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二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二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二正明口业。今初先显名体者。文有三节。一显名体。二约位辨胜。三徵列名字。今初经文。是一义含名体。谓经从初至而演说法。皆是释名。有二名故。次辨体者。重取善巧智字以为辨体。义无碍下。随难别释义名所以。知是差别即后得智。无心照理即通正体。

疏。约位显胜。文意可知。然此无暂舍离。论名不坏论。云不坏者。不动故即无暂舍义。

疏。后何等下。三徵列名字中二。先释通名。上释名中。但释辩智。今释无碍。后一法者下别释四名。然唯识云。法无碍智缘能诠教法。为境义无碍智。即于所诠总持自在。于一义中现一切义故词无碍智。即于言音展转训释。总持自在。于一声中现一切音声故。乐说无碍智缘机巧说为境。又云。辩才自在者。谓辩无碍解善达机宜。巧为说法。俱舍亦以法缘能诠。释云名身者。所谓想章字总说。释曰。以想释名以章释句。以字释文以总释身。论云。名谓作想。解云。想者取像。或契约义。若取像名想。想是心所。如说于色能生色想。因名生想名为作想。若契约义。想即是名。谓诸贤圣共为契约。立色等名名即是想。由此名想显有诠表故名作想。余义准说。今之本论释法无碍。不局能诠故云法体。如色碍相。然论一时列名云。是中四无碍境界者。一法体。二法境界体。三正得与众生。四正求与无量门。后方牒释。今疏四中文皆三节。一牒经举论立名。二谓字下是疏释论。三故论云下。举论牒释。今初法中论牒释内。以色从缘集非定断常。故离二边辨俗异真。云生法所摄。即二执所依之法言如色碍相者。正出法体。二义中第三段内。文曲有四。一举论牒释。二然得此下。远公释论。以法为俗以义为真。应有问言。法义不同何以论文。皆有远离二边生法所摄故。释意云。随顺观察世谛即入第一义故。三上即远公下。疏成远公义。四亦可下。是疏别义。于中二。先正释。后言如实下解妨。妨云。若义亦俗谛何名如实。答云。约如事实。三词可知。四乐说中云正求与者。邪求不与。疏二广显中下。文前有三。初总释十门。二言十者下。列名略释。其十相名即是论文。谓字已下皆是疏释。三然十中下。总就十中释无碍义。言亦多以词说于法乐说说义者。如第七大小乘相中。法知一乘义知诸乘。词云说一切乘无差别。即同一乘。乐说云说一一乘无边法。即同说诸乘意。疏今初自相有四下。此别释。文三。初总标。次一生下别释。后此自相下总结。二中然论诸段皆有三节。一总列四名。二总举经帖。三重更牒释。疏文之中。以论三段一一别配四无碍义。今初自相。论总列名云。一生法自相。二差别自相。三想坚固自相。四彼想差别自相。

疏。一生法自相者。论标名也。谓知色下疏释。世法集起故名为生。自相门中辨此生法。名生自相。下三例然。疏二义者。差别自相者论立名。谓知下疏释。即生法之中差别义也。十一处者。五根五境及法处所摄色也。上二义下。疏结前生后。然上诸义论无重释。

疏。三想坚固自相者。是论立名。从起言下疏释。即论重释中意。论具牒释第三句。经云。是中不坏说者。随所觉诸相。随彼彼众生说法故。今疏中先释想字。言亦以慧心取彼二种相故者。总释。言慧心取者拣异凡想。一随自所觉诸法者。即论随所觉诸法相。二随彼下。即释随彼彼众生说法。从说无错下以经成论。从论经下会通二经。

