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一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一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三显种类者。疏文有三。初总明深广。二今自狭下正明种类。三有余无余下对经辨定。二中言余无余者释有多义。依小乘中自有二义。一有二义。一有宗云。涅槃体一约时不同得二名字。言体一者。于此宗中烦恼业思以道力故应起不起。择灭无为是涅槃体。此体是一约对身智得二名字。身智未尽说前涅槃以为有余。身智尽竟向前涅槃转名无余。非身智灭即名涅槃。以身智起已谢灭是无常故。若断因故令后不起。是非择灭故非涅槃。二依成实。涅槃体二。生死因尽名一涅槃。生死果尽名二涅槃。由有宗中要道亲断方称择灭。身口二业及生死果。非道亲断故不取之。成实由断烦恼余不起故。见修断故。亦得择灭故名涅槃。然望大乘皆名有余。有余变易故。若依大乘。远公自有四别。一云二死因尽名曰有余。二死果尽名曰无余。二云分段因果尽名曰有余。变易因果尽名曰无余。三云分段因果及变易因尽名曰有余。变易果灭。名曰无余。四者唯就变易因果为二。分段因果属小乘故。若依金光明约三身说。三身品云。善男子依此二身一切诸佛说有余涅槃。依法身者说无余涅槃。何以故。一切无余究竟尽故。依此三身一切诸佛说无住涅槃。何以故为二身故不住涅槃。离于法身无有别佛。何故不住涅槃。二身假名不实念念灭不住故。数数出现以不定故。法身不尔。是故二身不住涅槃法身者不二故。不住生死。依三身故说无住涅槃。准上经文法身即是自受用身。常在密严佛土。一切余尽者是烦恼正习分段变易皆尽。肇公云。生名有余灭名无余。亦即此中意下疏用之。若依唯识云一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二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释曰。此通大小而说真如为体。即异小乘。论下料拣云。如何善逝有有余依问也。虽无实依而现似有。惑苦依尽说无余依。非苦依在说有余依。是故世尊可言具四。释曰。此答有二。前明示有同于二乘。后明以无漏蕴为有余依。故云非苦依在。疏。二性净方便净者。亦名二德。亦名二寂。亦名同相不同相。并如初地示说分齐中辨。性本净故从因方便之所显故。作用善巧故。亦是体用余如别章。

疏。二即自性真应者。上明真应。自性合其二佛约净。今开自性通于染净。疏或分为四。即唯识论。论云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真如。理虽有客尘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三无余依。具如上说。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独言具四。下疏结文用此四也。疏有余无余下三通相料拣。非独应灭拣于异释。疏四彰业用初正明。亦即无名论第十玄得演中言也。彼云。故能囊括终古导达群方。亭毒苍生疎而不漏汪哉洋哉。何莫由之哉。故梵志曰。吾闻佛道厥义弘深汪洋无涯。靡不成就。靡不度生。然则三乘之路开真伪之途辨。贤圣之道存无名之致显矣。释曰。彼后叹无名。今略不举。二涅槃云下引证。前疏已引。三则出现下结成深广。今以出现为总门。则涅槃当其一德。若涅槃为门出现九门皆涅槃出矣。四然诸门下指广在余。已摄诸妙故云略在文具。疏今初根本自性者。此三行疏已具上列一二三四诸涅槃矣。思之可见。疏二指理同事者。事即真应涅槃。于中三。一略释经文。二真应无本下总显文意。三所以列十下释十之由。二中先反显真应涅槃。若无自性涅槃为本。皆非不生。而真涅槃由性净。显共许不生而应涅槃皆谓生灭故。今特说应无性净安得不生。后故以本下。顺显以性净本该真应末。真应对性净称末故。真与性净二俱为体。该应化用皆为无住三德涅槃。三释十所由中。究竟妙道者。即无名论难差中文。文云。有名曰涅槃既绝图度之域。则超六境之外不出不在。而玄道独存。斯则穷理尽性。究竟之道妙一无差。今取意引。

疏。是知玄道下结成正义。言妙悟者即能契。是由能契即真。方得成此所契即真即是性净。即妄即真生无生矣。岂非齐观。齐观一味能所两冥。故全真性以为我体。真既湛然故知双林应灭非灭。以常住故言无灭者。本寂灭故。然此亦即妙存中。文上意业中用其一半。彼已其引。今侧用两句。谓彼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今顺经文以真如等为涅槃本。

