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释摩诃衍论卷第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释摩诃衍论卷第七

龙树菩萨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诏译

已说对治邪执正解门。次说分别发趣道相门。

本曰。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趣向义故。略说发心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所谓依不定聚众生。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能自发心。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或学他发心。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问曰。上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宝体性明净而有鑛秽之垢。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鍊终无得净。如是众生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垢染。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修习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略说方便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盘。以随顺法性无住故。二者能止方便。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盘。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槃。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亦非业系。以有大顺自在力故。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使勇勐故。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勤苦难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槃故。解行发心者。当知转胜。以是菩萨从初正信已来。于第一阿僧祇劫将欲满故。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愿修行尸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苦离瞋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蜜。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慢怠故。随顺修行毗梨耶波罗蜜。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蜜。以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证发心者。从净心地乃至菩萨究竟地证何境界。所谓真如。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名为法身。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法轮。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心微细之相。云何为三。一者真心。无分别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众生故。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又是菩萨功德成满。于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问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如是境界不可分齐。难知难解。若无明断无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种智。答曰一切境界本来一心离于想念。以众生妄见境界故。心有分齐。以妄起想念不称法性故。不能了知。诸佛如来离于见想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问曰。若诸佛有自然业。能现一切处利益众生者。一切众生若见其身若覩神变。若闻其说无不得利。云何世间多不能见。答曰诸佛如来法身。平等遍一切处无有作意。故说自然。但依众生心现。众生心者犹如于镜。镜若有垢色像不现。如是众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现故。

论曰。即此文中自有二门。云何为二。一者总标总说门。二者别释散说门。是名为二。第二门中自有三门。云何为三。一者三种发心分剖门。二者发起问答决疑门。三者因论生论问答门。是名为三。说相可观。言总标总说门者。为欲显示即此分别发趣道相门中。无量无边三世诸佛。所誓愿海所行因海。所证果海所化徒海。无量无边三世一切诸菩萨众。如是如是如如随践顺行应转。如其次第不超数量不过位地趣入义故。复次为欲显示如一切诸佛无趣向则。一切菩萨于彼无有趣向则中如如行故。如本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趣向义故故。已说总标总说门。次说别释散说门。此中三门。如其次第应审思择。就第一三种发心分剖门中即有三种故。自有三种门。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门。二者解行发心门。三者证得发心门。是名为三。如本略说发心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二者解行发心。三者证发心故。就初门中即有三门。云何为三。一者发起开问总标门。二者显示答释广说门。三者发起问答决疑门。是名为三。第一二门有二种重。应审观察。就第一发起开问总标门中即有四意。云何为四。一者假者意。问能修人故。二者行相意。问所修行故。三者自分意。问得成就故。四者向上意。问胜进相故。是名为四。如本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发心故。