疏。四彼想差别者。是论立名。想义下。即疏释亦论重释中意。论云。次第不断说者。次第不息无量众多异名为坚固彼义故。疏文可知。令他爱乐亦乐说义。

疏。第二同相中论亦三节。谓列名经帖重释。一同于前文中。初总标法义。二一一切法同相下别释四义。此初知法先论立名谓字下。疏释论无重释。二中从同生灭下。疏释论谓观无常下即论重释。论具云是中无常门入无我义中。第二同相。初智境界成。疏文有四。初释是中无常门。二得入下释入无我义中。三故无我下。释第二同相初智境界成。四是则下。疏以义结。若准推无常门入初无性。亦是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今以经中法尚自性即是常也。义明生灭是无常也。故以无常生灭是无性。常家义用。三词四辩准此可知。

疏。第三行相论亦三节。疏亦先总分法义。一生行相者。论立名。次现法缘下疏释论名。后设知下论重牒释之意。疏中有二。先取意释。论本文云。一一世现在世故。从故论云下。明引论释。释上一一现在之言。二已生下知义。先举论。后设知下疏取义释。具足论云。见过去未来世知现在世。彼菩萨智境界成。释曰。疏文分二。先正取意释。二是则下。结示上二。云何逆见过未知现在耶。见过去法谢未法未生则知现在。从未而生必当谢灭。三四可知。

