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憨山老人梦游集

(侍者)福善日录 (门人)通炯编辑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七

侍 者  福 善 日录

门 人  通 炯 编辑

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法语

示太素元禅人

凡学人先习教乘。回心向上一路。虽是有志。无柰藏识中有新熏文字杂毒习气。旧熏贪瞋痴爱烦恼习气。内外交攻。最难打叠。要放放不下。要断断不得。要止止不住。因此要提话头。如水上葫芦。遏捺不下。只管与之打交滚。最是难下手。及下手不得。便打退鼓了也。如此乃是没志气无力量人。说甚参禅。如今初心。只管将心内外一切道理知见。及妄想思虑。一齐放下。放了又放。放到无可放处。方才提起一则公案话头。如赵州无字横在胸中。因甚道无。重下疑情。若疑情得力。则妄想不起。若才见起时。切不可与之作对。将心要断他。亦不得将心止他。亦不可相续他。但只觑见。便撇过。一撇便消。急急提起话头。深深看觑。则彼妄想自然扫踪绝迹矣。此是初心下手做工夫的诀。若话头纯熟。妄想自稀。不作障碍。久久疑情得力。妄想暂歇时。便得一念欢喜也。得些欢喜处。不可当奇特。但从此好用功耳。禅人弃教从禅。初心最难。故以此示之。切不可视作小事。

示恒河智禅人持法华经

禅人出家浮渡。久执侍澹公。得任持法门。居化城有年。化城乃刻大藏地。为海内法窟。禅人力任常住。纲维百务。老人适来双径。禅人作礼请益。愿持法华经。老人因示之。曰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开示一切众生佛之知见。令其悟入。所言佛知见者。乃众生本有之佛性也。今被无明封蔀。而为妄想知见。故日用见闻知觉。随情造业。以取生死之苦。不自觉知。我释迦大师。特特出世一番。单为开示此事。使之悟其本有。不假外求。若悟此本有。则日用六根门头应缘作用者。皆佛智现前。名佛知见。非众生妄想知见也。若悟此知见。则头头法法。皆真实用心。凡一切动用诸行。皆真实妙行。都为成佛真因矣。故经云。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乃至一香一华。以此供养佛。皆已成佛道。微因小善。皆成佛真因。况身任众务。舍命为法。岂非成佛之真种乎。吾佛教人持法华经者。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如来室者。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禅人能奉如来三者之教。乃名真持经人。若不能入此三法门。则单持安乐行品。念念思惟。心心愿入。昼夜不忘。如此则六万余言。字字光明。现于六根门头矣。若不入此法门。纵能持百千万部。但是与义作仇家。岂真持经者耶。若不信老人。更当请问文殊弥勒。

示王鹿年(丁巳元旦六日)

王生鹿年。生长淮西。来礼径山。谒老人乞语。老人见其负义气而有慈心。因谓之曰。子闻之。古有大力之人乎。敌人者愚。敌己者智。愚者常弱。智者常胜之道也。圣人教人以不用为用。故曰。柔胜刚。弱胜强。易曰。刚而能柔。吉之道也。项羽拔山举鼎。力雄千古。及败别虞姬。嘘唏泣数行下。是能敌人而不能敌己者也。圣示人直颜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古今学者。皆知克己之语。而不能作胜己之业。岂智也哉。王生有力于此。当不堕凡夫数可耳。

示在颙侍者

颙侍者。生于西蜀。少沈贱役。幸般若之因不昧。少小即知参妙峰大师。发出世心。亦夙种内熏而使之然。适遇澹居和尚入蜀。时颙执侍。直指徐公。素喜其信心。遂命礼澹和尚求出苦法。剃发为沙弥。老人来双径。颙充侍者。日夜精勤无怠。老人初怜其蠢蠢。时时激发。颙时闻老人开示衲子。亦眉间津津动色。是知众生佛性种子。待时而发也。因请益。老人乃开示以念佛审谁字公案。教其参究。颙亦能领荷。第恐无决定为生死心。不能[拚-ㄙ+ㄊ]命到底。又恐宿习恶知恶见。中道遮障。流入邪网。除此二病。则单一念。昼夜六时紧抱疑团。即二三十年不悟不休。纵今生不悟。将作胜因。来世出头。便知此事。虽经多劫。终不失正因种子。若立志不坚。用心不切。别起邪思。不但辜负此生。即千生万劫。亦无出头分也。

示在介侍者

紫柏老人。全身荷负大法。欲建法门中兴之业。故刻力册大藏经。此一段大事因缘。非小小也。末后全付担。于澹公一肩荷之。经既刻而贮不得其宜。则复化城之功。又非小小。化城复非一手一足之力。侍者在介。事事贾勇先登。不避艰险。其功居多。此又众中之尤难也。尝谓世人未有无所为而乐用者。即古豪杰皆然。况其他乎。汉高帝天下既定。功臣未封。忽见沙中偶语。问子房。子房曰。此从兵戈中冒矢石经万死一生者。皆欲得尺寸之封。今未见封。故偶语耳。于是即封之。此古昔用人之格也。今观介侍者。初心无他图。图出家耳。今奔走七年。化城定矣。大法已得所矣。其居功者。宁无偶语乎。老人谓今当可以如来之赏而赏之也。介侍者即以老人。得如来之大赏。若不能奉如来法。持如来戒。行如来事。万一破戒坏法。如来亦有三尺在也。慎之哉。

示在净沙弥

佛说二十难中云。得人身难。生中国难。得遇佛法难。亲近善知识难。生正信难。此五乃难之难者。沙净弥已具其四。所欠者唯生正信耳。今幸出家。得遇大善知识为依归。又浑身跳在佛法大海。此何修而得。何缘而至。若不奋发勇猛。生大正信。将此一片幻妄身心。洗得干干净净。[拚-ㄙ+ㄊ]一条性命。志出生死。广修万行。结成佛无上之大缘。岂不当面错过。失多生善根种子耶。古德云。三途地狱受苦者未是苦。向袈裟下失却人身为诚苦耳。佛言心如弦直。可以入道。所言弦直者。谓无委曲相也。如何是委曲相。谓机械巧心。偷心。乖心。覆过心。无惭愧心。懒惰偷安心。见人过失心。贡高我慢心。自是非他心。不生孝顺心慈愍心。总之一切不善心。皆是自心之委曲相也。今要发心。只须将前一切心。尽行扫除。时时捡点。念念照管。不许放行。恐不能顿断。将古人一则公案。横在胸中。习气发时。便提此话头。与之撕捱。久久纯熟。则心自条直。而道念日增。行门日进。心地日明。如此一生。始谓不虚度也。不然待生死到。将何抵对。沙弥当自思之。切不可作等闲轻意放过。

示性田徒海耕行者

历观古之豪杰。涉艰难困苦。操长远不退之志者。概不多见。其人若晋五臣。从重耳亡在外。十九年无怠心者。盖亦日夜望咫尺之封。垂不朽于竹帛耳。此乃名利牵心。故忘身从事。古今世人之常情也。若田道人者。从达大师。二十余年。寝食俱废。一息未尝少怠。小有过差。痛责重杖。居常两腿如墨。竟不起一怨心。出一怨言。以至触犯。大难以死从事。在寂寞苦空门中。竟何所图。乃能精进坚强不拔如此哉。由是观之。较古忠臣义士所绝少者。今于道人见之矣。及死得从葬大师于双径。予谓此一坏土。不但俗人。即僧徒亦不易得。是于法国土中。已得茅土之封也。非亡身血战。何以有此临终。以此卷付其徒朱道人。今澹公为名曰海耕。亦法门功臣世业之券也。岂小缘哉。

示朱素臣

士人学道。多以读书为妨碍。老人曰。读书何碍道。但不读书时。多被无端妄想扰乱。若就闲时。能摄心一处。把断妄想不行。心心在道。念念不忘。如此则学道时多。读书时少也。老人尝示学人。当要念头起处。即看破。事未至时莫妄生。果能如此用心。则妄想自断。外事自然无扰。道力自强。工夫必易就耳。

示沈止止

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入。古云。学道志当归一。吾所谓一者。一其志耳。今既知参究功夫。即将所参公案。横在胸中。不论闲忙动静。迎宾待客。日用云为。一切处提撕。不得放过。放过则被境扰。扰则生厌。厌则但有求闲之心。无念道之心矣。心志归一。则百事可做。凡用心处。只在念头起处着力。起即看破。看破即当下潜消。更不相续。被他掉弄。是参究诀法。故曰。图难于易。为大于细。此正易处细处。下手。便觉省力。若舍此更待闲时静时。方做工夫。如此则尽此生。无入道之时也。沉生但就一念上做。不必向外驰求。即礼佛持咒。也只在一念信力上做。总之种种方便。皆是摄心之法耳。

示澹居铠公

古之忠义之士。非有大力。不足以任大事。力有心力。有气力。语云。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以形太劳则枯。精太劳则竭。神太劳则歇。庄周言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此言过用而不知所养也。故老氏曰。治人事天莫若啬。啬者有而不尽用也。养形谓治人。养性。谓事天。吾佛所谓六根奔于六尘之境。久而遂劳。谓是故也。是知古人任大事者。未有不以有余而从事于物也。如汉高帝以力取天下。百战百不胜。及一胜即成大事。岂非善守有余。以治不足者哉。先大师以法门大事。付公一肩荷之。不遗余力。当百折之冲。秋毫皆穷神极力以应之。以其志有余而不暇顾其形之易瘁也。今也有形易化。时往难复。当及时休养以全其天和。所谓本立而道生也。以公生平所学。以明心为格。若心广而形眇。则力全而任有余未尽之业。犹千里之行以暂息而至。公必有以自处也。何如。

示念佛切要(在云栖为闻子将子与母氏说)

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毕竟向何处念。若念佛的心。断不得生死根株。如何了得生死。如何是生死根株。古人云。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是知爱根乃生死之根株。以一切众生受生死之苦。皆爱欲之过也。推此爱根。不是今生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有的。乃自从无始最初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身受身。皆是爱欲流转。直至今日。翻思从前。何曾有一念暂离此爱根耶。如此爱根种子。积劫深厚。故生死无穷。今日方才发心念佛。只望空求生西方。连爱是生死之根的名字也不知。何曾有一念断着。既不知生死之根。则念佛一边念。生死根只听长如此念佛。与生死两不相关。这等任你如何念。念到临命终时。只见生死爱根现前。那时方知佛全不得力。却怨念佛无灵验。悔之迟矣。故劝今念佛的人。先要知爱是生死根本。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即日用现前。在家念佛。眼中见得儿女子孙。家缘财产。无一件不是爱的。则无一事无一念不是生死活计。如全身在火坑中一般。不知正念佛时。心中爱根未曾一念放得下。直如正念佛时。只说念不切。不知爱是主宰。念佛是皮面。如此佛只听念。爱只听长。且如儿女之情现前时。回光看看。这一声佛果能敌得这爱么。果然断得这爱么。若断不得这爱。毕竟如何了得生死。以爱缘多生习熟。念佛才发心甚生疏。又不切实。因此不得力。若目前爱境主张不得。则临命终时。毕竟主张不得。故劝念佛人。第一要知为生死心切。要断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斩断。则念念是了生死之时也。何必待到腊月三十日。方才了得。晚之晚矣。所谓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如此念念真切。刀刀见血。这般用心。若不出生死。则诸佛堕妄语矣。故在家出家。但知生死心。便是出生死的时节也。岂更有别妙法哉。

示云栖侍者

大师未入灭时。前十九年起居食息。侍者日夜周旋。凡一切密行无不睹。一切微言无不闻。一切应机无不达。一切心事无不知。是则大师之全身色相音声。无不昭昭于心目之间。即亲近数千万众。皆不如侍者之真知实见者也。即今大众。人人见大师灭度。只侍者独不作灭度想耳。末法修行净土。都要说想弥陀妙相。以未得亲见面目。即想亦不真。要闻弥陀说法。则思亦不真。我观大师则弥陀之化身。侍者执侍已久。岂可忘却大师。又向他家求佛法开示。我谓侍者。更不必作别想。只想大师如生前一一规模法范。音声语言。作事威仪。修行观念。利生慈悲。细细从头至足。终日竟夜一一通想一过。如此则念念想时。就是弥陀出现时也。才有一念忘却。便是负恩德入生死之时。老人无法可说。但以大师全身。安向汝心中。不可吐却。便是我老汉隐身三昧也。汝谛思之。

示等愚侍者

自心念佛。念佛念心。心佛无二。念念不住。能念不立。所念性空。性空寂灭。能所两忘。是名即心成自性佛。一念遗失。便堕魔业。

示玄津壑公

公受业净慈。乃永明禅师唱道地。初剃发。礼永明塔于荒榛。凡事一遵遗范。手自行录。为师承卜迁师塔。于宗镜堂。后誓不募化。唯行法华忏仪。坚持其愿。而集者如云。塔工既成。修宗镜堂筑三潭放生池。皆永明本愿也。余吊云栖大师。将往净慈。公料理宗镜堂为驻锡所。予入门礼永明大师塔。观其精妙细密。经画如法。纤悉毫末。咸中规矩。予留旬日。绕千百众。人人充足法喜。内外不遗。诸凡井井。颐指适可。如不经意。予以是见公才堪经世。慈足利生。不独有深心实具。无方妙行。非乘宿愿未易能也。予既行。公送别请益。予因示之曰。为佛弟子。人有真伪。行有理事。才有体用。心有广狭。均名僧也。而就中不同如霄壤。故菩萨利生之门。有其多种。佛呵声闻为名字罗汉。斥非真也。佛所最重者。唯末世中护慧命者。为极难其人。以处刚强浊世。自救不暇。安能为法门乎。周身不给安肯爱护众生乎。诸大乘教中。皆称能护法者为真佛弟子。以能克荷其家业耳。佛忧灭度之后。求持经者为难。然经即佛之法身慧命。非纸墨文字也。且法身流转五道而为众生。是知能护众生。即护佛慧命。故般若教菩萨法。以度众生为第一。以不住众生相为妙行。所谓灭度无量无数众生。实无一众生可度。是了众生相空也。然我即众生之众生也。众生既空。我亦何有。我人皆空。中间事业。谁作谁受。物我两忘。中间自寂。三轮若空。则实相如如。平等一照。菩提涅槃。皆如幻梦。又何有佛法之可说。禅道之可修。万行之可作哉。所以法华会上。赞持经者。曰举手低头。皆已成佛。是乃以已成之佛心。作现前之众行。故一一行皆是佛行。行之妙者无逾于此。如此是名真佛弟子矣。佛言。慈悲所缘。缘苦众生。若无众生。则无菩提所以菩萨如大地心。荷负众生故。如桥梁心。济渡众生故。毗卢以普贤为身。普贤以众生为身。若以众生为心。是为荷担如来矣。公试观予言。以印证其心。若见自心。果于法合。则法外无法。如空外无空。若有草芥尘毛。而不举体全归法性者。则是心外有法。法外有心。人我枞然。是非未泯。舍此法门。更于何处求向上一路乎。佛元无法与人。祖师亦愿自度。若存一法之见。即是自心未度。自不能度。求甚佛祖作担粪奴郎耶。公自此以往。更须高着眼睛。自点捡看。莫道老僧饶舌。

示了无深禅人

佛言。比丘心如弦直。可以入道。净名云。直心是道场。圣人亦云。人之生也直。是知佛心无别妙处。只是众生中直心人耳。直则无委曲相。所言直者。乃一尘不立。方谓之直。譬如弓弦之直能容何物哉。才有一念不直。便是过错。能念念直。则念念不容一物。物不立处。则本体自现。故六祖大师云。常自见己过。即此一语。便是成祖作祖之要诀。所言过者。非作事之差。乃自心之妄耳。以此心本无一物。平平贴贴。才有一念则为过矣。一念为过。况种种恶习。念念发现。不自觉知。岂能免过。学人用心。不在一念上着力。则终身参学。不能得真实受用。以用浮想缘影为功。故错到底耳。禅人初参老人于径山。老人即字之曰了无。欲要着力于本来无一物耳。送别舟中。贻此勉之。

示雪岭峻禅人

学道人第一要骨气刚。次要识量大。次要生死心切。骨气识量。乃夙习种性。苟为生死心现前。立志三事具足。是为向道。至若用心参究。古人教人最初下手。便要离心意识参。出凡圣路学。此语学者皆知。及至用心。才举一念便落意识窠臼。如何离得。以多生习气。一向在身心世界里做活计。堕在五蕴区宇。被他笼罩。超脱不得。至做工夫。现出种种怪事。皆此过也。是须要识量广大。见处超卓。先将身心世界撇过。举起本参话头。如虚空中橛子相似。久久忽然虚空迸碎。便是大人眼界。定不是寻常默照邪禅可比也。此段力量。须是一块刚骨。方才立得脚跟稳当。若是软暖柔懦粥饭气习者。何敢傍其万一。至于看话头最怕落在玄妙知见窠臼。是为黑山鬼窟。才有丝毫玄妙知见挂在胸中。或将古人言句蕴之不舍。便堕外道邪见。以此中纤尘着不得。着不得处。便是得力时也。只须彻底打破漆桶。方是真实。又不可将心待悟。作栏头板也。禅人只么用力去。他日自信老僧不欺。

示刘道人

汝为生死出家。独坐孤峰顶上。十年于此。何等真切。闻被魔害数十次。其心不动。众皆劝往他处避之。毕竟不去。何等忍力。此必于本分事上大有得力处。既能一念如此。当视四大如空花水月。视死生如梦幻。若果得解脱。便坐脱立亡去。如其不能。就当一念不动。任他刀割香涂。节节肢解。毕竟不动一念。方是正见正行。今闻欲绝粒而死。此是魔所摄持。即当看破。此念决不可如此认着。不唯可惜自己为生死苦心。抑恐令他入邪见网也。

示非石玉禅人

末法学人多尚浮习。不诣真实。故于佛法教道。但执名言。不达究竟之旨。增益知见。生大我慢。是又以佛法结生死根。良由最初发心。不从生死上着脚。亦不知生死为何物。将谓与己无干。瞢然夜行。故不得正修行路。且佛教人言言句句。乃出生死法。岂意今人反堕耶。此非佛咎。咎在学人无正信正见。向未亲近真善知识。指点说破耳。学人方玉。昔参老人于岭外。真实朴素。老人东游吴越。刻棱严法华新疏。命玉校雠。参详斟酌。得老人言外之旨。老人今归匡庐休老。异日玉能相伴于空闲寂寞之中。参究向上事。当不被宿习文字作所知障也。老人行矣。七贤峰头。有牛粪火煨芋以待。子其念之。

示吴江沈居士

一切众生。皆以我执而为生死根本。以有我则有物。物与我对。则形敌生。以我招敌。则众忤皆归。忤则为其所惑矣。故眼为色惑。耳为声惑。鼻为香惑。舌为味惑。身为触惑。意为法惑。惑则扰。扰则乱。乱则失其正。既失其正。则被所伤者多矣。世之人皆为其惑而不自知。为其所伤而不知痛。愚之甚矣。且将以为资我也。而又爱而执之取之。又愚之愚者也。惟有智者知其不我益也。故远而避之。苟避之不若忘我。诚能忘我。则于众敌。犹夫众箭攒空。则无可寄矣。有志道者。试从此始。

示王子颙

世人一向在幻妄身心境界上作活计。从生至死。未曾一念返觉自心本来面目。由其不觉。故不知其病根。所在以水火相违。四大交攻。是为身病。妄想攀缘。爱憎取舍。是为心病。然身病药石可治。而心病则无药可治佛为世医王。及调治众生心病。种种方便。究竟单以觉破妄想无性。为回生妙药。学人要求安乐法门。先须识破身非我有。但看父母未生前。何曾有此血肉之躯。及四大分离。即今此身更向何处安立。如此时时观察。久则忽然一念觉破。即不为此身所苦。是为治身病之妙药。一切病元皆从妄想心生。只须日用念念观察。凡一切善恶念头起处。即是病根发现。直须当念着力。就在起处观察。看他毕竟从何处起。毕竟是谁起灭。及至妄想灭时。定要追察毕竟灭向何处去。如此追究到起无起处。灭无灭处。是谓起灭无从。则心体安然。得大自在。如此把断要关。则前后不续。中间一念自孤即此一念独立处。久久纯熟。则妄想病根自拔。一切心垢。亦无地可寄矣。是为治心病之妙药也。子颙切志向上事。但差在言语文字中求。不知向自己心地上求。以自心妄想。已是病根。又将他人言语把作实法。是谓重增一重障碍耳。从今但直觉破自心妄想。不被率转。但看妄想起处。决不可相续。佛言。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无外得。如此用心不退。即此现前自心。便是大安乐解脱法门。老人因请益詺其名曰。福觉。以其觉乃第一无量之福也。其勉之哉。

