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七称扬赞德分。初标章有二。一对十分之名。称扬赞咏本师功德。二云亦是发起序者。对三分科经。谓序正流通。一品是序。常途分二。一证信。二发起。今以前六分。皆为证信。此下四分。总为发起。赞扬发起佛德。出众显于佛用。正发起大经不同。古德但用天地祯祥为发起也。

疏。第二总显德行因缘。疏文有二。先总彰大意。后科判解释。今初正释科文。何名总显德行因缘。先释总显自有二义。一望前为总。前四十众各随所宜以显胜德。所显则局。如显海神云。佛功德海充满其身等。今总显四十众德。二望后为总。下四十众得法各异。今总显具德。从前同生下。蹑迹成难。谓有难云。前显同生。云皆与毗卢遮那共集善根。岂非总耶。故今答云。前局同生。今该同异。四十众德方得名总。又前明共集。下重通所难。非唯总别不等。实亦文意有殊。前云共集。与佛德齐故为主伴。今曾摄受。唯为佛摄故为眷属。为分二义。前略摄受此略共集。可互影取。故云影略其文。

疏。此文多势下。二科判也。言多势者。或可分三。或可分二。二中立名。亦可有异。于中三。初科为三。二初后是因下科拣。三又初段下对前且字。今为二故久摄。今见下亦是科拣。上三分中二即是缘。初后是因者。约自行为因。佛摄为缘。今得见佛由昔曾摄。摄即亲因。因缘既着为感。昔既曾摄故应。

疏。言一切者。谓分别俱生若种若现者。谓二障各二。一者分别。谓因邪师邪教及邪思惟。此见道断。入初地时便永断尽。二者俱生。不由上二生而便有。此修道断。地地断之。此又二种。一者现行。二者种子。若所知现行地地断之。若烦恼现行亦地地断烦恼种子直至金刚定。断疏。二障气分麁重。麁重者。二障气分。即熏习所成。拣异现障故云习气。然习气有二。谓因与果。于现起障能为因者。亦名种子。此因习气根本智断。断此因已现不起故。不起现因。但麁重者。唯名习气。此果习气后得智断。断现麁重知现无故。言麁重者。违细轻故。然麁重有三。一现起麁重。贪瞋痴等令行者心无堪任故。二种子麁重。烦恼种子障诸智故。三麁重麁重。实非烦恼。似烦恼故。如身子瞋习毕陵慢习等。今即第三。以经言余习故。又位极故。前二即是一切中摄。故疏释。云若种若现。上言已断。即有能断之道。拣异伏道故云已断。断道有二。谓一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能断二障种子现行。二后得无分别智。虽不亲证。无力能断迷理随眠。而于安立非安立相。明了现前无倒证故。亦能永断彼修所断迷事随眠。上来皆是唯识论意。更有释者。所知障中亦有二种。一于所知境而能为障。即是不染污。无知而非法执。如于五明处有所未解。但是无知。何曾有执。然唯识云。由我法执二障俱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者。据见道分别障说。以证空理而断障故。言是障而非执者。据修道断俱生障说。以遍知有成种智故。上来所知之障。二所知即障名所知障。此体即是善心心所。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前据了俗。此据证真。说名智障。此障对治亦有二种。一者解有。二者达空。空有俱明名遍知故。然唯识正义。唯所知之障。今就理通故亦用之。问永断习气唯是如来。云何此亦皆云已断。答此有二释。一约法相。全分离尽唯是如来。若据分离亦通菩萨。以经中说三种麁重。三位断故。解深密经说三麁重。一者在皮。初地即断。二者在肤。八地方断。三者在骨。唯佛地断。虽则余位亦断麁重。而三位显。是故偏说初地。舍凡入圣位故。八地无漏常相续故。佛地果满顿得舍故。又此即是八地菩萨故云断也。二约圆融。如疏文显。

疏。布施是摄缘等者。略示四摄之相。然瑜伽说各有九门。至贤首品当略明之。

疏。已超七地殊胜善根者。以七地有空中方便慧。有中殊胜行功用行满。故云无量。

疏。一道无量道者。一道者。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故。离世间品说。一道是菩萨道。不舍独一菩提心故。二道是菩萨道。谓方便智慧故。三道四道乃至十道。又云。菩萨有无量道无量助道无量修道无量庄严道。各略列十句。则万行触目皆菩萨道。