疏。第四说相约本释以分法义。即释法等。次随音随心以分词辩。别必带总皆合有说。前三略无。疏第五智相。疏文有五。一分法义。二定境体。三辨通局。四辨其相。五指其源。今初既以法比分于法义下。约说浅深分词乐说。比即类也。二然所知下定其境体。若例前后法比二智是所知境。经文既云以法智知差别不异。即是就能为无碍体。二谛为境。然法比约情智。二谛约事理。三又法比下辩二行通局。法比则通无碍则局。言故涅槃说者。证无碍智局。即第十六经梵行品广说四无碍竟云。声闻无四无碍。无三种法故。一者必须软语。然后授法。二者必须麁语。然后授法。三者不软不麁语。然后授法故。言声闻设有少故名无者。是通妨难。即彼经中迦叶菩萨难云。若声闻无者。何以如来说舍利弗等有四无碍。佛答意云。如四河入海。此之四河皆有无量水。而言等海者无有是处。即少故名无意也。次下又云。或得一得二三不得具四。故名为无。即其义也。从若就二智所观下。结成通局。非唯法比通于大小。今无碍智所观亦通大小。但能观无碍局大乘耳。即以法无碍智知法知境及能知智。名法智知差别不异也。下三例然。四于大乘中下。正明大乘法比之相。即是释文。于中二。先双标法。比二法智观如下。别释四相。论云。一现见智。疏中先释现见。后谓观差别下。释成现见所以。即论重释中意。然论经云。以法无碍智知诸法差别不坏方便。释曰。其不坏方便即今经不异。论重释云。是中法智者。知谛差别不异方便法智差别不坏方便故。释曰。其知谛差别。即释经中知法差别。二谛不同名法差别。言不异方便者。释不坏方便。从法智下重举经帖。故取意云。差别二谛同如不异。同如即是不异所以。二比智即观下。释义无碍。比智二字是论。即观下疏释。亦即论中重释之意。彼经云。以义无碍智以比智如实知诸法差别。释曰。此与今文颠倒论重释云。比智者。如实分别余亦如是比知。如实谛差别可知。释曰。以现所知类度诸法故。曰如是。疏中取意。其观前能观。如实分别之智。即如实分别。从类余下释论余亦如是。从类何等下徵释。比智如实谛差别知故。为顺经中云差别如实故。如实在下差别即如实。正辨顺上二谛同如。了二谛如即如实谛。知差别耳。细寻易见。三欲得方便智者。即论谓字下。释证第一义名之为得。欲趣向证必假俗谛为方便故。论经云。以词无碍智以世智正见故。知说法。论重释中不释此句。疏以相见道释正见。言四得智。即论谓字下。取论意释。论重释云。第一义智方便者。非颠倒异。乐说应知。以论经云乐说无碍智以第一义智正方便说。故论牒之。疏中先释论非颠倒。次故云下。结以经帖。后可以证下。释论立名。疏余如下。第五指其本源。论则可知。回向即第六回向十六智宝处明。彼说三心见道亦有法类。一内遣有情假缘智。二内遣诸法假缘智。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前二名法智各别缘故。后一名类智总合缘故。有说。十六心见道。自有二义。一依如智。二依上下谛。并如前说。然有部则时通处别。现智知于三世之法。名为时通。比智亦然。现智唯知欲界之法。比智知于上二界法。名为处别。若依经部成实论明。则处通时别。二智通知三界。名为处通。法智知于现在。比智知于过未。名为时别。成实十六无边空处品中问。此定能缘何地。答此定缘一切地及灭道。问曰。有人言。诸无色定虽能缘灭。但缘比智分灭。不缘现智分灭。是事云何。答曰。缘一切灭。以现智缘现自在地灭。以比智缘余灭道。亦是能缘一切。释曰。现智即法智也。若依深密相续解脱经时处俱非定现见。见法名为现见智。知他方及他世名为比智。又更分别于一切现所知名现智。类度解者名为比智。故不可时处定也。俱舍即当第二十三。大同唯识。观上下谛一十六心偈云。世第一无间。即缘欲界苦。生无漏法忍。忍次生法智。次缘余界苦。生类忍类智。缘集灭道谛。各生四亦然。如是十六心。名圣谛现观。此总有三种。谓见缘事别。释曰。从世第一法无间。即缘欲界苦圣谛境。生无漏法。名苦法智忍。苦忍无间缘欲苦谛。次生法智名苦法智。此智无间次缘余界苦圣谛境。有类智忍生名苦类智忍。此忍无间即缘此境。有类智生名苦类智。如缘苦谛。余三亦然。有十六心言苦法忍者。苦是苦谛法忍。缘苦法名苦法忍。果是等流智唯无漏。为显此忍亦唯无漏。举后等流以为标别。故忍名智者从果为名。如苦果树树非苦果。从果得名。故云智忍余可例知。言现观者。现前观圣谛故。言有三者。一见现观即无漏慧。见谛分明故。二缘现观。此无漏慧及慧相应心心所法。同一所缘故。三事现观。谓前相应及余俱有同一事业故。余俱有者。谓道共戒及生等四相俱有因。故名俱有也。余广如彼。疏第六无我慢中。言约真俗者。通就三乘二谛明之。故世谛中历三乘法词及乐说。但总别分之。疏迷蕴着积聚我者。以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故。迷积聚为蕴。谓有我人。亦谓聚色以为色蕴等。次言迷界着异因我者。约法我说六根六尘生识。正因因各异故。有此法我若外道计中。有人我以为异因。使知尘等。言迷处着欲我者。迷于六入。根尘相顺眼见色等。遂生贪着则有法我。或谓神我于中能着。犹如一人在于六向见色闻声等。言迷谛等者。迷于四谛十二因缘。皆谓以因能作果故。人我可知故。疏双结。并是法我亦通人我。

疏。今随顺下上辨所遣之病。即是我慢。此下辨能遣之药。即是无我观世缘生故无有实。无实即实为第一义故。上六地论云随顺观察世谛。即入第一义。从故蕴界等下。结成蕴等为智之境。第七大小乘相者。知实为法知权为义。会三归一为词。开方便门为乐说。言唯一事实者。即法华第一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二中顺机说权即是义意。三中三乘同归一实者。亦第一经云。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我令脱苦缚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起处着引之令得出。又第三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三周之经。皆是会三方便归一真实。言解脱相中无差别者。第三经。药草喻品云。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即解脱中无差别也。又第二经云。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则一切解脱三乘同归也。

