离贪缠。怀瞋恚者得离瞋缠。怀愚痴者得离痴缠。如是等类当知是名见便饶益所摄俱生威力。贤圣行住所摄俱生威力者。谓佛菩萨常右脇卧如师子王。虽现安处草叶等蓐。一脇而卧曾无动乱。一切如来应正等觉虽现睡眠而无转侧。大风卒起不动身衣。行如师子步若牛王。先举右足方移左足。随所行地高处便下。下处遂高坦然如掌。无诸砾石塼瓦等物。心专远离而入聚落。随所入门门若狭小自然高广。食所食时有粒皆碎无口不殚。如是等类当知。是名贤圣行住所摄俱生威力。般涅槃时大地振动。众星晃耀交流而陨。诸方一时欻然大热。遍满虚空奏天大乐。如是无量甚希有事。皆是如来俱生威力。非是神通威力所作。如是名为诸佛菩萨俱生威力。

云何诸佛菩萨威力。与声闻独觉有共不共。略由三相应知不共。一者微细故。二者品类故。三者界故。诸佛菩萨于无量无数诸有情类。及无量无数威力方便如所应作诸利益事。皆如实知无不能作。是名微细。一切品类神通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悉皆成就。是名品类。以一切世界一切有情界为威力境。是名为界。声闻但以二千世界及有情界为神通境。独觉但以三千世界为神通境。何以故。由彼唯为调伏一身而修正行。非诸有情。是故最极唯以一界为神通境。除上所说。所余诸佛菩萨威力。当知麁相与诸声闻独觉等共。如是诸佛菩萨威力。声闻独觉尚不能及。何况所余一切天人异生外道。

诸佛菩萨略有三种神变威力。一者神境神变所摄。二者记说神变所摄。三者教诫神变所摄。当知此三如其所应摄入三种神通威力。谓神境智通威力。心差别智通威力。漏尽智通威力。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成熟品第六

云何成熟。当知成熟略有六种。一者成熟自性。二者所成熟补特伽罗。三者成熟差别。四者成熟方便。五者能成熟补特伽罗。六者已成熟补特伽罗相。

云何成熟自性。谓由有善法种子及数习诸善法故。获得能顺二障断净增上。身心有堪任性极调善性。正加行满安住于此。若遇大师不遇大师。皆有堪任有大势力。无间能证烦恼障断所知障断。譬如痈痤熟至究竟无间可破。说名为熟。又如瓦器熟至究竟无间可用。说名为熟。又如众果熟至究竟无间可噉。说名为熟。如是由有善法种子及数修习诸善法故。获得能顺。广说乃至正加行满。无间能证二障清净。说名成熟。如是名为成熟自性。

云何所成熟补特伽罗。谓所成熟补特伽罗略有四种。一者住声闻种姓。于声闻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二者住独觉种姓。于独觉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三者住佛种姓。于无上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四者住无种姓。于住善趣应可成熟补特伽罗。诸佛菩萨于此四事。应当成熟如是四种补特伽罗。是名所成熟补特伽罗。

云何成熟差别。谓此差别略有六种。一诸根成熟。二善根成熟。三智慧成熟。四下品成熟。五中品成熟。六上品成熟。诸根成熟者。谓寿量具足形色具足。族姓具足自在具足。信言具足大势具足。人性具足大力具足。此依身果异熟具足为所依故。堪任发起勇勐精进修诸善法。于勤修集一切明处心无厌倦。善根成熟者。谓性薄尘垢为所依止。性于诸恶不善法中心不乐入。诸盖轻微寻思薄弱。柔和正直随顺而取。智慧成熟者。谓具足正念为性聪敏。有所堪任有大势力。能解善说恶说法义。能受能持能正通达。具足成熟俱生妙慧。依此妙慧有所堪任有大势力。能令其心究竟解脱一切烦恼。当知此中诸根成熟故解脱异熟障。善根成熟故能解脱业障。智慧成熟故解脱烦恼障下品成熟者。谓二因缘下品成熟。一者未久修习诸根善根。智慧成熟因缘未极增长。二者串习下劣因缘。中品成熟者。谓即于此二种因缘。随一阙减随一具足。上品成熟者。谓二因缘俱无阙减。