疏。尘毛刹海下。上是通相般若之意。此是华严一乘玄旨。

疏。此一段文望前是别下。总显文意。以总具德中文有三节。第三德行圆备中自有七句。今但是二故云别也。既言得于诸佛解脱之门。则是四百余门之总标也。义虽两向科且属前。

疏。初乘因入果者。以胜解力即是乘因。入于如来功德大海。即是入果。冲者。和也深也虚也高也昇也。今正是昇义兼虚高。

疏。亦是胜解印持果德者。前则印言即比知二严。与慈悲皆教道也。今云印果。则心冥果海为证道也。疏言解脱门者。先总释。后圆融。前中三释。初解脱门三字。皆属于佛。二解脱属果。门属众海。三三字皆属众海。于中有二。一就因中自分能所。二将已解脱望果为门。

疏。然总别下。二圆融。融上三义。总别圆融。融第一义。因果交彻。融后二义。重重无碍。通上三义。且如总具于别。别亦具总。则一解脱门中。有一切解脱门等思之。疏约观心者。疏中初正释。次若以门下拂迹。先返成。后正入下。顺结能所双寂故曰双亡。门理历然称为正入。正入则理无不契。双亡则过无不寂。

疏。及空有称真之理者。此空是外空。若以理空对外空。外空离法是断灭空。理空即事名为真空。若以外空亦心所现。亦由对色灭色方显。则此断空从缘无性。即性空也。故十八空明大空者。谓十方空。即十方虚空。亦是性空矣。是故疏云空有称真之理。即有之空皆性空也。

疏。一明前大用。用无用相等者。此二义中。一用同体寂。二用同体遍。言方便二者。一由忘寂故不碍用。二由依寂故能起用。

疏。三自相解脱者。以一切法各各不同色非心等。故名自相。今皆不生故名解脱。此明无彼生相。则法体不生。故名自相。若直遣生住灭相。亦共相耳。疏文有四。一略科释。二然不生下。开章门。三别释下。随门别释。四斯为正法下。结劝。三中有三释。一别释。二通释。三展转释。今初文二。先释不生灭。后释不来去。今初。自有五重者。前三别据三性文同。四即合前三而义别。五即融四句而无碍。就别约三性中各三释者。初一通就当性说。二约当性二义说。三对三无性说。唯圆成二义小异。云何三性各二义耶。遍计二者。一情有。二理无。依他二者。一缘生。二无性。圆成二者。一性有。二相无。

疏。一就遍计下。遍计三义也。一遍计无体如绳上蛇。故无可生灭。二约二义者。情有合是生。理无体是灭。今此情有即是理无。何有生耶。正理无处。方是情有故。非灭也。下例可知。三对无性者。由无遍计。方显无相故。唯识云。即依此三性。说彼三无性。是知若无遍计。安知无相。下亦例然。

疏。二就缘起性者。一通说因缘之法依他而起。因缘所生无有生故。故经云。一切法无来。是故无有生。以生无有故。灭亦不可得。二明二义中又缘起无性故者。缘生即无性也。无性缘起者。无性即缘性也。前句即因缘故空。此句即无性故有故。引中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唯证后句也。三显无性中。若无因缘不知无性。故论四句推之。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若不推此安知无生。无生即是生。无自性性也。

疏。三约圆成。初义可知。二约二义中小异前二耳。谓二三皆约二义。二即法相宗二义。于此二义显无性义。谓非妄心境故。即相无义。圣智所证故。即性有义。而非妄心境故。远离我法所执。便能显得胜义无自性性。三云又体非迁变下。即约不变随缘。法性宗中二义。既不变故不生。由此不变方能随缘。则不生是不灭义。既以随缘为不灭。由随缘不失自性。方知不变则不灭。是不生义。故云为一物也。

疏。四通就三性等者。即合前三而义全别。理实具合。三性三无性。以成四句。如一念心刹那瞥起。即具六义。谓一念之心。是缘起法。是依他起情计有实。即遍计所执。体本空寂。即是圆成。三性备矣。既即依三性说三无性。故六义具矣。今于三性成其三句。三无性上共成一句谓一念之上既理本无故。遍计为不生。本无之理。即是圆成故不灭。依他即无性故亦不生。而不坏相故亦不灭。三句备矣。言就三无性非不生非不灭者。上约遍计故不生。今遍计即无性故。无彼不生为非不生也。上约圆成故不灭。今圆成即是胜义。无自性性。故非不灭。上约依他亦不生亦不灭。今依他即生无自性性故。何有亦不生亦不灭。故上三性不出不生不灭。今飜彼三性。以成三无性。故双非也。五中融四句而无碍。以一念心上一微尘上即有六义故总融合。言合四句者。非第四门中四句。合前总别二种四句耳。

