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妙法莲华经义记卷第三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法华义记卷第三

光宅寺释法云撰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因叹二智髣髴开宗中有二,长行与偈颂,此下是第二正明偈颂,但且长行中本二,一者寄言以叹二智、二者明寄绝言叹二智。今者十七行半偈亦分为二:第一有四行偈正颂上寄言叹二智,第二从「如是大果报」下有十三行半偈颂寄绝言叹二智。但上长行寄言叹二智中本有二,一者将欲叹释迦二智,故先叹诸佛二智;二者正叹释迦二智。此两双中各有三重:第一正叹二智、第二释、第三结也。今者四行偈颂之为体亦分为二:初两行偈併叠颂诸佛释迦正叹二智,后两行复併叠颂诸佛释迦释二智,结二智两重也。又就两偈叠颂诸佛释迦正叹二智中,前偈颂诸佛二智,后偈颂释迦二智也。但上叹诸佛二智中,先叹实智后叹权智,然先叹实智中有二句:初举智体言「诸佛智慧」,第二句正叹言「甚深无量」。后叹权智有三:先举智体言其智慧门,第二正叹言难解难入,第三出不知众,言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也。今者「世雄不可量」一句,即得併颂实智权智各二句,「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等也。诸佛应同十方此则世义,降四魔伏外道是雄义,权实二智非下人所测故言不可量也。「诸天及世人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下三句颂上权智,下第三句出不知众,上言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也。且今用此一偈颂前长行凡有四种不同:上长行中别叹实智与方便智,今此偈中合颂权实二智,一不同;上当体叹权实二智,今此偈中举人叹二智,二不同;上明不知人唯系在权智下,今此偈中颂出不知人双系二智下,三不同;上长行中出不知人唯出声闻、缘觉二人,今此偈中广出人、天、声闻、缘觉,远及菩萨,併出五乘人都是不知众,四不同。何如此不同耶?解释者言:「此义亦微,有所以有。上长行中所以二智别叹者,则明义用异,但此二智只是圣人神解涉用为义,从机曲说未若权智,但此权智应有所出,是故先别叹实智是权家之本,后叹权智是智,是本家之末,是故权实互叹,此明用有胜负。偈中合颂者,此明二智虽有权实二名,照然则体一更无异也。是故《维摩经》言:十方世界有若干也,其无碍慧无若干也。复言上当体叹二智者,明此经本意故,故当体叹偈中明二智所成人,故举人总叹二智也。复言上出不知人唯系权智下,今此偈中双系二智下者,上宜鄙斥二人智慧狭劣,虽禀昔日权智之教不能究了,为是义故,上出不知人偏系权智下。而今偈中双系二智下者,明此二乘非直不解权智之用、实智冥然莫测,是故双系二智下。复言上长行唯出二乘至偈颂中言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广出五乘人者,此为释物疑情,但今日之教本为斥二乘封执之情,是故长行偏对二乘,但于时时众谓言二智止是二乘不解,自二乘之外应有解者。是故偈中言非唯二乘不解此权实之理,人天及菩萨亦复不解。如此颂类举可知也。」

「佛力无所畏」,此一偈正颂正叹释迦二智。上正叹释迦二智中,先叹权智后叹实智,今此一行偈上半行先颂叹释迦实智,下半行追颂权智。但上叹释迦实智中,先正叹实智,后即举力、无畏等,今此半偈正得略颂上诸功德句,不颂正叹句也。「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此半行倒颂上叹释迦权智句。上叹释迦权智中正叹有三重,初「吾从成佛以来」明权智时节,「以种种因缘」下正叹,「引导众生」下显也。今此半偈只颂第二正叹句,不颂第一第二句也。今者所以言「及佛诸余法」者,权智在后故言余也。此权智为三根人说之不一,故称诸也。又用此一偈复颂长行有三不同。何者?长行中先叹释迦权智后叹实智,今此偈中先颂实智后颂权智,一不同。上长行中言「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正叹实智,后举诸功德同释叹也,今偈中唯颂举诸功德释叹实智句,略不颂正叹实智句,二不同。上长行中叹释迦二智不出不知众,今偈中言「无能测量者」,三不同。

解释者言:「上长行所以先叹权智后叹实智者,此明释迦出世之意先权后实,偈中所以先颂实智后颂权智者,此明今日实用时,此皆前后互举,迭相映发其义自彰。复言长行中有正叹实智有释,偈中唯颂释句者,此明有体一用异之义。上长行语其用异之义。何以知之?智慧鉴照为义。欲明实智所照之境有四一之义,有教一、理一、机一、人一,如来智照此四境,故称实智。力、无畏等诸功德不詺鉴照,故知长行据其用。偈中唯颂诸功德者,此明功德与智慧只是一体,离此力、无畏、解脱三昧等更无别有智慧,亦离此智慧无别有功德。故知体一,据用则有功德智慧之异;置用谈体,智慧功德只是一体。此皆前后互举、两义双明。复言长行叹释迦二智不出不知人,今偈中言『无能测量者』此出不知人,亦前后互举。若偈中出不知人,长行亦应出,长行既不出,偈中亦应无;而一有一无,此互相映明义也。」

「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此下两行偈叠颂诸佛与释迦释之与结两重,初偈颂诸佛释结二智,后偈颂释迦释结二智。就初偈中「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此半偈颂诸佛第二释二智言。所以者何?佛曾亲觐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也。「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此半偈颂上长行中第三结诸佛二智。此半偈即成两意:「甚深微妙法」此一句颂上结实智,言成就甚深未曾有法也;「难见难可了」此一句颂上结权智,言随宜所说意趣难解也。「于无量亿劫」此一偈叠颂释迦释之与结两重,此一行则成二意:「于无量亿劫行此诸道已」,此半行颂释迦释二智,但长行略不出往因,偈中既有,映前即成颂释义也。「道场得成果」,此下半偈正颂上释迦单结实智,上结言成就一切未曾有法,上但道实智;此中出得实智之会,只是如来坐道树下成佛,世尊大觉朗然之时得此实智,故言道场得成果我已悉知见也。

第二「如是大果报」,此下十三行半偈颂上第二寄绝言叹二智。但上绝言叹中有三:一者先出所以绝言之法、二者正明绝言叹、三者释绝言之意。今此十三行半亦有三意,从下倒颂:初「如是大果报」下一偈先倒颂上长行中第三释绝言之意;第二有十二行即颂上第二正绝言叹;第三有一行半倒颂上第一出所以绝言之法也。但上第三释绝言中有二:一者先叹二智之人高不可说;二者出权实二智境深故不可说。今者亦倒颂,「如是大果报」半行偈先颂境深也。「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半行追颂人高也。但上境深中本有三:一者双开两章门、二者双释、三者双结也。今者不颂第一第三,唯颂中间第二双释两章门。上双释中初有五句释权智境章门,后四句释实智境章门,今者亦倒颂。「如是大果报」一句先颂释实智境,只得颂果与报,略不颂因与缘,今者举果验知有因缘所以言大,此亦释物疑情,三乘因亦是因、三乘果亦是果,为此义故因大字标异,明此是大乘因果非是小乘因果也。「种种性相义」此一句追颂权智境,权智境中本有五句,今唯颂性相,余三句略而不颂,此句亦倒颂。上言如是相、如是性,今者先颂性、后颂相也。所以言种种者,复释物疑情,大乘亦是性、亦是相,为此义故用种种之名标言,此非大乘性相,三乘性相不一故言种种也。「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此半行追颂释绝言中第一明人高,上言「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也。