疏。法华云下。释成上论。亦方便品先有一偈云。舍利弗。当知钝根小智人着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释曰。此偈则明如来有畏。畏其谤故。次即云。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疏。即开方便门者。开方便有二义。一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名之为开。即初施权故。信解品末云。随诸众生宿世善根。又知成熟未成熟者。种种筹量分别知已。于一乘道随宜说三等是也。二开者。开除开发故。第四经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斯即说三为方便名之为开也。然皆为一事下疏是也。第一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亦即长行中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又云。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即其文也。故引论明随顺解脱。即方便多门皆顺解脱也。第八菩萨地相者。说地体为法地相为义。三词者。说相不违体。四乐说者。说相随机。此之体相即证教。二道亦即前义说。二大亦即不可说及可说义。总收一品之意。广如本分及请分中。

疏。一智相下。即前释法无碍。上句论标名。从一切下牒经解释。有两重徵释。何者下此微法体。即经法行智行。后徵法智何以名菩萨行。答意可知。故经云下双举经论以帖。言论云观智说者。论具云。是中一切菩萨行者。法行智行是现观智说故。疏斯则异前。义大者显义无碍。即是说大。前法无碍是义大也。三中巧说十地者。释方便言。从授与众生下。释无差别言乃有二意。一称机不倒为无差别。二不违证道为无差别。如鸟迹合空。疏九如来地相中。以始本无二释一念者。以起信云谓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言一念相应者。即始觉与本觉相应故。彼论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故。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正是始本无二相也。次上论释本觉竟云。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又云。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故以始觉同于本觉。无复始本之异。为一念相应。亦是一念顿觉一切法故。故净名云。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余并可知。第十作住持相中。约就能所以分法义。亦是总别。总知如来所转法轮名法。别知八万四千差别为义。而前意义长故。

疏。但举一意词及乐说同体义分。依前法义起说名词。词中差别说为乐说。疏随自意等者。论主但云语者能说法故。疏以涅槃意明如来说法不出三语。即三十五迦叶品中因说。若言众生定有佛性。名为执着。若言定无是则妄语。便云。如我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语等。初会已引。今更略示。如五百比丘各说身因问佛。佛言我为欲界众生。说父母以为身因。结云是名随自意语。次云。如答把吒长者问。瞿昙知幻应是幻人。佛乃反问汝识王舍城中气嘘旃陀罗不。答云我知。佛言。汝知旃陀罗。而非旃陀罗。我知幻者岂是幻人。结云是名随他意语。次言世智说有我。亦说有世智。说无我亦说无。是随自他语等。十力已下转法轮之德。言上皆一切智智下结释经文。是佛现觉故为说德。第三法师成就。于正显中二。初一总科。二则前下料拣。于中三。一二分分别。二又前下对释标文。三于此下摄位分别。疏今初先列下文三。初总出意。次初三下总科。后一义持下别释。然以人望法十皆所持。约三业中亦有能所。初三意中义教所持。三是能知身业。三中通能所摄。而初二以正报摄。后一以依报摄。后四口中七以教摄。八以辩九十所说深广。九无尽乐说深说者。深约契理何有尽时余可知。第十法云地。初来意有三。初引瑜伽。唯摄第九于中先明九地所能。次而未下明前地不能。则是举劣显胜。后今精勤下显此地之能。即举胜拣劣。二论云下引本论通摄前九。故云于九地中非第九也。已作净佛国土即第八地。及化众生即第九地。既通前九而偏语八九者。后三通无功用故举拣异。又八多约身。九多约口。今云智满多约意业。故胜于前。言智觉满者。智度圆故。菩萨地尽故。三又一乘下。唯对后三。以后三地皆一乘故。亦成前义。疏次释名下文分为三。初总标。二云者下开释。三然诸释下总结。二中四。一释云。二约法下释法。三空亦下影出如空以标名。虽无释有空故。四摄大乘下。以诸经论释上空云。总有九释兼摄论。三义成十一义。一引摄论。二金光明。三唯识。四瑜伽。五无性。六真谛。七庄严。八十住。九重引瑜伽。今初摄论释有三义。此即第一义从此喻含水义下疏释彼论。此句即疏从总缘一切下。无性释论彼释具云。由得总缘一切法智总缘一切契经等。不离真如。此一切法共相境界智。譬如大云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犹如净水智能藏彼。如云含水。有能生彼胜功德故。释曰。共相境智者。云与空合如智与境冥。又共相即是总释之义。今疏取其要言。释彼本论义已尽矣。疏又云。譬如大云能覆下。即摄论第二义。从此喻覆空下。疏释彼论。从即以前智下。取无性意释。彼释具云。又如大云覆隐虚空。如是总缘一切法智。覆隐如空广大充遍惑智二障。言覆隐者。隔义断义。疏又云于法身下。摄论第三义。从此有二义下。疏释亦取无性意。无性释此云。又如大云澍清冷水充满虚空。如是总缘一切法。智出无量殊胜功德。充满所依法身。释曰。彼言虽多疏以收尽。次四可知。