疏。涅槃不空者。谓有善色者。远公引此证色为体。今亦一义。常身法身栴檀座塔楞伽之义前皆已引。疏。妙色湛然者六卷泥洹经纯陀叹佛云。妙色湛然常安隐。不为时节劫数迁。大圣旷劫行慈悲。获得金刚不坏体。余可知。疏第三至出没常湛等者。以此中经文有二。先明出没之迹。后而实如来下明常湛之本。疏中有五。一立理。二无不为下直消文。三不碍出没下覆疎显意。四是知寂然不动下结成相融。上句体不碍用。下句用不碍体。五岂可随于下。结弹惑情。然此五段多用无名第三位体。论云其为称也因应而作。显迹为生息迹为灭。生名有余灭名无余。然则有无之称本乎无名。无名之道于何不名。是以至人居方而方。止圆而圆。在天而天处人而人。原夫能天能人者。岂天人之所能哉。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其为治也。故应而不为因而不施。因而不施故施莫之广。应而不为故为莫之大。为莫之大故乃返于小成。施莫之广故乃归乎无名。又下云。意谓至人寂怕无兆隐显同原。存不为有亡不为无。何则佛言吾无生不生。虽生不生无形不形。虽形不形。以知存不为有。经云。菩萨入无尽三昧尽见过去灭度诸佛。又云。入于涅槃而不涅槃。以知亡不为无。亡不为无虽无而有。存不为有虽有而无。虽有而无故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故所谓非无。然则涅槃之道果出有无之域。绝言象之迳断矣。子乃云。圣人患于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勤莫先于有智。故绝智以沦虚无。乃乖乎神极伤于玄旨者哉。上一段论文义理连环。但观所引自见疏意。其结弹文亦彼章末云。而惑者居见闻之域。寻殊应之迹。秉执规矩。而拟大方。欲以智劳至人形患大圣。谓舍有入无因以名之。岂谓採微言于听表拔玄根于虚坏者哉。

疏。后合然法身无像等者。疏文有三。初正释。二引证。三拣定。今初亦前章后意。次彼论云。经云法身无像应物而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万机顿赴而不挠其神。干难殊对而不干其虑。动若行云止犹谷神。岂有心于彼此。情係于动静者乎。既无心于动静亦无像于去来。去来不以像故无器而不形。动静不以心故无感而不应。然则心生于有心像出于有像。像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燋。心非我生故曰用而不勤。纷纭自彼于我何为。所以智周万物而弗劳。形充八极而无患。益不可盈损不可亏。宁复痾疠中逵。寿极双树灵竭天棺体尽焚燎者哉。

疏。故摄论下第二引证释。先举论。后是以经言下会释经文。论云此颂显示显现甚深在喻可知。合者释论云。众生心中无奢摩他清渊定水。佛影不现非如来咎。如说如来是真妙道。即无漏影有感斯现生盲不覩。释下半云。诸佛法日放契经等光。遍照有情世间。有缘教光斯现。如日流光盲者不覩。

疏。然此下第三拣定。亦展转通妨。于中三。初正拣定。恐有问言。今说法身何名涅槃。释意云。涅槃必具三德。此即法身。余之二德从法身流则法身故。二若尔下对前身拣。先问。后出现身下答。三此有般若下三对菩提。拣解脱无滥故不拣之。于中先问。后若分相下释。于中先明分相。即唯识等意。唯识第十释转依果云四所转得。此复有二。一所显得。谓大涅槃。此虽本来自性清净而有客障覆令不显。真圣道生。断彼障故令其相显名得涅槃。此依真如离障施设故。体即是清净法界。二所生得。谓大菩提。此虽本来有能生种。而所知障碍故不生。由真圣道力断彼障。故令从种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续穷未来际。此即四智相应心品故。大乘法师云。理凝本有离缠而号涅槃。智照新生果圆而称正觉。乃四德之鸿源三明之妙本矣。

疏。若摄相说下后明摄相中文有四别。一约理智相摄。以离理无智离智无理。如珠之明如明之珠故。般若云。觉法自性离诸分别为菩提故。则有理矣。涅槃中有般若德故。二智性本有下本有修生相摄。则性净但名涅槃。方便净者方为菩提。今明二净俱通上二。今疏但显别说所无故。于菩提说性净等。上说菩提如虚空故世界成坏无增减故。涅槃经说。修习常住二字为灭相者。我于其人为般涅槃。彼中宣说本隐今显。法常名常方便修生报常名住。修此二字为大涅槃寂灭之相。大般涅槃犹显其心故。佛证之为般涅槃。故知各具方便性净。三随一为门下双结前二。四今以涅槃下结归涅槃。

疏。第五示灭妙存灭既示灭即无灭矣。故为妙存。妙存二字全是无名。第四章名彼论云。圣人处有不有居无不无。居无不无故不无于无。处有不有故不有于有。故能不出有无不在有无。怕尔无朕斯为妙存。然出没常湛兼明于出。今但无灭故不同也。