「是法不可示」此下有十一行追颂上第二正绝言。上言「止舍利弗不须复说」,今就此十一行中但半行正颂上绝言叹,第二余十行半义出显所以绝言之意,正明声闻不知、菩萨不知故也。今此半行有二意:「是法不可示」者,正颂上「止舍利弗」也;「言辞相寂灭」者,颂上「不须复说」句也。「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以下有十行半是第二义出,今就此十行半中自有三段:第一今此半行总明不知众也;第二半行除有知之人;第三九行半别出不知众也。第二除有知人者,正言除诸菩萨众中有信力坚固者,自能得知,然非见知犹是信知,此则引声闻等作大乘,令改狭劣心立菩萨大志也。「诸佛弟子众」,此下有九行半是第三别出不知之人。凡有三种类人不知此二智:初有四行先明声闻不知也;第二有两偈明缘觉人不知,从「辟支佛利智」下是也。第三有三行半明菩萨不知,从「新发意菩萨」下是也。就第一明声闻不知中复有三文:初一行半正明声闻不知,次一行假设明不知,次一行半释疑。疑言纵令皆如舍利弗是一种神解无益于事;今解言假令如余弟子各有所解亦不能知也。就第三明菩萨不知中有二:初两行半明凡夫菩萨不知;次一行明初地以上至六地菩萨不知,此是教中为论故也。「又告舍利弗无漏不思议」,此中有一行半即追颂绝言中第一出所以绝言之法。上言如来能种种分别,先出权智;今此中略不颂也。唯颂上出实智言「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句也。但此一行半中初一行正颂下半行引诸佛证成也。此是于善舍寺解。

「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分明略说开三显一,成物动执生疑之情。就此三行半中亦有二段:第一有一行半偈就诸佛以显一,第二余有两行偈据释迦以开三也。此二阶各自有三重,就诸佛显一中有三重者:第一言「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此半偈先会诸佛道同。「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此半行是第二劝奖诫勅令信也。「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此半行是第三正就诸佛显一,一理是真实也。就释迦开三中有三重者:第一「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此一偈出释迦开三之所为为二乘之人,二乘之人见执重者,先斥对此二乘人也。第二「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此半行正就释迦开三也。第三「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此半偈释释迦施三之意,只由众生逢境执着处处生染,是故如来设权而诱化也。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竟也。

「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众」,自此下竟殷勤三请以来明因中有四段,此下是第二众情怀疑致请段。就此中自有二者:第一从「尔时大众中」下竟「而今不知是义所趣」以还,先明经家序大众有疑也。第二从「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尽三请以还,詺为舍利弗正腾疑致请。佛既道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昔日不言三乘是方便,而今忽唱三乘是方便,此则与昔日相违,是故舍利弗腾疑致请取决于大圣。又就经家序大众有疑中自有二段:第一从「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众」竟「优婆塞优婆夷」以还,詺为经家序引疑众生也。第二从「各作是念」下竟「而今不知是义所趣」,正出所疑,所疑者是二智。又就此二段之中各有开为二,经家序引疑众中有二者:第一言「千二百人」,此无学人有疑也;第二言「及发声闻辟支佛心」竟「优婆夷」,此出学人有疑也。第二出所疑中有二者:第一从「各作是念」以下竟「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以来,先出疑,佛上何故称叹二智?此疑从第一叹二智髣髴开宗中生;第二从「佛说一解脱义」下竟「而今不知是义所趣」,明大众自疑所得解脱为是究竟?为未究竟?此疑从第二分明开三显一段中生也。

又就第一疑佛叹二智中有二:第一「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此疑上释迦叹权智。上释迦叹权智,上言「舍利弗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亦应疑释迦上叹实智,但文略不出。第二「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微妙」以下,疑上叹诸佛二智,此句疑叹诸佛实智,上言「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也。「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下」,此疑上叹诸佛方便智,上言「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所不能知」也,今以此句相应也。

「佛说一解脱义」,此下是第二正自疑所得为是究竟?为非究竟?此疑者,只由上第二分明开三显一中生,上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就中有二:第一「佛说一解脱义」下竟「到于涅槃」,先出所疑;第二「而今不知是义所趣」,正明起疑也。今先解三乘人两种果,一者有为果、二者无为果,有为果者即是尽智、无生智,照三界因,尽是尽智,不受后有,是无生智。二是无为果,三乘人三界因尽,是有余涅槃,三界果尽,是无余涅槃。但二种无为只是一时,因尽即是果尽时、果尽时为因尽时。虽然逐义有便所可作前后,得言因尽故果尽,不得言果尽故因尽。

问者言:「若言因尽时而果尽者,罗汉何治道断三界因尽之时报身即应亡?」解释者言:「此报身是因余势任运而尽故。如用杖转轮,假说此杖即灭而轮犹转;罗汉三界因尽,于是时报身余势如轮也。」

问者言:「三家解脱一等,不应有三车受别也。」解释者言:「三家解脱所以一等者,同取三界因果尽无为,无为既不殊,是故皆詺作一解脱。所以有三车之喻、运因胜负者,此据力用有短有长,声闻断三界正使尽取譬羊车,缘觉侵少许习气取譬鹿车,菩萨断习都尽取譬牛车。」

问者又言:「断惑既有优劣,无为亦应不等也。」解释者又言:「引昔作义,不言习气受生;虽断习气,不就习尽处制果。然三家同取三界因果尽处制尽无生智,若语其解脱,三家一等;论其功用,有广狭之殊、长短之别。取譬三车,故言佛说一解脱义,解脱是有余、无余涅槃,即是灭谛也。义者即是道谛,举果明因,我昔依佛教修行道谛、证得灭谛果,故言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义到于涅槃。」

「从而今不知是义所趣者」,第二正明起疑,而今不知我昔日所行道谛,为当只趣此解脱果?为更有所趣?上来皆是经家述其疑意。

「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自此以下讫三请已还,是第二明舍利弗腾疑致请。就此请中自有二段:第一从「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此明经家序舍利弗腾疑欲请之意。第二从「而白佛言」下竟三请以还,詺为正请。又就经家序中有二:第一言「舍利弗知四众心疑」,此是经家序舍利弗欲令腾大众疑意也。第二言「自亦未了」此明经家叙舍利弗自有疑心也。第二正请中有五重,舍利弗有三请、如来有二止,宾主相间即是五重。舍利弗三请者:第一举有疑请,第二有利根必信故请,第三有解故请也。就第一疑请中有二:一者长行、二者偈颂。又就长行中自有三重:第一疑上叹诸佛二智,第二叠疑众请说,第三疑上叹释迦二智也。今者第一疑诸佛二智,即「而白佛言何因何缘称叹诸佛第一方便」,此则疑上叹诸佛权智。从「甚深微妙难解之法」,此疑上叹诸佛实智甚深也。从「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今者四众咸皆有疑,唯愿世尊敷演斯事」,此即是第二叠疑众请说也。从「世尊何故殷勤称叹甚深微妙难解之法」,是第三疑释迦上所叹实智,亦应有疑方便智,但经文略不出,下偈中有,故知长行应有,但上经家叙中疑方便智不道实智,互举明义也。

「尔时舍利弗而说偈言」,第一举设请段中本有二,长行与偈。此下是第二,偈颂凡有十一行,偈亦分为二:初有六行半偈正颂上长行,第二从「于诸声闻众佛说我第一」有四行半偈,更直说自疑所得,不颂上长行。

有人解言:「用此四行半偈颂上『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文句乃相类。」意谓不尔。何以知之?上长行中即是经家叙于时时众有此疑,云何舍利弗颂经家意耶?故知但是直说偈。

但六行半颂长行中本有三:一者疑诸佛二智、二者叠疑众请说、三者疑释迦实智。今者六行半中两行半先颂第三段,次一行追颂第一,次三行颂第二段也。初有两行半偈先颂第三段释迦二智,今「慧日大圣尊久乃说是法」,此下一行半偈正颂疑释迦实智也。从「道场所得法」此一偈义颂疑上权智,疑言何故称叹此智而不说也。「无问而自说」,此一偈是第二,倒颂上第一言「何故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但长行不出诸佛往因,今此一偈上半长出往因,下半偈正颂也。「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此下三行偈是第三,追颂上第二叠疑众请说,上言「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法」,今者四众咸皆有疑,故知此三行正颂。上有二,初偈举声闻请说,第二「其求缘觉者」下两偈举缘觉人请说也。「于诸声闻众佛说我第一」,此下四行半偈是偈中之第二,詺为直说偈自疑所得。此四行半自有二:第一「于诸声闻众佛说我第一」,此下一行半偈正明舍利弗自疑所得,为定是因、为定是果也。第二从「佛口所生子」下三行偈正结请说也。「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此下是第二段,第一止止,意言若便广说此二智者,时众相与生惊疑之心,为是义故不须复说也。

「舍利弗重白佛言唯愿说之唯愿说之」,此下是第三段第二有利根必信故请说,此下以三段例皆有二长行与偈为二也。今请意言此会中皆是利根堪闻佛说,云何言惊疑耶?