疏。真谛三藏下六引真谛。于中先言虚空喻三法身者。譬如虚空空有三义。一容受义。譬如自性法身不碍生死。二无边义。譬如显了法身。谓虽得显了犹未究竟如空。有清净处有尘雾处。如道内法身遍解惑中道也。三清净无尘雾义。譬如圣果法身。言云喻三道之智者。即智慧如大云。譬如如智有其三义。一道前性得。二道内修得。三道后至得。文言遍者。性得如如智遍如如理。满者修得如如智满如如理。覆者至得如如智覆如如理。境智相称云即是雨。雨有三义。一能除尘。谓道前自性智清净无染义。二能洗垢道内灭除恶业。三能生萌芽。道后能生如如萌芽。又虚空如法身云如应身。

疏。此法喻亦齐下。二疏断得失。先取。后似非经意下夺之。谓若如上释。道前应得法云之名。名既此立故。似非经意而言似者。以约理可通故。谓道前虽有云义。三义未足不得此名。十地位满方得名耳。此则可通故云似也。

疏。庄严论下。七引庄严。先引论。此从法下疏释。十住论第一瑜伽又意下。第九重引瑜伽。先举论。从是则密云不雨下疏释。即周易小畜卦语。易云。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上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释曰。彼况文王当纣之时。身为西伯有君之德。犹如密云。未有君位德未施行。犹如不雨。今况十地含佛之德。未等正觉故云含德而已。

疏。所覆下即第三离障。于中四。一标。二谓于下能障名体。三此障下所障之业。四斯即下。断愚证理成行得果。文并可知。疏第二正说中。疏文有二。一依论总科便以疏释二。后之二分下。料拣于中三。初料拣论次。若依前下以经对论。后六中下对于三心。

疏。即九地自分行者。则显后二相是胜进行。

疏。真如是佛行处者。今此九地入向十地。何名入如来所行。答十地同佛境相应故。

疏。七地尽至入相者。即经名为得下。经文十地学穷名为地尽。依行得证说为至入。第二三昧分别中。九定离八种垢者。六七合故下。疏一一结之。若从上科八中前七自分后一胜进。前中前六自利。后一利他。前中前五法身行。后一摄净土行。前中三。一解二行三成德。

疏。不与惑俱者。释无垢义。然就总开别皆带无垢。无垢即不与惑俱故。初句示其带。总云不与惑俱。疏下三成德者。即身口意密也。初放光中疏双就身智二光。正意在身。

疏。上句无量则尽法界之疆域者。即经虚空界广大三昧。此同自受用刹。下句穷国土之体性。即法性土此能穷究。第三受位分自有十相者。文中法喻合结。一如世之华上者。为主菩萨之华大宝故上。二广大为量。三事则众宝间错故胜。法则众德为严亦如上说。有同时具足相应广狭自在一多相容等德故。四法界智地为生处故。五因如种植。六成如出水。七第一相。然华有三时之异。一华而未敷。二处中盛时。三彫而将落。今非初后正处中盛时。正观普照等彼流光。法界现事如开。菡萏披敷见莲华实。双美事理昭着权实开荣。八世之莲华人德感故。今此之华出世德感。九瑠璃为净栴檀为乐。玛瑙为我檀金为常。四德为体。十智光圆照照如来藏。教网遐张为庄严也。