疏。第六至随缘起尽。合中四。初正释文。引法华者以法华中诸师异解。今将此文楷定彼义。二然现灭现生下彰其大意。明生与灭皆涅槃故。三故摄论下引证。四既起灭在缘下结成常住。亦是无名位体中义。第四已引。疏第七存亡互现意随机见故。

疏。第八至大用无涯。疏文有二。先释文后拣异。今初即无名论。第十五动寂彼云。圣人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为故虽动而寂。无所不为故虽寂而动。虽寂而动故物莫能一。虽动而寂故物莫能二。物莫能二故逾动逾寂。物莫能一故逾寂逾动。所以为即无为无为即为。动寂虽殊而莫之可异也。疏。涅槃受纯陀供处等者。即举同拣异。彼第十经大众问品云。尔时一切菩萨摩诃萨天人杂类。出大音声唱如是言。奇哉纯陀成大福德。能令如来受取最后无上供养。而我等辈无福所致。所设供具则为唐捐。尔时世尊欲令一切众望满足。于自身上一一毛孔。化无量佛一一诸佛。各有无量诸比丘僧。是诸世尊及无量众。悉皆现身受其供养。释迦牟尼如来自受纯陀所奉设供者。尔时纯陀所持粳粮成熟之食。摩伽陀国满足八斛。以佛神力悉皆充足一切大会。尔时纯陀见是事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一切大众亦复如是。释曰。彼经虽言无量化物。但云受大众供。无此重重等众生数尽未来际。此但约文以明优劣。非当时化不能普周。亦以彼证无尽化现皆涅槃用。

疏。第九至体离二边。亦即彼超境中意。彼中有名。先徵出云。请覈妙道之本为有为无。果若有也虽妙非无。虽妙非无故则入有境。果若无也无则无差。无而无差则入无境。总而括之即而究之。无有异有而非无。无有异无而非有者明矣。而曰有无之外别有妙道。非有非无谓之涅槃。吾闻其语矣。未即于心也。第五超境答云。然则有无虽殊俱未免于有也。此乃言像之所以形。是非之所以生。岂足以统夫幽极。而拟夫神道者乎。是以论称出有无者。良以有无之数止乎六境之内。六境之内非涅槃之宅也。故借出以祛之。庶悕玄之流。髣髴幽途託情绝域得意亡言。体其非有非无耳。岂曰有无之外别有一有而可称哉。今但云体离二边。非唯离有离无。若实若虚若处非处等皆二边也。于中先反释。身是体故先明。后由非实故下顺释。

疏。第十至结归无住结上九门。皆归无住涅槃。于中二。先释经文。后结归无住。今初即是结前之义。言谁独非涅槃而欲舍之耶者。即侧用玄得中文。彼以第九考得难云。经云众生之性极于五阴之内。又云。得涅槃者五阴都尽。譬犹灯灭等下结意云。若有可得涅槃。五阴不都尽。阴若都尽谁得涅槃。故玄得答云。且谈论之作必先定其本。既论涅槃故不可离涅槃而语涅槃也。若即涅槃以兴言。谁独非涅槃而欲得之耶。意云。众生即涅槃故。更不可得下。引净名众生即涅槃相。此明一体故无可得。今言一体故无可舍。众生即涅槃。若舍众生即舍涅槃也。

疏。是则初住实际下二结归无住。于中四。初正归无住。无住涅槃前已具引。二由双住下出无住所以。经中是住。今乃结归无住者。由若不住实际安能不住生死。若不安住大悲安能不住涅槃。然则亦由俱不住故。而能俱住。今此顺文经是俱住。结归无住故但用住。以成无住。三前即大智下别举成无住因。即唯识文。四自性涅槃众生等有下释归无住之意。涅槃有四。何以但归无住。无住涅槃唯佛得故。皆是论文具如上引。即安住下是涅槃经。

疏。初句无生之生者。如无生性无生也。佛出兴之生也。下句例知。后句一切义成故为大用。上三句是体第四句是用。故云余不颂者含在此中者。不出体用故。第十出现见闻。疏。不出智断恩者。初三句标三德果。初句智德般若满故。次句即断德解脱满故。次句恩德法身究竟故。次二句总成上三。三俱愿满皆不虚故。后六句复释上三。初三句释上无尽觉慧。不尽有为此成事智。随顺无为此生理智。此二因圆。生诸佛智即是果满。次二句释上究竟大悲恩德尽未来故。种智行成得法身故。后一句释上断德。得至佛地无障可断故。解脱功用故。故上出现意。业中云。得如来地息一切用。

疏。宝性论亦明如来为菩萨六根境界。论有四卷。此当第一。是成就自利利他偈云。诸佛如来身如虚空无相。为诸胜智者作六根境界。示现微妙色出于妙音声。令嗅佛戒香。与佛妙法味使觉三昧触令知深妙法。