「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此下是第四段,第二止止,意言我若说权实二智者,时众非直生惊疑之心,亦更生诽谤随坠恶道,云何应说耶?

「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唯愿说之!唯愿说之」,此下是第五段第三请,有解故请。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自此下竟〈授学无学人记品〉有七品半经,明因中本经四段,此下是第三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上请中有二种疑:一疑如来所以叹二智,二自疑所得之法。今者如来只答第二疑,第二疑自去不须别答也。又此第三即广上品初第一略开三显一、动执生疑段。前又解言,第一第二各开为二,第三第四各开为三,今此叹第三疑中有三重者,即化三根人为三段:第一从「汝已殷勤三请」以下,入第二卷中言「我所有福业,今世若过世,及见佛功德尽回向佛道」以还,此詺为法说开三显一,化上根人舍利弗等也。第二从「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亲于佛前得受三菩提记」尽〈受记品〉以还四品经,詺为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迦叶、须菩提等四大弟子也。第三从〈化城品〉竟〈授学无学人记品〉以还三品经,詺为宿世因缘说开三显一同归之理,化下根人富楼那等也。是则上根人闻法说三一之义,同归之理便解;中根人再闻三一之义,可悟同归之理;下根人三过闻说,方解同归无三差别。但法说中亦有譬说义,譬如优昙华也。亦有宿世因缘说义,即言「我昔曾于二百亿佛所常教化汝也」。虽有譬说,根本大意为叹法希有故来不可示詺;虽有宿世因缘说此,乃是述成上根人得悟,说此往古因缘根本大意非正是因缘也。第二譬说中亦有法说义亦有宿世因缘义,故下言「是诸所说教化菩萨故」,此则是法说义。但文句少不足,可以发悟中根之人,从结父子因缘之中昔日波若座席已言示其金银等,此则是宿世因缘说义,但此意非是正譬中有,时众已于正譬得悟,如穷子领解中方有此语,非是正宿世因缘说中。宿世因缘说中亦有法说义,即〈化城品〉初明先佛之时神通感动之相,十方诸梵请转法轮,此则是法说也。又言「譬如五百由旬」此是譬说,虽有此唱,原其根本只为明宿世因缘之义。何以得知?又四大弟子授记品末言「我及汝等宿世因缘,吾今当说汝等善听」,即复为下根人说往古之时已曾大乘化汝。下又言「我在十六数曾互为汝说,以此本因缘今说法华经」,大意闻此宿世因缘说方得解,故宿世因缘说也。所以有三根人差别解有前后者,置教论理者,何容罗汉断三界正使尽、得三明六通之人,一向不知同归之理、无三之别,且自《涅槃经》言:「若人不知一体常住三归者,尚不得声闻、缘觉、菩萨,何况当得无上菩提?若不知佛是常住,则四信不成、五根不立。」且自《胜鬘经》言:「三乘初业不愚于法。」又言「声闻缘觉自知住有余地,必当得无上菩提。」就理为论,何容三乘圣人执三乘决定言别异、不解同归耶?若尔,所以有声闻、缘觉者,此人自有知有佛果可求,只自心志弱未能舍头目髓脑发旷济之心,且作声闻、缘觉自调自度,如此类例皆是实有。而会中舍利弗是上根,富楼那等是下根者,若谈其实行,皆行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所以有此三种信解悟者,皆应同状外凡浅识之徒,执昔日三乘别教或同归之义,是故如来作此三种,初始明法说竟,外凡夫中有利根得解,舍利弗示同领解;譬说既竟,外凡夫中有中根者得解,须菩提等仍示同领解;宿世因缘竟,外凡夫中有下根者得悟,富楼那等示同领解。若置理而论教者,具得罗汉亦有此执。又理教合论作三根差别者,但外凡中有两种人:自有一种人易可回转,如《大品》所明轻毛之位;自有一种人实欲进行者。今只就此实欲进行者根性利钝遂有三种,既有三种皆因宿习浓澹以理惑教,有时以教惑理,故言踟蹰理教之间,故受悟有前后。利根者执理情多、疑教情少,钝根者执教情多、疑理情少,中根者迷教惑理正等也。执理情多疑教少者,言无生之理是一,等观无生智应同。此人执理既是一,如来何故说有三乘别趣,言有三果之别,此是疑教也。钝根者执教情多疑理少者,言佛教既说有三因三果之异,三乘所观无生之理何必是同?此是执教多疑理少。中根者有时执理惑教,言理一,教那得言异?有时执教疑理,言佛教既有三,理何必同?此则教理等执而疑也。夫得道成圣必由见理,是故利根之执理多者则与理相符,是故一闻法说便悟一理无三之别;执教情多疑理少者则与理不相扶,是故三过闻说方悟一乘之理无三之别。理教等执者据在中间,再闻得解。但于此理教上生疑者,有学人与无学人通有。又有执教疑果者,亦有三种:利根者执果情多疑教情少,钝根执教情多疑果心少,中根之人果教等执也。果者只是断灭涅槃,利根者执果心多疑教少者,自观理智慧分明见习气犹在,知断惑未尽作观未来身尽灭耶?此是执果情多疑教心少。钝根执教多疑果少者,言既说言神明可灭佛语不虚,何敢不信受?此是执教多;未知神明之道实灭不耶?此是疑果少。中根人或执果疑教或复执教疑果,但此果上生疑者,唯无学人也。虽有此三种疑执,开三显一一同,说法既竟同得悟解,但有先后文异也。

就第一法说化上根人中自有四段:第一从「汝已殷勤三请」尽此卷末以来,詺为正法说化上根人。第二从第二卷初长行及偈,明上根人舍利弗等示同领解也。第三从「尔时佛告舍利弗」以下,明如来述成上根人得解之相也。第四从「汝于未来劫」以下,为上根人授记也。又此四段之中各开为二段,今第一正法说化上根人中有二者,第一从「汝已殷勤三请」以下竟一百十四行偈以来,詺为正法说化上根人。上根人既解同归之理无三差别,疑心既除,是故第二「汝等舍利弗声闻若菩萨」下七行偈,略劝奖上根人受行同归之理。又就此两段之中各有二种,正法说中有二者,即是长行与偈为二也。第二七行偈劝奖之中有二者,第一有五行半劝上根人行因,第二余有一行半偈劝令慕果,言「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等。又就长行中自复有二:第一从「汝已殷勤三请」竟「愿乐欲闻」,詺为法说缘起。第二从「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以下竟长行以来,詺为正法说。又就两段之中各有二,缘起中有二者,第一佛许为说同归之理无三之义,第二「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此詺舍利弗奉受旨。今就第一佛许中自有四重:第一正许,第二诫勅令谛听,第三简众,第四叹应闻众总结诫许也。「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此是第一詺为正许也。「汝今谛听」以下,第二詺为诫勅令谛听,此则令生三慧,诫谛听闻说,令生闻慧;诫善思,令生思慧;诫念之,令生修慧解也。「说此语时会中有五千等礼佛而退」,此是第三詺为简众,以佛神力堪闻者住、不堪闻去,自有四:第一正明五千人礼佛而退,第二「所以者何」下释不堪闻,「未得谓得」者,是有为果尽无生智也。「未证谓证」者,谓无为果尽处也。第三「有如此失」下结不堪也。第四「世尊默然」下证不堪也。「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是佛许中第四叹众总结诫许也。只就此中自有三:第一「告舍利弗」下叹住者有机,第二「如是增上慢」下明去者无机,第三「汝今善听」下正总结。