示旅泊居士沈豫昌

居士生十善之家。居富贵之室。以菩萨人为父母。以善知识为眷属。以同行同愿为奴仆。以慈力示现为儿女。而身处其中。如青莲出水。挺挺淤泥。既发信心。修诸福德。事事如意。绕宅湖池约数里许。所养之鱼称湖沙数。初请藏经过芦洲。满荡之鱼。夜乘红光而尽生天。其所遇福缘胜广如是。但以行道不力为愧。请益老人。老人因示之曰。是诚可愧者矣。何也。以外施为易。内施不足。是舍心不若舍物之易耳。虽然。亦丈夫所难也。由历劫生死情根。深固难拔。非发大勇猛决烈之志。求其如法修行。实非易易。若老人正眼视之。固不难耳。居士谛信。诚能以物观身。则身易轻。以身观心。则心易忘。以心观情。则情易折。以情观性。则性易明。以性观念。则念不生。念不生则道在我而不在物矣。如是。则与池鱼之望法影而顿脱生死。何以异哉。居士能信不疑。则居家而入非家。即世而能离世。一切资财眷属。皆入如幻三昧。又何道之难行。情根之难拔乎。居士欲入毗耶不二法门。当从此入。

示颜福坚

佛说世间无一法可坚固者。谓无常苦空无我等法。如梦幻泡影。速起速灭。无常生死败坏之法。皆如是也。唯有佛性种子。虽在生死之中。历劫不坏。是真坚固。世人错认无常为常。是以不坚为坚。名颠倒见。然颠倒之根。乃罪恶之性也。何福之有。今一念返醒于无常生死法中。发心愿求佛性种子。则能舍不坚之财。易坚固之法财。舍不坚之身命。求坚固之慧命。此乃出世之福。福之大者。是故就汝归依之信心。詺其名曰福坚。只欲发其坚固之心。所谓自求多福耳。岂虚名足尚哉。

示顾汝平

汝平。侍紫柏老人最久。昔予被难系圆中。以书覆紫柏。汝平侍侧。即以书付之嘱曰。执此他日必有见面之时。以此为左券。越二十二年。丙辰。长至月。予自南岳来双径。赴紫柏入塔之期。汝平迎予松陵。至陋巷颜生生宅。因礼请益。出此卷。见紫柏手泽。及予昔日书。嗟乎。法性海中。圣凡出没。如大海之沤。起灭无从。去来无所。即死生梦幻。于湛寂中了不可得。且予昔之死也不死。故今之生也非生。不死不生。湛然一际。是知紫柏今之死也。岂真死哉。手泽宛然。法身常住。昔紫柏视。今日如眉睫。子今见紫柏当日之寸心。耿耿孤光昭揭如日月。既生不以形骸隔。又安可以幽明间哉。佛言。观彼久远。犹若今日。不但予与紫柏。如巨海之沤。即一切凡圣。若空中电影耳。汝平久入紫柏之室。于此一际平等法门。必若入大海浴。使百川之水。浸透遍身毛孔耳。紫柏老人。或未拈及此。故予特为点破。令其自信此法。得大受用。其或未然。试向父母未生前。着眼看觑。久久当知见予与未见时。无前后际也。

示颜仲先持准提咒

在家居士。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如沸汤滚滚。安得一念清凉。纵发心修行。难下手做工夫。有聪明看教。不过学些知见资谈柄。绝无实用念佛又把作寻常看。不肯下死心。纵肯亦不得力。以但在浮想上念。其实藏识中习气潜流。全不看见。故念佛从来不见一念下落。若念佛得力。岂可别求[糸-八]妙耶。今有一等好高慕异。闻参禅顿悟。就以上根自负。不要修行。恐落渐次。在古德机缘上。记几则合头语。称口乱谈。只图快便为机锋。此等最可怜愍者。看来若是真实发心。怕生死的。不若持咒入门。以先用一片肯切心。故易得耳。颜生福持。问在家修行之要。故示之以此。观者切莫作没道理会。以道理误人太多。故此法门。尤胜参柏树子干屎橛也。

示嘉禾棱严堂主

经云。佛种从缘起。所谓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是知法界以缘起为宗。谛观世出世间。未有一法不从因缘而起者。棱严古刹。创自唐朝。长水疏棱严于此。其来久矣。以当王城阛阓之中。向为力者所侵五台陆翁。于此土受灵山付属。生以护法为心。达观禅师。乘时而出。与翁有大因缘。一见心相印契。即议欲复之。而荷担者难得其人。密藏开公。弃青衿出家。依达师为入室弟子。闻有复棱严议。全身荷之。禅堂告成。议刻方册大藏。以广法运。复蒙圣慈颁赐大藏。而大殿未有成也。不幸开公隐去。未克卒业。五台翁复下世。郡守蔡槐亭先生至。则一旦兴起。得包心弦居士为领袖。一时人心翕聚如响。不期年绀殿巍峨。金像晃耀。何其伟哉。揆之重兴之议。几二十年。时节因缘。故有不思议者存焉。予来双径。为作达师茶毗佛事。回过棱严。观其规模宏敝。真尘中净土。其禅堂精洁。诚幻海梵宫。及见主者林公。其人端庄循雅。忍辱慈和。可谓丛林之领袖也。尝窃悲夫五浊恶世。佛事付嘱菩萨。尚不敢涉此利生。而况博地凡夫乎。以林子之端雅。故见者无不敬。以林子之慈忍。故归者无不悦。以人皆敬皆悦之心。成未圆未就之事。如顺风扬帆而行安流。其到彼岸也何难哉。予谓狮弦将绝响矣。而幸有子继之。亦因缘所属耳。唯在子坚忍不拔之愿力。以守难成不易之道场。将为无穷不朽之佛事。大法流通。即子之心光所遍也。又何以不坚血肉之躯。而为三宝所惜乎。

示东禅浪崖耀禅人

金沙东禅寺。太史念西王公之所建也。以浪崖耀公主之。适闻老人有双径之行。特专嗣南容公。来请经。营安居。将为老人林歇地。九月既望。老人适至。见其精诚严整。大众清肃。专以背诵法华为业。期方七年。而成诵者三十余人。此希有之事也。居无几何。即往径山。缘毕将归匡庐。长揖人世。公恳留老人。意未能已。临别贻此示之曰。法界性中。安有去来之相耶。智眼未开。情尘斯隔。离合之见阕心。聚散之缘系念。非夫达三际不迁十方靡间者。未易臻无二之境也。且法华以实相为宗。过去之多宝现存。即今之释迦不灭。常住一心。永劫不昧。大通王子之因。直至于今。灯明授记之缘。法尔现证。由是观之。安有纤毫迁讹之相耶。试观白毫一光。洞照无碍。一切圣凡始终因果。居然目前。老人之去来。犹长江之皎月。东西各行。而本月湛然。苟一念纯真。则心光交彻。其无以世谛恒情。作生死常见也。愿公以法华三昧。究竟未来。则与老人眉毛厮结。同归实际。长劫相依。久远不离。又何区区于幻化空身。水月镜像。妄生彼此之念耶。老人行矣。公其勉之。

示王圣冲元深二生

佛性之在人。如水在高原。有穿凿者。无不得之。良以吾人烦恼根深。爱憎情固。不啻高原之土也。苟能力凿深求。施工不已。务在拔烦恼之根。裂爱憎之网。则法性渊泉。源源不竭。溉灵根而沃智慧之芽。不唯道果可期。且将浚潜流而润焦枯。普益人天。同归法海。涓滴而与渤澥同彼。此岂外求之耶。圣冲元深昆季。久入紫柏之室。哲人往矣。恐性水清流。不无雍阏。老人适来。而为疏之。今则开发源头。从此永无枯竭。其无以烦恼干土。投而浊之也。

示孙诜白

无明生死根株。只在现前一念。如人周行十方。尽生平力而不已者。将谓已涉千万途程。殊不知未离脚跟一步也。是知历劫妄想迁流。生死轮转。实未离当人一念耳。若能日用现前。见闻觉知。念念生处着力觑破。生处不生。则历劫生死情根。当下顿断。其实不假他力也。佛说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岂虚语哉。老人指示父母未生前一句。着力参看。他日当有自信之时也。

示姜养晦

姜生少年英发。骨气不凡。非灵根夙植般若种子深厚。未易得此美质也。幼稚曾见紫柏大师。即命之曰信光。意谓性具般若之光也。适参老人请益。因字之曰养晦。吾人日用见闻知觉。皆智光焕发。第被无明蒙蔽。变为情识。故暗而不彰。苟能自信本有真光。不昧于现前境界。爱恶关头昏闇之中。灵光独耀。不被情根之所蒙蔽。是于晦而能养。则光体愈明。而真元可复矣。用其光无遗身殃。姜生体此。则广大光明。当发现于动作云为之间。功名建立。皆不朽之盛业。岂可自昧而不信耶。但在我慢幢摧。则光明自露耳。

示众

近来诸方少年。有志参禅者多。及乎相见。都是颠倒汉。以固守妄想为誓愿。以养懒惰为苦功。以长我慢为孤高。以弄唇舌为机锋。以执愚痴为向上。以背佛祖为自是。以恃黠慧为妙悟。故每到丛林。身业不能入众。口意不能和众。纵情任意。三业不修。以礼诵为下劣。以行门为贱役。以佛法为冤家。以套语为己见。纵有能看话头做工夫者。先要将心觅悟。故蒲团未稳。瞌睡未醒。梦也未梦见在。即自负贡高。走见善知识。说[糸-八]说妙。呈悟呈解。便将几句没下落胡说求印正。若是有缘。遇明眼善知识。即为打破窠臼。可谓大幸。若是不幸。撞见拍盲禅。将冬瓜印子一印。便断送入外道邪坑。堕落百千万劫。无有出头之时。岂非可怜愍者哉。此等愚痴之辈。自失正因。又遭邪毒。纵见临济德山。亦不能解其迷执。岂不为大可怜愍者哉。禅门之弊。一至于此。谛观从上古人。决不是这等。但看百丈侍马祖。每在田中作活。如插锹子。野鸭子公案。便是真实勘验工夫处。以此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诫。杨岐之事慈明。二十余年。行门亲操。执事百千辛苦。未尝惮劳。故得光明硕大。照耀今古。若懒融之负米。黄梅之碓房。历观古人。无一不从辛苦中来。何其今之少年。才入丛林。便以参禅为向上。只图端坐。现成受用。袖手不展。一草不拈。如此薄福。绝无惭愧之心。纵有妙悟。只成孤调。绝无人天供养。况无真实修行。虚消信施。甘堕沉沦者乎。若是真实为生死汉子。当观本师释迦文佛。于三千大千世界。无有如芥子许。不是为求菩提舍头目髓脑处。如此当发勇猛。[拚-ㄙ+ㄊ]舍一条穷性命。将这一具臭骨头。布施十方。供养大众。一切行门。苦心操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若于日用六根门头。头头透过。便得法法解脱。古人云。从缘入者相应疾。如此用心。三十年不改。纵不悟道。再出头来。定是顶天立地汉子也。老人以此示之遍告同参。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八

侍 者  福 善 日录

门 人  通 炯 编辑

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法语

示归宗智监寺

归宗为古尊宿说法地。达观师倡缘兴复。既而湛公竭身尽力。竟还故物。今廿余年。湛公化去。弟子修慈荷之。予丙辰夏。来礼金轮舍利塔。睹其寺。规模甲匡山之胜。因思辅弼者。诚难其人。众中见禅人在智。眉宇秀拔。卓有骨气。因属主者。命为监寺。禅人善密行。凡众人尽日所务有不及者。视其当务。必通夕不寐。一一亲为料理。明发则事无不办者。予嘻嘘而叹曰。有是哉。予尝见丛林年少。率无惭愧。一味养懒。三业不摄。礼诵不修。甚至白昼安眠。安肯终夜不寐。身任其劳。以备大众之务乎。昔佛弟子千二百人独称罗睺为密行第一。故为佛长子。此土前辈诸祖。唯百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遂为丛林千古典刑。永明每日行一百八事行。故阎罗殿上。图像供养。佛说三千大千世界。无有如芥子许。不是菩萨舍身命为众生处。故感为天中天。是知从上佛祖。无有不从行门。建立世间福田功德也。禅人能以此心。放舍身命。荷负丛林。即是建立三宝。三宝常住。即是续佛慧命。慧命不断。即是报佛深恩。知恩报恩。即是慈父之孝子矣。既秉如是行愿。二六时中。念念谛思。我自无始生死以来。舍此身骨如须弥山。所饮母乳如四海水。如此舍身受身。皆造生死苦业。何曾一日以此身命。修出世行乎。若果有之。则吾今生。定不如此在凡夫地矣。今幸有此身。发难得之志。一生尽命。不舍本行。则是一生超过百劫千生矣。如此。乃谓不虚生耳。禅人从此更发精进。居一切时。但将赵州狗子佛性话头。蕴在胸中。随就作处。心心参究。毕竟因甚道无。一旦搕着抹着。一念疑团迸裂。从前生死。顿然了却。是可谓福慧。二严一生取办。古人云。移花兼蝶至。买石得云饶。前三十六代祖师。一齐在禅人眉毛上。转大法轮也。

示自宗念禅人

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自利谓之修慧。菩萨发心。勤求无上菩提。菩萨虽知法性空寂。而不舍有为诸行。知法性空。是谓自利。不舍诸行。是谓利他。从上佛祖。未有不由二行。得出生死者。是以释迦世尊。历劫勤修难行苦行。我等旷大劫来。于生死海。头出头没。舍身受身。不可思议。皆是虚生浪死。何有一毛真实行门。若有寔行。则定不似今生。者头面也。回光返照。猛自思惟。岂不痛哉。禅人今幸仗夙缘。早得脱俗。永离苦海。又得安居名山。诸祖说法胜道场地。此万劫难遇之缘。正是饥逢王膳。病遇医王。自当庆幸无量。即尽此形寿。拌舍一生。作此功德。已胜百劫千生。空过无益也。禅人当信老人言。自今之后。发坚固不退之心。持勇猛刚强之志。尽自己色力。量自己才能。办一片肯心。任缘随愿。耐心耐烦。忍苦忍劳。即一日成就一种功德。已胜一生空过矣。禅人自说身弱神疲。不能任事。古人贵在心力强愿力大。不在色力健不健也。今虽小恙不为大苦。若造恶业。堕在三涂。即求今日。以小病小恼之身心。求作福田之利益。不可得也。佛令众生。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正是今日策发精进幢也。古德云。宁有法死。不无法生。纵舍此身命。作此妙行。犹为般若舟航。可到彼岸。苟不勉力强志。可谓虚负此生。既到宝山。空手而归。岂不惜哉。若能安心于无事。则心空。心空则神不竭。神不竭则身不劳。如此是为无作妙行。遇缘即宗。定不为日用所转。头头成就大解脱门矣。当谛思之。

示陆将军(名世显号镇湖)

将军为濠梁世胄。天性英杰。其杀机固所赋也。中年知向道。入海门周先生室。先生拈古人劝君识取主人公之语。示之。老人归隐匡山。谒老人金轮峰下。自知杀业太重。愿求忏悔。老人喜其性直无伪。固古豪杰忠肝义胆之俦。第古今赋此天性者多。尽错用其心。故以佛种子。翻作地狱苦具耳。佛性无二。众生与佛。不隔一毫。达性众生即佛。不达性佛即众生。如清冷之水。以之献佛则清净。以之洗秽则污浊。故佛之慈悲。即众生之杀机。古德云。护生须用杀。杀尽始安居。又云梵语阿罗汉。此云杀贼。经云。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有大功勋。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尔时如来一大欢喜。此释迦老子。劝人杀生之榜样也。以佛能如此杀生。故号大雄猛。世尊。世人愚痴。赋有雄猛之佛性。而不自杀其贼。翻以杀人。劫劫生生。酬偿地狱之苦。而自以为功多。岂不为至愚至痴。倒用其佛性者哉。语云。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罪之大者。莫大于杀生。其杀人以为功。杀生食肉。恣口腹。以为快其愚等也。将军能回心向上。自求多福。从今日去。以杀生之勇自杀其欲。佛言贪欲瞋恚。过于怨贼。能自断之。是为杀贼。能破烦恼。出生死苦。是为大雄。以此直求无上佛果。是为大赏。其杀之利有如此者。而自弃不谋。可谓智乎。虽然。杀人则易。自杀则难。故云出家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老人葛藤至此。是谓法施慈悲。将军信此。是真忏悔。

示慧成信首座

首座慧成。中年弃妻挈子出家。曾参达观莲池两大师。乃至南岳湖东掩关。老人将卜居南岳。成破关相迎。遂侍巾舄。一日作礼。白言。某幸末法。为佛弟子。志出生死。亲见三大师。现身五浊恶世。卫护法门。行其难行。忍其难忍。调其难调。每见如来教中教菩萨法。将谓空言。今亲承三大师之行履典刑。现在便可尽形寿依归。诚难舍此。别求怙恃矣。乃写三大师之真。终身佩奉。且生生世世。执此愿轮。即往来人天。周流六趣。曾无厌倦。乞师为我证明之。老人闻而笑曰。此固子之深心本愿。虽然似矣。犹未探其本也。请试观夫本师和尚。毗卢遮那。法身非身。以文殊观音普贤三大士之行。以成其身。文殊智也。观音悲也。普贤行也。舍此三者。则法身寂寥。亦无寄矣。故如来法身。若言其智。则彻法界理事因果。乃至草芥尘毛。无不尽其源底。尽众生界心念头数。莫不彻其根源。若言其悲。则尽众生数皆为己身。凡众生之饥寒困苦疾病痛痒。乃至三涂剧苦。皆菩萨全身一体共受。故能不舍于一众生。若言其行。则尽虚空彻法界。无一草芥尘毛。不是菩萨舍身命处。故普贤十愿。一一皆言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行愿无有穷尽。是故本师毗卢遮那。以此三法。成就一身。少一法而法身不成。即一众生而非自己。则法身不遍。乃至尘毛草芥。一有不彻。则未尽无明。以至虚空尽处。而行愿亦尽。则法身断灭。虽然。于法界性中。观此三者。如首罗三目。即一即三。非三非一。于寂灭海中。犹似沤灭沤生耳。若有挺特没量大人。能于毗卢顶[宁*页]上行。回视此三行者。大似唤奴作郎矣。以彼区区介尔之行。较三大士者。又不啻奴儿婢子。岂能尽佛法身之量哉。苟能从此发坚固心。放舍身命。建立三宝。凡有纤毫裨法门益众生事。皆法界全体之德用。如由一尘以遍诸尘。始一毛而融多毛。从今生以极未来。劫劫生生。下退此心。亦如普贤之虚空界尽。而行愿无尽。生生世世。食息起居。行住坐卧。未离本师一毛孔外。三大老者。乃于法性海中。同出同没。不出如幻三昧。逢场作戏。竿木随身。说幻法以开幻众是则有之。何足以为师哉。其无以限量心。自隘如来法身境界。可也。

示自觉智禅人

佛言。汝等比丘。每于辰朝当自摩头。此语最为亲切。老人每每思之。吾佛慈悲。痛彻骨髓。常谓末法比丘。多所受用。安居四事种种供养。各各自谓所应得者。更不思我是何人。物从何来。为何而受。所以知恩者希。而报恩者少。特未一摩其头耳。苟回光一摩其头。则不觉自惊曰。吾为何剃除须发。不与俗人为伍耶。苟知形与俗异。则居不敢近俗。身不敢入俗。心不敢念俗。如此则乐远离行。不待知识之教。而自发勇猛。入山唯恐不深矣。又安忍混从市俗。纵浪身心。为无惭人。作无益行耶。自觉禅人。向住人间。来匡山。礼老人。愿枯心住山。修出世行。老人因示之以福慧双修之行。修慧在乎观心。修福在乎万行。观心以念佛为最。万行以供养为先。是二者。乃为总持。吾人日用一切。起心动念。皆是妄想。为生死本。故招苦果。今以妄想之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成净土因。是为乐果。若念佛心心不断。妄想消灭。心光发露。智慧现前。则成佛法身。然众生所以贫穷无福慧者。由生生世世。未尝一念供养三宝。以求福德。直为生死苦身。念念贪求五欲之乐。以资苦本。今以贪求一己之心。转而供养三宝。以有限之身命。随心量力。供养十方。乃至一香一华。粒米茎菜。则如滴水入沧溟。一尘落大地。纵海有枯而地有尽。其福无穷。故感佛果华藏庄严。为己将来自受用地。舍此则无成佛妙行矣。禅人如生疲厌。当自摩头。则自发无量勇猛也。