疏。一不来不去下。有三义释。初唯约体。二依体起用。三摄用归体。初中背舍。是去而云不去者。智照妄空无可舍故。照惑无本即智体故。向证真理合是来义。如如来故。而云不来者。真不可得故。照体无自。即真理故。故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

疏。又依体起用等者。第二双约体用说也。依体起用故是去。以即体之用故不去。应机现前合是来。以应不离体如月之影故不来。

疏。又往应群机而不去等者。第三唯约用说也。往应合是去。应无应相故不去。恒归寂灭合是来。灭不可得故不来。又即体之用往而不去。用即体故归而不来。然前对于佛上明去机上明来。此对于机上明去佛上明来。又前对机见佛来。此对佛见机来。然三义虽殊。皆显不来即不去也。疏由此下。释无功用。摩尼约身。天鼓约口无思约意。文意可知也。疏二通释者。然既言不生灭约行。不来去约境。此亦是局。何名为通。已上是贤首意。不生灭局境而不通行。不来去。局行而不通境。今翻其不通令通。则四义俱通境行。故名为通。于中先总。后谓妄念下别。亦约三性以成观行。初即遍计。契同无相何有生灭。二又虽起大用下。约依他起观。三又常称真下。约圆成观。此约行释下结属。约境释不来下。亦约三性。初即遍计。二又缘会下约依他。三又诸法即如下。约圆成。而并从拣略各出一义。例前不生亦可具五。亦应前三。别说四五融通。如遍计上。亦应云情有即是理无故不来。理无即是情有故不去等。但改生灭二字。为来去二字。余准前思。

疏。三展转释。所以为此释者有三意。一则上来但当句释。今显互相释。故如经云一切法无来。是故无有生等。即此亦名相因释也。二又既无来无去则非一异者。次正是展转释。欲明不生灭等四含义无尽。故略举八不。即中论宗。论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而青目释之。有展转相因释。今取此势故为此释云何不来不去。则得非一非异耶。谓若有来去则有能所。能所为异。对此为一。今无来去故无一异。云何不生不灭。则得不常不断。谓若许有生。生即是有定有则常。若许有灭灭则是无。定无则断。今无生灭。何有断常。故中论问云。不生不灭已总破一切法。何故复说此六事耶。答为成不生不灭故。谓有人不信不生不灭。而信不常不断。若深求不常不断。即是不生不灭。故知二义相成。从智契下释无功用。三是则不生之生下。生与不生展转相成。上来诸不相成。总显不生之理。今则性相相成。以此不生不同断灭故。不碍于生。若碍于生。非真不生故。不碍生成不生也是则缘生故无性。无性故缘生。二义相成。真不生也。余可例知。

疏。尚不造善等者。然邪说空。谓豁达无物。或言无碍不妨造恶。若真知空。善顺于理恐生动乱。尚不起心恶背于理。以顺妄情岂当更造。若云无碍不碍造恶。何不无碍不碍。修习善行而断恶耶。厌修善法恐有着心。恣情造恶何不惧着。明大邪见恶众生也。

疏。尚不依佛者。意同前义入理观佛。恐怀观心。更造业思。特违至理。

疏。此离二取相者。唯识第八有四二取。一相见。二名色。三王所。四本末。本即第八异熟。末即前六识异熟。今当相见。所觉是相。能觉是见。远离觉所觉。名自觉圣智。故楞伽云。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即斯义也。上是第一经。第二又云。佛告大慧。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胜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之相。