问者言:「如来有身口二密,终日在坐不覩真容,虽复在中自不闻说法,何假从座而起拂席而去?」解释者言:「此品中是时众所应,亦可是实持是佛神力,将欲褒贬时众,为令住者生钦重之心、起愿乐之意,贬去者无闻法之缘,是故拂席而去也。」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缘起中本有二,第一佛许已竟,此是第二明舍利弗奉受佛许也。「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长行中本有二:一者缘起、二者正法说。自此下是第二正法说。就正法说中自有二者:第一广诸佛门、第二广释迦门也。今从「如是妙法」以下,第一就诸佛广明开三显一,此则广上品初叹诸佛权实二智。所以言广者,但上第一髣髴开宗中直总叹诸佛二智,言「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第二分明略说中但明显一,言「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也。既但总叹诸佛二智而已、不别明诸佛,复但明显一,故称为略。今则广明佛又广明义,故称广故。广佛者此中广总出诸佛,及别三世诸佛,是则广佛之义深。复言广义者,上直叹诸佛二智与显一,此中长有四义合有六义:一者叹法希有、二者明不虚妄止物诽谤、三者明开三、四者明显一、五者举五浊释先三后一之意、六者简真伪敦信,既备此六义,故称广义也。

第二广释迦门者,广上品初髣髴开宗叹释迦二智,及第二分明略说中开三义也。释迦门中唯有广义无有广佛也。今明广诸佛门中自成四别:第一总明诸佛开三显一;第二就总诸佛门离出过去诸佛,亦明开三显一;第三就总诸佛门离出未来诸佛,亦明开三显一义;第四就总诸佛门离出现在诸佛,明开三显一。今先明总诸佛门此中应有六义:一者叹法希有,二明不虚妄,三明开三,四明显一义。但文句略唯有四义,略无出五浊释先三后一之意,至偈中方有,同复无简真伪、敦信又略。下释迦门中可知备有六义,但文句略不出耳。今言「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此是第一叹法希有。优昙华是外国语,此间言灵瑞华,唯有转轮圣王出世有此华,故知此华希有,此经如是也。「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无虚妄」,此是第二明不虚止物诽谤。从「舍利弗诸佛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是第三明开三。就此开三之中自有三重文句:第一正明诸佛开三,第二从「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此下,是举释迦释、诸佛开三。何以故?一释迦是诸佛数故,二本明诸佛开三为成释迦开三故也。第三言「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此还举诸佛结成诸佛开三之意也。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此下是第四显一。此所以者,何义得释上开三之意,文则属下显一广明四一,先明果一、二明人一、三明因一、四明教一也。明果一者即会昔日三果终成今日一果,明人一者即会昔日三人成今日一菩萨人,明教一者即会昔日三乘别教成今日一教,明因一者即会昔日三乘人所行之行只是一因以对一佛果,是故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此中四一,二智中实智照境,四一有同有异义,实智所照境有机一,此中无机一,所以有四者,就理一中开为二种,因一果一也。然因果皆是理,所以彼处明机一,今此中不明机一者,前明机一、此明二智所照境故明也。此中明会三归一,若远相缘由亦应会三机为一机,但此三机实是众生自有法,故不可会三归一,自余三一是诸佛昔日应三机,但以假名字分一为三,今日一乘机熟,故可得合三还归于一也。此中教一与实智所照境教一亦不同,何以知之?实智所照教一者,直是照法华经教一,今此中言教一者,昔日应三机故有三教,三教非是一,三教远诠今日一理,故会昔三教终成今一教。此中明人一与实智所照境人不同。何以知之?实智所照境、人无别体,今日众生一乘善机发,一机所成人以为人一,故总诸菩萨以为一境。此中人一者,昔日三乘机一所成边非是一,为三机善所成边是一善理一,故会昔三人终成今日一菩萨人,但今日教一人一名字与实智所照教一人一名字同明义意异也;此中明因一果一与实智所照理一义同而名字异也。今先明果一中自有四重:一者开果一章门,二者更牒果一章门,三者作四句解释果一,四者结果一也。今言「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此是第一先开果一章门也。「舍利弗云何名诸佛」,此下是第二显解释更牒果一章门也。「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此下是第三正作四句解果一。开示悟入四句,人解此四句互有不同,一家解言:初三乘别教为开也。波若教时言示也。说《无量义经》名悟也。说《法华经》詺为入也。知见是佛果之名,同取万行作知见家道,此解亦好。今光宅法师解言:知见只是一众生当来佛果,众生从本有此当果,但从昔日以来五浊既强障碍又重不堪闻大乘,不为其说有当果,此当果则有闭义。今日大乘机发、五浊不能为障,得闻今日经教说言众生皆当得佛,此则是开义。说言昔日三乘所行之行,皆是得一佛果之行,众生闻此语则生闻慧,此则是示义。且又三乘人相与思惟筹量,昔来是方便,今一因一果是真实,我等未来皆应得佛,深解此理,于时则生思慧詺为悟。相与自知居未极地,更习诸行修无漏治道、断无明住地烦恼,于时即生修慧,仍詺为入佛知见道也。光宅法师又于善舍寺中解此四句,即会因果之义以明四句,然此四句有渐渐除义。初言开者,此最浅故,如前略说开三显一,渐表寿命长远一果之义,此则是开义也。又如广说开三显一,令知寿命长远一果之义,此则是示义也。又如后略明开近显远,令知如来寿命长远,此则是悟义也。又如后广说寿命长远分身十方隐显度人复倍为期,时众相与同归之因求一佛之果,此诸行修学即是入义也。「舍利弗是为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此是第四结果一也。「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此是第二明人一也。「诸有所作常为一事」是第三明因一,明修此因为佛知见,故言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此下是第四明教一。就此教一中自有二阶:第一正明教一,第二从「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者」,引诸佛道同结成也。

「舍利弗过去诸佛」,此下是第二明过去诸佛开三显一,此下三佛于六义中唯有二义,只开三显一,阙无四义,今先明开三也。第二从「是法皆为一佛乘故」下明显一,此下三佛于显一中例皆唯有三一,略无因一也。初言「是法皆为一佛乘故」,即是教一也。「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此是人一也。「皆得一切种智」,此是果一也。略无因一也。

「舍利弗未来诸佛」此下是第三明未来诸佛先三后一,此中亦唯有开三显一二义,今先开三也。第二从「是法皆为一佛乘」是显一,此中亦唯有三一,今言「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教一也。「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此是人一也。「皆得一切种智」是果一也。亦无因一也。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诸佛」,此下是第四广明现在诸佛亦先三后一义,唯有二义,开三与显一为二。此现在佛门证释迦先三后一义显。何以故?今同是现在十方佛尚有先三后一,何况释迦出五浊恶世而当不先三后一耶?就此现在佛门中自有三段:第一从「舍利弗」竟「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此先明现在佛先三后一之意。第二从「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下正明开三显一。第三举人一果一结成也。「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诸佛」下先明开三也。次第二从「是法皆为一佛乘故」下是显一,此中亦唯有三一,「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此是教一也。「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此是人一也。「皆得一切种智」即是果一也。亦无因一也。从「弗舍利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此是第三更举人一果一,结成现在佛所义也。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然长行第二正明法说中本有二,上来广明诸佛门开三显一者,即是广上品初长行叹诸佛二智,及前偈中就诸佛显一义竟,此下是第二广明释迦如来开三显一,此则广上品初长行中叹释迦二智偈中,据释迦开三之义。就此释迦门中唯有五义:第一明开三、第二明显一、第三举五浊释先三后一之意、第四简真伪敦信、第五明不虚妄,略无叹法希有,下偈颂中方有也。以此而准得知,一佛门中应备有六义文句互相映发。「我今亦复如是」,此下第一先明开三也。「有种种欲者」,如来开教之始三乘各有所乐也。「深心所着」者,此时遂能行行也。「随其本性」者,明过去宿习不同也。