示龙华泰禅人

余往乞食长安时。过龙华树下。主人瑞庵师。物色余甚欢。视犹多世亲因也。余睹王舍城中诸住刹者。率多浮习。独师孤硬洁介。遇物不假辞色。心知其非尘中人也。遂相与莫逆。数数往来。诸弟子辈。亦莫不以余为亲。故无间然。及师化去。其孙潭公。视余犹视师余被放岭外。愧生平竟无以报德者。顷余出岭之南岳。法孙泰禅人。远来相讯。余见之。不觉五内酸痛。昔之与师音声相貌。居然在目。及余之双径。了达大师因缘。禅人相侍。既而余归匡山。则携禅人与之同归。意念尔祖之德。冀成就禅人出世之业。为报地耳。居期年。以开荒之劳。身心未及放下。顷政为禅人指示。发觉初心。方有趋向。乃翁以书招之。属以他缘。余刻意留之。不可得。禅人将别。请益。因示之曰。吾出家儿。先须急其大者。略其小者。何谓大。生死是也。何谓小。世缘是也。古德云。除却死生真大事。其余都是可商量。以众生沉沦苦海。汩没世缘。积劫以来以至今日。未尝一念返省。今幸为佛弟子。身着袈裟。且又遇知识。有入道之缘。而不拌舍世缘。苦心参究己躬下事。切恐今生错过。纵出头来。未审可能如今日诸缘毕具否也。禅人今以乃翁之命不敢违。去则固尔。当以死生之念为急。办道之缘不可失。事毕旋归。老人幸得活埋空山。但存残喘一日。则与禅人切磋大事。有一日之功。老人以毕命为期。禅人以死心相侍。但得禅人当人一念光明焕发。不独禅人以了积劫生死大事。亦是老人所以报乃祖之地。不负此世际会因缘也。禅人行矣。其无久滞他乡。重增生死业累耳。

示翠林禅人

佛祖教人。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心真则凡所动作言行举措。无一事而不真。行实则凡所云为。无一行而不实。故真实如好种子。其余作为立行种种。皆发生之缘。以是之故。抽芽发干。开花结实。究竟不虚。故佛说发心修行。如布种子。成就菩提。以为结果。果者实也。以始终皆真实故。故佛呵二乘为焦芽败种者。以其心行不真实故也。从上诸祖。教人参须真参。悟须实悟。是知一切众生。虚生浪死者。以其妄想颠倒用事。劫劫生生。未曾一念真实。故于生死海中漂流。难到彼岸。所谓业识茫茫。无本可据耳。况为佛弟子。身在袈裟之下。岂可流浪一生。念念妄想业识流转。曾无一念返省。而求真实履践之行。此乃向袈裟下失却人身。最为可怜愍者。禅人既不远千里。来参老人。必发一片真实信心。以此空山寂寞之中。非掠虚之地。何所为而来耶。既发真实信心。不是一见便了。不求一段真实之行。亦徒然耳。若求真实之行。即从真实心中发现。果有真真实实为生死之心。必须将从前有生以来。及出家以来。从头一一细思检点。何曾有一念一行。是真实事。从前已是空过。即从今日已去。发一片出世之心。将一切世间情根。妄想攀缘。一齐放下。将此一把骨头。一齐抛却。将此一条性命。纳向空山大泽之中。任他日炙风吹。一切安逸饱暖思虑。尽情撇却。单单直以死生一念。挂在眉毛上。将一则。古人公案。蕴在胸中。日夜参究。看他一念世间心起。便是堕在生死处。定要把断。不容毫发。如此参究。不悟不休。即此一着。便是为生死真实心。即以此心。向二六时中。一切动作云为种种行门。至礼拜三宝。供养十方。调和大众。看待老病一切行门。无不亲身竭力承事。不生一念厌倦心。不生一念人我是非得失心。不起一念休歇止足想。如永明大师。每日行一百八件方便行。尽形不改。即此便是真实之行。如此操心立行。透出本地光明。则将积劫所染一切贪瞋痴爱习气种子。一一消融。化为成佛真实种子矣。如是用心。可谓不虚此生。不负出家。不枉远犯风波。参访知识。若仍前涉虚。止作尝情。业垢罪垢种子。但随妄想而行。不唯辜负此生。实取穷劫三途之苦耳。

示顺则易禅人

沙门释子。乃出尘之人。亲近佛法。乃出情之法。实破我之具。方今学者广学多闻。但增我见。少能餐采法味。滋养法身慧命者。岂非颠倒之甚也。易禅人以多闻无益。志在清修。固已远矣。然徒以清修为行。而不刻意究竟生死根株。不深穷佛祖不到之地。此其创志不远。是以一日之价。为得也。可不负其本有哉。吾徒所难得者。厌世俗。最难得者。厌生死。禅人今知其厌。而不知究其所以厌。是犹然以五十步笑百步也。嗟予老矣。余日无多。生死大患。横在眉睫。恐厌之不极。禅人年亦长矣。能以老人之厌自厌。倘不厌老人相与千岩万壑之间。绝影忘言。修厌离行。从此长揖五浊。永离四生。同游广大极乐之乡。岂不为最上因缘哉。又奚止于裹粮千里之。适视彼榆枋莽苍者。固未足与道也。

示[糸-八]机参禅人

禅人以持明为专行。从事者三十年。心地未有发明。乞老人指示。老人因示之曰。佛说修行之路。方便多门。归源无二。即参禅提话头。与念佛持明。皆无二法。第不善用心者。不知借以磨炼习气。破除妄想。返以执着之心。资助无明。故用力多而收功少耳。此事如用瓦子敲门。只是要门开。不必计手中瓦子何如也。以吾人无量劫来。积集贪瞋痴爱杂染种子。潜于藏识之中。深固幽远。无人能破。圣人权设方便。教人提一则公案为话头。重下疑情。把断妄想关头。丝毫不放。久久得力。如逼狗跳墙。忽然藏识迸裂。露出本来面目。谓之悟道。若是单单逼拶妄想不行。何必话头。即婆子数炭团。专心不二。亦能发悟。况念佛持咒。有二法哉。禅人持明三十年念见效者。不是咒无灵验。只是持咒之心。未曾得力。寻常如推空车下坡相似。心管滚将去。何曾着力来。如此用心。不独今生无验。即穷劫亦只如此。及至阴境现前。生死到来。依然眼花撩乱。却怪修行无下落。岂非自误自错耶。禅人从今不必改转。就将持咒的心作话头。字字心心。着力挨磨。如推重车上坡相似浑身气力使尽。不敢放松丝毫。寸寸步步。脚跟不空。如此用力时。只逼得妄想流注。塞断命根。更不放行到此之时。就在正着力处。重下疑情。深深觑看。审问只者用力持咒。的毕竟是个甚么。觑来觑去。疑来疑去。如老鼠入牛角。直到转身吐气不得处。如此正是得力时节。切不可作休息想。亦不得以此为难。生退息想。及逼到一念开豁处。乃是电光三昧。切不可作[糸-八]妙欢喜想。从此更着精彩。拌命做去。不到忽然藏识迸裂虚空粉碎时。决不放手。若能如此持咒。与参禅岂有二法耶。所以道。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便可证明。即亲见佛祖。亦不易老人之说也。

示智沙弥

方今出家儿。于末法斗诤坚固之时。有能决志为生死大事。单提向上一着。以了悟为期。此上上根人。诚不易见。今亦有参究此事。又恶觉恶习浓厚。蒲团未稳。邪见横生。多落魔道。此其难也。古德云。未能参究向上。且于教法留心。时光亦不空过。其留心于教。亦有两般。一则根器稍利。力穷性相宗旨。深彻其源。以多闻熏习之功。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是则不独目了心性。抑且为人师。此亦报佛深恩。不负出家之志。至若根器稍钝。不能广亲教乘即持诵一门。尤为要行。故天台大师。以读诵受持为五品观行之首。即法华所说。持经法师。现在父母所生肉身。即得六根清净。此持经之功。岂劣行哉。沙弥既知厌生死苦。投佛出家。苟无专心一行。岂不辜负此生。即持经一行。能专心一志。如古人潜心理观。一旦忘言契会。得佛心宗。是由文子而得总持。此所谓旋陀罗尼门。由此证入。历劫生死根株。仗此法门。一时顿断。岂不为无上菩提之径路乎。若悠悠岁月。唐丧光阴。堕于粥饭常流。岂不虚消信施。重增业累。又何取于出家为哉。

示性觉禅人

出家本为生死大事。今出家儿。不知生死为何物。但知随波逐流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古人参方行脚。访寻知识。单为究明己躬下事。今人行尽天下。历遍丛林。唯鼓粥饭习气。竟不知善知识为人处。可惜奔波一生。到底了无下落。是为可怜愍者。至有一念为生死心的。不知修行之要。或以礼诵念佛为修行。一生辛苦。到底于己躬下事。如黑漆桶相似。于生死分上。了没干涉。禅人发心真实为生死大事。唯有参究向上一着。为真实工夫。先要办一片长远决定不退之志。古人二三十年。单提一念。不悟不休。第一不得指望速成就。释迦老子。三大阿僧祇劫。磨炼身心。岂是钝根耶。古德参究机缘尽多。唯有念佛的是谁一则审实话头。最易得力。禅人今日发心参究。但将此一则公案。时时提撕。先将身心内外一切妄想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没可放处。即深深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四字历历分明。急着眼看。看得少不得力。又提一声佛。有力便下疑情。审问者念佛的是谁。审之又审。毕竟是谁。看得才有昏散现前。即便快着精彩。又提又看。又审又疑。疑到疑不得处。胸中如银山铁壁。立在心目之间。如此便是话头得力时也。若到此得力处。正好重下疑情。于日用一切时。一切处。念念不移。乃至久久梦中。一似醒时一般。若用力到此。决不可退堕。忽然疑团迸裂。自然顿见本来面目。若肯发此决定之志操不退之心。但只一念直直行将去。切不可求速效。切不得将心待悟。若工夫绵密。自有打破时节也。如上所说参究一节。最是易为省力。是要放得下。提得起。靠得定。疑得切。不拘行住坐卧。动静闲忙。都是用心的时节。六祖云。若论此事。轮刀上阵。亦可做得。此之谓也。禅人有志。真为生死。便从此一路下脚。

示宝藏相禅人礼普陀

观音大士。证圆通本根。以法界身。随缘应现。岂定居于普陀耶。海喻生死。山喻涅槃。大士以法身普应生死海中。即众生日用寻常。皆大士威神显现。湛然寂灭。犹如宝山。故以海中普陀象之。由在众生烦恼海中。众生有苦。即大士之苦故。一称其名。即得解脱。乃众生唤醒自心大士。大士现前。则寂灭现前。寂灭则苦不能到。故山在海中。波涛不能撼动。是故名为大士常居普陀。非局指海中拳石。为大士栖托也。众生迷妄不礼自心大士。亲踞寂灭道场。巍巍不动。如海中山尔。乃跋涉山川。必数千里外。跉跰辛苦。而向外求之。迷之甚矣。虽然。如是。经云。归元无二。方便多门。今大地众生。皆信大士于南海。合就其机而引进之。令其涉海登山。一呼大士。猛省自心。则触目波涛。皆入圆通之门。必使自信而后已。同此行者。但有一人能信老人此言。则不负一翻行脚。不然。则空费草鞋钱也。

示明辉禅少林礼祖

若论此事。佛未出世。祖未西来。照天照地。无欠无余。即黄面老子出世。胡乱四十九年。终日摇唇鼓舌。亦未道着一字。及末后拈花。迦叶破颜微笑。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今付与汝。大似空拳诳小儿。自是唤作教外别传之道。一似钵盂安柄。一人传虚。十人传实。达磨西来又说作单传直指。少室九年。赚得神光痴种。立雪断臂。将谓有甚奇特。究竟到底。直是个觅心了不可得。从此承虚接响。大家都架空中楼阁。各立门庭。二派五宗。毕竟不曾为人拈出。直至如今。大地黑如漆。致使痴狂之辈。向鬼窟里弄精魂。自谓传少林禅。是某家儿孙。如此诳惑愚人。岂不痛哉。禅人今日参老僧。老僧此间无佛法禅道与人。说甚么乾矢橛。禅人又要走向少林。礼鼻祖。求佛法禅道舍却自己脚跟下一尺土。更向千山万水之外。向他家。屋里觅。岂智也哉。禅人试将己躬下理会。看。未出门一步。与到匡山时。是同是别。即今离匡山一步。到少林往返归来时。是同是别。若是别。则未出门一步。早已错却了也。况千里万里乎。禅人如不信老人。试到少室。问取单传堂前露柱。看。是个什么。

示法界约禅人

禅人生长建昌。自离尘以来。久走方外。曾礼紫柏及老人于大都。已三十余年。复觐老人于匡山。因示之曰。从上出家儿。皆为生死大事。登山涉水。求善知识决择。于一言一句之下。剿绝命根。将百千万劫尘劳恶习。当下顿断。如脱鞲之鹰。自此不复受人拘絷。即能掉臂生死路头。绝无顾盼。谛观传灯诸祖。为人抽钉拔楔处。有甚[糸-八]妙秘密耶。只是学人。一向单为生。死一着。蕴在胸中。吞不入。吐不出。扼塞不通。如丧老妣相似。偶因缘时熟。忽遇善知识拄杖头。一拨便转。更有何疑虑耶。唯的信自心本有而已。今人行脚。走遍天涯。入遍丛林。眼中到处热烘烘。便是好道场。见粥饭精洁。一顿饱齁齁的。便是好知识。从遇明眼知识。都被热瞒。当面错过。如此行脚参方。不为本分事。便是流浪生死。一生空过时光。枉费草鞋钱。岂不大可叹息耶。禅人为生死。出家行脚。参知识。住名山。行苦行。种种法行。一一经历。且道即今生死事。毕竟如何。且道。前见紫柏老人。今见老人。与未见时。有何差别。且道今在匡庐万仞峰头白云深处。与王舍城中万仗红尘里境界。是同是别。若道是同。且隔三千里外没交涉。若道是别。衲僧行脚。眼在甚处。若向者里定当得出。三十年即今日。今日即三十年前。红尘即白云。白云即红尘。一切生死烦恼业行。及种种差别境界。无不触目寂灭矣。其或未然。今日再行脚。从头起重到五台峨嵋。参见文殊普贤。试问何等是平等一际寂灭法门。待有话会。再来与老僧相见。

示崇观禅人

观禅人往来吴楚。不远数千里来参。一见则知其有志而未能也。老人愍其远来。且无可指示。但因其名。乃字之曰见微。以众生生死根株。微细流注。妄想昏迷而不自知。故吾佛大师设观以照之。良以微非观照无以见生死之力大。观不涉微。无以显照用之功力。能破幽微。则生死可出。此特教家之极则。若是衲僧分上。自有格外钳锤。但能一念如铁壁银山。塞断咽喉无吐气处。直得死而复苏。方有少分相应耳。禅人方且波流识海。未能剿绝命根。他时后日。苟能吐却杂毒。放下身心。再来参请有分。

示六如坤公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祖耳。未有欲求作佛祖。而不遵佛祖之言教者。舍教而言修行。是舍规矩而求方圆也。且佛教阿难。开口便道应当直心。净名云。直心是道场。马鸣大师。开示修行切要。须发三种心。谓直心。正念真如。法故。深心。要集一切诸善行故。大悲心。愿救一切众生苦故。从上诸祖。未有不发此三种心者。学人祇知瞢瞢的去参话头。只要妄想贪求[糸-八]妙。却不知是直心正念真如。祖师方便法门。若说真如二字。学人早作道理会取去。谁肯下死工夫做。若只教去看话头。看到话头。逼拶历劫情根。忽然断处。从来一切妄想情虑。当下消灭。求一念生心。了不可得。到此便是离念境界。正所谓正念者无念也。若到无念。则不求与真如合。自然觌体相应。如此便是佛祖教人直心的样子也。是知参禅。更无别样巧法。只是要人实实死做做到恁般田地。岂有甚秘密巧妙哉。此乃第一直心修行也第二深心。要集一切诸善功德。此诸善功德。不是外边有为的事。如达磨大师。对武帝云。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是真实功德。是知达磨所说净智妙圆。正是马鸣直心正念真如。马鸣所说诸功德。就是将直心正念去做。以真如遍成一切有为事法。今日要求证真如。不是在死眉死眼鬼窟里求。要在一切日用有为万行上求。所以行上求者。不是在事上别讨出一个[糸-八]妙真如来。只是就将直心正念。在一切事上验看。可与直心正念相应不相应。若事事法法。都与直心正念相应。则目前无一法一事。不是真如境界矣。所以马祖与百丈诸弟子。日用中。搬柴运水。锄田插禾。烧火煮饭。事事上觌面勘验。寻常一言一句。冷言热语。都是要弟子入证真如之门。若勘到果然一切处不昧。方许有为人分。若胸中丝毫未透。未到无念境界。起心动念。即被业转。堕在生死窟中。故未轻许印正。此传灯千七百则葛藤。皆真实印正语。非[糸-八]妙机锋语。如今学人都把作[糸-八]妙奇特言句。蕴在胸中。当作己解。日用头头。未曾一毫看破。岂不误哉。第三大悲心。愿拔一切众生苦。如今学人。见拔众生苦。是菩萨事。待他日成了菩萨。才度众生。却不知能度众生。方是菩萨。度众生苦。不是有了神通妙用。才去度众生。却就是直心正念。集诸功德处。就是度生事业。且如世尊。教须菩提度尽众生。实无众生可度。乃至广行六度。更无一法可行。乃至上求菩提佛果。亦无所得。且度众生。岂不是集诸功德。实无一法可得。岂不是直心正念真如。如此妙用。乃自己日用神通。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则何法而非功德事哉。以众生日用种种事法。皆是烦恼现行。今以真如一念。事事法法上印破。都转作真如妙用。便是度自心之众生。如此参学。是名真参实究者。不是现成端坐养懒。过了三年五载。便夸大口。说我参禅几多时。悟了多少妙处。如此见识。都阎老子前吃铁棒汉。反不如三家村田舍郎。他倒免酬信心檀越宿债。老汉看来。佛祖教人。原是分分明明。只是后人错会。所以误耳。禅人既归心老人。须信老人言。从今将抱守琉璃瓶子。一拶粉碎。将从前参的。都移在一片身心上。向成就众生门头。拌却性命去。一一着实体验过。发广大心。能引一众生发菩提心。便是拔一众生之苦。自破一分我执。损一分烦恼。消得一分我见烦恼。便是证一分真如境界。若从此以去。更发长远心。即三生十劫。劫劫生生。行到烦恼消尽处。便是度尽众生处。若众生烦恼一时都尽。更要成甚么佛祖。

示西印净公专修净土

近世士大夫。多尚口耳。恣谈柄。都尊参禅为向上事。薄净土而不修。以致吾徒好名之辈。多习古德现成语句。以资口舌便利。以此相尚。遂到法门日衰。不但实行全无。且谤大乘经典为文字。不许亲近。世无明眼知识。卒莫能回其狂澜。大可惧也。大都不深于教乘。不知吾佛度生。方便多门。归源无二之旨耳。世人但知祖师门下。以悟为上。悟心本意。要出生死。念佛岂不是出生死法耶。参禅者多未必出。而念佛者出生死无疑。所以然者。参禅要离想。念佛专在想。以众生久沈妄想。离之实难。若即染想而变净想。是以毒攻毒。博换之法耳。故参究难悟。念佛易成。若果为生死心切。以参究心念佛。又何患一生不了生死乎。惟此净土法门。世人以权目之。殊不知最是真实法门。谛观普贤。以法界为身。修十大愿。必指归净土。马鸣传心祖师。宗百部大乘。作起信论。究竟结归西方。东土传灯诸祖。虽不明言净土。但悟心既出生死。不归净土。岂成断灭耶。永明会一大藏。指归一心。亦摄归净土。禅至中峰。时在季世。而极力赞扬西方。况此法门。乃本师无问自说。十方诸佛共赞。岂诸佛菩萨。诸大祖师。反不如今之业垢众生。而妄谈耶。净公中年弃爱出家。初参紫柏大师。授参禅之指。今于净土一门。愿修而未决。老人因谓之曰。此事不必问人。只看自家为生死心何如。若为生死心。如救头然。志要一生取办。譬若人患必死之病。有人觅还丹可救。一人授以海上单方。足以起死回生。只在病者。有决定心信此可服。更不必待觅还丹。只服此单方。顿令通身汗出。绝后方苏。是时始知其妙。但谛信此法。专心一志。至临命终时。方自知其郊耳。又何必问取他人。勉矣行之。决不相赚。

示沙弥性铠

沙弥性铠来参。请益老人。字之曰坚忍。惟佛示弟子曰。着忍辱衣。名坚固铠。以铠为御患之具。譬夫大将。临敌。不遭矢石之患。而能全身保命。有必胜之功者。铠之力也。且吾沙门释子。蹈生死之场。遇五欲诸魔之大敌。非忍力坚固。不足以胜之。故曰忍色。忍欲。难忍能忍。方能保全法身慧命。以臻极乐之场。即吾佛亦曰种种诸难。皆当能忍。况末法险道。多诸患难。苟无坚忍之力又何以克全出世之业乎。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九

侍 者  福 善 日录

门 人  通 炯 编辑

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法语

示夜台禅人

文殊菩萨住清凉山。与一万眷属常演说法。故西域沙门遥礼此山。为金色世界。华严经云。一切处文殊师利。从一切处金色世界而来。由是观之。文殊果常住于此山耶。盖众生界中。烦恼所集为热恼地。若行人能开智眼。达本情忘。知心体合。则当下清凉。如是。则触目无非文殊化境。步步不离清凉道场。此所谓一切处文殊金色世界也。夜台禅人。久住台山。夜游故得此名。今来南方行脚。参礼知识。是必亲从文殊指点而来。如善财之南询。虽经百一十城。未动脚跟一步。如前周行十方世界。未离金色界中。在在知识逆顺法门。无非文殊智眼。今见老人于五乳峰头。与金色世界是同是别。者里辨得。许你亲见文殊。其或未然。再买草鞋行脚去。参。参。