已说发起开问总标门。次说显示答释广说门。就此门中即有二门。云何为二。一者随问次第答释门。二者举劣显胜生解门。是名为二。就随问次第答释门中即有六门。云何为六。一者显示修行假者门。二者自然本有熏习门。三者显示修行功能门。四者信心成就时量门。五者显示发心因缘门。六者显示得益位胜门。是名为六。言显示修行假者门者。谓虽所化众生无量无边。而今此处中且取不定聚摄十信众生故。所以者何。为欲令使化不定聚三品众生。十种信心具足成就。决定安立十住菩萨初发心住。金刚不变之位中故。如本所谓依不定聚众生故。言自然本有熏习门者。谓如是众生相续中。从无始世来。常有本觉藏佛。众生善根常恒熏习令增长故。如本有熏习善根力故。言显示修行功能门者。谓不定聚种种众生。信因业果报似有不空因缘和合之道理故。知十恶过失。起不应作意。观十善功德。起当应作意。厌系缚地求解脱城。渐渐出离向菩提故。如本信业果报能起十善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故。言信心成就时量门者。谓显示其信心成就。时节远近差别相故。即此门中十五契经各各异说。云何名为十五异说。一者一切诸法因缘无主契经中作如是说。尔时文殊师利即白佛言。尊者从具缚地入不定聚。一切行者经几时节。十种信心具足成就。渐渐转胜定不退位。于是尊者告文殊师利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解说信成就时节分际。善男子一切行者从具缚地入不定聚经一万三千劫已讫。即便成就十种信心。决定菩萨初发心住。二者摄无量大乘契经中作如是说。复次佛子信地假名菩萨。六万四千劫量已满。即便成就十爱乐心定金刚地。三者慧明陀罗尼契经中作。如是说。不定聚众生多经八万一千五十劫已讫。信心成就决定不退。四者法门名字契经中作如是说。复次信乐地位毛头凡夫。经二万六千劫已讫。便信成就无所阙失。五者清净三昧契经中作如是说。若有众生入难角地修行信心。当九万劫满足已讫信品成就。六者金刚陀罗尼契经中作如是说。信成就量四万八千六十劫量。七者大智慧光明契经中作如是说。复次善男子。若有众生为欲成就功德善根父母天地。当经十刹那量已讫。即便信地平坦无草。八者实相本际决定不动契经中作如是说。信位成就。信心发起初刹那中。十种信心具足圆满。九者文殊师利圆满因海大总持契经中作如是说。三阿僧祇大无量劫经过已讫。即便信位具足成立。十者甚深菩提因缘契经中作如是说。建立信地唯三万劫。十一者大方便智善巧契经中作如是说。信行菩萨九千劫量。决定成就清净信心其思极乐。十二者菩萨光明遍照契经中作如是说。尔时金刚慧菩萨摩诃萨即白佛言。世尊无上菩提初种子地。经几时节决定淳熟。菩提之芽出生增长。佛言若为成就初种子地。当经七万五千六十劫。初种子地具足建立。十三者授记平等契经中作如是说。信心成就非远非近非无非有。非高非下非本非末。非去非来非大非小。非三世非非三世非位非地。非善非恶非非非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故名为真实信心。十四者如来藏本识契经中作如是说。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即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广大圆满功德父母信地品耶。佛言。十信十信十解十信。十行十信十向十信。十地十信佛地十信。乃至具缚恶种子地。及一切二乘皆悉十信。无量无边一切诸法。无一一法而非十信。以此义故名为广大圆满信地。十五者菩萨缨络大本业契经中作如是说。信想菩萨于十千劫行十善法。决定安立信成就处。是名十五异说契经。如是诸经以何义故如是差别。谓众生心无量无边各差别故。随其心品说信行相如是不同。应审思择。今此文中且依本业解释而已。如本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故。言显示发心因缘门者。谓已信心成就行者。为欲发起第一住心。当待缘力而发起故。于此文中自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劝请因缘。二者救度因缘。三者护法因缘。是名为三。言劝请因缘者。所谓无量无边一切诸佛及大菩萨众。出现种种胜妙教法契经之海。信位行者劝请教化。超不定地。决定安立不动域故。如本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故言救度因缘者。所谓缘无量无边种种众生之一切苦海。以之为因发起金刚不退广大清净大慈悲心故。如本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故。言护法因缘者。所谓诸佛教法欲破灭时。以种种方便随宜随应随当。随时随处不惜身命。救护佛法大因缘之力故。自能发起金刚不退广大清净大久住心故。如本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能自发心故。言显示得益位胜门者。所谓信成就得解行者。具足十名无退失故。云何为十。一者名为无忧恼人。远离退还堕于凡夫具缚烦恼地怖畏心故。二者名为大富贵人。蠲除烦恼之荒。收藏涅盘之果故。三者名为种性高胜人。远离凡夫之下劣种。已入如来尊高种性中故。四者名为手足具备人。执般若炬游行法界广大庭故。五者名为作大江水人。无碍直流入萨婆若之大海中故。六者名为宫殿建立人。已超不定地决定安住如来家中故。七者名为真实佛子人。远离凡胎已入圣胎故。八者名为大福田人。出离烦恼独清净故。九者名为徒众无量人。法界众生皆悉以为自眷属故。十者名为无障碍人。随心转故。是名为十。如本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入正定聚毕竟不退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故。

已说随问次第答释门。次说举劣显胜生解门。就此门中即有二门。云何为二。一者举劣显劣形相门。二者举胜显胜形相门。是名为二。言举劣显劣形相门者。所谓善根微薄烦恼深厚凡夫众生。虽值摩诃衍之因缘。而起小善根种子故。如本若有众生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虽值于佛亦得供养然起人天种子或起二乘种子故。言举胜显胜形相门者。所谓若有众生求摩诃衍之甚深微妙法门。其心即便不能决定。值顺因缘恍惚若进。遇逆因缘自然若退。无定心故。如本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故。若不能定。云何名为胜高人耶。虽不能定。而所望法极最高故复次望起天人二乘之种子故。自此已下显示信心成就无定时。解释十四经之大意焉。所谓若有众生供养诸佛。信心成就其时不定。或极极远。或极极近。或中间故。所以者何。随缘有无信熟生故。如本或有供养诸佛未经一万劫于中遇缘亦有发心故。自此已下造作别释。显示发心因缘之相。于此文中即有四种发心因缘。云何为四。一者见佛因缘。因见如来妙色之身。而能发起广大心故。如本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故。二者供僧因缘。以种种具供养众僧。因此因缘而能发起广大心故。如本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故。三者惭愧因缘。见闻二乘之人教法惭愧其劣。因此因缘而能发起广大心故。如本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故。四者随兼因缘。随他兼心。因此因缘。而能发起广大心故。如本或学他发心故。是名为四。自此已下作其因缘。显示十种信心不定聚形相。及总结前所说之十信决释分焉。以何义故十种信品立不定称。所谓若值顺当因缘随向善趣。若遇逆违因缘应趣恶道。譬如经毛随风所吹东西转故。如本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因缘或便退失堕二乘地故。