云何成熟方便。当知此有二十七种。一者界增长。二者现缘摄受。三者趣入。四者摄乐。五者初发处。六者非初发处。七者远清净。八者近清净。九者加行。十者意乐。十一者财摄受。十二者法摄受。十三者神通引摄。十四者宣说正法。十五者隐密说法。十六者显了说法。十七者下品加行。十八者中品加行。十九者上品加行。二十者听闻。二十一者思惟。二十二者修习。二十三者摄受。二十四者降伏。二十五者自成熟。二十六者请他成熟。二十七者俱成熟界。增长者。谓本性善法种子具足为所依止。先来串习诸善法故。后后位中善法种子转增转胜生起坚住。是名界增长。现缘摄受者。谓于现法中无倒说法无倒受持。如理修行法随法行。当知界增长由先世因现在成熟。现缘摄受由现在因现在成熟。趣入者。谓得净信增上力故。或有在家远离恶行受持学处。或趣非家远离诸欲受持学处。摄乐者谓依出离众苦行迹。及依远离欲乐自苦二边行迹。于佛善说法毗奈耶真实圣教深生爱乐。初发处者。谓即最初于可厌法深生厌离于能成办真实理义。如实了知有胜功德而创趣入。名初发处。非初发处者。谓已趣入补特伽罗现成熟时。常不舍离诸佛菩萨诸明了处转转明了。由此成熟转转增进。远清净者。谓由懈怠或由违缘经极长时。或经多生或经多劫方能清净。近清净者。当知一切与此相违。加行者。谓为获得自胜义利。勐利乐欲为所依故。或怖当来堕诸恶趣。或怖现法他所讥毁。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无间所作殷重所作。意乐者。谓于诸法正观察忍为所依故。于佛善说法毗奈耶不可引夺。于他所证深生信解。信有功德为所依故。于三宝所及于获得自义利所。深信无动财摄受者。谓于一切饮食等物有匮乏者。施与一切饮食等物。或于随顺饮食等物有匮乏者。施与随顺饮食等物。法摄受者。谓或宣说正法施诸有情。或开显正义施诸有情。神通引摄者。谓具神通者。哀愍有情故。或为有情意乐清净。或为有情加行清净增上力故。示现种种神通变化。欲令有情见已闻已于佛圣教。或当获得意乐清净。或当修行无倒加行。彼诸有情由此神变引摄心故。或有获得意乐清净。或有修行无倒加行。宣说正法者。谓于获得自胜义利。若无堪能为说正法。伴助令彼发生正行。若有堪能为说正法。随顺令彼速证通慧。隐密说法者。谓于婴儿智慧有情。隐覆广大甚深义法。为说麁浅易可悟入。易为方便趣入处法。显了说法者。谓于广大智慧有情已善悟入圣教理者。为其开示广大甚深道理处法。下品加行者。谓若远离无间加行及殷重加行。中品加行者。谓或远离无间加行。或复远离殷重加行。于二加行随阙一种。上品加行者。谓无间加行及殷重加行。二俱相应。听闻者。谓于佛语深生信解。精勤听闻受持读诵契经等法。思惟者。谓居远离乐思惟法。推度其义解了决定。修习者。谓于止举舍相正审观察为先。深心欣乐修止举舍。摄受者。谓无染心。以亲教师及轨范师。道理方便无有颠倒。与作依止。又即于彼发起种种别供事行。谓看病行。给施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生具行。除遣忧愁及恶作行。除遣烦恼随烦恼行。如是等类当知皆名别供事行。降伏者。谓深防护自身杂染。于毁犯者若犯下品慈心谏诲。若犯中品慈心诃罚。若犯上品慈心驱摈。当知此中谏诲诃罚。令彼及余利益安乐。驱摈一种若重摄受。令彼及余利益安乐。若驱摈已不重摄受。但令其余利益安乐。何以故。余若见彼毁犯因缘既被驱摈。便自防护不起毁犯故。自成熟者。谓自宣说随顺正法。令诸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如自所说。亦自修行法随法行。令诸有情同分随转。勿使他人作如是说。汝自不能出不善处安立善处。云何于他教授谏举为作忆念。他应于汝教授谏举为作忆念。请他成熟者。谓若有余无量有情。于彼发起上品爱敬。或复有余善知方便。于说正法已善修学。即应劝请殷勤营助令其成熟无量有情。俱成熟者。谓具二种。若自成熟。若劝请他令其成熟由此所说二十七种成熟方便。当知令前六种成熟差别圆满。所谓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下品成熟。中品成熟。上品成熟。