示省然觉禅人

性觉禅人中岁出家。远来匡山求授具戒。以有隐疾不能久侍。辞归请益。老人因示之曰。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所谓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是故佛说金刚戒。心地法门。乃断欲之利具。出苦之舟筏也。汝今幸闻此法。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如圆觉经云。当观此身。四大合成。我今观此坚硬归地。润湿归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谛观四大。各有所归。今此妄身当在何处。如是观察。念念不忘。心心不昧。久之纯熟。当见此身忽然脱空。四大若空。诸苦顿脱。即此工夫。便是出生死之第一妙诀也。从上诸祖。未有一人不从参究中来。得了悟心性者。未有不修而能得利益者。汝当更念。此身虽苦。幸存一息。尚可求能出之方。若一失此。身枉着袈裟。则将来三途之苦。动经长劫。虽欲求出。不可得也。故云。思地狱苦。发菩提心。勉之毋怠。

示说名道禅人

道学人。往参老人于曹溪。特为发明金刚般若宗旨。以吾人修行。不仗般若根本智。生死难出。然此般若。非向外别求。即是吾人自心之本体。本自具足。故今修行。但求自心。更不别寻枝叶。佛祖教人。只是返求自心。故云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又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以我自心。元是般若光明。本来无物。但因一念之迷。故日用而不知。但知有此幻妄之假我。即不知有本来常住法身。即今要悟本来法身。即就日用现前。六根门头起心动念执着我处。当下照破。本来无我。无我则无人。无人则了无众生。众生既空。则生死根绝。生死既脱。则无寿命。是则四相既除。一心无寄。岂非无住之妙行乎。若不能当下了悟。只将六祖本来无物一语。置在目前。但见一切境缘。对待生心之时。便是我执。就此执处一照。照破。则当下情忘。对待心绝。即是无我。无我则无人。人我既空。则日用身心。了无挂碍。以日用逆顺境界。皆是生死路径。若境界看破。了无挂碍。则生死根株。亦从此倒断矣。如是。岂非善修般若无住之妙行乎。禅人有志。要出生死。必以此为第一义。此外别求。即落外道邪径矣。

示魏圣期

圣期居士。顷以书来。请益云。某迩来。虽惕然于生死大事。欲随处解脱。惟横逆忽来。不能当下消受。虽旋能觉知。主人已被牵缠矣。观此来意。乃真切有志于生死大事者。第未遇善知识。指点心地工夫。故无把柄耳。盖吾人。从来只认妄想为心。不知本有佛性。一向只在世情逆顺境界上起好恶憎爱。种种分别知见。殊不知此等憎爱喜怒之情。全是生死根株。举世之人。未有不在此中一生交滚者。古德教人。参禅了生死。不是离此。别有[糸-八]妙。只是在此等境界上憎爱之心看破。便是了生死。以此憎爱妄想。从来习染纯熟深厚。若无方便法门。岂能敌得。所以参禅看话头之说。正是破烦恼之利具耳。所以被他牵缠者。直为无此话头作主宰耳。只如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曰无。即将此一无字。怀在胸中作话头。下疑情。念念不忘。心心不昧。一切闲忙动静应酬忽遽中。只提此一语。重下疑情审问。疑来疑去。只有一个话头现前。纵是看书。才放下书本。回头一看。便下疑情。此疑坚固。切不可作道理思量解会。只要一个疑念真切。久久纯熟。但见心中妄念起时。如此一问。当下冰消。心中所起喜怒。只是一妄想耳。先有此话头作主宰。及境界至时。一到即看破。当下冰消。全不用力。如此做工夫。不但敌破境界。抑有了悟之时。但切不可作[糸-八]妙道理思量。恐反误也。

示福敦禅人

新安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名曰福敦。字曰笃如。笃者敦笃。纯一无伪。精诚之至也。然吾沙门佛子。欲超生死。证真常。求无上涅槃之福乐。苟非精诚一念。纯真无妄。力破烦恼之魔。顿拔爱憎之根。而欲顿享无为之福。难矣。千里之行。在于初步。从此戒为基本。乃趋菩提之初步。即此念念向前。心心不退。单求一念。生死情根。搜拔起处竟不可得。然不可得处便是生死无著处矣。第恐志不坚。行不力耳。若恐不力。但以阿弥陀佛四字。横于胸中。以为利斧。久久根株自断矣。如是着力。是名笃如。勉之。勉之。

示福厚禅人

新安禅人。来参匡山。求授戒法。名曰福厚。字曰积如。盖出世人。福由渐积而厚。至佛乃足。犹如积微尘以成大地。厚之至也吾佛世尊。从无量劫来。舍头目髓脑。积功累行。乃得菩提。菩提为涅槃之安宅。福乐之极地也。苟不积。何以至此哉。然如者。乃如如佛性。吾人本有。良由积劫烦恼侵[饥-几+蜀]。故烦恼情尘日厚。而如如佛性。薄矣。今既知佛性本有。不假他求。从此日用念念知归。但见情尘起处。以智光照之。久久纯熟。则佛性厚而烦恼薄。烦恼薄而业障轻。业障轻而生死断。是由积真如。以断生死。求证菩提。享常乐我净之厚福。岂非由积而至耶。故曰。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禅人勉之。

示同尘睿禅人

滇南同尘睿禅人。远至大都。亲历讲肆。既而尽弃所习。南参知识。游新安之黄山。爱其幽胜。遂隐约其间一钵往来。无定栖止。然以华严大经为课诵。壬戌仲夏。来参匡山。求授大戒。拈香请益。老人因示之曰。子以华严大经为常课。能知此经之纲宗乎。惟我毗卢遮那。旷劫因中。称法界心。修普贤行。证穷法界。名为报身。号卢舍那。具有佛刹尘数相好。是为正报。所感二十重华藏世界。无尽庄严。以为依报。安住海印三昧。称普光明智。为地上菩萨演说此经。名曰普照法界修多罗。为称性法门。种种微妙。不可思议。如此法门。乃诸佛自证境界。具在众生日用妄想心中。念念现前。经云。譬如一微尘中。具有大千经卷。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中事。有一智人。明见此经。剖破微尘。出此大经。利益无穷。然一微尘者。众生妄想心也。大千经卷。众生本具性德也。隐而不现。谓众生日用而不知也。明眼智人。破尘出经。即诸佛证穷。此法开示众生为大利乐也。是知此经所说。乃说众生日用妄想心耳。大哉。众生之心。具有广大不思议力。智用无边。而为介尔妄想所蔽。可不悲哉。吾佛特为此事。出现世间。故曰。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以诸佛证此大事。因此。缘此。特出世间。为众生说。更无别事。以众生迷此大事。而为生死。故以生死为大事也。由是观之。即八十卷之雄文。所开示者。乃吾人一念之妄想心耳。故曰。我今于一切众生心中。成等正觉。所谓诸佛心内众生。时时成道。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故般若多罗尊者曰。入息不居阴界。出息不涉众缘。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苟能以如是眼。转如是经。尽未来际。无间断时。所谓尘说。刹说。炽然说。无间歇。此乃华严法界真经之大旨也。禅人若悟此法。则于未展卷前。彻见无边法界。于拨火拈香。謦欬弹指之间也。虽然如是。也要牛皮钻透始得。

示修净土法门

海阳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请益云。弟子某。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结法侣若干人。同会一处。专修净业。愿乞慈悲。指示法要。老人因示之曰。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捷要。如华严法华圆妙法门。普贤妙行。究竟指归净土。如马鸣龙树。及此方永明中峰诸大祖师。皆极力主张净土一门。此之法门。乃佛无问自说。三根普被。四众齐收。非是权为下根设也。经云。若净佛土。当净自心。惟今修行净业。必以净心为本。要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以身三口四意三。此十恶业。乃三途苦因。今持戒之要。先须三业清净。则心自净。若身不杀不盗不淫。则身业清净。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则口业清净。意不贪不瞋不痴。则意业清净。如此十恶永断。三业冰清。是为净心之要。于此清净心中。厌娑婆苦。发愿往生安养。立念佛正行。然念佛必要为生死心切。先断外缘。单提一念。以一句阿弥陀佛。以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断。二六时中。行住坐卧。拈匙举箸。折旋俯仰。动静闲忙。于一切时。不愚不昧。并无异缘。如此用心。久久纯熟。乃至梦中。亦不忘失。寤寐一如。则工夫绵密。打成一片。是为得力时也。若念至一心不乱。则临命终时。净土境界现前。自然不被生死拘留。则感阿弥陀佛放光接引。此必定往生之效验也。然一心专念。固是正行。又必资以观想。更见稳密。佛为韦提希。说十六妙观。故得一生取办今观经现存。若结净侣同修。任各志愿。于十六观中。随取一观。或单观佛。及菩萨妙相。或观净土境界。如弥陀经说莲华宝地等。随意观想。若观想分明。则二六时中。现前如在净土。坐卧经行。开眼闭眼。如在目前若此观想成就。临命终时。一念顿生。所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此唯心净土之妙指也。如此用心。精持戒行。则六根清净。永断恶业烦恼。则心地清净。观念相继。则妙行易成。净土真因。无外此者。若但口说念佛。求生净土。若净戒不持。烦恼不断。心地污秽。佛说是人。永不成就。是故行人。第一要持戒为基本。发愿为助因。念佛观想。为正行。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则佛堕妄语矣。

示念佛参禅切要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即下疑情。审问者念佛的是谁。再提再审。审之又审。见者念佛的毕竟是谁。如此靠定话头。一切妄想杂念。当下顿断。如斩乱丝。更不容起。起处即消。唯有一念。历历孤明。如白日当空。妄念不生。昏迷自退。寂寂惺惺。永嘉大师云。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惺惺寂寂是。惺惺乱想非。谓寂寂不落昏沉无记。惺惺不落妄想。惺寂双流。沉浮两舍。看到一念不生处。则前后际断。中间自孤。忽然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则身心世界。当下平沈。如空华影落。十方圆明。成一大光明藏。如此方是到家时节。日用现前。朗朗圆明。更无可疑。始信自心。本来如此。从上佛祖。自受用地。无二无别。到此境界。不可取作空见。若取空见。便堕外道恶见。亦不可作有见。亦不可作[糸-八]妙知见。但凡有见。即堕邪见。若在工夫中。现出种种境界。切不可认着。一咄便消。恶境不必怕。善境不必喜。此是习气魔。若生忧喜。便堕魔中。当观惟自心所现。不从外来。应知本来清净。心中了无一物。本无迷悟。不属圣凡。又安得种种境界耶。今为迷此本心。故要做工夫。消磨无明习气耳。若悟本心本来无物。本来光明广大清净湛然。如此任运过时。又岂有甚么工夫可做耶。今人但信此心。本来无物。如今做工夫。只为未见本来面目。故不得不下死工夫一番。方有到家时节。从此一直做将去。自然有时顿见本来面目。是出生死永无疑矣。

示海阔禅人刺血书经

禅人发心。书华严五大部经。特礼匡山请益。老人因示之曰。毗卢遮那。安住海印三昧。现十法界。无尽身云。说华严经。名普照法界修多罗。若正报身。诸毛孔中。放光明说。若依报世界。草芥微尘。则尘说刹说。如是演说。尽未来际。无间无歇。如是之经。充满法界。所谓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今子以有限之身心。涓滴之身血。若为而尽书之耶。虽然。此经果不能书。则一切众生绝分矣。且曰。法界之经。则凡在法界。无非此经。若悟毗卢。以法界为身。则自己身心。亦同法界。此则日用现前。动静语默。拈匙举箸。欬唾掉臂。皆法界之大用。是则何莫而非书写此经之时耶。若身同法界。则一一毛孔。皆悉周遍。如是则举一滴之血。当与性海同枯矣。所以普贤大士。剥皮为纸。柝骨为笔。刺血为墨。量等法界。是则全经不出一字。即书一字。亦同全经。何况百轴之文。禅人苟能作如是观。则自书者。与见闻者。及礼拜赞叹。一香一华。而作供养。乃至执劳运力者。无不同归法界。如是功德。岂可得而思议。禅人若无如是眼。作如是行。亦不免捏目见空华。岂不重增颠倒想耶。

示曹溪沙弥能化书华严经

佛云。佛种从缘起。是故众生正因。佛性本具。但以无明坚固。不遇善缘。终不能发。如种子在地。要假雨露阳和之缘。方能抽芽发干。乃至开花结实耳。老人未至曹溪。诸沙弥所习世俗之业。且不知有佛有僧。安知佛法哉。自老人开化。种种方便。诱引教导。始则知为僧矣。既而以佛性难明。先教书写华严大经。使知亲近随顺佛法。信心若发。方可引入佛慧。初则二三其人。自是人人相望发心。不十年间。书此大经者。已成十余部。六祖入灭已来千年。今日之事。从前所未有也。佛性人人本有。恒沙功德。人人本具。以无知识开导。皆以性德而造恶业。招三途之苦报。若悟此佛性。则转恶业。而为无量净土庄严。今沙弥能化。能以造业之心。转为净土庄严。作成佛真因。所谓智种含于心地。遇法雨慧日之缘。故能发菩提芽。生长善根。抽功德枝。开万行花。将来必成菩提妙果。此正所谓佛种从缘起也。老人往往开示曹溪。诸弟子等。若从此人人勇猛。发无上心。有志佛法。究明己躬大事。即如六祖住世时。发明自心者。千人之中。岂止三十余人而已耶。是在递相转教之功耳。

示惺初元禅人书经

性元禅人。来参匡山。老人字之曰惺初。发愿书写大经。老人因示之曰。出家修行。佛说方便多门。固在各各发心何如耳。第一向上参禅。求明自心。志了生死。次则深穷教海。志愿宏通。护持正法。续佛慧命。又次则深厌生死。专心净业。愿生西方。此皆理行。为最上者。若夫事行种种。至于书写经典。乃六种法师之一。是佛称赞者。故法华说持经法师。现世肉身。得六根清净。此岂事行可拟哉。且云。举手低头。皆已成佛。此称性之行。又岂可以描抹点画致耶。老人昔住五台。曾刺血泥金。书写华严大经。每于书写之中。不拘字之点画。大小长短。但下一笔。则念佛一声。如是点点画画。心光流溢念念不断不忘。不错不落。久之不在书与不书。乃至梦寐之中。总成一片。由是一切境界。动乱喧扰。其心湛然得一切境界。自在无碍解脱门。乃至一切见闻。无非真经现前。以此证之。则书经之行。妙在一心不乱。又岂若童蒙抹朱。便以书经求功德耶。禅人试以此行。如是书写。如是受持。似有少乃相应。若以描写为妙行。博名高为求供养之资。则又不若寻常粥饭。为无事僧也。勉之。

示昭凡庸禅人

庸禅人。往参老人于五羊。尝示以无生之旨。顷来谒匡山。见其为道之志弥笃。而参究工夫未纯。以未把作一件真实大事耳。老人因示之曰。古人学道。第一要为生死心切。不是要求[糸-八]妙道理也。所言生死者何。即吾人日用现前。种种尘劳境界中。遇境逢缘。若逆若顺。内心习气。引发现行。起爱憎取舍等。种种妄想分别心也。以念念攀缘。起善恶等种种业行。都作未来生死根株。以妄想无涯。故生死无际。所以众生长劫流转。生死苦海。无出头时。良由不知自心之过也。故云。若不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古今学道人。有志出生死者。单要求明自心耳。以此心一向粗浮。如沸汤烈焰。未常一念清冷。故古人权设方便。将一则公案。教学人念念提持参究。如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如永明教人。审实念佛的是谁。即此一无字谁字。便是断生死命根之利剑也。然此参究审实。只是觑此无字谁字。起从何处起。落向何处去。只看者一念起落处。要见起灭根源。若参到极则处。将一念生灭妄想迸断。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到此便将佛祖向上鼻孔。一时尽在自己手中。从此识得本来人。更不疑张三李四。恰元来是自己本命元辰。如是有何[糸-八]妙可求。又何必向他家屋里求耶。然此一着。若不是最初发心。为生死切。任你做尽伎俩。都是鬼家活计。纵有一知半见。都是魔说。凡有所作。皆是魔业。可惜百千万劫。难遇一段大事因缘也。禅人果有志此事。直须将自己胸中从前世谛。伶俐聦明知见。及种种妄想。一齐折合。归向到一念上做。将一句话头。作横空宝剑。斩断从前妄想。如斩乱丝。果能如是下毒手。做苦切工夫。若无真实悟处。则从上佛祖。皆堕妄语矣。所最忌者。唯是无真实心。只将参禅做面皮说好看话耳。

示履初崇禅人

禅人生长豫章。素有向上志。闻老人逸老匡山。遂弃世谛缘。洁心来参。因留入众。随时入室。久之。察其多软暖之习。而骨气不刚。故入道之心不猛。居常策其不逮。一日拈香请益。老人因示之曰。子有向道之志。而无振拔之气者。以心力不纯。故骨不劲。骨不劲。故无刚毅勇猛之志。所谓中无主不立耳。所以中无主者。以第一无真实为生死心故。无决定久远不退之志。既无决定之志。则一切趋操。无特达之行。所以因循旧习。悠悠日月。但守闲散。任意以为自在无拘。于心既不知捡。而于四大幻身。亦无支持之力。故日用现前。全无真实工夫。亦无真实受用耳。从今日去。先要发一片真实为生死心。立一定久远不退之志。尽此形寿。决定要究明己躬下一段大事。毕竟要齐古人。方不负此生平。要如古人。必以一则公案。为参究话头。如永明大师。念佛审实的公案。最为稳当。即将心中。从前一切夙习知见妄想思算。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即看此念起处审实者念佛的是谁。且念且审。又审又念。靠定一念。审实得力处。便觉心如墙壁。究到究不得处。便是得力时节。如此久久参究。参到心无用处。如老鼠入牛角时。忽然一念迸裂。便是了生死的时节也。子能如是用心。如此着力。自然骨刚气猛。名为挺特丈夫。视前软暖之状。真日劫相倍矣。子其勉之。

示慧镜心禅人

吾佛说法。以一心为宗。无论百千法门。无非了悟一心之行。其最要者。为参禅念佛而已。而参禅乃此方从前诸祖创立。悟心之法。其念佛一门。乃吾佛开示三贤十地菩萨。总以念佛为成佛之要。十地菩萨。已证真如。岂非悟耶。然皆曰。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善财参五十三善知识。第一德云比丘。即单授以念佛解脱门。及至末后。参见普贤。为入妙觉善知识。乃专回向西方净土云。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由是观之。即华严为最上一乘。而修称法界行。始终不离念佛。十地圣人。已证真如。尚不离念佛。而末法妄人。乃敢谤念佛为劣行。又何疑参禅念佛为异耶。是阙多闻。不知佛意。妄生分别耳。若约唯心净土。则心净土净。故初参禅未悟之时。非念佛无以净自心。然心净即悟心也。菩萨既悟。而不舍念佛。是则非念佛。无以成正觉。安知诸祖。不以念佛而悟心耶。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烦恼消除。了明自心。即名为悟。如此则念佛即是参禅。若似菩萨。则是悟后不舍念佛。故从前诸祖。皆不舍净土如此。则念佛即是参禅。参禅乃生净土。此是古今未决之疑。此说破尽。而禅净分别之见。以此全消。即诸佛出世。亦不异此说。若舍此别生妄议。皆是魔说。非佛法也。