已说第一重二种门。次说第二重二种门。言复次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者。即是发起开问总标门。谓发开问总问所为故。略说有三种者。即是总标总答焉欤。云何为三者。即是总举总问焉欤。自此已下直明显示答释广说门。就此门中即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正智方便门。二者福德具足门。三者安乐成就门。是名为三。于此三中初通二利。中唯自利。后唯利他。复次初二唯自利分。后一利他。复次三种皆通二故。皆悉各各具足标释。应审思择。言正智方便门者直心。为正体智有作方便故。如本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故。言福德具足门者深心。为一切功德有作方便故。如本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故。言安乐成就门者悲心。能善救度一切众生无量苦恼。令得安稳广大乐故。如本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故。

已说第二重二种门。次说发起问答决疑门。就此门中即有二门。云何为二。一者前后相违难问门。二者开通会释消难门。是名为二。言前后相违难问门者。谓举上下之二文相违。难其差别相故。云何相违。谓上文中作如是说。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相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于下文中作如是说。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上下二文如是相违。是故发问难其异相。应审思择如本问曰上说法界一相佛体无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复假求学诸善行故。

已说前后相违难问门。次说开通会释消难门。就此门中即有七门。云何为七。一者正答决断彼难门。二者修善行者得益门。三者修行善巧方便门。四者显示发心功德门。五者拣择上下显异门。六者通契经文决疑门。七者赞叹发心功德门。是名为七。就初门中即有三门。云何为三。一者开示譬喻善巧门。二者合说契当安立门。三者显示法说生解门。是名为三。就譬喻门中即有四种。云何为四。一者宝喻。二者性净喻。三者垢染喻。四者人众喻。是名为四。言宝喻者。谓即大摩尼珠之宝。如是珠宝当有何处。如是珠宝当有黄石。如是珠宝其色如何。谓深黄色。其身形相当如何耶。谓如方座。无长短。故大小之相其量云何。谓一丈故。如是珠宝诸黄石中皆悉具足无有黄石而无摩尼。其止住相次第如何。谓第一珠。第二黄金。第三石体。此摩尼珠一丈量者。彼诸黄石或有极小或有极大。各各差别。岂可得言皆遍一切。此摩尼珠有殊胜力虽一丈量。遍于大中小中无余无所障碍。亦可得说遍一切处。于彼石中有此宝故。其石色黄应审观察。是名宝喻。如本答曰譬如大摩尼宝故。言性净喻者。如是珠宝其体性甚极明白。远离尘累故。是名为性净喻。如本体性明净故。言垢染喻者。如是珠宝能为金石等之所障。不能出现明白相故。是名为垢染喻。如本而有鑛秽之垢故。言人众喻者。谓极穷贫极懈怠故。不求宝人。并及精进乐求宝人故。是名为人众喻。如本若人虽念宝性不以方便种种磨鍊终无得净故。

已说开示譬喻善巧门。次说合说契当安立门。宝喻中言大摩尼珠者。当喻何法。喻本觉佛性故。所以者何。本觉佛性隐藏众生相续身中。似彼珠故。言黄石者当喻何法。喻一切众生相续故。所以者何诸众生身藏裹佛性似彼石故。言色黄者当喻何法。喻彼佛性不变义故。所以者何真如佛性坚固不改似彼金故。言如方座无长短者。当喻何法。喻真如法平等无增减故。所以者何。此真如法一味平等。无有差别似彼座故。言一丈者当喻何法。喻真如法具足圆满无阙失故。所以者何。真如法身具足万德无所阙失。似彼丈故。言如是珠宝得黄石中皆悉具足。无有黄石而无摩尼者当喻何法。喻真如性遍诸众生种种身中。无有众生而无真如本觉性故。所以者何。此真如性离不遍过似彼珠故。言第一珠第二黄金第三石体者。当喻何法。喻俱有次第法渐渐麁现故。所以者何。从本觉智流转。建立四相海时。如其次第渐渐麁现似彼三故。言此摩尼珠有殊胜力虽一丈量。遍于大中小中无余者。当喻何法。喻真如本觉有不思议业。遍蚊龙等小大身中无妨难故。所以者何。此真如法其性平等。遍凡圣中似彼珠故。言于彼石中有此宝故其石色黄者。当喻何法。喻诸众生悉有本觉有心相故。所以者何。一切众生有觉心故有了别识似彼石故。