疏。亦同法华乃至举一手。即第一经前已引竟。

疏。如来秘密藏经明骂药等者。具云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此即下卷。大迦叶问。唯愿说是如来秘密藏法佛言迦叶于汝意云何。汝谓我行菩萨道时所舍手足头目耳鼻皮肉骨髓血及妻子略说。乃至一切财物处处逼恼于菩萨者。是诸众生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及诸恶趣。何以故。本行菩萨行时志意净故。及大誓愿净戒聚故。于诸众生大悲纯至及坚忍故。以大慈故大功德法故。牢强精进向大乘故。息心净故。大愿饶益故。不喜自乐故。其有众生触娆菩萨毁骂之者。菩萨德故不堕恶道。迦叶我今引喻以明斯义。迦叶犹如病人。良医授乐而是病人故骂是药及与良医。先毁骂已然后乃服此药。迦叶于意云何。药以骂故不为药耶病不除耶。不也世尊。虽复毁骂药不失势而能除病。如是迦叶。菩萨如药及彼良医不生恭敬如种种触恼。然是菩萨纯净志意无有缺减。又举大宝珠有大势力有人毁骂不失宝力。又骂明灯烧之亦能除闇。言骂沉者义引。彼云。骂赤栴檀以手槌打连燎弃之。为作何香。迦叶答言。作栴檀香。又云。如人抱执粪秽弃之。以华香供养。是人有何等气。答有秽气。佛言供养外道。但有见畏地狱畜生饿鬼等畏耳。

疏。涅槃喻以毒涂之鼓者。即第九经如来性品。南经亦第九即菩萨品文云。譬如有人以杂毒药用涂大鼓。于众人中击令发声。虽无心欲闻闻之皆死。唯除一人不横死者。不横死者即一阐提人。释曰。彼经犹拣阐提。此意取不欲闻。以喻不信而得益耳。法华不轻可知。菩萨之名起自闻谤之日者。亦即此卷答云。云何未发心而名为菩萨。如日光明诸明中大。大涅槃光能入众生诸毛孔。故众生虽无菩提之心。而能为作菩提因缘。迦叶问言。云何未发心而作菩提因缘。次如来举梦中见罗刹喻。初闻不信梦中罗刹令其发心。云汝若不发菩提心者。当断汝命。寤已发心。或于三涂续复忆念发菩提心。即大菩萨也。生公云。菩萨之名起自闻谤之日。疏岂言象之能及。即周易略例中意。言者所以存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象。第二会已引。疏则庶几出现之旨者。庶几即周易系辞云。颜氏之子其殆庶几。有不善未甞不知。知而未尝复行。彼释云。殆者近也。庶者众也。几者事动之微也。谓圣人见几贤人庶几。今令効学亚夫圣贤也。

疏。法集经云等者。经有六卷。即第六卷末云。善男子是法门多行于婆伽罗龙王世界。多行于帝释住处。多行于阿那婆达多龙王处。然后行阎浮提中。常于诸佛所护众生中行。于直心不谄曲众生中行。于能信深法者。常在如是众生心手中行。疏般若论云法欲灭时者。即金刚般若无着论上卷。释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论云。为欲得言说法身住处故。经云正法欲灭时者。谓修行渐灭时应知。

疏。若约教道三祇亦未入玄者。即古十玄意。然历三祇设未究竟。亦已入位。何以得言未入玄耶。是故上云若约教道。施设三祇教既未真。则成佛义亦非真也。教不实故。若约正道三祇修行。必已剋证。修权既深则入实也。

疏。无性摄论等者。即第六论。若世亲释云。由此能令诸佛种性不断绝故。

疏。十住毗婆沙等者。即此第二。释初地常生如来家文云。初地心生必能常集诸善根不休息。故名为常生如来家。如来家者即是佛家。下广释如来义意。以涅槃实相四谛三空等皆名为如。智慧到彼故名为来。结云。如来者所谓十方三世诸佛。是诸佛家名如来家。今是菩萨。行如来道相续不断。名为生如来家。释曰。具如来道即佛行也。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

疏。约处名三会普光明殿之会等者。疏文有二。先正释。后解妨。前中亦二。先标。后第七重会下释意明。第七已曾重会。故今名三会。而便明七八俱会普光而有差别。

疏。而前分生解差别下。解妨文有二妨。一伏二显初有伏难即重会不同妨。谓有问言。一种重会何以前历多会。此唯一会。答有二意。一前约解故须多。今约行故须一。以顿起故。二前约行布故历位不同。今约圆融故一会顿起。在文可思。