示修六逸关主

余初度岭。至五羊时。菩提树下。弟子修六逸公。即相率同辈归依。乃至出岭之南岳。游吴越。相从于艰难困苦中。始终二十五年。未尝少闲。及余归隐匡庐。公素为生死心切。志求向上。亦相从于金轮峰顶。闭死关三年。单提一念。幸有自信之地。今以省师归故山。拈香请益。老人因示之曰。出家为生死。求向上一路乃本分事。禅人死关三年。其于放下身心。抖擞客尘烦恼。消磨习气。乃最初一步。业已自信。但于参究生死病根。未能顿拔。以参禅先须识取生死病根。方能用药调治耳。何谓生死病根。以贪瞋痴慢。皆以我见而为根本。一切圣凡。二种生死。皆因执我。然我依见立。是则妄见。乃我执之本。称为法身之刺。见刺不拔。生死难出。是以一切凡夫。执身心人我是非之见。一切外道横执邪见。二乘圣人。执生死涅槃。欣厌取舍之见。一切菩萨。执有生可度。有佛可求之见。等觉圣人。未忘佛见法见。故有二愚。乃至祖师门下。初学参禅者。则多先起待悟之见。于未悟中。妄起未得谓得之见。及有一念狂心暂歇处。即执为妙悟。便生得少为足之见。即将古人言句。攀扯回为己解。执为[糸-八]妙之见。以此蕴集于怀。不肯唾却。久之酿成毒药。以致误堕邪见。纵有一念顿悟自心。本来无物。则又堕在光影门头。以为究竟之见。所以云门道。只饶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堕在法身边。谓之抱守竿头。则永无超脱之见。总之但有丝毫情见未除。皆是生灭边收。通是生死病根。纵然悟得。尚属生死。故云悟之一字。亦须唾却。何况全未了悟。但依希恍忽。便起知见。自以为得。即将古人现成语句。把作自己妙悟。此皆堕自欺。全非真参实究功夫。如此用心。皆是未识生死病根之过也。所以古德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苟知见消亡。不真何待。所以佛示阿难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此其究竟穷元。单以见为生死病根。以从法身而起妄见。见有身心世界。而沉生死。故今以离见为出生死。证法身之极则也。马鸣大师。示人以离念为真修实证。以因念有见。若见谢则念自离。妄自泯矣。是知贪瞋烦恼之病根浅。唯独见刺之病根深。最为难拔。故参究工夫。烦恼易断。习气难除。习气不除。则妄见潜滋。妄见滋。则纵有悟处。皆成习气。以成魔见矣。所以棱严经中。说见魔最深。隐而难知也。禅人有志。真参实究。直须看破。切不可堕在知见网中。正当做工夫时。只将赵州无字。与六祖本来无一物同参。于未提起时。先将身心内外。一齐放下。放下又放下。放到无可放处。透底看者无字。毕竟有什么气息。才有一念起处。当下一觑。觑定看他。毕竟是个甚么。如此安身立命。在话头上靠定。深锥痛劄。一念不移。如老鼠咬棺材。自有透脱时也。切不得将古人公案言句。蕴在胸中。将来比拟。以拟心即错。决不是古人见处。至于寻常应缘时。只将话头靠定。历历孤明。自然不被境风摇夺。乃至与人接谈时。切不可将古人公案。作自己知见。以资谈柄。此一种病根最深。以正当说时。直图爽快。全不知不是自己本分事。以此纵心矢口。全不曾回头照看。所以不知是病。若养成此病。则将为大我慢魔。乃狂魔之所摄持。今目中所见。缁白好禅者。比比皆然。不可不惧也。古人参禅。无别[糸-八]妙。只是肯将凡情圣解。一齐扫却。放得胸中空落落。不留丝毫知见作主宰。知见不存。则真见发光。自然了无一物矣。如此放下时。则当人一念。如大火聚。一切尘情习气。一触便烧。如红炉片雪。绝无影迹可留。回观一切知见边事。如说梦耳。所以道。参禅无诀法。只要放得下。若放下一念。则一念真实。若念念放下。则念念真实。若彻底放下。则尽未来际。彻底真实矣。公行矣。能不忘此叮咛之言。则与老人眉毛撕结。未常有丝毫间隔时也嗟嗟。老人老矣。傥负此缘。错过此生。则再求今日之缘。又不知几千万劫也。

示慧[糸-八]兴后禅人

东海佛法不行之地。自灵山桂峰师开化。令舍邪归正者不少。老人昔居海印寺。叹师法利之盛。其诸弟子。能说法者居多。今学人兴后。乃嫡孙也。老人别灵山。二十有八年矣。辛酉岁后。来参匡山。改岁后辞归故山。请益修心法要。老人因示之曰。佛最所诃者。烦恼所知二种障。为生死根本。然烦恼障。乃贪瞋痴爱。为凡夫生死根本。所知障。乃佛法知见。为三乘圣人。生死根本。苟二障不除。则众苦无由得出也。嗟今世人。不知佛法者。固无足怪。即学佛法人。不断除烦恼又以所学佛法。为所知障。生长我慢。重增烦恼。心地染污。种子触发。现行放逸。身心毫无捡束。循情造业。岂非大谬耶。学人今闻老人开示。知为生死大事。发心参求。本地工夫。此乃最胜愿力。但今参究工夫。不用别求。只要将胸中旧有习气种子。一一打点干干净净。不许触发现行。就于日用对境逢缘。起心动念处。当下看破。不许相续。其用心下手。只如棱严经所说。观音耳根圆通。旋倒闻机。返闻自性。一则观门。最好用心。若于日用见闻处。果能返观自性。则不随外境流转。如此念念返流。则念念是归真之路。如此用心。若习气不除。触发现行。定不得力。此全在违现业一着。为最上行也。然又必要为生死心切。乃肯下死工夫耳。学人实为生死。真切用心。乃有受用。不是说了便休。作一种佛法知见也。

示净心居士

往老人过吴中。净心居士。参礼请益。老人示之以念佛法门。以念佛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故以净心为道号。别数年矣。今书来云。念佛难成一片。复请开示。老人因示之曰。修行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云念佛成片。且众生无量劫来。念念妄想。情根固蔽。即今生出世。何曾一念痛为生死。日用念念循情。未常返省。今欲以虚浮信心。就要断多劫生死。所谓滴水救积薪之火。岂有是理哉。若果为生死心切。念念若救头然。只恐一失人身。百劫难复。要将此一声佛咬定。定要敌过妄想。一切苦念念现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纯熟。自然相应。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告诉不得他人。全要自己着力。若但将念佛做面皮。如此驴年无受用时。直须勇猛。更莫迟疑。

示仁天老宿持法华经

仁天大德。诵法华经二十余年。将行请益。因谓之曰。法华最上一乘。乃吾佛久秘之要。为授记诸弟子之券书也。六祖云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不解意。与义作仇家。二十七祖云。入息不居阴界。出息不涉众缘。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如上二祖所说。仁天毕竟如何持此经耶。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如是。则六祖纵许解意。亦未能持。又云。此经开方便门。以示诸法真实之相。如是。则山河大地。草木瓦石。无非实相。纵若二十七祖。离出入息亦未能持。然则仁天毕竟如何持耶。如佛所说。持品。乃至展转第五十人转教持经。功德不可思议。由是观之。转教之功。不论解义不解义。离息不离息。但能一念信心。自知本有。则慧命不断。由是老人。最赞青莲法社。以持法华为妙行也。以一闻此经。便下成佛真种。仁天以此转教多人。能如佛所赞叹。更有何法。过于是乎。

示沈大洁

禅净二行。原无二法。永明大师。示之于前矣。禅本离念。固矣。然净土有上品上生。未常不从离念中修。若曰念佛。至一心不乱。岂存念耶。但此中虽是无二。至于下手做工夫。不无巧拙。以参究用心处最微最密。若当参究时。在一念不生。若云念佛。则念又生也。如此不无两橛。念就参究念佛处。打作一条。要他不生而生。生即不生。方是永嘉惺寂双流之实行也。何耶。若论参究提话头。堵截意根。要他一念不生。如此虽是参的工夫。古人谓抱桩摇橹。只者要他不生的一念是生也。岂是真不生耶。只如念佛。若将一声佛号。挂在心头。念念不忘。岂是真一心不乱。古人教人参活句。不参死句。正在生处。见不生意。如经云。见刹那者。方悟无生。即此一语。则参究念佛。当下可成一条矣。道人谛听。参究念佛。此中易落淆讹。不可忽也。如何参究即念佛。念佛即参究耶。如今参究。就将一句阿弥陀作话头。做审实工夫。将自己身心世界。并从前一切世谛。俗习语言。佛法知见。一齐放下。就从空空寂寂中。着力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正当提起时。就在直下看觑。审实此念佛的是谁。重下疑情。审之又审。疑之又疑。如驴觑井。觑来觑去疑来疑去。疑到心思路绝处。如银山铁壁。无转身吐气处。是时忽然磕着触着。真无生意。忽然猛的现前。时则通身汗流。如大梦觉。到此方信生即无生。无生即生。参即是念。念即是参。回头一看。始知向来。如在含元殿里觅长安也。如此做工夫。最怕将心要悟。才有要悟的心。便是拦头板也。只管一直做将去。不计工程。即到做不得时。则打起精彩。又从新做起。又切不可贪求[糸-八]妙。即有一念暂息。寂静欢喜。切不可当作好处。直须吐却。切不可将佛祖[糸-八]言妙语来作证。当作佛法。又不可堕在无事甲中。以此为得。总之一切圣凡。迷悟都不管。单单只是追求一念下落。追到赶尽杀绝处。久久自见本来面目。如十字街头见阿爷。更不向人问觅也。看来此事。元是人人本分上事。更无甚奇特处。道人真真实实为生死大事。试从此下手。决不相赚。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十

侍 者  福 善 日录

门 人  通 炯 编辑

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法语

示本怀印禅人

昔吾佛于灵山会上。欲以妙法华经付嘱有在。令于末世受持。广宣流布。无论人天百万。即得授记。诸弟子竟无一人。敢于娑婆世界流通此法者。必待地涌之众。乃能荷担。持此法者。岂易易哉。以五浊恶世。众生薄福。其性刚强。最难调伏。是以吾佛教持经者。必以忍辱为第一行。故曰。如来灭后。欲为四众说是经者。应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乃可为众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安住是中。然后以不懈怠心。乃可为众说是法华经。故佛自述其往昔求法之行。如提婆达多世世之冤害。及常不轻之礼拜。四众乃至辱骂。或加刀杖瓦石。种种苦事。皆欢喜忍之。无一念懈退。此正教菩萨法。末世持经之最胜行。吾徒为佛子。苟无忍行。又何以持佛慧命。使不断哉。及授付嘱持。经之菩萨。则誓之曰。种种苦事。皆当能忍。是以佛说观三千大千世界。无有如芥子许。不是菩萨为求菩提舍身命处。乃至头目髓脑无有吝惜。故教持经者。先以忍行。悲此法末。非大忍力。又何能护佛法。续慧命乎。老人每每以忍行开示禅人。禅人能笃信老人。亦能以忍力自持。今不但卒保道场。亦且成就己行。切不可以世谛寻常观之。更于此外。别求生死法也。且此经乃吾佛世尊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乃众生本有佛之知见也。佛知见者。以能见诸法实相也。以众生迷真知见。但认五蕴幻妄身心。而不见真实之相。若见实相。则三界上下。了无一法。又何生死可寄耶。如此。岂独参禅能了生死。而持经不能了生死乎。若南岳天台。皆悟实相之大宗师。傥法社诸侣读诵此经。能有一人。如天台悟入法华三昧者。即此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如是。则护持之人。具足恒沙功德不可思议矣。佛为此法。劫劫生生。舍此身命。禅人即能舍此一生。成大法益。又何外慕别求佛法乎。今纵不能了生死。即仗此法为舟航。愿力持之。于生死海中。亦必终有到彼岸时。犹胜从前虚生浪死也。禅人既信老人语。从此发起大忍力。大精进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以成普贤大行。切不可起生灭心。立人我见。而生退堕之想也。

示新安仰山本源觉禅人

本源觉。重兴仰山道场。三十余年。幻出种种庄严。皆自心力。诵圆觉梵行二经。亦二十余年。精持净行。皆从宿习般若中。今礼匡山。请授大戒。拈香请说圆觉大义。老人因示之曰。佛说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所谓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是故为佛弟子。若达唯心法门。则一切染净因果。皆即现前。念念转变。故曰。心净则佛土净。直如仰山因缘。向皆危石巉岩。荒榛茂草。今一旦幻此道场。如从天至。皆从最初一念。坚固信心。故致如斯广大佛事。由是观之。则西方净土。又岂从心外得耶。老人今为禅人。特授梵网金刚宝戒。此戒名为毗卢遮那心地法门。经云。若授佛戒。即入诸佛位。是知一念信心。即开佛知见。一切佛土。应念现前。故诸佛净土。皆从金刚心地建立。禅人果能了知此法门。从此向前。日用头头。一切运为。明明了知。皆从自心流出。则法法皆为净土真因。更能将一声阿弥陀佛。念念不忘。心心不昧。念至动静无二。寤寐如一。则现前步步皆踏净土。宝地经行。即此身心。已坐莲华胎中。直至临命终时。才舍此身。即花开见佛。如从梦觉。到此始知生死如梦。净土如幻。一念之间。永居不退。此外更有何法。出生死乎。禅人久修梵行。第未亲闻善知识。打破从前妄想梦。但了法法唯心。何用别求佛法。努力珍重。

示陈善人

楚沔称名郡。故文宪之邦。但法门善知识过化者希。观智禅人。杖锡于此。掩关三年。一时向化者众。适来善人。乃旧归依信心弟子也。远参匡山老人。为求开示。以传白大众。老人因示之曰。在家男女。能持五戒。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食肉。佛住世时。常在法会称优婆塞优婆夷。此云近事男女。以堪亲近承事三宝故。其所修者。精持五戒。免堕三途苦趣。是为天人之福。故曰。五戒不持。人天路绝。若持五戒。第一要明信因果。善恶报应。如影随形。谓作善因福果。定生人天。若造恶因恶果。必堕三途苦趣。且观世之高官尊爵。富贵荣华者。此等必是前世修福。供养三宝。斋僧布施。印经造像。修寺建塔。济贫拔苦之所感招。其长寿多男。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恭者。必定从放生不杀。持斋戒中来。在家有能持此五戒者。即五常备矣。谓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妄语。信也。不饮酒。智也。儒门能此者。即成德之君子矣。持斋岂分外事耶。其中有上智高明之士。既持此戒。复念人世无常。如风中烛。怕生死此。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如此思惟。念生死苦。求出离心切。更宜发心。持念阿弥陀佛。将此一句佛。横在胸中。心心不断。念念不忘。朝暮礼佛诵经。回向西方。求生净土。若念佛念到一念纯熟。一心不乱。临命终时。见阿弥陀佛。放光接引。投托莲花。以为父母。花开见佛。从此永出生死轮回之苦。长揖三界。是名菩萨。此念佛功夫。古今在家男女行持。一生取办。生西方者不少。故曰。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此外别求。皆为邪见邪行矣。善人持此。转化同类。一人一家。以及一乡一郡通都为佛国矣。但愿努力修行。只要信心真切。一念奉行。不必别求[糸-八]妙佛法。

示盛莲生

老子云。吾所大患。为吾有身。若吾无身。吾有何患。圆觉经云。我今此身。四大合成。当观身中坚硬归地。润湿归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如此谛观。此心久久纯熟。身相忽空。种种烦恼。皆从妄想颠倒而生。如梦颠倒本来不有。当烦恼时。直观此心妄想。从何处生。追到本无生处。则妄想不生。妄想不生。则烦恼空。身心忽空。则一切烦恼。当下消灭。应念即入清凉极乐国矣。此观吃紧。乃脱苦之妙药。然初心观未易成。但将阿弥陀佛。审实话头。切切不忘。若妄想起时。提起话头一拶。则妄想自灭以寻常无有正念。故专逐妄想流转。攀缘不停以滋苦耳。一切诸法。皆自心生。心外无法。若不观心。而求脱若之路。犹却步而求前也。只须发勇猛心。切不可说不能。乃自画耳。

示吴启高

启高久归三宝斋心有年。今来匡山。求授戒法。为法门弟子。以结未来出世之缘。因詺名福常。号净心居士。为授优婆塞戒。复拈香请益。老人因示之曰。一切世间种种业行。皆是无常。尽为苦因。故感生娑婆国土。众生所聚。故名堪忍。愚迷之人。以苦为乐。转滋贪爱。更增苦本。不知出苦之要。是为颠倒。故举世之人但有一念。知是无常苦空。发心求出离者。是即大智慧人。但有一念返省。发起厌苦之心。便是出苦之路。但有一念求生净土之愿。即是成佛之本。所以佛说戒法。教人止恶修善。以恶止则心净。善修则苦灭。苦灭则福增。心净则为净土之因。苦灭则为极乐之本。福增则为常乐之果。是知一念发起受戒之心。则众苦可断。众福可集。生死可出。净土可生。皆从最初一念。发心为因地也。居士今日既能知此事。发此心。故凡所作。即是出世之行。虽未出家。即名佛子。从今果以持戒之心念佛。净除心中夙染。贪瞋痴爱。种种烦恼。则心地清净。以此净心念佛。念念不忘。心心不断。即日用现前。事事皆是净土之因。即所施种种。四事供养三宝者。皆为庄严净土之资。所谓心净则佛土净。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元不离当人一念。是为真实法行。所谓真常之福。从净心中谓是故也。居士果能谛信不疑。何用别求佛法。但不可作世间寻常事。目之则道念自坚。信心日长矣。珍重珍重。

示无知鉴禅人

出家人。先须要知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生死大事。要知世间一切诸法。皆是苦本。身是苦聚。必要发心修行。求出苦之道。先须看破。现在身心境界。当观此身。乃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成形。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如此看破。则不为此身谋求。种种受用之乐。次要看破。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以此妄心。造种种业。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即此一念。便是生死苦本。切不可随他妄想流转。日用密密观察。妄想起处。就要看破。当下消灭。切不可随他相续。攀缘往而不返。若观察不定。无巴鼻时。但将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紧紧抱定。念念不忘。有此话头作主。但见妄想起处。即提起佛来。是为正念现前。则妄念不待遣而自消矣。如此二六时中。密密用心。唯此一念为主。其余一切妄想皆为客。客主若分。久久纯熟。则妄想自消。真心自显矣。禅人若果有志。为生死大事。但以此一念为真。其余世间种种伎俩。作诗写字。乃至攀缘。交游放浪。皆是颠倒痴迷之事也。若不慕实行。专事虚浮。纵放六情。游谈无根。空丧光阴。不唯虚生浪死。抑恐恶业难逃。千生百劫。无出头时也。

示徐清之

佛说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言三界上者。乃出世四圣。谓佛。菩萨。声闻。缘觉也。三界下者。乃六道凡夫。谓天。人。修罗。三善道。及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也。是则十法界中。一切圣凡。善恶因果。依正庄严。皆由一心之所造。然此一心非别。乃吾人日用现前。分别了知之心也。既然一切由心。非次第造。乃日用现前。念念所作之业。于十法界流转。若一念由贪瞋痴所作十恶身三口四意三恶业。则就三途苦趣之因。若一念转十恶而为十善。则为人天妙乐之因。若一念善恶两忘。内不见有我。外不见有人。一心寂静。则为声闻出苦之因。若观目前苦乐逆顺。由因缘生灭。流转还灭。则成缘觉之因。若一念了知人法无我因缘。性空无有作受者。而不妨现行布施持戒忍辱。六道之行。化度众生。则为菩萨之因。若一念顿悟自心。本来光明广大。无不包容。无不济度。了无一法当情。生佛平等。即为成佛之因。故此一心。广大无外。本来清净。圆满光明。若日用念念悟此。则虽居尘劳。而为出世之人矣。此所以维摩称为不二法门也。居士若能体此而行。则一切恩怨是非人我。烦恼情根。应念化成光明藏矣。日用一切境界。试此观看。念念觉察。若不能安忍。为烦恼之所障碍。才见起处。即将六祖本来无物一句提起。如金刚王宝剑。则一切烦恼。当下冰消。身心化作清凉池矣。如此力行。若能精进不退。则顿证大解脱场。又何此外别求佛法哉。

示若昙成禅人

成禅人。约同志于金沙之东禅。结青莲社。以持诵法华经为业。凡入社者。必先熟读此经。能背诵而后入堂。不数年间。能持者数十辈。去住不一。唯禅人一志不移。遂以此为尽形寿焉。请益老人。因示之曰。此经乃吾师释迦世尊。特为开示众生。佛之知见。为成佛真种。故述其往因。谓于大通智胜佛时。为十六王子。得闻此经。展转传持故。凡曾从闻者。必生生世世。共生一处。以持此经为行故。昔受化者。直至今生。于灵山会上。各各授记成佛。乃的示此经。为成佛正因真种也。故委明持经之法师。即于现世父母。所生六根。必得清净。如经具明。金口亲宣。非虚语也。此经自入中土。受持者多。独南岳思大禅师。所悟精深。天台智者大师。读诵此经。乃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思大师曰。此法华三昧也。非子莫证。非我莫识。故天台因之建立止观妙门。发明百界千如实相之旨。向后依止观而悟明一心者。如永嘉而下。非一人也。是知此经为成佛之妙行明矣。唯六祖云。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此又示持此经者。第一义门。禅人今持此经。试向未展卷轴已前。突开顶门正眼。烁破无明。诸法实相。触处洞然。则见色闻声目前现证。尝转如是一卷真经。顿将八识田中。历劫已来。爱憎烦恼种子。尽化为光明藏。如是受持。是真精进是明真法供养如来。若徒以纸墨文言为妙法。以循行数字为持经。而心地未净。烦恼未空。此何异以水泡为摩尼。以蒸沙为饭本。如是则牛皮未透。岂图遮眼而已耶。