疏。十地论中承佛力等者。论但云示无我慢无偏心故。昔人或将通配二句。疏意以别配为正故便配之。

疏。结集取此者。以昔人皆云颂长行故。

疏。然此中长行下。相对料拣者。示说偈仪式。然上举四种明偈体式。次明八义。即立偈之由。然通重颂及与孤起。华藏品亦有十例五对。唯约祇夜。今此料拣。唯局此文。虽是孤起而经家广列。故须会释。总有六对。一因果者。如第十偈云。佛于无边大劫海。为众生故求菩提。此举因故。长行即。云自所悟处。此显果也。第二体用者。第二偈。云能然照世妙法灯。用也。长行云普观一切悉自在。体也。第三影略者。长行云知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偈中但。云了相无有。即偈中略也。第四偈。云永灭众生痴暗心。长行但有现见一切法。即长行略也。第四难易者。如初天王。长行但云得法界虚空界。寂静方便力解脱。不见偈文难为解释。第五法喻不同者。长行第二但。云观一切法。偈云能然照世妙法灯。是也。第六能所递举者。初天王但。云法界虚空界是所遍处。偈中则云佛身普遍诸大会。则长行阙能遍。且就初段具有六对。况下诸段显文甚多。言传授之者善消息之者。易丰卦云。天地盈虚与时消息。释云。消者尽也。息者生也。谓可加则加。可减则减。可出则出。可没则没。故言消息。

疏。二文相映者。长行不了则观偈文。偈文若难见。则观长行则易了也。

疏。一出现无尽等者。然还源观说有三遍。一一尘普周法界遍。即经充满法界无穷尽。二一尘出生无尽遍。即疏前意。三一尘含容空有遍。即疏后意。

疏。不可取为一异俱不俱等者。普遍诸会此应有异。充满法界此应唯一今性相俱寂故皆叵得。若有一异则合此为俱。一异既亡俱从何。有若有俱句遣此双非。俱句已无双非宁立。故四句皆遣百非俱亡。寂乎唯寂而言等者。亦不可说有无等四。真应等殊。唯证相应耳。

疏。因灭无明则得炽然三菩提明者。即涅槃二十一。南经十九。高贵德王菩萨品。因瑠璃光菩萨欲来放光。佛问文殊。文殊初入第一义。答云世尊。如是光明名为智慧。智慧者即是常住。常住之法无有因缘。云何佛问何因缘故有是光明。广说无因缘竟。末后云。世尊亦有因缘。因灭无明。则得炽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灯。今略义引耳。第二四禅。

疏。只由真空能立因果下。答上疑念。此句明其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有空义因果定有。便堕于常。言因果立故乃是真空者。即因缘故空义。若离因果以明空者。是断空故。第三三禅。

疏。光影之言略有二者。贤首更有一义。今不存之故云略也。彼释云。谓如明净物得日光曜。于屋壁上有光影现。如来应机现身亦尔。然有多义。一缘集义。谓大智明净悲愿日照。于众生阴室之内。现于佛影。二速疾义。无远不至故。三无碍义。不可执持故。四有用义。能破暗故。五无生义。无所有故。广如十忍品说。此义似有穿凿。故略不存。今疏所明二影者。然摄论影略有三。一映质影。二水月影。三镜像影。广如十忍品。今是前二今云光影故略镜像。正是初义。所日喻如来身。树等形质以喻众生。日无异体。质有万差。树侧影斜形端影正。影不现于日内。但在质边。弄影多端随心万品。二水月影。以月有光亦名光影。影多似月者。如月圆缺故。少似水者。随动静故。