「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此下是第二显一,就中唯有三一,略无人一。今言「如此皆为得一佛乘」,此是教一也。「一切种智故」,此一句是果一也。「舍利弗十方佛世尚无二乘何况有三」,此明因一,言「尚无二乘」者,言尚无偏行六度菩萨乘、辟支佛乘,何况有声闻乘?故知唯是一佛乘,即是明因一义也。

「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此下是第三出五浊,释释迦先三后一之意,只为此五浊恶世故不能发初明一。就此明五浊中自有四段:第一总唱五浊,二者列五浊之名,三者明浊义,四者正释结也。今言「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此是第一总唱有五浊也。「所谓劫浊烦恼浊」此下,是第二次第列五浊之名也。「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下,第三明浊义。「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下,是第四正释先三后一之意也。释五浊义,五浊者: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浊者浊乱为义。此五浊大判只应有烦恼浊、见浊,十使之中五钝使是烦恼浊,五利使是见浊,此二是浊之正体,余者相从为论也。见浊、烦恼浊此是因浊,命浊是果报浊,众生浊是行因得果人,浊劫得名为时节浊,此劫更无别体,只以时节中有此四种仍詺劫浊,如此年无食名为饥年,年非是饥,劫浊亦尔。言五钝使为烦恼浊,此五钝使纵横竞起惛迷行人谓之为浊。众生由烦恼为因,于中乱受生不定,轮回三界、往还六道,交乱受生,但众生是浊主也。五见为见浊,五见以身为本,若身见一生,诸见竞起,迷真乱正詺之为浊。命浊复是果报浊。《成实论》言:六人六识得相续生名之为命,由有烦恼为因生在三界,牵命感长感短杂乱无穷,名为命浊。此五浊既障一乘机,大判凡有三种五浊:若上品五浊即是见谛五浊;中品即是思惟五浊;下品即是习气五浊也。此三种五浊皆障一乘机。

问者言:「此三种五浊皆障一乘机,外凡夫具有三种五浊,则应不闻说《法华》,亦应无大乘机也。思惟五浊亦障一乘机者,七种学人应无一乘机,不堪闻说《法华》。习气五浊复障一乘机者,罗汉有习气,亦应无一乘机,不堪闻说《法华》。」解释者言:「如此颂类皆有其宿习大乘,大乘因缘强者,虽有三种五浊不能为障,各宿习大乘,缘弱者虽有习气五浊犹能为障,今者明义正就宿习为论,诸凡夫等虽具有三种五浊,过去大乘善根强者,此五浊则不能为障,便有一乘机发堪闻法华,学人无学人亦如是。宿习大乘因缘弱,虽复偏行所行断除正使,习气既在由能为障,无一乘机发也。」

问者言:「若使皆由宿习大乘缘者,何关五浊障耶?」解释者言:「今借一譬以显障机之义。何者?如人恒有僻病,若使年常饮食丰足、温煖适意[叠*毛]裘随时,然此僻病恒成就在,则不为患;若使此人年常饮食不充、衣被乏少,致令寒暑得便,昔日僻病于时便显动发。内合亦如是,若善根食强,烦恼僻病虽有不发;善根既弱,五浊僻病则障一乘机。但障有三种:一是对障、二者既伏障、三者随时障。今言五浊障一乘者,詺为随时障,只是随时得便而能为障也。」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此下是第四简真伪敦物信心,所敦之者已是外凡夫也。就此简真伪敦信中自有两段:第一正简真伪,第二从「除佛灭后」以下,正明敦物信心。此两段中各自有三重,第一正简真伪有三重者:第一明非真,第二明是伪,第三出真罗汉形释也。今者第一「若我弟子自谓得阿罗汉辟支佛者」,初此明非真也。「又舍利弗」以下,第二正明此人是伪。何者?言非真。今者正明是伪,罗汉是增上果,而伊实自未得罗汉果自谓言得,此则于增上法中生慢,故言增上慢。「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三出真罗汉例释上伪,若有实得罗汉,不信此开三显一同归之法,无有是处。当知实得罗汉者,在五便中时早已解方便善是同归,而汝上言得罗汉不解同归者,当知此人非真罗汉。「除佛灭度后」此下是第二正敦物生信,亦有三重者:第一正敦物生信,第二释敦信之意,第三释物疑心也。第一言「除佛灭度后」,佛既灭度,前佛已过后佛未出,于此中间若有人,只于无佛前世中修行得罗汉,百千时都无有佛为此罗汉说法华道万善同归者,此人容可不解,正是敦物令信。言佛若在世可得为汝说同归之理,佛若灭度谁当为汝说此法华同归之法?汝今可及佛在世,生信乐之心受持同归之法,此是就教为说。若就理而谈,不问有佛无佛皆自然解也。于时物情于中由自不肯信,自言佛虽灭度,佛弟子自解法华,于佛灭度后自当为我说此同归之法。是故第二从「所以者何」以下,佛即释此执,言所以劝汝及佛在世信受者何?正言佛灭度后恶世多难,如是《法华》有能受持读诵者,是人难得。为此义故,令汝今日信受也。但物情于中犹未肯信佛,若言灭度后受持此经为我说法甚难得者,我当自入无余涅槃。是故第三「若遇余佛」以下,佛即释此疑,言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此意正言若人得罗汉果竟,要闻如来说此《法华》知万善同归,然后得入涅槃,若不闻说法华同归,终不得入涅槃。若阿罗汉不值今日释迦说《法华》者,于未来世中要值遇余佛,于此法华教中得闻万善同归方得入涅槃,无有中间入涅槃者。物情只闻佛此语仍信受,若如此我等即时信受,何假待余佛方信受,使罗汉当自外凡中有不肯信者相与信受也。

「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此下是第五明不虚妄止物诽谤之心也。就中有三:第一明劝信,第二「诸佛如来」下正明不虚,第三「无有余乘」以下举所信之法结劝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下,正法说中本有二,长行与偈颂。此下是第二偈颂,凡有一百十四行偈,正颂上。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缘起、二者正法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今者一百一十四行偈亦开为二段:初有四行一句偈颂上长行中第一缘起,第二余一百九行三句偈颂上长行中第二正法说也。但上缘起中本有二:一者是佛许为说同归之义,二者舍利弗受佛明旨。今者四行一句唯颂佛许,不颂舍利弗受旨也。然上佛许中本有四重,一者正许说、二者诫勅、三者简众,今皆不颂,唯颂第四叹众总结诫许也。

今者四行一句分为二,初有三行半偈不颂长行将显叹住者是,故先明去者之非,若无非无以显是,是故先明去者之非。次三句正颂。何以得知不颂长行?上简众者,佛入涅槃后出经者列于时事耳。云何今佛颂经家语耶?若尔,何故相似耶?两处俱出,于时事那得不相似耶?「于戒有缺漏」者,若犯一戒名之为缺,具足犯即是漏,漏入生死。「瑕疵」者,瑕据其外,疵据其内,内实犯戒,外慎威仪,故言「护惜」也。「此众无枝叶」至「舍利弗善听」三句,是第二正颂第四叹众总结诫许也。上本有三:一者叹住者有机,二者明去无机,三者正总结诫许。今者两句颂第一,「舍利弗善听」一句颂第三,略不颂第二段也。