示观智云禅人

学道人。以等心死誓。为出生死第一义。又放下为入道之要。古人云。志当归一。久而不退。他日必知妙道所归。此五乳为老人归真之所。禅人归依老人之心。一生居半。今幸有此卓锥之地。正是尔等。放舍身命处。生则同修。死则同归。尔当放下诸缘。一心寂静。于此集二三同志。老者专心念佛。精修净业。誓死为期。则法道常存。慧命不断。是不负归依之念也。应念尔祖乐天公。与老人有三世之谊。自当以义为质。绝无二念。若别存一念。则非真实为生死人。凡居常。务要以法为怀。纲维丛林。调和大众。内外一体。宾主一心。兼忘人我。剿绝是非。了得烦恼本空。便是出生死路。即此心地清凉。便是净土之要门也。尔其勉哉。勖哉。

示凝畜通禅人

佛祖修行之要。唯有禅净二门。兼以万行庄严。是为正修行路。比来学人。参禅者多。被邪师过谬。引入邪见稠林。堕我慢魔。增外道种。是大可忧。况十无一人。得解脱处。似此不唯自误。亦且误人。可不惧哉。是故老人。极力主张。净土真修。世人不知。都轻视为寻常不知念佛之妙。故多错误耳。且念佛即是参禅。更无二法。即念佛时。须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瞋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心中不断。如线贯珠。又如箭筈。相拄中间。无一毫空隙处。如此着力靠定。于一切处。不被境缘牵引打失。如此日用。动中不杂不乱。梦寐如一。如此用心。念到临命终时。一心不乱。便是超生死净土之时节也。若但口说念佛。心地不净。妄想不除。只道念佛不灵验。如此纵到三生六十劫。亦无出头分。尔其勉之。

答德王问

承大王谕使者。访问山僧修行直捷法门。云。王已能持不杀戒。斋蔬三年。但念末后一着为急。有何法修持。至临终安乐。后世不迷。此乃大王宿习。般若根深。积生修习。故今处富贵尊位。不昧本来一念。真切参求法要。山僧愚劣。敢以实对。惟佛说法度人。如应病之药。方便多门。不是一种。自教流此土。古今依奉。修行者。有禅与教两门。人人共由。禅则传灯诸祖。直贵了悟自心。其下手工夫。则心单提话头参求。直至明见自心而后已。此独被上上根人。一超直入。又须善知识时时调护提撕。方得正路。在昔王臣。亦有能者。盖不多见。是乃出家人易为行耳。今大王尊居深密。不易接见善知识。故不敢以此劝进。其有依教修行昔有天台智者。大小止观。乃成佛要门。其大止观文繁难于理会。其小止观。虽简易。其实要说解明白而下手安心。亦不易入。即能知能行。亦难得亲切。日用现前。境界逆顺处多用不上。况末后大事乎。此法亦非大王所易行者。亦不敢进。今独有佛说西方净土一门。专以念佛一事为要。以观想净境为正行。以诵大乘经为引发。以发愿为趣向。以布施为福田庄严。此实古今共由。不论贵贱智愚。俱能真实下工夫。故万人修行。万人效验。此愿大王留意焉。谨将日用修行规则。条列如左。

我佛为救度娑婆世界。诸苦众生。专说西方极乐。净土法门。但专以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彼国有弥陀经一卷。便是证明。其经中所说。都是彼国。及国土境界实事。最是明白。其修行之方。亦有节次。如僧家功课之法。不必拘套。但以念佛为主。每日早起礼佛。即诵弥陀经一卷。或金刚经一卷。即持数珠。念阿弥陀佛名号。或三五千声。或一万声。完即对佛回向。发愿往生彼国。语在功课经中。此是早功课。晚亦如之。如此日日以为定课。定不可缺。此法教诸宫眷。如法同修更妙。此乃我 圣宗仁孝圣母所行。垂法宫闱。至今不废者。是为常行也。至若为末后一着大事。其做工夫。更要亲切。每日除二时功课之外。于二六时中。单将一声阿弥陀佛。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但只将一句佛。作自己命根。咬定牙关。决不放舍。乃至饭食起居。行住坐卧。此一声佛时时现前。若遇逆顺喜怒烦恼境界。心不安时就将者一声佛。提起一拶。即见烦恼当下消灭。以念念烦恼。是生死苦根。今以念佛。消灭烦恼。便是佛度生死苦处。若念佛消得烦恼。便可了得生死。更无别法。若念佛念到烦恼上作得主即于睡梦中作得主。若于睡梦中作得主。则于病苦中作得主。若于病苦中作得主。则于临命终时。分明了了便知去处矣。此事不难行。只是要一念为生死心切。单单靠定一声佛。再不别向寻思。久久纯熟。自然得大安乐自在。得大欢喜受用。殊非世间五欲之乐可比也。惟大王留意此法。便是真实修行。舍此更无过此直捷省事者也。切不可听邪见邪说而惑焉。又大王若要末后知去向。更有一妙法。请为言之。其法就在念佛心中。时时默下观想。想目前生一大莲华。不拘青黄赤白。状如车轮之大。观想华状分明。仍想自身坐在华中。须台之上。端然不动。想佛放光明来照其身。作此想时。不拘行住坐卧。亦不计岁月日时。只要观境分明。开眼合眼。了了不昧。乃至梦中。亦见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同在华中。如白日明见。若此华想成就。便是了生死之时节也。直至临命终时。此华现前。自见己身。坐莲华中。即有弥陀观音势至。同来接引。一念之顷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居不退地。永不复来受生死之苦。此实修行一生了办之实效也。惟此法门。非是僧谈。乃佛经中。处处开导。直捷法门。所谓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舍此别无妙法矣。闻大王心。不求长生。但愿末后明白。除此再无可明白之法矣。若怕疾病。要学调息运气求却病。此非良法。若气不善运返至大病。至不可疗。万万不可惑于此也。若是念佛一法。得入亲切。其余总不必留心矣。愿大王着实谛信。切莫怀疑。

又。

正月二十七日。僧蕴真。奉大王令旨。持睿语。下问事件。山僧伏读再三。足见大王体究生死大事。要明性命根宗。了达佛祖禅教旨趣。山僧愚昧。不敢妄谭。谨按教典。一一条牒来问。对答分明。陈列如左。伏乞睿览。

一问三乘之道。性命之原。教禅之说。达磨之道。何曰无字。心地何处用工。人生到底。怎么下落。又说。有佛无佛端的何为。又说一静之中。无我无人。犹如太虚。到底如何。可将上中下乘言语。佛祖度众生之念。一一细剖解释。是所愿闻。

答。佛教宗旨。单以一心为宗。原其此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了无纤尘。清净无物。此中本无迷悟生死。圣凡不立。生佛同体。无二无别。此正达磨西来。直指此本有真心。以为禅宗。故对武帝云。廓然无圣。若能顿悟此心。则生死永绝。只在当人一念顿悟。即名如如之佛。不属修证阶差。不属三乘渐次。此禅宗目为向上一路。从前诸祖所传。即指此心。以为宗极。是名为禅。此宗不立文字。只贵明心见性。其修进工夫。当初达磨教二祖。问曰。汝作甚么。二祖云。乞师安心。达磨云。将心来与汝安。二祖云。觅心了不可得。达磨即与印正。云与汝安心竟。此心不可得一语。便是西来的指。二祖又问。岂无方便。磨云。汝但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此便是教参禅最初第一着工夫。达磨之道。如此而已。除此心外。更无别法后来禅道既久。学人不能顿悟。故有参禅提话头之说。其话头不拘是谁。随将古人公案一则。蕴在胸中作话头。下疑情。即无之一字。就是公案。直者疑处。便是参究。参来参去。久久忽然心地迸开。如大梦觉。即名为悟。以参究便是用工夫。以正参时。心中一念不生了无一物。故说无我无人。犹如太虚。悟处便是下落。既得了悟自心。则历劫生死情根。一齐顿断。既悟此心又说甚佛与众生。故从此已去三界。往来任意度生。永绝诸苦。不被生死拘留。是称菩萨。此便是参禅到底下落。性命从此了却。若不悟此心。则被一生作下善恶业牵。轮转六道诸苦趣中。到底没下落。所谓生死苦海。无有彼岸。正谓此也。

一。问三乘之道。乃是佛度众生。随机施设。权巧方便之法门也。一大藏经。皆是此意。原夫一心之法。生佛同体。本无身心。盖因最初一念妄动。迷了此心。遂结成幻妄身心。即今人人血肉之躯。名为色身。即今知觉思虑者。乃妄想。心经说。五蕴是也。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肉身即色蕴。心即受想行识之四蕴。以身心知苦乐等为受。分别贪求念念不断为想。此想相续不断为行。此三即知觉思虑之心。其识即命根。初未迷时。但只云性。既迷真心。有此幻妄身心。其识连持此身。故名为命。此性命之原也。佛初出世。只是教人了悟此心而已。以迷之既久。不能了悟。故佛设方便。先教人知此身是苦本。其苦因贪瞋痴爱。烦恼所集而生。故要人先断烦恼。其苦可出。有中下根人。依之修行。断了烦恼。果然得出生死之苦。是称声闻缘觉为下中二乘。因他但能自度。不能度人。不知同体之意。只得一半。故名小乘。及有大心众生。既能自度。又能度人。自利利他。广修六度。谓能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有此六行。其心广大。是名菩萨。故名大乘。又云上乘。此二乘法。一大藏经。都说此事。只是要人了悟此心。末后会归一心。即名最上一乘。是名为佛。此教中之极则也。三乘修行之法甚多。说不能尽。但依一法修行。皆得出生死苦。非止一端。种种方便直是悟了此心。方是末后下落处。未悟此心。俱在生死海中。随善恶转若作善。即生天上人中。若作恶业纵贪瞋痴爱。即堕三途。受苦无量。此三乘法。若学中下乘修。则一向爱恋此身。贪着受用。妄想之心。不能断除。故不能也。若学上乘人修。虽能布施持戒。其后四行又不能全。亦不能即出生死。纵修善法。生在天上。福尽还坠。如汲井轮。终无下落。若求悟明此心。可了生死。无奈如今现前事法交错。又不能下苦心参究。纵参亦不得真善知识指教。恐错用心。返落邪道如此。岂不虚过一生。虽要求个下落。到底无下落。以天上受福。未免轮回故也。故佛别设直捷方便。念佛求生净土一门。此乃一生成就。临命终时。定有下落也。今将念佛净土法门。为大王陈之。

一问净土法门。为何而设。因佛设三乘之法。要人修行。不是一生可以成就。恐落生死苦海。难顿出离。若要参禅。可一生了悟。得出生死。又因妄想纷纷。习气深厚。不能参究。若未悟明此心不免轮回。故别设西方净土一门。此不论上中下根。及贫富贵贱。但肯依而修之。一生可以成就。所谓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更无巧妙。何以如此以我今现住世界。名为娑婆。乃极苦之处。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乃至求不得苦。冤家聚会。种种诸苦。说不能尽。虽是王侯将相。富贵受用。种种乐事。都是苦因。以此极苦。难得出离。故说西方净土。名为极乐世界。以此国中。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以彼佛国绝无秽污。故名净土。无有女人。莲华化生。故无生苦。寿命无极。故无老死苦。衣食自然。故无求不得苦。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故无冤家聚会之苦。以彼国土。七宝庄严。故无瓦砾荆棘便利不净。种种清净。全不同此世界。弥陀经中所说。一一皆是实事。今一切人。求生彼国者。更无别法。但一心念佛。以为正行。日日回向。又心想莲华。身坐其中。故临命终时。即见阿弥陀佛。放光接引。见大莲华。涌现在前。见自己身。坐于花上。一念往生。既生彼国。从此永不复堕生死苦趣。名不退地菩萨。此便一生修行结果。后世下落。如此分明。除此之外。别说临终有甚境界。皆是邪说。若不念佛。及临命终时。随造恶业恶境现前。悔之晚矣。此是最省要直捷修行法门。是佛别设接引方便也。

一修净土。不必求悟明心性。专以念佛观想为正行。又以布施斋僧。修诸福田功德。以为庄严佛土之助。其念佛心中。虽发愿往生。然必要知。先断生死之根。方有速效。如何是生死之根。即今贪着世间。种种受用。及美色。淫声。滋味口体。一切皆是苦本。及一切瞋怒忿恨之心。及执着痴爱之心。与一切邪魔外道。邪师所说。邪教之法。即如今一类邪人。妄称圆顿达磨等教。及妄立南阳净空无为等教。归家等偈。一一皆是近代邪人。望空捏作。此等言语。惑乱世人之法。俱要尽情吐却。乃至全真。采取阴阳等术。内丹外丹之说都是邪法。皆不可信。单单只是。笃信念佛一门。每日诵弥陀经两卷。念佛若干。或不计数。只是心心不忘佛号。即此便是话头。就是性命根宗。更不必问如何是性命。当人本来面目。及三魂七魄元辰之说。者些全是在血肉躯上。妄认妄指之谈。俱无下落。若问在生怎么样。没后怎么样。在生造恶的。没时恶境现前。在生念佛求净土的。没时净土佛境现前。以遂我所求。乃是好事。若不是所求善心中来。都是邪魔之事。决不可错信。误了百劫千生也。但看棱严经中。说的分明。若说有相皆妄。此言是参禅门中的话。单单只求清净真心。不容一物。故说有相皆妄。以念佛净土。原是想心成就。经云。想澄成国土。以参禅要断妄想心最难。故今以净想换去染想耳。其莲华现前正是观想成就。又何以妄相推之。修行各有门路不同。不可一概论也。已上所答。皆依佛祖经教中一一考正。不比妄谈。若参禅。则以明心见性为主。若念佛求生净土一门。不必明心见性。单单只是念佛。佛者。觉也。若念念不忘佛。即念念明觉。自心若忘了佛。便是不觉。若念至梦中能念。即是常觉不昧。现在若此心不昧。则临终时。此心不昧。即此心不昧处。便是下落。贤王如今国事万机。决不能参禅。惟有念佛最好。不拘闲忙动静。一切处都念得。只是一心不忘。更无别巧法。其前知乃神通之事。此不必求当时佛不许学习此事。若成了佛。自然有神通。不待求也。其鬼神前知。非是人可学得的。切不可想此等事。若念佛到临命终时。自然预知时至。亦是寻常念力成就。不可强也。已上数条。伏乞贤王详察留意焉。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十一

侍 者  福 善 日录

门 人  通 炯 编辑

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法语

答湖州僧海印

问古人已禀单传直指。复修净业而欲往生者。为是悟后。随愿起行耶。为是未悟。二行兼修耶。若兼修者。堕偷心。岐路心。工夫那得成片。如已悟。则尘尘华藏。在在莲苗。十方无不可者。何独乐西方乎。

答。承教有言。净土有三。谓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若诸佛菩萨。与从上单传悟心诸祖。皆受自性法乐。无一不归常寂光土者。是谓惟心净土。若尘尘刹刹皆净土者。乃华藏庄严实报土耳。亦惟心所现。至若求生西方净土者。名方便有余土。乃华藏尘刹中一土耳。此是欲求往生者。论云。众生初学。惧信心难成。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即得往生。常见归依佛。故终无有退。此乃未悟而修者。即永明所云。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之意也。若兼修此行。如论所云。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此岂偷心。是未达念佛之旨。不知净土之意也。是知已悟者。不待求而自然往生。未悟者。亦非偷心念佛可生也。

问参禅贵一念不生。念佛贵净念相继。兹参究念佛一门。意在妙悟。而得往生也。今念佛时。虽心佛分明。参时则二俱坐断。故参功渐胜。念佛渐微。他时焉得亦悟亦生耶。

答。参禅。贵一念不生。是已。若言念佛。贵净念相继者。此将四字佛号。放在心中。为净念耳。殊不知四字佛号。相继不断者。是名系念。非净念也。乃中下根人。专以念佛求生西方。正属方便净土一门耳。今云参究念佛。意在妙悟者。乃是以一声佛。作话头参究。所谓念佛参禅公案也。如从上诸祖。教人参话头。如庭前柏树子。麻三斤。乾矢橛。狗子无佛性。放下着须弥山等公案。随提一则。蕴在胸中。默默参究。借此塞断意根。使妄想不行。久久话头得力。忽然[囗@力]地一声。如冷灰豆爆。将无明业识窠臼。一拶百碎。是为妙悟。即参究念佛。亦如此参。但提起一声佛来。即疑审是谁。深深觑究。此佛向何处起。念的毕竟是谁。如此疑来疑去。参之又参。久久得力。忽然了悟。此为念佛审实公案。与参究话头。原无两样。毕竟要参到一念不生之地。是为净念。止观云。若心驰散。应当摄来归于正念。正念者。无念也。无念乃为净念。只是正念不昧。乃为相继。岂以声声念佛不断。为参究净念耶。此不但不知参禅。亦不知念佛矣。若参究果至净念现前。则净土不必外求。而一念即至。得上品上生者。此行所至也。

问即心即。佛不外驰求之理。信得及。见得彻了。为便。随缘消业。不造新殃。任运腾腾。以待夫识乾自得耶。为当更起疑情。穷参力究。以求妙悟耶。

答。信得即心即佛及。只是空信。须要行证。若无行证。徒信无益。岂有但以信字便为了彻耶。古人云。先悟后修。是则悟后正好修行。古德云。学人但得一念顿契自心。是为妙悟。尚有八识田中。无量劫来恶习种子。名为现业流识。既悟之后。即将悟得道理。二六时中。密密绵绵。净除现业流识。名之为修。不是舍此悟外。更有修也。净除现业。乃为随缘消旧业。全仗悟之之功。乃能有力净除恶习。若但空信。将何以消恶习乎。所云。疑情参究等。正是净除现业工夫。若未悟时。须究业习流识起处。经云。静坐山林。观自心流注等。若已悟后。则恶习起处。一照便消。自然如红炉片雪耳。悟后消业。与未悟时工夫。日劫相倍。不可同日语也。

问。参禅暂有诸念不生时。其话头便提不起。亦捺不落。其应缘时。若管带又被古人诃斥。任之不能相续。只是动静两间。如何提究。疾得相应。

答。参禅暂有诸念不生时。此非真不生。乃是话头得力处耳。此得力处。不能久常。及至遇缘便打失。或被境界摇夺。自然动静两般。起灭不停耳。若果能用心。单在一念不生以前着力。久久纯熟。一念不生。本体现前。常光了了。明暗不移。动静一如。方为打成一片。到此应缘。不须管带。自然任运合道。岂有古人诃斥。真无生意耶。参禅工夫。只在一念不生以前着力。如此提究。自然疾得相应。若以电光三昧为得。终落识情窠臼。

问永嘉云。谁无念。谁无生。云居齐云。不断分别。不舍心相。似悟后有想念也。又涌泉云。不许走作。仰山禅鬼不知。及石霜一念万年等。竟似悟后无想念也。岂应缘有。而离缘无耶。有无二义。愿垂一决。

答。古人悟的就是妄想。妄想就是悟的。元无两般。迷人坐在妄想中。故望妙悟。将谓别有耳。棱伽云。从上诸圣。转相传授。妄想无性。岂有二耶但迷时用妄想。悟时用自心。岂有悟后又起妄想耶。

问永明云。先以闻解信入。后以无私契同。一入信门。便登祖位。夫祖位甚深。闻解便可登乎。况云门已透法身。洞山必令尽识。是证非解也。兹解位称祖。当必有深义。

答。教有信解行证四门。其解有解悟之解。知解之解。若以闻信入。乃知解边事。若灵云睹桃华。香岩闻击竹。顿了自心。此解悟之解。一解便彻自心。即将解字吐却。所谓入此门来。不存知解。便称祖位。若闻他家屋里事。解得当为己有。岂可称为祖师耶。已透法身。若影子不忘。正堕识情。全存知解。是以古人不贵。若真实悟的。岂特解不称祖。所谓初发心时。即得菩提。岂可与知解者同耶。

问初祖示棱伽以印心。黄梅令读金刚而见性。乃至俱胝准提。首山法华。似参禅不碍于持诵。药山不许看经。赵州不喜念佛。乃至高峰曰。话头绵密。便是一卷不断头的经。又似禁绝诵持。而贵在单提心印。从来以参话头为主。兼持华严及念佛为课。今欲止其课。一其参。惟存愿力。未知得否。

答。初祖黄梅。以棱伽金刚印心乃禅道初来。恐学人用心差错。故以经印正其心。不致误谬。非是以经为己解也。俱胝准提。是以咒为话头参究。亦从缘而入者。若首山法华。乃悟后聊以作佛事耳。所谓心悟转法华。非以诵经作功行也。其不许看经念佛者。正恐学人迷却自己。把作实法会耳。若参禅人未悟时。不妨持诵。乃借法力加持。以为助行。如三期忏悔。古人必不可少。若悟后诵经。则字字心光透露。尽为妙行。岂比循行数墨。春禽昼啼者耶。

问但愁不作佛。莫愁佛不解。语古训也。今之学者。不务真修。而务机锋转语。过矣。然自知未悟。时切提撕。只因见地未明。恐是盲修瞎炼。故以师资道友闲。问答酬唱。此亦无伤乎。傥学力不通商量。必俟悟后吐语。则见地尚亏。从谁起行耶。况陶镕理性。决择是非。如三登九上。一句千山。俱在悟前耶。