疏。或折或摄等者。胜鬘云。应摄受者而摄受之。应折伏者而折伏之。摄受折伏则正法久住。

疏。谓众生界等者。瑜伽有五无量界。此前例四。后言以方便界者。即调伏方便界故五具矣。

疏。爱见罗刹甚可怖畏者。即涅槃第十一。罗刹乞浮囊喻。因贪等造恶。即爱罗刹。若拨无因果成破戒事。即见罗刹。乞浮囊也。己如前引。第四二禅中。

疏。经论共说乐有五种等者。论即瑜伽等经。即善戒经第二。自利利他品。释真实义中快乐义。经云。云何名快乐。快乐义者。有五种。何等为五。一者因乐。二者受乐。三者断受乐。四者远离乐。五者菩提乐。云何因乐。因内外触。因触因缘故有受乐。是名因乐。因行善法得他世乐。是名因乐。云何受乐。从因因缘身得增长心得安隐。是名受乐。受乐者。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有漏。二者无漏。无漏有二。一者学地。二者无学。有漏有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有内外入故有六触。六触有二。一者身乐。二者心乐。五识共行名为身乐。意识共行名为心乐。修习圣道断诸受故。道得增长无有诸受。名断受乐。永断烦恼身心无患。名远离乐。受常乐故名菩提乐。或有说言无想定者名为断乐。是义不然。何以故。不断受乐故。远离乐者。有四种。一者出家乐。二者寂静乐。三者断乐。四者菩提乐。世间之人多有忧苦。永断是苦名出家乐。断欲界贪名寂静乐永断烦恼名为断乐。受常乐故名菩提乐。菩萨常能施众生乐。名菩提乐。菩萨摩诃萨自受常乐转施众生。名菩提乐。何故名为因乐。是乐因故名为因乐。不名受乐。受乐者。不名因乐名为性乐。断乐者。不名因乐不名受乐。以断多乐故名为断乐。远离乐者。不名因乐。不名受乐。不名断乐。以观生死众过患故。名智慧乐。菩提乐者。不名因乐。不名受乐。不名断乐。不名远离乐。无边常故名菩提乐。名无胜乐。名无边乐。名无上乐。亦名常乐。名寂静乐。菩萨摩诃萨能以如是五种之乐施于众生。是名因乐义。今疏望彼经数名不同。若欲会者果及苦对除。即是受乐开出无恼害者。即远离乐。及菩提乐。经中远离有四。今云出家远离乐。含其二种出家即第一远离。兼得第三断乐。复开菩提为菩提涅槃二乐。若瑜伽九十六。说乐有二种。一者欲乐。二者远离。远离复有三种。一劣谓无所有已下。二中谓第一有。三胜谓灭受定。然世尊依第一义。说有三种最寂静乐。谓等解脱故总摄为三。一应远离。二应修习。即前三上中下远离。名有上远离。三最极究竟解脱无上住乐。即前贪等解。五初禅中。

疏。以一言说尽故者。释此一偈。疏文有二。一正释。二解妨。前中自有二意。一佛法对说。前句一言说尽。显佛胜德。后句劫说不明法无尽穷。约能包下。总就佛说。是叹佛故。前二句能包。后一句能久。疏然一言但说刹尘下。通妨。谓有问云。前言说尽。后云不穷。岂不相违。答有二意。一顺文通。二约理通。今初经。云佛刹微尘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刹尘法外更有无尽之法。何妨劫海演说不穷。故反成之。设欲一言尽者。则二三两句相违。初明前违于后。后更有所演下。后违于前。从若欲通者下。约理会通。则前二句直是说尽一切诸法。后之一句不妨无穷。若一言不尽者。佛非不思议故。故总说则尽。成于前句。隐映无尽。成于后句。兼以喻显。皆遗忘集意。第二欲界。

疏。芥子之空投刃之地者。芥子之空即十定品。四十一经云。佛子。譬如虚空于虫所食芥子孔中亦不减小。于无数世界中亦不增广。其诸佛身亦复如是。见大之时亦无所增。见小之时亦无所减。今但取能喻。投刃之地者。即庄子中。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君问其故。答云。臣始见牛为全牛也。今见非全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之刃。入有间之节。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故文选云。投刃皆虚。目牛无全。今借其骨间小空。以对上小空。为真俗之况耳。

疏。余皆威力自在者。大集经云。孩子以啼为力女人以瞋为力。外道以见为力。波旬以生死为力。菩萨以慈悲为力。佛以智慧为力。故以说法皆为威力。

疏。攀取缘虑是惑病之本者。即净名问疾品意。经云。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为病本。何所攀缘。谓之三界。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故。今疏。云心境无得则舍攀缘。

疏。涅槃经中有闻赞佛等者。即三十八经。南经三十五。诸婆罗门欲与佛捔力。尔时复有一婆罗门。作如是言。诸仁者。瞿昙沙门。成就具足无量功德。是故汝等不应与诤。大众答言。痴人云何说。言沙门瞿昙具大功德。其生七日母便命终。是何得名福德相耶。婆罗门言。骂时不瞋打时不报。当知即是大福德相。其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神通。是故当知是福德相。心无憍慢先意问讯。言语柔软初无麁犷。年志俱盛心不卒暴。王国多财无所爱恋。舍之出家如弃涕唾。是故我说沙门瞿昙。成就具足无量功德。大众答言。善哉仁者。瞿昙沙门实如所说。成就无量神通变化。我不与彼捔试是事。释曰。文甚昭着。今但义引。略不引相好者。前已有故非功德类言。然与前义相成者。第二义慈为相因。此义慈即是相果。果由因致。复相显因故云相成。