云何能成熟补特伽罗。谓略有六种菩萨。住菩萨六地能成熟有情。一者胜解行菩萨住胜解行地。二者净胜意乐菩萨住净胜意乐地。三者行正行菩萨住行正行地。四者堕决定菩萨住堕决定地。五者决定行正行菩萨住决定行正行地。六者到究竟菩萨住到究竟地。住无种姓补特伽罗。于往善趣而成熟时。有数退转有数应作。安住种姓补特伽罗。于往三乘而成熟时。无数退转无数应作。

云何已成熟补特伽罗相。谓诸声闻先已串习诸善法故。若时安住下品成熟。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非于现法证沙门果。非于现法得般涅槃。若时安住中品成熟。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不往恶趣。于现法中证沙门果。非于现法得般涅槃。若时安住上品成熟。尔时便有上品欲乐上品加行。不往恶趣。于现法中证沙门果。即于现法得般涅槃。如说声闻。独觉亦尔。何以故。道与声闻同种类故。而此独觉与诸声闻有差别者。谓住最后有最后所得身。无轨范师宿习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断灭一切烦恼。证阿罗汉故名独觉。若诸菩萨住胜解行地名下品成熟。住净胜意乐地名中品成熟。住堕决定到究竟地名上品成熟。若时菩萨住下品成熟。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此尽第一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净。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未相应。若时菩萨住中品成熟。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不往恶趣。此尽第二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觉品善法。已得相应。极善清净。觉品善法。未得相应。若时菩萨住上品成熟。尔时便有上品欲乐上品加行。不往恶趣。此尽第三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极善清净。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悉成就。今于此中性淳厚故极勐盛故。能有上品广大果故大胜利故。名为炽然。不转还故不退堕故常胜进故。名为无动。菩萨地中最无上故。当知说名极善清净。

当知此中若财摄受所作成熟。若神通引摄所作成熟。若隐密说法所作成熟。若下品加行所作成熟。若唯听闻所作成熟。如是五种所作成熟。若于长时修习彼法。尚为下品。况于少时修习彼法。其余一切成熟因缘所作成熟。当知皆有三品道理。谓若于彼下品修习成下成熟。中品修习成中成熟。上品修习成上成熟。此下中上三品成熟。当知一一复有三品。于下品中。有下下下中下上三品成熟。于中品中。有中下中中中上三品成熟。于上品中。有上下上中上上三品成熟。如是等类诸佛菩萨成熟有情。当知展转差别道理有无量品。

此中菩萨由前所说成熟因缘。为欲成熟自佛法故。精勤修集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下品成熟。中品成熟。上品成熟。又欲令他诸有情类补特伽罗。乘三乘法而出离故。往善趣故。修集如是六种成熟。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七

 

上篇:瑜伽师地论(100卷)

下篇:瑜伽师地论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瑜伽部目录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佛性论

佛性论卷第一 天亲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缘起分第...

成唯识宝生论

成唯识宝生论卷第一(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 护法菩萨造...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第一 安慧菩萨糅 大唐三藏法师玄...

掌中论

掌中论一卷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论曰。...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上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

止观义例

止观义例卷上 天台沙门湛然述  第一所传部别例 第二...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

佛说杂譬喻经

杂譬喻经 比丘道略集 雀离寺师将沙弥下喻 圣王生九百...

佛说四无所畏经

佛说四无所畏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

曹洞语录序 荆山之璞。非逢明世与和氏。则空藏荆石之...

佛说帝释所问经

佛说帝释所问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

长爪梵志请问经

长爪梵志请问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

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

傍晚,一只羊独自在山坡上玩,突然从树木中窜出一只狼...

十方丛林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看看我们的饮食:我们每天都追求美味,这些所谓的美味...

四十八大愿——(第11愿)正定必至涅槃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

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很会嫌弃和抱怨的,都没有多少福报...

尸婆罗尊者本缘

过去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城中有一位月...

明学长老:出家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

作为出家人,如来家业的荷担者,不管如何适应社会,发...

中国首位比丘尼净检法师

晋穆帝升平元年(西元三五七),昙摩竭多在洛阳依《僧...

大安法师:预知要往生,但为什么没走

问: 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

中阴身一现前,累劫的善恶业力也都会现前

阴境若现前,这个阴境,就是中阴身境界一现,就是知道...

何谓财布施

问: 何谓财布施? 慧律法师答: 其实一切施,一切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