答。古时悟心之士。称为明眼人。若作家相见。如两镜相照。不拘有语无语。自然目击道存。不是定要酬酢机锋。相尚为高也。后之学者。狂妄驰骋。口舌便利。诚不足取。若是参学有疑明眼人前。真诚请益。披露本心。亦非以口舌相见。至若广参知识。只为决择此心。何妨落草盘桓。平实商量。方是本色道人。若务机锋应酬。乃门头户底。非真实也。真参实悟之士。决不堕此。

问见自性者。得自由于生死。作得主者。能转业于临终。彼诸祖得自由者勿论。其草堂青印禅师等。那隔世便迷耶。岂悟有浅深。习有重轻乎。抑亦大悲增上。本高迹下。而人自不知乎。不然。学者奚取信于见性法门耶。

答。古人所云。一悟便了生死者。乃悟自性法身耳。尚有积劫无明。习气种子。皆生死苦因。未得顿尽。故须多劫修行。方成佛道。且如七信菩萨。已悟自性。位登不退者。又历四十二位。渐断无明习气。方成佛道。岂可以七信之悟。便为究竟了生死耶。是知变易生死尚与微苦相应。故云。菩萨有隔阴之昏。所云转业。但是道力殊胜。故能转非定消定业也。其实悟有浅深。习有厚薄。但悟后。处生死而不被生死拘留。来去自在。故称变易生死。是悟心之人。在生死中。纵迷亦易觉。必不至大颠倒耳。经云。一成真金体。不复重为矿。岂可预忧其复迷。而轻见性法门耶。若本高迹下。又不在此论。然佛不能逃定业。又非悟心之咎也。

答段幻然给谏

问曰。圆妙真心。未有不由五阴而障。入如来地。未有不由破阴而成。棱严五十五位。行布详矣。由浅浅而深深。必由破某阴。而后跻某位。以破障对位次。诸家解尚未分明。岂学问难思。推敲难到。故置之耶。经云。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可见破色阴。决在三渐次无疑矣。且又修习真修。增进诸功。皆在色身而起。其破色阴。一一可征。独以受想等。摄入六十位中。尚未决别。而经云。又以识阴若尽。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等。可见五阴该在行布中。但后人未细心耳。某阴未尽。则不能超十信。某阴未尽。则不能超十住等。至于识阴销落。六十位次始超。今若云。破阴自破阴。何必并归六十位。位次自位次。何必并归破阴。是有二种门头矣。且历位而不并入五阴。则行布内少破魔之功勋。行布不成行布也。破阴而不并入三贤十圣。则破阴中缺修证之位次。破阴不成破阴也。望师一一分疏。开我执迷。今掠宗抄案之徒。只贵眼明。不贵践履。谓毗卢顶上行。有何五阴。有何行布。大妄语成。害将何极。至于宗门得道之祖。亦谓一了一切了。不历三祇。今无论十地神通。即愿心住菩萨能游十方。所往随愿。传灯高贤。有此手段否。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恐只收入初干慧中。未必是金刚干慧后心也。次又见孤山注。识阴尽文诸根互用。即圆教相似。七信界内。思惑已尽也。能入金刚干慧者。从相似位。超入等觉后心也。天台明圆教。利根一生。有超登十地。与此符合。甫阅其文。不觉鼓掌曰。识阴若尽。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回向。十地。等觉云云。超字。又不历五十五位者也。然则三渐次以后。即破五阴。阴若破。则五十五位。可尽超乎。若然是行布外。另有一种门头也。望师详以语我。困农望雨。以日为岁。此番请益。更切更深。惟勿斳金玉是祷。武昌段然顿首。

答。读来问棱严破阴浅深。与五十五位相对同别。此乃诸佛菩萨。自住三摩地中。亲证境界。非凡情所可妄测。此义从前诸师。亦未疑及。即宗镜深穷性相之原。然亦未谈及此。学者。一向概未留心。即山野通议。但于三渐次。及结位之文。小有发挥。亦未详配位次。如来问云云。深为有见。山野肤浅暗昧。且禅定未深。五阴未破。定中境界。安敢妄言。以居士为法心切。问意恳到。故敢依圣言量。略陈其概。所言五阴。乃一切众生。通受生死之苦具。修行之士。未有不破五阴。而能超生死者。故如来出世。单单只是破众生五阴生死之具。即一代时教。尽是破阴之谈。散在五时。无处不说。但未次第。唯以棱严经一经。收尽一代时教。统摄迷悟修证因果。备殚圣凡二路。以便修行者。为一路涅槃门。故修证位次。始终详悉。且又特申定中破阴境界者。以此经真修。专以禅定一门深入。而以破阴验其浅深。故其位次不同华严璎珞等说。以华严圆圆果海。一位具足一切位。虽设行布。不说断证。要在藉显圆融。故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是以果觉为因心也。璎珞位次虽详。意在分断分证。故约见思尘沙无明。以定列行布。如天台所明。此经与彼二经。迥然不同。单约棱严大定。顿悟渐修。故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是先悟妙圆真心为本发心。即以此心渐断习气。以定位次浅深。正起信论。发心修行。以悟真如为本。至其断惑。论又多依相宗断证。特约六粗三细。以定位次。是谓先悟后修。故论就破惑定位则易明。此经以破阴定位则难合。何也。若约论。则信位断执取计名字起业。三种粗惑。三贤断相续智相。二惑为粗中之细。细中之粗。初地至七地。断三细中现相。八地至等觉断转相。金刚最后断业相。此经中断证之明文也。今若以五阴对惑。合位高下。则经义大不然矣。以经有明文。则曰理须顿悟。乘悟并消。此则不历诸位矣。事须渐除。因次第尽。此又约断以明位也。此经先悟后修。正与论义相符。若约论义。先断惑业。在三贤。后断无明在登地。与今经少异。详今经文。三渐次中。即获无生法忍。从是渐修。安立圣位。然无生法忍。乃登地已证平等真如。方得此忍。是经意以三渐中。专以真如为行本。且云。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宝月。后文云。识阴若尽。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以至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以此佛语证之。则在三渐次中。已超诸位。应于未登位前。已破识阴。又不待相似信位矣。又何敢妄以破阴次第。配诸位耶。谛观佛意。必不然矣。此经正义。大与诸经不同者。以诸经盖随时随机。对谈修证中一段义。其所破惑。亦随机偏重。乃一时应病之药耳。此经总收一代时教。无机不摄。重在单破生死根本。专指淫习为生死之根。大定乃破敌之具。故经特出。发业润生。二种无明。是以大定直破八识根本无明。而以定斫穷。纵八识未破。而见思尘沙粗惑。任运先落。至若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正是以金刚心为禅定本。故经云。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由是观之。则初修定时。在三渐次中。以定研穷。已破八识。透出金刚心地。正是理须顿悟。乘悟并消。则能超越诸位矣。若云。从此安立圣位。则是事须渐除。因次第尽。乃约侵断。历劫无明习气。特就厚薄轻重。约位。以判浅深高下耳。斯约顿悟渐修。则由破阴而入位。元无二路也。此义正与沩山云。若人一念顿了自心。是名为悟。即以所悟。净除现业流识。是名为修。非此外别有修也。以众生随生死流。流有四种。谓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今三渐次中。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乃断欲有见三流也。名干慧地者。言干有其慧。未与如来法流水接。是无明流尚未干耳。此无明流。乃金刚心中无明流。宗门目为真常流注。故经结位文云。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此言从前渐次。得干慧以来。直至等觉。金刚心中。无明习气之流。才得干耳。由是观之。于三渐次中。已破八识。顿悟自心。从入信以来。直至等觉。通断无明习气。正是事须渐除。因次第尽也。所以无明。必历诸位而后尽者。以从真净界中。瞥生一念无明。遂起生死。无量劫来。起惑造业。皆是无明妄想之咎。以遭旷劫生死时长。染着爱欲。习气深厚。必须以金刚心。重重磨炼。方始得还本源心地。故从信位。即云圆妙开敷。中道纯真。末后乃云如是重重。单复十二者。正显以此大定。消磨习气之功也。且如经云。五阴各各皆是妄想为本。若破阴对位。则经初信文中便云。即以此心中中流入。一切妄想。灭尽无余。又安可以带阴而入诸位耶。若带妄想而修。则不名为真修矣。且三渐次中。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此则已出三界生死矣。后文识阴尽。则超命浊。岂但破色阴耶。受乃执受。四大有苦乐等。若受阴不破。则不得正受。若想阴不破。则难入妙奢摩他。若行阴不破。则生灭不停。非为正定。若识阴不破。则未悟真心。难立诸位。由此证之。则在三渐次中。已破五阴。决不带五阴而入诸位也明矣。岂可单破色阴耶。由五阴俱破。方名真悟。由破八识进修。乃名真修。是则破五阴。乃顿悟其理。其后诸位。但约大定。以消磨历劫无明习气。正谓事须渐除。至若五十五位。诸妙功德。以如来藏中。具有恒沙称性功德。向被无明。变作恒沙生死业习。今以金刚如幻三昧。磨炼业习。化作神通妙用耳。以所化者浅。故其位下。所化者深。故其位高。圭山云。觉前前非。名后后位。以此观之。此经大义。单以观心研穷。进破无明。约位以明证入之浅深。非分断分证之可比。由先破阴。而后八位。非约破五阴。以配诸位也明矣。又岂可执定破阴。以并行布位次耶。然破阴之说。佛恐诸修行人。得少为足。错乱修习。故特申明。以防邪误。非就此以明位也。且识阴未破。堕落二乘。则可知矣。若禅门顿悟自心。顿出生死。则不落阶级。乃是三渐次中。顿破八识。自然超越诸位。然祖师虽云超越。但云素法身佛。未必具有相光庄严。神通妙用。即诸佛如来。未有不悟自心。而成佛者。若一悟便了无事。则诸佛又何假更历三大阿僧祇劫耶。今人蒲团未稳。以世智聪明。掠古人公案。自逞知见。妄言证圣。自为超佛越祖。乃是憎上慢人。未得谓得。堕大妄语。可不惧哉。此辈岂可以破阴不破阴。与真修之士同日而语耶。昨东行。见禅者甚多。而堕上慢者不少。山野特举破阴。以印正之。闻者惭服。颇折其邪。见白衣谈禅。多堕此病。惟今真修。但以三渐次行顿悟自心。顿出生死一着为急务。若自心一明。识阴自破。则前四阴。不待破而自破。且如将头临白刃。一似斩春风。岂色阴能碍也。又云。老僧能转十二时。又云。入息不居阴界。出息不涉众缘。岂在受想行阴里。六祖临终自知去处。岂非随愿所往。如是殆非妄言证圣者可拟也。吾人只贵究明自心。求出生死一着。且不必论破阴与位次合不合。以理揆之。圣言证明。暗劣之见如此。高明有以教之。

西堂广智请益教乘六疑

一问古人判教云。双垂两相。二始同时。初说华严。本被大乘。二乘绝分。鹿苑转四谛时。身子目连。尚未舍邪出家。何故华严结末文中。有声闻舍利弗等。若据结文。二乘得闻华严。何故斥云二乘绝分。文义俱违。愿垂分祈。

答。教中说十方诸佛。一身一智慧。故十方佛土中。唯说一乘法。所以菩提场中。初成正觉。即说华严为最上一乘法。独被大根众生。是谓称实智说。争柰众生根机不一。有中下劣解。不见不闻。则为绝分。故随劣机感。现小化身。八相成道。于鹿野苑。说三乘法。所谓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以但随机感。故现身耳。其所说法。为权智也。华严会上。逝多林中。文殊象王回旋。则舍利弗等。六千比丘。成道于言下。是亦地上菩萨。名大阿罗汉。今佛既现小应身。示生人间。而诸外道坚执我见。未易摄化。故舍利等。亦随现声闻。辅扬法化。为影响众。所谓内秘外现之俦。非实声闻也。其斥二乘绝分者。乃斥实行执相声闻。而舍利等受呵。正为鼓簧法化耳。大似优戏场中。各作一脚。以发悲欢离合之情。及至散场。则了无干涉。故菩萨利生。如嬉戏然。调而应。偶而会。岂实法耶。

二问华严经中。普眼不见普贤。如是三度入定。遍观三千大千世界不见。却来白佛。佛教静三昧中。起念便见。普眼才起一念。即见在虚空中。若普贤之身。是一真法界。应在三昧中见。何故不见。若普贤是色相身。未入定时应见。何故佛教起念方见耶。

答。法身无相。饶他普眼。亦莫能觑。于定中求而不见者。以法身无彼此迭相见故。是知可见者。乃就第二门头。故起念方见耳。

三问起信论中。真如内熏。故有妄心。厌生死苦。要求涅槃。妄心有二。一者凡夫二乘。依事识熏修。二者菩萨。依业识熏修。今之学人参究。但依事识。不能依业识。参禅本是大乘法门。若依事识而参。返成凡夫二乘之行。若参时二识同用。又违古人云。离心意识参。愿垂开决。

答。教说凡夫二乘依事识修。菩萨依业识修。乃约就依识发心取证耳。今参禅人发心。虽是事识。而用志直要打破业识漆桶。直透向上未迷已前一着。不落二识巢臼。若得少为足。便不能离心意识矣。

四问古人云。不贵子之行履。祇贵子之见地。又云。见地不明。堕落坑堑。今诸方解说有二。一说博学经论。依解名为见地。一说悟明后。方为见地。若学解为见地。何故宗门不许看教。若悟后方是见地。即今初心操履。以何法为见地。免离堕坑之患耶。

答。解为见地。有三种不同。有学解。有信解。有悟解。若从教上。或祖师公案上解得。佛祖究竟处。不落枝岐。此虽是名见地。谓依地作解。其有未亲言教。但只决定信自心。了无一物。是为信解。若参究。一旦明本有。是为悟解。此三皆名见地。但依他解。多落知见障。信解如此。亦要操修以臻实证。其悟解虽一念顿悟。尚有无始微细惑障。亦要净除。是三种见地虽贵。若不行履。终难究竟。今古人所贵见地者。但就根器为本。非金不行履。古人一期之语。不可作实法会也。

五。问古人云参究。在搬柴运水行脚处参。今之学者。要在静坐。参功有力。若在四威仪中。与物交接。心念纷飞。话头沉没。若惟静坐。又违古人操履。若与物交。终日散心。如何令学人日用中。动静无违也。

答。古人做工夫。要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看取。不是教你死死枯坐也。以初入禅。心多散动。姑就静坐摄心。其实要将静中做的。去动处验看如何。若用心绵密。自然动静如一。打成一片矣。今对境心念纷飞。是于话头全不得力。岂真参之人耶。为今只要话头得力。不拘动静。自然不被他转矣。

六问又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又云。佛界等。众生界等。又云。度尽众生。方成佛道。若生佛平等。佛无度生之义。如何度尽众生。方成佛道。若佛菩萨。度尽众生。佛界似乎渐增。众生界似乎渐减。云何谓生佛平等耶。

答。心佛众生。本来平等。以众生是佛心中之众生。故佛度自心之众生。若众生相空。是为度尽众生。即成自心之佛。纵一心尽作众生。乃众生自作自心之众生。而佛界不减。纵众生界尽。只是消得各各众生界。以心平等故。而佛亦不增。佛观众生界空。若众生自心不空。则众生亦不减。譬如长空云屯雾暗。而空亦不减。云散雾消。而空亦不增。虽终日暗。终日消。而空体湛然。此则佛界岂有增减耶。

答大洁六问

一问持律曰初学。不知持律。恐举动即错。受有次第。决无莽猎。然其间大小区乘。权实应用。虽根因利钝。机随浅深。不无弊端。幸提轨则。使利者仰遵。而钝者拓武乎。

答。佛所设戒。律部载之详矣。本意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故设八万四千律仪。为对病之药。欲令烦恼病除。法身清净。因机有大小。故戒有三品。曰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以沙弥比丘二种戒。乃因事而设。名为遮戒。谓遮止过非。虽大小同遵。而多为小乘。但执身不行。有能执心不起者。即为大乘。亦在事相戒。至若梵网经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名为性戒。乃我本师卢舍那报佛所说。诸佛心地法门。名金刚宝戒。命释迦文佛。展转传化。所言性戒者。谓了达自性清净。本来无染。顿悟本有清净法身。性自具足。故名为戒。经云若人受佛戒。即入诸佛位。故释迦四十九年所说者。但传此戒法而已。末后拈华所示者。亦示此戒性而已。历代祖师所悟者。亦圆此戒光而已。故观一切众生。佛性种子。本来平等。以同具平等法身故。以佛性而观众生。则凡起一念杀盗淫妄。乃至说四众过。自赞毁他。谤三宝者。即断佛慧命。与杀佛无异矣。故列十重之科。若以平等法身而观众生。则无可杀盗淫妄。乃至毁谤者。以乃圆满顿戒。然所重者。独在佛性种子。即佛之慧命故。不独上根利智能受。即黄门二根。淫男淫女。乃至鬼神。但解法师语者。皆堪受之。只要信一切众生佛性种子。即是平等法身。苟能作如是观。则于一切日用现前所遇境界。尽是戒光明地。如此不独执身不行。而于杀盗淫妄。触目念念佛性现前。则顿化为光明聚矣。又岂特执心不起而已耶。然持之之法。在遮戒固难。端在检束三业。制伏过非。唯此性戒实难。要以一片金刚心。持之勿失。但一念昧却。即全身堕落。岂细事哉。故华严十信初心。持此戒者。说净行品一百二十大愿。则日用无渗漏处。尚随事相。至若十住初心。持此戒者。有梵行品。审观离相。便是持此戒之方法也。初机常持此二品经。则久久自然相应矣。所云弊者。在遮戒有执相。自是多我慢自高。憎毁戒者之弊。持性戒者。有未得谓得。纵放任情。认贼为子之弊。祛此二端。无问利钝。皆名真持戒者。

二问参禅曰。守律而不如自性。终属颟顸。欲求见性。无过参究。其间疑悟交关。子贼难判。幸垂永鉴。免堕迷坑。

答。佛说沙门所习。戒定慧三学。然律即戒学。其参究即定学也。惟教中所设定学。乃三观妙门。为悟心之捷径。后因禅道东来。重在直指单传见性为禅。而不言定。然禅即定也。初达磨示二祖。只是个觅心了不可得。名为顿悟。乃至六祖。只是教人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即此返求自心。便是参究工夫。初无看话头下疑情之说。后至黄檗以下。乃教人看话头。以古人一则公案为本参。相传为实法。及至今时。师家教人。但参公案。不究自心。因此疑误多人。故今参禅者多。未有得正知见者。且又自以参禅毁教。盖为非真参禅也。殊不知古人为学人难入。特以一期方便权宜。只要人识自本心耳。佛祖岂有二心耶。殊不知提话头。堵截意根。不容一念生灭迁流。即是入定要门。而今别作奇特想。故多自误耳。唯今参究。不可无话头。以初心散乱难制。要此作巴鼻。当未提时。须要先持身心。内外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从此缓缓。极力提起话头。返看起处。从何处起。毕竟是个甚么。因未明见自心。故下疑情云。如何是我自己本命元辰。如此追求。是名参究。要念念不昧。心心不移。日夜靠定。废寝忘餐。忽然冷灰豆爆。本体一念现前。是谓悟自本心。到此依然只是旧时人。更无一毫奇特处。若得一念欢喜。便自为足。是名认贼为子矣。何况作种种知见。说偈说颂。为奇货耶。切不可堕此魔网。

三问公案曰。话头破碎后。一千七百葛藤。势如破竹。然一则稍讹。一齐云雾。从前破碎。方信鬼关。不识此弊。而掉弄精魂。三途潜伏矣。

答。学人果能明见自心。到不疑之地。则与十方诸佛。历代祖师。一个鼻孔出气。又说甚公案不公案。此事不是初机分上事。且姑置之。不必在念。

四问印教曰。不向教上印证者。不得正知见。此和尚旧训也。然义路是宿习。宿习难消。如油入面。万一印处。有一丝意识。则悟者转落阴魔。资发邪见。为害匪细。幸揭关头。

答。老人寻常要修行人。以教印心者。谓是为自己所知所见。一向无明眼人。指示邪正。要以佛经印正。如棱严棱伽圆觉经中。所说皆禅定工夫。悟心之要。将自心对照看。如佛所说。不如佛说。故云。以圣教为明镜。照见自心。不是将经中玄妙言句。回为己解也。如子所问者。正不知话头落处也。至若吾人种种心病。唯佛披露殆尽。如棱严七趣升沈之状。五十种阴魔之形。棱伽外道二乘之邪见。非佛细说。又何从而知惧耶。吾所谓印心者此耳。只要以教照心。不在义路。不义路至。若宿习种种。又不止义路也。

五问阐教曰。法布施者大。法供养者最。因悟印教。即印阐教。似乎契佛知见。大转法轮。然悟非真悟。以印自信。印非真印。以阐自任。抹却诸注。独逞己明。是狮是狐。易于自慁。是阐是谤。难于自知。幸垂精判。永奉蓍龟。