疏。以开摄示等者。此有二释。前即嘉祥意。四句虽殊不出能所。开示约能化。悟入约所化。全彼疏文。彼更释云。能化有大开之与曲示。所化有始悟之与终入。意云。但说有性名为大开。言此是凡夫性。此是圣人性。因果理行即名曲示。豁然了知即为始悟。修行契证目为终入。则始浅终深。下引论意则初深终浅。以入约因故。彼论云下。即第二释。彼论先释如来知见云。佛知见者。如来能证如实知彼义故。疏意云。如实即法性所证也。知彼义即能证大智也。能所知见皆名知见。正同今经开示正觉境界。正觉即能证。境界即所证。今疏但出开等四句。开者无上义。此即标名也。谓除一切智智更无余事者。释所开即一切智智。一切智是根本智。重言智者。是后得智。根本名知。后得名见。除此二事更无有余。能胜过此故名无上。即双开菩提涅槃者。释所开一切智智也。谓以知见之性下。释双开义。众生本有下。疏释开义。大乘法师释开云开者。出生显证之义。谓出生菩提显证涅槃故。即法相宗意。故下释悟云。令悟知见性相。本有种子以成报身。今疏意不然。知见性相并皆本有。本有大智光明遍照法界义。故涅槃云。佛性名第一义空。知见性也。第一义空名为智慧。知见相也。在因为性相。在果为菩提涅槃。故云众生本有障翳不现耳。智障菩提惑障涅槃。二障俱无。菩提涅槃一时俱显。故云佛为开除则本智显现。

疏。示者同义别。示知见之性以成涅槃悟者。不知义别示知见之相以成菩提。言不知唯一实事者。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一实事即是知见。上三皆果。断德智德以总别故而成三句。入即因义。未知何可能证。故示与无量智业。无量智者。即果中一切智智体用。而言业者。是彼因也。所以要举初地已上为因者。登地证如为涅槃因。能证地智为菩提因。故十地论。释经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云。即因善决定。究竟如虚空。即菩提因。如依空生色。色不尽故。尽未来际为涅槃因。常果无穷故。二果即智性相也。又开者即般若。故论云除一切智智。更无余事。示即法身。悟即解脱。三德涅槃即是三句。入是三德之因。上有三意。一约佛性释。二约菩提涅槃释。三约三德涅槃释。会之并同佛性有果。有果果即菩提涅槃故。三德涅槃摄菩提故。亦佛性故。余如前后释。禅宗之解如问明品。

疏。五求不得等者。即中论观如来品偈云。非阴不离阴。此彼不相在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即五求也。由诸外道妄计有我。我为如来。计有五故。五者。一谓即阴是如来。二谓离阴有如来。三谓如来中有阴。四谓阴中有如来。五谓阴能有如来。今并非之若阴即如来。阴生灭故佛应生灭。故云非阴。二若谓离阴有如来者。以何相知又如来堕常过。离阴生灭故故云不离。三若谓如来中有阴。如器中有果。则亦是异如来亦堕常故。四若阴中有如来。如床上有人。亦有别异过。故云此彼不相在。五若如来能有五阴。阴属如来者。则如人有子。亦有别异过。异则如来堕常等故。然后四句皆成异过。初即是一。总合但是一异过耳。故观法品破我。但云。若我是五阴。我即为生灭。若我异。五阴即非五阴相。今细推寻故有五求皆不可得。上之五求但能破有。今四句并非故。言谓佛有耶常见为惑。谓佛无耶邪见深厚。此且双破有无。而有过则微。无过则重故云深厚。彼论偈云。邪见深厚者。则说无如来。如来寂灭相。分别有亦非。如是性空中。思惟亦不可者。亦遣有无。然则四句百非所不能加故无所有者。结归经文准中论中。略说三种四句。皆不能加。初偈云。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此一四句。共即俱句。不共则双遮。若别说者。一空。二非空。三亦空亦非空。四非空非非空。此皆双遮辩中。以第二四句云。寂灭相中无常无常等四。第三四句云。寂灭相中无边无边等四。今并拂之。非唯此四。泛尔随相皆悉非之。然百非有二义一约十恶说。如下当明。二约通相说。谓离一切分别之相耳。故论结。云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谓起心动念并为戏论。非观如来。应如净名观阿閦品。故疏结。云真则无缘佛尚应舍。何况余境。即借用金刚。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疏相好者。经云尽人中福等者。等取善生经云一切世间福不及如来一毛功德。一切毛功德不及一好。一切好功德不及一相。故名福相。云不及如来一相等。等取瑜伽四十九。亦如是说。