「诸佛所得法」自此下有一百九行三句偈,是偈中第二,颂上长行中第二正法说。但上正法说中本有二:一者就诸佛门广明开三显一,二者就释迦门中广明开三显一。今此一百九行三句偈亦分为二:初有七十三行一句,颂上诸佛门开三显一;从「今我亦如是」下有三十六行半,颂释迦门开三显一也。但上诸佛中本有四佛:一者总诸佛门开三显一,二者明过去诸佛开三显一,三未来诸佛开三显一,四现在诸佛开三显一。今者七十三行一句亦分为四:初有三十四行三句,颂上总诸佛门;第二「过去无数劫」以下有二十七行半偈,颂上第二过去诸佛门;第三从「未来诸世尊」下有六行半偈,颂上未来诸佛门;第四从「天人所供养」以下有四行半偈,颂上第四现在佛门也。上总诸佛门中本有四义:一叹法希有、二明不虚妄、三明开三、四明显一也。今者不颂第一叹法希有,今此偈中长有举五浊释先三后一之意故。

就三十四行三句亦分为四,初有十二行一句,颂上第三诸佛开三;第二从声闻若菩萨下有十一行偈,颂上第四诸佛显一也;第三从「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下有九行半偈,义颂诸佛,举五浊释先三后一之义是上长行所无;第四从「我有方便力」下两偈,颂上第二诸佛不虚妄。今两句料简,上长行中不虚妄是第二,今此中是第四,文句倒少,欲显六义本无次第意。上长行中有叹法希有,今偈中略不颂;上长行中无有举五浊释先三后一之义,今此偈中有。文句既互有出没,验知一佛门中应备有六义也。上总诸佛开三中本有三段:初正就诸佛开三,第二举释迦未释诸佛开三,第三还结属诸佛。今者唯显第一诸佛开三,略不颂后二段也。上长行中唯开三乘是方便,今此偈广明五乘是方便。今就十二行一句偈中宜分为二:第一有八行三句偈,先出四乘教是方便;第二从「有佛子心净」下有三行半偈,别出菩萨大乘教是方便。逐文句起尽,是故宜开为二也。又就八行三句偈出四乘方便中自复有二:初有五行三句偈先出四乘教,第二从「我说是方便」有三行偈正开是方便,明昔日所以有四乘之教皆是方便。又此两段中各有二:初有四行一句出人天二乘教,次一行半出声闻、辟支佛二乘教也。就初四行一句中有四意:第一「诸佛所得法」下三句,明于大乘中离出人天二乘;第二「众生心所念」下一行,明众生根性不同;第三「佛悉知是已」下一行,明随宜说法非一;第四「或说修多罗」下一行半,广出非一之教,即是九部经也。从「钝根乐小法」有一行半,是第二出声闻、辟支佛二乘教,二乘人未必是钝,但贬其狭短故言钝也。

问曰:「上言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今者何故言贪着于生死,此则前后自相违。」或解释言,有三种解:一解言,生死有二种,一者三界分段生死,二者是三界外无明住地变易生死。分段之苦交切厌心则显,变易之苦比于分段此苦则微。且自昔日三乘教不说有无明住地之苦,就昔教既不说有此生死之苦,则于是苦无有厌心,故言贪着。第二解言,故始须陀洹等,若论求道之边此则遭苦厌老病死犹有妻子之爱,此则是贪着于生死。此两解随意用之,后又言机中有厌情则有贪也。

「我说是方便」,自此下三行是第二正开言是方便之教,就中且有二者:第一言「我说是方便」有两偈,先开上声闻、缘觉三乘教是方便,言昔日是真实、今日是方便。第二言「我此九部法」一偈倒开上人天二乘教亦是方便,故说是人天等经根本本为大故,言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有佛子心净」,此下三行半偈是第二别出三乘中大乘之人,教中亦有二:初有一行半偈先出三乘中大乘人教,「说是大乘教」者,是昔日三乘中之大乘非今日大乘,第二二行偈正开是方便自有二:初「我记如是人」下一行半略记成佛,第二「佛知彼心行」下半行正开是方便,佛知彼心行为说三乘中之大乘也。

「声闻若菩萨」此下十一行偈,颂总诸佛门中第四显一,上有四:初是果一,二是人一,三是因一,四是教一。今者略不颂第三因一,唯颂三一亦不次第。今「声闻若菩萨」下一偈,颂第二人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此下一行半偈,颂第四教一;「说佛智慧故」此下八行半偈,颂第一果一。就此八行半中自开三段:第一从「说佛智慧故」下有一行三句偈,先明佛未应世时欲为众生说一大乘果,不欲与小乘果;第二从「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下有四行三句偈,正明出世以来欲与一乘果;第三从「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有两行,明如来本行菩萨道时欲与大乘果。又此三段前一后一不开,只就第二佛出世以来欲与大乘果有四重:第一从「如其所得法」三句,正明佛将欲以大果与众生。第二从「自证无上道」下一行半偈,释佛出世之本意欲与大果,我若惜此大果,我是悭贪之人,无奈众生无大果之机,是故先为说三。但时众于中生疑,佛为自言欲与众生大果,谁当信佛此语?故第三从「若人信归佛」下有一行一偈引胜人证,汝言无有信者,自有人信三宝者,言佛不欺诳者,此等人信佛恒欲与众生大果,时众有生疑言,若使都无有信三宝者,谁当复信佛耶?第四「我以相严身」一偈,用佛自身功德相好,证佛与大果不虚,若是无威德人容可不实,佛既如此形相,云何当出言不实?

「若我遇众生」此下九行半,是第三义颂总诸佛门五浊,上长行所无者。就此五浊中自有三段:第一「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一偈,正明佛为五浊众生故出世,不得即说大意。第二六行偈出五浊体。第三从「是故舍利弗」有两行半,结佛为五浊众生出世说小之意。此三段之中前一后一不开,第二出五浊便成五重,「我知此众生」两行偈出众生浊。「受胎之微形」一偈明命浊,「入邪见稠林」下一偈出见浊,六十二见者我见作本,外道计我,即色是我、离色是我,我住色中、色住我中,乃至行阴上亦如是。五阴上各有四五,便成二十见。现在有二十见,此可见由因生故,故过去五阴上亦有二十见,复感未来种数,故未来世五阴复计二十见,合三世各二十见便成六十见。见虽有六十,不出断常二见。何故如此?若使计色即是我者,后时便成断见,即是无见也。自余三见皆离色计我便成常见,即是有见也。是知总而论之,是有无二见,别而谈之有六十见,若总若别故有六十二见也。「深着虚妄法」出烦恼浊,「于千万亿劫」一偈出劫浊。「是故舍利弗」此下两行半,是第三结诸佛为化五浊众生故施三乘方便之意也。

「我有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此下两偈颂上第二不虚妄。就中自有二:初一行偈先举释迦同诸佛先三后一不虚妄;第二「今此诸大众」下一行,劝信结不虚妄也。

「过去无数劫」自此下有二十七行半偈,上四佛门中之第二过去佛门。上过去佛门中本有二:一者开三、二者显一。今者先有两行偈颂开三也;第二从「是诸世尊等」有二十五行半,颂过去佛显一。就此第二二十五行半偈中自有二种:第一有二行半颂教一,第二从「若有众生类」二十三行偈作三重併颂三一:人一、因一、果一也。三重者,初两行明过去佛在世时修行得佛,第二有二十行偈就过去佛灭度后修行得佛,第三一行偈合明佛在世及灭度后供养成佛也。就第一两行过去佛在世时中修行得佛亦有三:「若有众生类」即是人一,行六度即是因一,成佛道即是果一也。「诸佛灭度后」已下二十行偈,是第二就佛灭度后修行成佛中凡有四种供养,一一偈明软善供养,第二四行半偈明起塔供养,第三六行半明造像供养,第四八行直明三业供养也。第一「若人善软心」此一偈未暇作余供养,且先明软善心,供养不开。「诸佛灭度已」有四行半偈,第二起塔供养,亦有三一:人即是人一,供养心即是因一,成佛道即是果一。从「若人为佛故」有六行半偈是第三明造像供养,亦有三一之义。从「若人于塔庙」下有八行偈,第四直明三业等供养,亦得有三一之义也。「于诸过去佛现在或灭度」下一行偈,是第三合明佛在世及灭度修行,亦得有三一之义。