疏。同声相应者。即周易乾卦文言之语。易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其上。本乎地者亲其下。亦各从其类也。今取同位故曰同声。同谓何能有相益。显如世朋友互相成益故下。彼光照此此增智力。今此照彼益彼何疑。疏若约教相者。显有二意。前约教相。人之所贱莫过于足。人之所贵莫过于顶。顶光入足故。显敬深。二若约证下自有二意。文乃有三。一顶光入足。显此菩萨入他佛境。二故论下引证。三显证佛境。即自证故者。是第二意入自佛境因圆趣果故。论言平等摄者。此有二意。一如来下摄足收其光。菩萨上摄光入佛境云平等摄。二入他佛境即入自境。自他佛境无二体故云平等摄。是以处中引论。证上证下第一平等。下疏自具而约二光以明相摄。谓菩萨顶光入足。佛光入顶。今但入足已显相摄。余可知也。第四至同声相应文中有四。一总显相应之由。二表内下释德相放光之由。三又上下对前会释。四德圆下释光名号。疏。于中十业者。以文显故。疏不指经。若欲指者。二无数下是。三示现下。四开悟下。五周遍下。六灭除下。七隐蔽下。八示一切下。九如是下。十示现下是。疏若约化相者。疏但有二。初身光入菩萨色身之顶。但为化相。即上收下就实约义。中曲复有二。一约相显实。即诸佛智光入菩萨心顶。二直就实论。自智已圆当成之果显在心源。是故结云果成在已。论云下引证。谓菩萨下疏释。言亦因收果者。上义佛果下收菩萨。今菩萨顶收得佛光耳。上释迭互摄受入则下释平等摄受。

疏。初喻随何身者。即经云如转轮圣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是也。然论经云玉女宝所生。准智论玉女宝不生。乃是一说。准萨遮尼犍子经第三云。千子皆玉女生。彼名夫人宝余则可知。

疏。随所得位者。然论释云。此菩萨同得位时名为善住。远公有二释。一明同上王子得位时。二同佛得位时。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二

 

上篇: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下篇:大华严经略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经疏部目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

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 夫至理幽寂言形之表。而灵智妙应...

仁王经疏

仁王经疏上卷(本) 西明寺圆测法师撰 佛说仁王护国般若...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一部 大安国...

法华游意

法华游意 胡吉藏造 开题序 盖闻无上调御一切种智,内...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宋沙门慧简译 闻如是: 一时,...

金光明经

金光明经序 真定府十方洪济禅院住持传法慈觉大师宗颐...

华严经旨归

华严经旨归 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门法藏述 夫以。主教圆通...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

净土绀珠

净土绀珠 释 虚舟德真 辑 一心(阿弥陀经) 若有善男...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上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

止观义例

止观义例卷上 天台沙门湛然述  第一所传部别例 第二...

【推荐】用三三四把佛号摄住

当我们开始观察名号的功德,而产生信心;也观察净土的...

提起佛号,把瞋恨心降伏下来

当你碰到冤家对头现前的时候,瞋恨心有可能会上来,巴...

念六字大明咒之功德

《莲花藏经》云:若持圣观音之明咒,能获得财富、粮食...

黄龙三关

大略是这么三种关口: 对于破本参后,就是见性,但未了...

对这样的丈夫,实在产生不了敬爱心

问: 在《一函遍复》中提到对治女人烦恼的八敬法,女...

雾霾的源头就是「无明」

眼下北京一直处于云山雾罩之中。前所未有的严重雾霾笼...

修禅定的基本要求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

人生的十度修炼

1、忍得住孤独 人生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忍得住孤独,尤...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

认真做事不去评论是非

经常会有人问我对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并要给出...

远离外道损减智慧的邪业

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

佛教素食观对于改善生态的巨大价值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