已说宝喻合说契当门。次说净喻合说契当门。言如是珠宝其体性甚极明白远离尘累者。当喻何法。喻性净本觉清净明白离垢故。

已说净喻合说契当门。次说染喻合说契当门。言如是珠宝能为金石等之所障不能出现明白相者。当喻何法。喻自性清净心。为无明之沂隐覆。不能出现无漏性德故。

已说染喻合说契当门。次说人喻合说契当门。言二种人者当喻何法。喻求佛法宝极精进人极懈怠人故。如本如是众生故。

已说合说契当安立门。次说显示法说生解门。于此门中如其次第。法说合喻生行者解应审思释。文相明故不须别释。如本真如之法体性空净而有无量烦恼染垢。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修习亦无得净以垢无量无边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故。

已说正答决断彼难门。次说修善行者得益门。谓若有众生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自然自在得真如三昧照达无明之闇夜。无所疑畏故。如本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故。

已说修善行者得益门。次说修行善巧方便门。就此门中故有四门。云何为四。一者一切修行根本门。二者制伏恶业不生门。三者出生善根增长门。四者誓愿无边平等门。是名为四。如本略说方便有四种故。就第一门中即有二门。云何为二。一者般若成就无住门。二者大悲成就无住门。是名为二。言般若成就无住门者。所谓观察一切诸法。从本已来不生不灭。毕竟寂灭皆无所有。不住生死故。如本云何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故。言大悲成就无住门者。所谓观察一切诸法因缘和合故。因果不空业报亦有。缘无量无边众生界之海。为究竟取摄不住涅盘故。如本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盘故以随顺法性无住故者。即是示缘及结两种不住道行。修行法门虽无有量。而不住道其最根本。是故说言行根本方便焉。

已说一切修行根本门。次说制伏恶业不生门。此门为明何义。为欲显示行者当发起惭愧等清净心品。防止一切无量恶作。渐渐损灭不令增长故。如本二者能止方便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故以随顺法性离诸过故者。总结其缘。

已说制伏恶业不生门。次说出生善根增长门。此门为明何义。为欲显示行者当一切三宝恭敬供养。礼拜赞叹随喜劝请。增长信心消除业障。志求无上大菩提故。如本三者发起善根增长方便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赞叹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故。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故者。总结其缘。

已说出生善根增长门。次说誓愿无边平等门。此门为明何义。为欲显示行者当发起十方世界之尘数广大誓愿海。修习十方世界之尘数行因海。摄取十方世界之尘数众生海。成就十方世界之尘数果满海。一切皆悉无有余故。如本四者大愿平等方便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盘故。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者。总结其缘。自此已下显示随顺殊胜之相。以何义故。四门结中皆悉通名随顺法性。为欲显示法性虚空。其体性广大圆满无有边际。其相用无碍自在无有始终。修彼四门一切行者。亦复如是顺顺如如。其阿世耶广大圆满无分际故。如本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故。

已说修行善巧方便门。次说显示发心功德门。此文为明何义。为欲显示初发心住菩萨。起随顺法界性中广大圆满心故。相似观智见法性身。见法身故愿力自在。由愿力故缘无量无边法界之众生而起大悲心。由大悲心极甚深故。出现八种安乐化相。随时随处随宜随应。顺顺如如利益安乐故。如本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于涅盘故。

已说显示发心功德门。次说拣择上下显异门。就此门中即有二门。云何为二。一者拣异地上门。二者拣异具缚门。是名为二。言拣异地上门者。谓发心住菩萨。唯名幻化影相身。不得名真如法身菩萨故。所以者何。此菩萨无始余业犹未出离。随受生处与微细苦相应不离。地上菩萨此相违。故如本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故故。言拣异具缚门者。所谓初发心住菩萨。无系缚俱转业因相。无系缚受生果报故。所以者何。大愿方便具足转故。如本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故。