疏。此中不隔余处。何有重会之义。即第二显难重会不成妨。先难。后若约次第下答。答有二意。一约行布不坏相边。约时明重。如人前于此讲。续前再讲岂非重耶。二若约圆融下就圆融门。约义明重于中有三。初标。二故不动前二下反难以成。三以喻别显。二中谓汝向问意云。第二至第七中隔四会故得名重。第七第八中无有隔何得名重。今谓第二望七亦不隔越。何者既不起觉树而昇四天。四天觉树定是一时。第六他化天后即说第七。曾何隔越。则二七不隔亦得名重。今七八不隔何不名重。明知约义者结成。七八重会皆是约义而言不动前二者。文中虽云不起觉树以普光近觉树故不别言之。实则不起前二顿昇四天也。疏。亦犹灯光下。第三以喻明也。光虽涉入随灯有异。时处虽一约义不同。以约圆融一时顿演故为此通。亦似灯炷下。复以喻显。前喻灯异光重。此则灯一光异。灯一喻于二处。光重喻三会不同。答难二千经者。准度世品。普智菩萨白佛言。世尊诸来菩萨达者。无碍中下之士各怀犹豫各心念言。事物繁闹不知何事可舍可奉。愿佛分解。佛叹善哉当为汝说。佛言普智用有二故。故问二百答以二千。问二百者。有神贪身计有吾我。有内有外在有在无所可谘问。皆除吾我内外有无。则有权慧开化无际。答二千者。十方一切皆来集会。其心各异意行不同。达者闻要则以至道。不能达者为演多辞。晓谕文说牵攀义旨。自所覩形以喻其意。乃得解慧。此经乃在迩字函中。文只六卷长行文毕后有二百三十二颂义甚富赡。二得名中世间性空。即是出世者即净名不二法门。前来已引即那罗延菩萨。二明事下引十行偈义则可知。度世品云品名度者。一切众生闭在世间。五阴六衰之所覆盖。缠绵生死不能自拔。以权方便智度无极。消去五阴捐弃六衰。不计吾我。不在生死不住灭度。譬如日月昼夜演光。权慧如是。忽然无迹德如虚空。

疏。经云佛常在世者。即法身经下半云。不分别世间敬礼无所观。

疏。然今文中等者。就别得名中二。一上别显三义。二次下会释经文。明具三义。若事若理下即是总结。然若事即前事离。若理即前性离。此正约法因果即兼结前行位也。然此释名疏文妙矣。易则易焉。故不委释。

疏。二中明佛二十一种下。既指前释有疑当寻。彼疏钞不繁重举。

疏。前则多人具德等者。以举多数次即叹故。后列普贤诸上善人而叹德故。

疏。余九如次前已配释者。如前云一契理愿圆。即是释德。普眼满故。即是属人。二摄法上首即是显德。言为普化故者。即普化菩萨。三受持正法即是显德。有普慧故即是菩萨等。

疏。佛华严者。万行披敷严法身故者。释佛华严三昧。华者菩萨万行也。以因能感果故。言如华严者。行成果满契合相应。垢障外消证理圆洁随用赞德故称严也。三昧者。理智无二交彻鎔融。此彼俱亡能所斯绝故。亦可华即是严理智无碍故。华严即三昧以行融离见故。华即是严。一行顿修一切行故。华严三昧一行即多而不碍一故。华严即三昧以定乱双融故三昧即华严理智如如故。晋经云。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此即据行为言。名华严三昧如贤首品。疏前皆有加下。上略释文。此下对前料拣。然有二意。前意自他对说。后意亦通伏难。难云。前释入定云为受佛加故。今无佛加何须入定。故为此通。结云多端不可例难。

疏。以无碍用一句是总标虚句者。次下别问众生无碍用等十问。下文各以十句答之。其无碍用句即用众生无碍用等十句释之。明是虚句。

疏。此经总三遍说六位者。上直科释。今出为六所以。于中五。一正明。言三遍说者。一差别因果。是第一遍下法界品寄位修行为第三遍故。此为第二。既云此约行说。则知前约解说后约证说也。二故度世下引证。证其二义。一证约行云诸菩萨行。二证六位。云从始至终。三彼经虽不下遮伏难。恐有难云。既云始终何必即配信等。故为此通。四此经所以下会今经。亦是通妨。妨云。彼中别别问答。纵许配位此中通问。何得例彼故为此通。五此经上下及本业下会异释。即破刊定。于中二。先叙彼问。后为会释。今初即刊定问。然其问意不问十信。从十住问亦为六段。谓前四三贤十圣后二即等妙二觉。则今六段尽皆不同。谓以信为住以住为行。以行为向以向为地。以地为等觉。以因圆果满为妙觉。此判既乖。今苑公于此一品经不解一句。以判六段尽皆错故。