「未来诸世尊」自此下有六行半,颂上第三未来佛门。就中自有二:初有两行半偈颂上开三,第二从「诸佛本誓愿」下四行偈颂上显一,就中有三:初一行颂果一;「未来世诸佛虽说百千亿」下此一偈颂教一也;「诸佛两足尊」此下有两行颂因一。「知法常无性」者,知万善法无有三乘性。「佛种从缘起」者,若据佛果望万善,此佛果由万善而得,仍詺因为缘,故言佛种从缘起也。「是法住法位」者,是万善法住一乘法位,故法住法位位。「世间相常住」者,只是世间取相,诸善亦住一乘佛位。又一种解,修此万善在于世间,相常住者常住大乘中,导师方便说者,根本只是一因,昔日方便说言有三,故知只是一因。

有人曰:「用此两偈颂教一」。意谓不尔,何故知是因一?言佛种从缘起,因只是缘也。

「天人所供养」此下四行半偈,颂上第四现在佛门。上长行中有三:第一明开三显一义之意,第二正明开三显一,第三结成。今此偈中只颂前二,不颂第三结。第一言「天人所供养」一偈半先颂第一现在诸佛,为三一之义故应出在世也。后三行偈颂第二正明开三显一之义,上长行中先明开三后明显一,今此三行偈中亦分为二:言「知第一寂灭」一偈先颂显一唯颂教一也。第二「知众生诸行」有两行倒颂上开三。此两行偈自有二:初一行一句先明现在十方佛洞见三乘人机,第二言「以种种因缘」下三句正颂开三也。

「今我亦如是」自此下有三十六行半偈,颂上释迦门。上长行中本有五义:一者开三,二者显一,三者举五浊释先三后一之意,第四简真伪敦信,五者明不虚妄。今者不颂第四简真伪敦信,长有叹法希有故。今此三十六行半偈亦分为五别:初一行偈超颂上显一;次有一偈追颂上开三;第三从「舍利弗当知」下二十七行半偈颂上第三五浊;第四从「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下五行半义颂叹法希有,长行所无也;第五从「汝等勿有疑我为诸法王」下一行半颂上第五不虚妄。今三重料简,但上长行中显一本第二段,今此中先颂显一后颂开三,明互有前后之义,具如上释。上第四是简真伪敦信,此中略不颂。上长行本无有叹法希有,今偈中长出叹法希有,则义颂之也。所以长补所阙还成五重,然此释迦门中长行与偈既互有出没,故知一佛之中应备有六义。今且取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唯除第四叹法希有,用此四段偈,若合、若离、不合不离作十种法说,此即为下火宅中十譬作本。所以不取前四佛门作本者,上明四佛者为成今释迦义,未来非是正主故不取。等是释迦门中复不取叹法希有作本,此中明法说与譬说作本,其自有优昙华譬,云何以譬为譬作本?是故不取也。取第一第二此两段宜合为一段,上则帖同诸佛先三后一之意,名为化主同,下则为火宅中第一宅主譬作本,亦名为总譬作本。又离第三颂五浊,作八段,为下火宅中八譬作本。又取第五不虚妄段不合不离,为第十譬作本也。离第三颂五浊,作八种譬本者,第一从「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有四行偈,此间詺为佛在法身地,见所化众生为五浊所惛,即为火宅中第二长者见火譬作本,火宅中言「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下是也。第二从「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有六行半偈,此间詺为佛应世以大乘化众生不得,此则为下火宅中第三长者救子不得譬作本,火宅中言「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下是也。第三从「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下十一行偈,此间詺为佛因三乘化得众生,此则为下火宅中第四长者救子得譬作本,下言「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火焚,我今当设方便」下是也。第四「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一偈,此间詺为佛见三乘人大乘机发之义,此则为火宅中第五长者见子免难譬作本,下言「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也。第五从「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有一偈,此间詺为三乘人索果,所索者只是三界尽无生智,此理中为论,此则为火宅中超为第七诸子索车譬作本,下言「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也。第六「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今正是其时」有两行一句偈,此间詺为佛见众生大乘机发故欢喜,此则追为火宅中第六长者见子免难故欢喜譬作本,下言「其心泰然欢喜踊跃」也。第七「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此三句,此间詺为佛为众生说大乘,即是说《法华经》,此则为下火宅中第八等与大车譬作本,下言「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下是也。第八言「菩萨闻是法疑网悉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此一偈此间詺为三乘人受行大乘之义,此则为下火宅中第九诸子得大车故欢喜譬作本,下言「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也。离颂五浊为火宅八譬作本竟。用此八譬足前化主譬为九譬,第十超取第五不虚妄段,言「汝等勿有疑我为诸法王」有一行半偈,此间詺为不虚妄,此则为下火宅中第十不虚妄譬作本,下言「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各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下是也。是故言若合、若离、不合不离作此十段,为下火宅中十譬作本,远为化城譬作本,亦远论穷子譬作本也。

言「今我亦如是」此一行,超颂上显一唯颂教一,「我以智慧力」下此一偈,追颂上开三,此两偈合为一段,上则帖同诸佛先三后一,詺为化主同,下则为火宅中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詺为宅主譬作本,亦名为总譬作本也。

第二「舍利弗当知」此下有二十七行半,颂上第三举五浊释先三后一义。既分作八段,故「舍利弗当知」以下四偈是十法说之第二,此间詺为佛见所化众生为五浊所惛,则为下火宅中第二长者见火譬作本,下言「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下是。今就此十四行偈中自有三段:第一半行明能见,第二三行出所见,第三半行明起悲愍之心。今言「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此半偈是第一明能见,佛在法身地见所化众生为五浊所惛也。「见六道众生」下有三行偈,第二出所见,即是五浊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此半偈出众生浊也。「入生死嶮道」下半偈明命浊也。「深着于五欲」下一行半偏举贪使明烦恼浊也。「深入诸邪见」下半偈明见浊也。略不出劫浊,劫浊更无别体,四浊为时节,节是劫浊也。「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此半偈是第三明能见见所见起悲愍,明如来欲化众生也。

第三「我始坐道场」此下六行半偈,此间詺为佛以大乘化众生不得,即为下火宅中第三长者救诸子不得譬作本,下言「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下是也。今就此六行半偈中自有三:第一半行明化众生不得之处,第二半行明化众生不得时节,第三五行半正明化众生不得也。「我始坐道场」下半行是第一佛以大乘化众生不得之处。观树者,一解言树立天下众生,经行者必为此事,亦言念报树四枝覆荫之恩为众生作轨,树木无心犹尚报恩,岂况于人乎!「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此半偈是第二明佛以大乘化众生不得之时节也。从「我所得智慧」下有五行半,是第三正明佛以大乘化众生不得,自有三重:第一从「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下半行明佛用大乘拟宜也;第二从「众生诸根钝」下有三行偈,此明佛见众生无大乘机,第三两偈明息化。就第二无机中自有三,「众生诸根钝」半行明有人天小机,「如斯之等类」下半行正明无大机,「尔时诸梵王」下两行证成无机也,只由梵王请故住世,验知无大机也。「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以下两行偈,是第三明佛息大乘化,自有二:第一一偈半明增畏其患,若无大乘机但为说大乘者,容生诽谤之心入三途,故言没在苦也。第二「我宁不说法」下半行正明息化。