已说拣择上下显异门。次说通契经文决疑门。就此门中自有五种各说契经。云何为五。一者文殊师利欢喜陀罗尼契经中作如是说。尔时文殊师利即白佛言。世尊常大众中唱如是言。五十子心庄严果海行因之本。一切行者当经此道成等正觉。如是五十子心中。几是退分几是定分。唯愿世尊为我解说。于是世尊即告文殊师利菩萨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十种真地名为金刚般若住地。前四十心名为颇梨珠随转回向地。汝当应如是知应如是观。今此经文为明何义。为欲显示大士十地。已得真证域名不退分。自此已前四十种心。未得证智名为退分故。二者本觉大悲自然熏习契经中作如是说。复次佛子。汝前所问云何名为节退相者。此事殊胜不思议中不思议故。愚痴凡夫初发意菩萨等之所不能知尔时大明菩萨至心劝请。佛即告大明言。善男子言节退相者。谓信心。发心住。净心地。金刚心之此四处皆名为退分。各彼中间皆名为不退分。是故说言节退相焉。今此经文为明何义。为欲显示佛法大海。广大圆满无边际故。三者大证得陀罗尼契经中作如是说。十种安心决定不退无退失理。今此经文为明何义。为欲显示十住菩萨。发起随顺法界性中广大善根故。决定安住金刚位故。四者五明契经中作如是说。十种定心非退非进。非来非去非出非入。圆满万德无所阙失。是故说言自然住心。今此经文为明何义。为欲显示十住位中果德已满。更无所进复无所退。自然常住无阙事故。五者菩萨缨络大本业契经中作如是说。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乃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护。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已前名为退分。今此经文为明何义。为欲显示劝策下劣懈怠众生。为令增长勇勐心故。今此论中且据本业而作会通。应审观察。如本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使勇勐故故。

已说通契经文决疑门。次说赞叹发心功德门。此门为明何义。为欲显示发心菩萨远离二怖畏。其心决定不动故。云何名为二种怖畏。一者下生怖畏。生下劣道极怖畏故。二者上生怖畏。闻殊胜境其心怯弱极怖畏故。离此二怖。是故名为发心功德。如本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若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勤苦难行乃得涅盘亦不怯弱故。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盘故者。即是总结二种功德之因缘焉。从上已来信成就发心决择分已焉。自此已下种种诸门。文相明故不须重释。

释摩诃衍论卷第七

 

上篇:释摩诃衍论

下篇:大宗地玄文本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论集部目录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胜军化世百喻伽他经

胜军化世百喻伽他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罗国密林寺三藏...

因明正理门论本

因明正理门论本 大域龙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

劝发诸王要偈

劝发诸王要偈 龙树菩萨撰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译  明...

因缘心论颂因缘心论释

因缘心论颂 龙勐菩萨作  差别十二支  能仁说缘生...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译 如是我闻...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

梵摩渝经

梵摩渝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随...

佛说报恩奉盆经

佛说报恩奉盆经(亦云报像功德经) 阙译附东晋录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阿难七梦经

佛说阿难七梦经...

佛说大集会正法经

佛说大集会正法经卷第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

佛说除恐灾患经

佛说除恐灾患经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木*奈]女祇域因缘经

佛说[木*奈]女祇域因缘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如...

入法界体性经

入法界体性经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尔时,婆伽婆在王...

「善男子善女人」和「男子女人」有何差别

问: 善男子善女人和男子女人有何差别? 大安法师答:...

明月夫人度夫出家

槃提国王名叫优达,在迦叶佛的时候,他便出家修道,现...

对于一切圣人贤人、我们不要随便批评

佛所说的法,你信这法,却去谤那法,这都是灭法。如果...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

你福报大,智慧不大,有什么用

希望我们的道友你读哪部经的时候,哪部经都告诉你修行...

男女之情让我们脱离不了轮回的苦海

世间最让人流连痴迷、割舍不下的就是男女痴情。男欢女...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如何供养出家人

僧者为众生之良友福田,所以称为福田僧,能令众生植福...

净土法门要常作得生想

作得生想是很好的念想,我一定能往生,我决定能往生。...

哪些供品不能吃

问: 斋跟素? 梦参老和尚答: 吃素就是不吃荤,不吃...

五浊恶世,非念佛法门不能得度

我们要深信在这个五浊恶世,舍去念佛法门,绝对不可能...

从工作中创造人生意义和喜悦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没有做和尚,说不定已经做了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