疏。此有深意下疏为会释。即答其问也。于中五。一总明为行故。初有十信。二等觉之位下释不开等觉所以。虽举三义而取第三别开。但摄在第六因圆之中。三若尔此中依言下。即出刊定救义。欲令初是问十住故。四此难尤非下。今疏破其所引之文不得文意。五不究斯旨下结弹。援者引也。引文不当义旨全乖故。上判其不解一句。以信为住明不解信亦不解住。以住为行明不解行。亦不解住等。故一品经不解一句。疏英云云兴二百问等者。彼有九会礼赞。第八会云法门当再席。法雨更滂流悬河二百问。瓶写二千酬一心穷性海万行炳齐修。五位因成满八相果圆周。今略举二句。复改其悬河字。作云兴字耳。

疏。普贤位行示成佛故。通向四门是果之义。

疏。若尔此则普别具足者。上正释普别。此下通妨。后非谓守普下解释。释有二意。一别不失普故名普贤。不名别贤。二又普必有别下。明别不必普普能摄别故名普贤。如一缕下出别无普。以锦外之缕故不必普则有缕未必有锦有锦必有其缕。兼成前义别不失普。是普中别故。

疏。此乃等无极下结叹。

疏。今初一门一类下文中有四。初总标。二首明依下辨初门来意。三然二百门下总科诸段。四今此依中下正释经文。疏忘失菩提心下。即五十八经。

疏。一毫之善等者。回向已释。文殊云我不见一法下。即大般若曼殊室利分前亦已引。疏。涅槃云外道之法等者。初卷宗中已引文意。

疏。三入益中谓谤有二义等者。以得证实方无细谤。即是益也。

疏。非显受记相殊如瑜伽等者。如下五十五经不坏回向中十种受记中说。瑜伽即当菩萨地。由六相故佛为授记。一安住种性未发心位。二已发心位。三现前住。四不现前住。五有定时限。谓尔所时证菩提。六无定时限。谓不说时限与授记。又善戒经非种性人亦得授记。如不轻授四众记。种性如十信得记。疏又此约十信下结成上义。则得授记。瑜伽竖说授记相殊。疏第六说三世者。疏文有二。先释总名。后十中下别释。释中疏文有二。一略消经文。以文三世之中有不同故。二然此三世下释十世义。中四一徵起。二古人下叙昔。三若依下辨违。四今谓下申正义。于中有三释。一具约九世缘起相由。释昔设用九日而为九世于理无违。二但以三世下。以三世缘起相由释。三唯就一念释。二中先明九世。后成十世。前中初正明。二引证。三释妨。今初正明也。是中论破时品意。谓小乘立有实时。菩萨以相待门破之。若因过去时有未来现在。未来现在时应名为过去。若过去时中无未来现在。未来现在时云何因过去。释曰。此中论意以过去为因。现未为果。果由因有故无二时。前偈纵成则果应名因。亦因中有果后偈夺其因。既不名为果则果不从于因。亦应以现在为因。过未为果未来为因。过现为果但长行例耳。今疏具明。而以一为果。以二为因。初以过去为果现未为因。过去果中应有因起故。下引证云。若法所因是出。法不异因则果不异因。是果中有因也。次现未下例释二世为果。亦各用二世为因。谓现在果因于过未。未来之果因过现也。从是以三世各有三者总结。疏中观云下二引证。即是第二论观合品具云。异因异有异。异离异无异。若法所因出是法不异因。十通品已引。此中但取果不异因之一义耳。如因梁椽以成于舍。梁椽若坏则舍立坏。果不异因故。若果不异因则过去为果则应名现未。现未即是过去因故。

疏。中论破执下第三解妨。妨云。此是中论破时。则果中有因。因中有果皆成杂乱。既不相有明无定时。今何将过以为其德。故有此通。遣执成德二义悬差。若执三时有定性者。尚不能见无性之理。安知一中即具三耶。今由无性方互相由成无尽耳。疏以病成下结赞其能。疏总云下释成十世可知。