疏。毛孔过空。疏有三段。说二种过。一如来灵智能证真理虚空不能证。二如来称真理空。超过事空。事空即断灭空故。三无限理智下。双结上二皆不可分。理无分限智契于理。亦无分限。智结灵智。理结真理。既不可分一毛。称真则重重融摄。此处之空。岂不能摄于余处之空。

疏。寻影之月月体不分者。此中法喻影略。若具更云。以月随影万流异见。寻用之体体本寂然。为寂静光也。

疏。慢是根本等者六。根本中之一也。憍逸随惑者。二十随烦恼中之二也。憍是小随。放逸是大随。并如初发心品。今略释之。以经有意故从。慢谓下释三惑相。以顺经文故。唯识云。慢谓恃己[麸-夫+欠]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谓若有慢。于彼有德心不谦下。由此生死轮转无穷受诸苦故。故疏。云慢能长沦生死。论云。云何为憍。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故疏。云憍为染法所依论云。云何放逸。谓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故疏。云放逸即是纵荡。余可思准。

疏。十魔并离者。即五十八经。一蕴魔。二烦恼魔。三业。四心。五死。六天。七善根。八三昧。九善知识魔。十菩提法智魔。下广有释。

疏。疑自疑他等者。然疑略有二。一通相说。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二者五盖中疑。略有三种。一疑自。谓己不能入理。二疑师为彼不能善教。三疑法。谓于所学为令出离为不出离。如有病人疑自疑医疑药病终不愈。今言疑自疑他疑理疑事。即五盖中之三种也。合其事理皆所疑法。通相说也。从如闻空疑断者。略示疑理事之相。亦通一切疑也。此疏有二势。一当句生疑。谓闻空疑断等。不了真空将谓断灭等。二又闻空疑有者。即空有互疑。而云等者。等取闻双是则疑双非。闻双非则疑两是。今开之可思。更略示其义。谓闻空莫疑断。是即事之空非断灭故。闻有莫疑常非定性有。从缘有故。闻双是莫疑两分。但双照二谛无二体故。闻双非莫疑无据。以但遮过令不着故。又闻空莫疑于有。是即有之空故。闻有莫疑于空。是即空之有故。闻双是莫疑双非。是即非有无为有无故。闻双非莫疑双是。是即有无方是非有无故。

疏。又但以世俗下。即净名第二。唯改菩提为如来耳。

疏。经云藏识海常住等者。此疏义引。具云。譬如巨海浪。斯由勐风起。洪波鼓溟壑。无有断绝期。藏识海常住等。同此义。至下问明品。当广分别。

疏。又言此二不二者。融上性相二空也。云何融耶。谓若不达者。性相二空俱非了义。何者。谓法若性空相不空故。若云相空性又不空。以性相异故。犹如画火无有热性。而似火相。如木中火不见其相而有其性。如角峯垂[古*页]即是牛相。负重致远。是其性故。性主于内。相据于外。若一空者。彼一不空。若得意者。此二相成。谓由从缘无性名为性空。故令体相无不空寂。即相空也。此以性空成于相空。由诸相荡尽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方显法性本自空耳。此以相空成性空故。二空相成云不二也。又说性空总有三义。一法无定性名空。则相未空。二法之真性本空。则相亦未空。三若说从缘无性故名为空。则一切法性自空矣。非推之使空。则悟真如成正智火者此中具五法三自性。三性文显。五法相者。谓遍计无物。故亡名也。妄计无相。故绝妄想也。起缘无相。故绝相也。悟真如即圆成。成正智火。五法具矣。