「寻念过去佛」此下有十一偈是第四,此间詺为佛用三乘化得众生,此则为下火宅中第四长者以三车救子得譬作本,下言「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是舍已为大火所烧」下是也。就此文中自有二:第一十一偈,正明用三乘化众生得也;第二「从久远劫来」一偈释物疑也。就前十行中自有四段:第一六行半明佛用三乘拟宜,第二一行见三乘人机,第三一行半即为说三乘教,第四一行三乘人受行也。今言「寻念过去佛」此下六行半偈,是第一开三乘拟宜,自有三重:第一「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一行明觅教拟宜,上半是觅教、下半正明拟宜。第二「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下四行半明诸佛赞叹。第三「舍利弗当知」下一行,明释迦归命诸佛也。「复作是念我出浊恶世如诸佛所说」一偈是第二,见有三乘机堪受三乘化也。「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木*奈]」下一行半是第三,明佛即为说三乘教正造鹿苑之时。「诸法寂灭相」者,此明万善诸法寂灭,无有三乘之相可说,但以方便故说有三乘也。「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下一行是第四,三乘人受行但以方便故说有三乘,只得言有涅槃之音,无有实涅槃之体也。五人得道,八万诸天得圣,是故《维摩经》言三宝于是现世间也。「从久远劫来」此下一偈是第二释疑。疑言:释迦如来三达洞照,自应解三乘之教,那得方复学诸佛三乘法耶?释言:从久远劫来,赞示涅槃法明,又已解三乘教法,但欲为同诸佛故也。又释:时众相与生疑言,若道理中无此三乘,佛何故具欲为人说是三乘耶?是故第二有一偈释疑。「从久远劫来赞示涅槃法」,言常欲示一乘因果法,无大乘众生,不堪受也。相传言:此则密明寿量之义,此是前释也。

「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此一偈是第五,此间詺为佛见三乘人有大乘机发,机发是理故言志求,此则为下火宅中第五长者见子免难譬作本,下言「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下是也。

「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此偈是第六,此间詺为三乘人索果,此则超为火宅中第七诸子索车譬作本,下言「是时诸子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珍玩之物」下是也。

「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此下两行一句第七,此中詺为佛见三乘人大乘机发故欢喜,追为火宅中第六长者见子免难故欢喜譬作本也,下言「其心泰然欢喜踊跃」下是也。今两行一句偈自为二:初两偈出欢喜之由,第二余一句正明欢喜。初两行出欢喜所由之中自有二:「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是前偈明好事遂故喜也。「钝根少智人着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是后偈明恶事除故喜。何以知之?此人本时是钝根,今者成利根。何以知然?昔日纵使利根废已作钝根,今发广大心故,称之为利根人也。此人本时是小乘小智,今者成大乘大智;此人本时是着相憍慢者,今日非着相憍慢;本时不能信大乘法,今日能信大乘法,是故生喜也。「今我喜无畏」此一句是第二正明欢喜。

「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此三句是第八,此间詺为佛为众生说大乘,即是说《法华经》。舍者除昔日方便教去,「但说无上道」者,取今日大乘之教也。此则为下火宅中第八长者等与大车譬作本也,下言「是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也。「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此一偈五浊中之第八,十种法说之是第九,此间詺为三乘人相与舍三乘教得大乘解,为下火宅中第九诸子得大车故欢喜譬作本,下言「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欢喜踊跃」也。颂五浊竟。

「如三世诸佛」此下五行半,是颂释迦中第四义颂叹法希有,长行所无者也,不为下譬作本也。今就此五行半中自有三段:第一有一偈,先出所叹之法也,即是一乘教。第二从「诸佛兴出世」有两偈,据诸难显叹法希有之相。第三有二行半,还据优昙华譬结叹也。又解云:就中有二:初一偈出所叹之法,后四行半正叹法。就叹法中有三:初二偈法说,次一偈譬说,后一偈半合譬也。

「汝等勿有疑」此下一行半偈,偈中之第五颂上释迦门第五不虚妄,十种法说中复是第十段,此为下火宅中第十不虚妄譬作本也,下言「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各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下是也。

「汝等舍利弗声闻若菩萨」下,但法说化上根人中本有二:上从「汝已殷勤三请」以来讫于上一百一十四行偈,正法说化上根人,上根人相与得解开三显一同归之理无三之别;是故自此下有七行偈,是第二略奖劝上根人。修行取果上正法说中本言有二,长行与偈,今此七行偈奖劝之中亦二者:第一有五行半偈,劝奖上根人行因;第二「汝等既已知」下一行半,奖劝上根人慕果。前劝行因即是化他,后劝慕果即是自行,菩萨之谓也。又就此两段之中各有三重。奖劝行因中有三重者,初有两行偈,先出所弘之法即是此经。夫行因之体只是弘经益物、自行兼余,是故先出所弘之经。第二复有两行偈正劝奖弘经,即是行因。第三从「舍利弗当知」下一行半,即双结上两段。又就此三段中各有二重。第一出所弘之经中有二者:初一行偈是第一正叹出所弘之经,第二偈释上结成也。「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者,此经能令人出生死、得涅槃,此即是要义;从本以来未得说此妙法,即是秘义也。「以五浊恶世」一偈即是第二释上秘要之意,只由五浊众生乐着五尘六欲,此辈众生无有求佛道之心,不能得说此《法华》,即是秘要义。第二正劝奖行因中有二者:第一言「当来世恶人」下一偈,诫令行因之时恶人莫为说;第二言「有惭愧清净」下一偈,劝令好人遍为说。第三双结中有二者:第一言「舍利弗当知」下一偈,此则结上第一出所弘之经;第二言「其不习学者不能晓了此」,此半行即结上第二正明其弘经之方,其不习学者莫为说,此半正结初偈,结后偈时翻取可解,当知学能解了者应为说也。「汝等既已知」此下一行半偈,是第二奖劝上根人慕果,就中亦有三者:第一有三句偈明上根人得解三一之义,第二言「无复诸疑惑」一句明上根人等惑除,第三「心生大欢喜」下半偈正奖劝慕果也。

法华义记第三终

 

上篇:妙法莲华经义记

下篇:妙法莲华经玄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观无量寿经义疏

无量寿经序 胡吉藏撰 夫法身虚玄非名相之形。净刹妙远...

金刚般若经疏

金刚般若经疏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略释经题。法譬标名。...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第一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翻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

锓尊胜陀罗尼经疏叙 曩者佛陀波利三藏远涉流沙。礼谒...

佛说阿遬达经

佛说阿遬达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佛在...

佛说法常住经

佛说法常住经 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

佛说小道地经

小道地经 后汉天竺三藏支曜译 道人求息,所以不得息者...

【注音版】佛说当来变经

佛说当来变经...

佛说意经

佛说意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婆...

佛说作佛形像经

佛说作佛形像经 阙译人名出后汉录 佛至拘盐惟国。有诸...

【注音版】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

八吉祥经

八吉祥经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改变命运的入手处

我们改造命运必须在修福修德入手,更切要修念佛法门。...

常有恐惧心理,应如何改变

问: 我常常有这么一种恐惧心理,就是怕自己被冤亲债主...

念念向内去找原因

我有一个搞学术的朋友,他谈到中国人好像缺少原罪意识...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说,无量的诸菩萨众,在修...

出世间法的成功

世间的祝福都是吉祥、大喜、恭喜发财等。今年是马年,...

好人不提当年好

明朝崇祯年间,常熟进士蒋畹仙,偶然寄住在昆山同榜登...

点亮心灵之光

我们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树木花草、山河大...

一代高僧中的典范--弘一大师

我们都常讲到说,出家为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

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问: 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

如何让自己持戒更圆融

问: 弟子没有受戒前尽量按照五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原文: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

心不受任何善恶的干扰,这才叫真修

我们修行有三个步骤:第一个一定要先进入寂静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