疏。即此一念下成其九十。先成九世。此一念上虽因前后。而其三世全在一中。一中之三更互相因。故为九世。本之一念故为十耳。

疏。故以一下以一对九互融相成。结成上义。九约于义。一约实体体用相融故。常九常一无有障碍。体用相夺离九一相故同果海。

疏。假十下总收前正义亦是释疑。疑云。既以绝言而为果海何要十耶。故今释云。假之为门则是说大。同果绝言即义大也。上即圆教之义。二况积念下即始教义。三又无念等故即顿教义。四又法性同故即终教义。故结云有四后三通余宗者。谓法相无相大乘等宗也。上取同义。若取别义第四法性同故即理性融通之门乃圆教义。故云后三通于余宗。非全同余宗。则显二三亦是此宗同教一乘。若作法性融通释者。然此九世时无别体。唯依缘起。缘起无性即真法性理融通故。今时融通无碍自在。略有四重。一相泯俱尽。二相与两存。三相随互摄。四相是互即。初中以本从末唯事而无理。以末从本唯理而无事。二中全事之理非事故。一相无时全理之事非理故九世不乱。三中由随事之理故。令一时能容一切时。由随理之事故。令一切时随理入一时中。多一反上互入可知。四中由即理之事故。令一时即一切时。由即事之理故令一切时即一时。唯理无物可相即入。唯事相碍不可即入。要以事理相从无碍。方有即入思之可见。

疏。一示成正觉故即前菩提身者。但唐梵之异。

疏。了本性故者。非约所了所了即法界故。然佛下会释二门。总名广如别章。即华严章门中亦义分齐内疏大文第二发普贤心下。疏文有六。一标章。二古德下叙昔。三非不有理下纵成。四今取下正释五。若依圆融下通妨。妨云。既没位名意存大行何须别配。故今释云。行既有二意取圆融即没于位。约于行布不妨次第。若无次第何所圆融。六初四门下正依位科。下文解释。若有疑者但观前经自当晓了。

疏。今初总发名普贤心等者。列中文三。初约三心菩提以释。二又前七下约二护释。三又初三下约四弘释。

疏。亦即是前胜进行等者。但举其二等于余八。十者。谓一勤供养佛。二乐住生死。三主导世间令除恶业。四以胜妙法常行教诲。五叹无上法。六学佛功德。七生诸佛前恒蒙摄授。八方便演说寂静三昧。九赞叹远离生死轮回。十为苦众生作归依处是也。

疏。文相多同恐繁不会。今当为会。一即第二。二即第一。其三四五六如其次第。七即第九。八即第七。九即第八。十成大菩提方堪为苦众生依故。其间小有异处会意皆同尔。

疏。此与前自分行中发心因缘互有影略者。彼经中十。一见佛世尊形貌端严。二色相圆满。三人所乐见。四难可值遇。五有大威力。六或见神足。七或闻记别。八或听教诫。九或见诸众生受诸剧苦。十或闻如来广大佛法。发菩提心求一切智。今言影略者。前五下化众生即前第九。或见众生受诸剧苦即正当第二。则彼略此广。彼一义含此五此影取也。后五上求佛道。第六第八即摄彼前六。则此略彼广。第七即前七八记别教诫九十即彼第十广大佛法。故云影略。

疏。后之五句即彼此互阙者。彼五即摄受守护同己师心导师心彼阙此五可知。疏此门即胜进中近善知识者。彼具十句。云所谓诵习多闻虚闲寂静近善知识。发言和悦语必知时。心无怯怖了达于义。如法修行远离愚迷安住不动。释曰。后之四句在后清净之中。今言近善知识。即彼第三。第三是总。下四五六句皆是发心之德。即此中别意。其彼初二句文中略无。疏梵云波利戍提者。戍字率音。戍提者此云清净。波利是遍是极。

疏。彼开一慧为十观察者。经云。此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法。何等为十。所谓观一切法无常。二苦三空四无我五无作六无味七不如名八无处所九离分别十无坚实。皆如初句有一切法。

疏。即前胜进十法观察众生界等者。彼经云。所谓观察众生界世界。观察地界水界。观察欲界色界无色界。影略可知。

疏。四证知一门明生贵住等者。彼自分行云。此菩萨于圣教中生成就十法。何等为十。所谓永不退转。于诸佛所深生净信善观察法。了知众生国土世界业行果报生死涅槃是为十。疏会异同可知。

疏。但云所修诸行皆为众生者。略义而已。具云皆为救护一切众生。二饶益三安乐四哀愍五度脱。此上皆同初句。有一切众生之言。六令一切众生离诸灾难。七出生死苦。八发生净信。九悉得调伏。十咸证涅槃。后五先明令一切众生。疏。兼其胜进解众生等者。彼经云。菩萨应劝学十法何等为十。所谓知众生无边。二无量。三无数。四不思议。五无量色。六不可量。七空八无所作。九无所有。十无自性。皆如初句有知众生言。

疏。故闻赞毁心定不动者。彼云。此菩萨闻十种法心定不动。何等为十。所谓闻赞佛毁佛。于佛法中心定不动。二法三菩萨四所行。五闻众生有量无量。六众生有垢无垢。七众生易度难度。八法界有量无量。九法界或有或无。十法界有成有坏。皆如初句。