疏。若以生灭八识。即彼第八亦名为转者。以起信中则生灭与不生灭和合故。有藏识海常住之言。如长行辩今取唯识宗八识。唯是业惑辨体生故皆生灭。言以恒转故者。即引证也。论释第一能变即阿赖耶。于中因果法喻间之恒转。如瀑流。论有问。云阿赖耶识。为断为常。论答云。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瀑流因果法尔。疏云念念殊者。即以论恒转之言。会同经文。新新已下。义引上论。从念念殊故下。会法性宗与如来藏非一非异故。起信云。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由念念殊是生灭故与藏非一。即此生灭心恒沙性德本来具足。故名不离不即不离即不一不异。言如彼瀑流者。即向所引唯识后文云。如瀑流水非断非常。相续长时有所漂溺。此识亦尔。从无始时来生灭相续非常非断。漂溺有情令不出离。又如瀑流虽因风等击起诸波。而流不断此识亦尔。虽遇众缘起眼等识。而恒相续。又如瀑流漂水上下。鱼草等物随流不舍。此识亦尔。与内习气外触等法。恒相续转。释曰。但观上引于疏自明。而疏文中二宗合释。如瀑流水即唯识文。离水无流。通二宗义。若成法相。离第八识无眼等识。若依法性。离如来藏无有八识。广如问明。又如海波涛。即起信论云。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海即藏识。如长行说。恒常住故是如来藏。此即成上离水无流。亦乃生下有所漂溺。即唯识上生人天犹如漂草。下沉三涂犹如溺鱼。多畜养故。又兼法性。此中具有恒沙性德。一切至宝自此而生。若取法相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亦多畜养义。义兼二宗言法合思之已如上说玄文。又明至问明品当广分别二宗之异。

疏。谓此识微细。即如向引偈文。即唯识第三。引解深密偈。

疏。次句示心海性即是佛智者。上句佛智为能了。故八十经。云佛智广大如虚空。悉了世间诸妄想。故今此即出现品。云一切众生无不具有如来智慧。如大海水潜流四天下地。故云即是佛智。不令外求者。即净名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称彼圆机故生欢喜。

疏。圣智涅槃本有今无者。约法相说。涅槃本有圣智本无。故无菩提觉法之乐。今约法性。涅槃圣智皆有。性净即法性门。是则真乐本有。失而不知云无有耳。故初地云。诸佛正法如是甚深。而诸凡夫心堕邪见。既失真乐妄苦本空。得而不觉是故沉迷。若觉本性不沉迷故。故第三句。示其性有。令其觉性了彼苦性。真寂静乐。云乐非苦外。是以长行名不思议。

疏。见性得乐性即是门者。若约解。苦无苦苦。为见性之门。今约见性成佛故。性为圣乐之门。

疏。依光有影等者。疏开影像二字。以为两喻。影谓光影喻像谓镜像喻。然此二喻有通一切。今取别义。光影之喻。喻佛现多端。故云有动静。质动影动。质静影静。镜像喻现身胜劣。如丈六三尺三十二相等随机见故(第二经终)。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 大安国...

法华游意

法华游意 胡吉藏造 开题序 盖闻无上调御一切种智,内...

阿弥陀经通赞疏

阿弥陀经通赞疏序 大慈恩寺沙门窥基撰 详夫理绝众诠岂...

观音玄义记

观音玄义记卷第一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知礼俯伏惟念。早...

佛说七处三观经

佛说七处三观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一) 闻如...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问法身经

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

达摩多罗禅经

达摩多罗禅经卷上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夫三业之...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等集众德三昧经

等集众德三昧经卷上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

从容录重刻四家语录序 自佛祖拈花。迦叶微咲。虽云默...

佛说园生树经

佛说园生树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

佛说华手经

佛说华手经卷第一(亦名摄诸善根经)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

木头与蛀虫

有一根木头上,忽然来了一只小小蛀虫,整日在木头身上...

【推荐】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一天,一个小和尚跑过来,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

大安法师:如何把佛法介绍给家人

问: 弟子一接触到净土法门,就欢喜信受,并想方设法...

【推荐】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竹窗三笔序 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

病是众生之良药

【原文】 世人以病为苦,而先德云:病者众生之良药。夫...

佛也有寿命的吗

问: 佛有寿限吗?如何理解此佛寿命多少多少劫?劫后...

曾国藩的七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

诸佛皆以慈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弥勒所问本愿经》 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因地求道,...

如何锻炼我们的心

今天讲的题目是「锻炼心」,也就是讨论怎么来锻炼我们...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

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

修净业者应当具有这十种信心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为什么近代念佛人都推广印光大师的著作

问: 请大安法师慈悲开示,为什么近代的念佛人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