疏。即彼胜进中行等者。彼云。菩萨应劝学十法。何等为十。所谓一切法无相。二无体三不可修四无所有五无真实六空七无性八如幻九如梦十无分别。皆如初句有一切法言。前却可思。

疏。闻说心不退转者。大同前位亦有十句。一闻有佛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二有法无法。三有菩萨无菩萨。四有菩萨行无菩萨行。五菩萨修行出离修行不出离。六过去有佛过去无佛。七未来。八现在同过去。九闻佛智有尽无尽。十闻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皆如初句。疏。涅槃二十八中广明不退相者。中有文云。有六种法坏菩提心。何者为六。一者悋法。二者于诸众生起不善心。三者亲近恶友。四者不勤精进。五者自大憍慢。六者营务世业。释曰。无此六事则不退也。

疏。此门即自分行由三业无失故有无着等者。彼具云。所谓身行无失语行无失意行无失。随意受生知众生种种欲。知众生种种解知众生种种界。知众生种种业知世界成坏。神足自在所行无碍是为十。今疏配用可知。

疏。后门即彼胜进现变化等者。彼云。彼菩萨应劝学十法。所谓知一切佛刹。二动三持四观五诣六游。上皆有一切佛刹言。七游行无数世界。八领受无数佛法。九现变化自在身出广大遍满音。十一刹那中奉事供养无数诸佛。今疏举一以等于余。

疏。故能善知十法者。彼经云。此菩萨善知十种法。所谓善知诸众生受生。二诸烦恼现起。三习气相续。四所行方便。五无量法。六诸威仪。七世界差别。八前际后际事。九演说世谛。十演说第一义谛。句句皆有善知之言。

疏。后门胜进学法王处等者。彼云。佛子菩萨应劝学十法。何等为十。所谓法王处善巧。二轨度三宫殿四趣入五观察六灌顶七力持八无畏九宴寝十赞叹。十门皆如初句。后五略无处字。

疏。此门明成就十智等者。彼胜进云。此菩萨应劝学诸佛十种智。何等为十。所谓三世智佛法智法界无碍智法界无边智。充满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知一切众生智。知一切法智。知无边诸佛智是也。

疏。后十变化故能动刹等者。即彼经自分十法云。此菩萨得成就十种智。何等为十。所谓振动无数世界。二照明三住持四往诣五严净。上五皆有无数世界言。六开示无数众生。七观察无数众生。八知无数众生根。九令无数众生趣入。十令无数众生调伏。

疏。然此变化即实如化非要化作者。谓缘生如化故。若变化作无而忽有故。佛地论第三云。化身三种。一自身相应化。谓自身作轮王等。二他身相应化。谓变化王为佛身等。三非身相应化。化大地为宝等今并非此。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一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阿弥陀经义疏

佛说阿弥陀经义疏(并序) 西湖灵芝崇福寺释元照述 一乘...

金刚三昧经论

金刚三昧经论卷上 新罗国沙门元晓述 此经略开四门分别...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 此疏自智者演说。章安记录。古来...

仁王般若经疏

仁王般若经疏卷上一 吉藏法师撰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波罗...

佛说诸佛经

佛说诸佛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

观心诵经法记

观心诵经法记 天台大师 说 荆溪尊者 述 大师以无碍...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礼法华经仪式

礼法华经仪式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常住三宝(拜起胡跪烧香...

比丘听施经

比丘听施经 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文殊菩萨圣诞祝仪

本祝仪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

佛说较量寿命经

佛说较量寿命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 唐南天竺国三藏菩提流志奉诏译 如是...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应不应该教育孩子向善

有位居士和我诉苦:她从小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心存善念...

「熊采玉米」的譬喻

「八识」:八个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念佛能得到命中没有的福报

现在年轻人面临着很多的诱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

死亡不可怕,问题是来生去哪里

这个临命终的处理,一般的社会的医学者跟佛弟子的看法...

佛为什么不现身让众生看见

问: 众生不信佛法,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大放光明,显示...

千辛万苦求佛偈

从前有一位修道人,名字叫做善信。他出生的时候世上已...

不净观颂

死想第一 (人死时心脏和呼吸均告停止,其状可畏) 有...

大安法师《彻悟禅师语录》

第1讲 今天跟大家讨论的是《彻悟禅师语录》,彻悟大师...

如本法师:为什么会做梦

真正达成无梦的境界,要修证到佛之果位才无梦,不但凡...

把听经闻法纳入你的功课里面

【有些人学了一辈子佛法,为什么他的身口意没什么改变...

修福犹如炒股,看你往哪里投

在这里和大家谈一谈有关修福和惜福的事。 修福,就是人...

人生的自在,就在于去留自便

历史上的中国禅者,僧,我特钦佩慧能;俗,则是傅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