答。为佛弟子。念佛恩难报。唯有替佛传法。为真报恩者。故古之宏法诸师。有三种不同。一自悟本性。妙契佛心。于佛言教。如从自己胸中流出。四辩无碍。且又深入教海。波澜浩瀚。如清凉圭峰。天台诸大祖师是也。二虽未悟自心。依佛言教。印定自心。广探教海。如所解说。不谬佛意。此虽未超言象。而不敢妄以己见纵谈。依教敷演。如从前诸大法师是也。三有夙习般若种子。如有禅定工夫。自明己心。妙契佛意。但未广涉多闻。而正见不谬。虽有以浅为深之过。而无谤法之愆。其所宏扬。皆以法施为心。不求世间名利恭敬。如昔温陵寂音诸老是也。此皆法施之大者。至有聪明利根。但恃己见为得。排斥古今。纵口横谈。唯以宏法为利者。此则不唯破坏佛法。抑且误堕后人。如是岂可以阐法称乎。此了然易见。不问可知。

六问颂古曰。古人悟后。颂古如描画虚空。不落色相。今人悟未能彻。辄易颂古。句出诗想。机同滑稽。以为悟语悟境。脍炙人口。一转堕狐。恬不知惧。此末法流弊乎。吾辈易失此坑。幸发针砭。普荷深慈。

答。颂古从上有之。不过发挥古人作略。聊示门庭施设。以彰大机大用。且出自己。纵夺杀活之手。非徒矢口纵情。构画为得也。此颂古阐教二事。皆非初机所急。何须预设。古德云。但得了悟自心。不愁不会说法。如是初心。唯以究心。求明己躬大事为急。切不可怀此见也。吾人苟能了悟自心。纵不阐教。不颂古。亦是真实出家。不负在袈裟下也。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十二

侍 者  福 善 日录

门 人  通 炯 编辑

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法语

寂照铠公请益八则

问经云。无碍清净慧。皆由禅定生。如何南岳谓马祖曰。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作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此二说若为是非。

答。祖师门下。不论坐禅作佛。只贵见性。若见自性。了了分明。自无取舍。才有取舍。便落是非。

问圆觉经云。我今四大。所谓坚湿暖动。各还地水风火。故曰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未审此身未死各离耶。抑死后各离耶。

答。要未死前撇得下。故临行不被他累。及至临时。要离如生龟脱壳。难之难矣。古人道。闲时做下忙时用。正谓此耳。

问棱严经云。阿难白佛言。本发心路。从何摄伏。入佛知见。佛言。汝等若欲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未审即今为出生死。参禅学道。是生灭心否。

答。学人参禅。先断生灭心。及发明时。乃见不生灭性。若以生灭心参。但逐妄想流转。非参究也。

问百丈海禅师曰。参见善知识。求觅一知半解。是善知识魔。生语见故。若发四宏誓愿。愿度一切众生尽。然后成佛。是菩萨法智魔。誓愿不相舍故。若持斋戒。修禅学慧。是有漏善根。纵然坐道场成正等觉。度恒沙数人。尽证辟支佛果。是善根魔。起贪着故。若于诸法。都无贪染。禅理独存。甚深禅定。更不升进。是三昧魔。久耽玩故。今参禅学道者。如何出得此魔。入正修行路。

答。诸修行人。只为心见不忘。故动随魔网。若心见消忘。则佛亦不立。

问破四大五阴执。有先后否。

答。教说五阴渐破。必先破色阴。若参禅打破漆桶。则先破识阴。识阴既破。则四大无依。故如割水吹光。了不相触。

问金刚四句。古今未有明言者。或指色声香等为四句。或指眼耳鼻舌四句。或指诸相非相等。或指有谛无谛等。至天亲则曰。吾升兜率陀天。请益慈氏。则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也。六祖则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是也。双林大士又曰。经中持四句。应当不离身。愚人看似梦。智者见惟真。自古迄今。不曾有定辞何也。

答。佛说般若。如雪山众草。件件是药。拈来便用。必定除疾。故古人指出何为四句者。各拈雪山一茎草耳。

问古人云。直得纯清绝点。犹是真常流注。直得无一法当情。犹遭仰山检点。直得通身是照。犹在衲僧家垂手。直得七佛已前。威音那畔荐取。犹是话会在。今之学者。果到此境界否。

答。古人垂语。只是怕人落在途路边。学人纵到此。亦是途路边事。况未到此。便开口说禅。总是欺心。

问圆悟大师曰。有祖以来。唯务单传直指。以言遣言。以机夺机。以毒攻毒。以用破用。所以支分派别。各擅家风。须是向上根器。有绍隆佛祖志。然后能深入阃奥。始可印证。舍此切宜宝秘。勿作容易。今见学者。多不审自己根器。便要参究向上事。果不论根器否。

答。祖师取人论根器。即教中佛论种性。若不是者般种性。终是粘皮搭骨。今人根器不净。定与此事绝分。若肯留心此事。从此不退。久久可许造进。此在不定性摄。

王芥庵朱白民请益

问佛说顿教渐教。禅开顿门渐门。二教二门。是同是别。

答。佛祖出世。本无法可说。然法本无说。何有顿渐差别。言顿渐者。特为机设。非干法也。然教有顿渐者。如毗卢遮那初成正觉。于菩提场说华严经。顿示平等法界心地法门。直示无遗。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后判教者。称为圆顿法门。此佛之顿法也。然此顿法。惟被地上一类大根众生。于中行布四十二位。是即顿之渐也。其余劣根在座。如盲如聋。绝然无分。此则法虽大。而摄机不广。所谓唯有一门。而复狭小如此。岂佛说法。独为一人哉。所以现应化身。随三根施设。说三乘法。初从渐修证。所谓教之渐也。后至棱伽法华涅槃。顿示佛性种子。是为由渐而顿也。此乃教分顿渐也。其禅一门。教中处处说。菩萨六度中有禅智二度。判教菩萨。由二度开止观二门。为修行之本。此教中用顿而渐修。是禅为顿中之渐也。其达磨之禅。乃世尊末后拈华。迦叶破颜微笑。佛乃示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遂为教外别传之旨。西域二十八传。达磨东来。六传曹溪。而下传灯所载诸祖。乃单传直指一心之禅。又非六度之禅可比。以此单示一心。更无别法。直下顿见自心。不属修证迷悟因果。特显佛未出世一着。是谓向上一路。名为顿教大乘。此禅之顿也。至若历代祖师。顿悟此心者。虽一言一句。一棒一喝之下。直捷了悟。此盖多世修习。般若根深。因缘时至。今日成熟。亦有今生参究。三二十年工夫。然后得悟。如此。虽顿亦从渐来。至如沩山云。学人但能一念了悟自心。识得自己本有。是名为悟。尚有无始无明。微细流注。即将悟的。净除现业流识。是名为修。非此外别有修也。以此观之。顿中未尝无渐也。予尝观棱伽。分顿渐四门。一顿顿。二顿渐。三渐顿。四渐渐。知此不可执一而论。虽顿悟。而不废渐修。佛祖之心。本无二也。

问佛说诸经。俱是称性之谭。了义之旨。何谓达磨频赞棱伽云。此经是我心要。至黄梅则指金刚。余经有何差别耶。

答。佛说诸大乘经。虽是称性了义之谭。即其建化门头。不离迷悟。性相对待。定要返妄归真。皆有和会。方显一真。至若棱伽一经。直指一心。虽有真妄。以示识藏即如来藏。不必和会。单显自觉圣智境界。但了自心现妄想无性。即是圣智。不用更转。即其修行。但直观自心流注。妄想现量。顿达自心。亦不立地位阶级。故判教者。名为顿教法门。是故达磨。以为心印。以此经示禅宗要诀。以此经难明。劣解难入。传至黄梅。则以金刚印心。其金刚乃八部般若之一。文有六百卷。唯此卷独合祖师心印。以般若乃入大乘之初门。正如棱严所说。菩萨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而般若乃佛之根本实智。正是不生灭心也。此经以无住为宗。断疑为用。以二乘妄起众生见佛见法见。种种住着。重重起疑。此经尽㧞疑根。直到不疑之地。知见消亡。不立一法。遣尽住着之心。正与宗门解粘去缚手段相同。斩断意言分别。正是宗门不许拟议。不着思惟。识情干枯。透法身向上。故黄梅以此印心。良有以也。诸经都有些黏带。独此经斩截。参禅了此。则易入耳。

问云有如来禅。祖师禅。二禅果有同异否。香严击竹有省。呈去年穷未是穷之偈与仰山。山云。且喜师兄会如来禅。祖师禅。未梦见在。依此语。则见有如来禅。祖师禅异也。若从迦叶。传至初祖西来。祖祖相承。诸宗始祖。即是释迦。何得有异也。

答。如来禅。祖师禅。本来无二。但如来禅。就迷中说悟。要修而后入。祖师禅。直指不属迷悟一着。不假修为。要人直下顿了自心。凡落迷悟关头。便是第二义也。所以古德云。修行即不无。其如染污何。是故宗门向上一路。须是个里人始得。棱伽四种禅中。最上一乘禅。即祖师禅。其实本无异也。若根器不净。妄逞聪明知见。把作会祖师禅。如此连如来禅。亦未梦见在。譬如贫人。妄称帝王。自取诛戮。可不惧哉。可不惧哉。

示萧玄圃宗伯(天启癸亥冬十月初六日从此绝笔)

入道先要了悟当人心体。本来光明广大。包含无外。弥满清净。圣凡不立。不为身心世界之所拘碍。此即向上一路。西来心印。唯此而已。既能悟彻此心。则于日用应缘。一切境界。如镜现像。来无所粘。去无踪迹。如此则凡所施作。皆从真心实际中流出。一一皆真实不朽之事业。不但与日月争光也。较彼区区迷夫妄想。机械所为者。岂可同日而语耶。此段光明。人人具足。本无欠阙。但以我见坚固。凡有所作。必以为己功。执所见为必是。是非交错。终无一定之论。所以然者。以无廓然大公之心。而欲建千秋不朽之业。难矣。

又。

吾人心体。本来圆满光明。即今不能顿悟。不得现前受用者。盖因无量劫来。贪瞋痴爱。种种烦恼。障蔽自心。故渐修之功。不可少耳。沩山云。学人有能一念顿悟自心。但将所悟的。净除现业流识。是名为修。不是此外别有修也。若学道人。但求顿悟便了。将谓无功可用。此则习气深潜。遇境窃发。久则流入魔界矣。然渐修之功。亦非有次第。但日用中。向未起心动念处。立定脚根。返观内照。于一念起处。即追审此一念。从何处起。追到一念生处。本自无生。则一切妄想情虑。当下冰消矣。然所忌者。无勇猛力。不能把断咽喉。不觉相续。则流而不返也。

示周子寅(以下海印槁附)

山居今日大众结制。海印据座。说法华经。尔时足下手书至。且有佳果。足占足下。亦法会中人。乃先得道果者。此非瓦卜也。前书云云。日业正此不爽。亦可渐入不二法门。但其中日用。头头念念。皆生灭心行。安能寂灭为乐。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须向读书作文已了时。种种应缘处。当下着实。猛地返观内照。观此种种作为生灭之心。毕竟向何处起。即今灭向甚么处去。如此深观久久。渐入细密。若更此中。一切习气潜流处。烦恼无故生起处。着实一觑觑定。看他毕竟是何物。向何处起灭。追到扫踪绝迹处。如沸汤锅里点片雪相似。如此日用。念念不得放舍。才有丝毫一念懒堕懈怠。偷安图快活受用之心生时。此正是病根发作。便向者里。猛然剔起眉毛。不可被他缠缚住。才见缠缚。切不可和身放倒。与之打交滚也。切忌切忌。大段一声菩萨。或一声佛。死急靠定。与之厮挨。若遇种种恶习起时。即将此话头奋力提起。望空一挥。不管是魔是佛。是烦恼习气。是善恶思量。一切情尘。一齐顿断。如斩乱丝。如此做工夫。不妨读书。不妨作文。读书处。看此书读向何处寄着。作文。就看此文从何处流出。也不妨迎宾待客。吃茶吃饭。痾矢放尿。一切处。无用纤毫缝罅。如此安心。再与永嘉所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是一般。不是一般。足下不知能信海印老人。不虚诳否。请自试看。足下傥见信不谬。始知颜子心斋三月。大为可笑。圆觉经一部。足下读熟。每日早晚。以当功课。俟来春面时。相与决择。寻常与足下书。不免稍带情识。自愧为足下未彻。非不彻。恐足下信心未彻耳。今见足下。信心渐增。日近清净。此时若不将此赤心。剜与足下。何时得彻。若足下因循不彻。则海印自彻去也。何如何如。人世可悲。斯道可悲。望足下心。更可悲耳。

又。

来书请益。甚是真切。但足下于空幻二字。未得谛当。故于心境。不无其碍。所以工夫难做。今为足下说破。则了然无复疑虑矣。所谓空非绝无之空。正若俗语谓傍若无人。岂傍真无人耶。第高举着眼中。不有其人耳。所谓幻者。非变怪之幻。乃有而不实之谓也。譬若市如弄筒子。撮出许多人物一般。然此筒中。本无所有。而忽然有之。虽有而非真实也。既非真实。即是本无。由本无故说空耳。故曰。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人既非真。岂不是空耶。佛说空字。乃破世人执着以为实有之谓。非绝无断灭之谓也。诚恐世人沦于断灭。复说幻字。以遣其断灭之见。是则一切身心诸法。因幻故空。由空故说如幻耳。此二字相须而观。则顿见其妙。所言空。即幻有以观空。名曰真空。所谓有。乃本无之幻有。名曰妙有。由真空故。心非断灭。由妙有故。境是无生。境既无生。则心何取着。心既非断。则妄念何存。妄念不存。将何心而取境。境本是幻。将何境而牵心。斯但心不取境。而心非断灭。境不牵心。而境自如如。心境如如。于何不乐。此所谓。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者。但只看破如幻不实。名曰若无。而灵心独照。妄心顿歇。名曰亦无耳。是所无者妄心耳。岂绝无真心哉。何以为妄心耶。境执着不化者是。何以为真心。不取身心境界之相。了了常知。灵然寂照者是。如此用心。有何挂碍。故曰。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正所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爱憎何由起。斯则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物既不能碍人。人又何碍于物耶。世人所以不得自在者。唯其不达心境无生。如幻不实耳。若了达一念无生如幻。则一切苦乐忧患。得失爱憎。取舍情状。当下瓦解冰消矣。故曰。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此所谓一念顿到佛家。非虚语也。足下但观一切妄念起灭处。一切境界起灭处。无非是幻化不实。则心自然不奔境。境自然不牵心矣。往来应缘。则一念虚明。灵然独照。照见现前身心。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空中云。如野马阳焰。如此把定。金刚眼睛。再莫动转。任他一切境界。触之即消。凭他甚么妄心。一觑便灭。如此用心。又有何妄。心可以自扰。又有何妄境而可撄心者哉。此番说话。乃海印极力。为足下通身吐露。彻底掀翻。足下更莫怀疑。切不得思前算后。种种思量。皆恶觉恶习。俱是障道因缘也。必若老人此语。目前即是极乐人矣。信手呵笔。不觉郎当。如许婆心。漏逗如此。珍重。

又。

一别恍忽数月。流光迅速。日月欺人。每闻足下。精进倍常。欢喜沃灌心田也。初意拟尊人行后。必得入山一晤。相与印证既往工夫。而决择之。此想实真。不觉形诸梦事。可笑道人。亦堕情见乃尔。来书所云。因坐以求静。因静以求心。此乃入道初门。最为切当。但坐中未明肯綮。所以坐久而疲。由不达心体之妙。故静久而欲有闻。且又疑泛然。若无所归。良以能求之心。未得秘诀。所以求之一念。返觉为劳。是以心觅心。正如渴鹿逐阳焰耳。传曰。知止而后有定。以足下心未知止。故不得定。承索所以治心条目。如四勿三省者。引此心而入。持此心而定。此足下精心苦切处。乃鄙人所大有望于足下者。今既肯心自许。返乃秘吝乎。第恐足下。始于吾佛法中。未得多闻。至于名言之中。多分转为昔日见闻之陈习。致使甘露之药。不能近取还颜之效耳。从上佛祖。教人之法。门路虽多。不出戒定慧三学。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其节目之详。经不过棱严。至若祖语。无如永嘉集一书。足下熟读玩味。至于其中入定用心之诀。如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又云。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无记昏昧昭昭。契本真空的的。此用心之神符也。如四勿三省者。正乃戒耳。此中具悉。其实修心工夫条目。不出止观等持三门而已。此集中奢摩他。止也。毗婆舍那。观也。优毕叉。止观双运定慧等持也。姑以此塞请。集中红圈者。留神消息。如不解者。不嫌数数寄问。至于止观捷径之法。容再书一纸。以偿今日之欠耳。

又。

此段因缘。乃至易至难之事。以无量劫来。生生世世。杂染流转。习之深且厚矣。即今一念信心。始发斩于旦夕。而欲遏永劫之长流。其势诚不易易。即此一念回头之心。亦深难发。此是积劫善根灵苗。遇时而萌芽始抽。而开华敷实。全在时时栽培。而保护之。否则顿见枯焦矣。遇境遇缘。以事处事。久久纯熟。更加止观之功。则可渐臻解脱。然以吾人本自解脱。所以烦恼不解脱者。非法之咎。乃自心缚着。不解脱耳。良以向来。世情浓厚。习染纯熟。熟处难忘。故触之便发。故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若以彼易此。则生处自熟。熟处自生。生则疏。疏则远。远则澹。澹则忘。忘则不暇求脱。而自不缚矣。久之而此心泰定。则目前千态万状。视之若空华水月。阳焰冰河。本无可缚着。又何求脱耶。云肇公物不迁语得力。此非足下大根器。不能入此老门阃。独于日月丽天句不彻。若此不彻。则知肇公不彻。不彻。则非真得力也。此语老人疑之数年。毕竟于吾心中。独然自省。自尔以来。应缘得力处。多借此老之语。足下出门即见信。诚非小缘。老人不惜为说破。第恐足下。后日骂老僧也。足下但将此句。横之在心。于一切动作云为处。一切声色货利处。一切逆顺境缘处。一切喜怒哀乐处。一切爱憎取舍处。凡系流动之境。即便以此印。一印印定。看他如何是不迁处。如何是常静处。如何是不流处。如何是不动处。如何是不周处。如此看来看去。忽然爆地看破此语。则知老人不欺足下。而始信本真不自欺也。

示黄惟恒

足下虽云向道。而此中眼目。未得明彻。往往将世法佛法。与宗与教。不免话作两橛。若此处话作两橛。则一切憎爱逆顺。取舍好恶。穷达动静等。宜乎一一皆作两橛也。海印频频为足下道。佛祖元无实法与人。但只为人说破各各分上本有之事耳。宗镜云。以一心为宗。照万法为镜。特由吾人不能知一心。故佛说教以指之。吾人不能见自心。故祖假禅以示之。二者皆不得已也。足下今云。习教不免精神疲倦。由宗如乘顺风。此足下多生般若习气之深。如此大段。海印分上。二皆虚诳。总无难易之说。苟足下不达自心。则宗为邪解邪染。皆堕识情窠臼。而教亦妄知妄见。尽落言说话柄。皆非究竟真实处。殊不知教乃佛眼。禅乃佛心。二非两般。岂有彼此。海印教人看教参禅。皆不是者等知见。足下今日作此解。不独辜负海印。抑且辜负己灵耳。曾记古人有问者云。古人饥时吃饭。困时打眠。便是道。今人饥时吃饭。困来打眠。为什么不是道。答曰。古人吃饭只吃饭。打眠只打眠。所以是道。今人吃饭不吃饭。打眠不打眠。胡思乱算。所以背道耳。由此看来。足下日用。只将眉毛剔起。叱咤一声。只教神惊鬼怕。天魔胆碎。阴鬼魂消。一喝喝退。落得本地静静悄悄。寸丝不挂。赤力力。净裸裸。将此一段家风。要读书便读书。不读则拈向一边。不许挂一字。要作文。便作文。不作便拈向一边。不许胡思算。乃至吃茶吃饭。就吃茶吃饭。要打眠。便打眠。要痾矢放尿。便痾矢放尿。撞着便了。更不许过后思量。如游魂鬼子一般。干干净净。洁洁白白。亦不许坐在干净洁白里。如此单刀直入。一念向前。则读书亲见古人。作文也只向自胸中一口吐出。更无前后。涵畜时。便是吐露时。吐露时。便是涵畜时。如此不为动静明暗所转。不为种种伎俩所移。此之谓挺特大人。没量汉也。足下信然之乎。若果见信。便撩起。向者里入。珍重珍重。

示马居士

学道人。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知身是苦本。心是妄想造业之本。第三要真真看破。世间功名富贵。声色货利。都是虚华不实。第四要怕今生造下恶业。将来一堕地狱。受种种苦。无人救护。第五要知现在命根。只此一息之间。若此息一断。则再求今日参禅学道作福之事。永不可求。况受用富贵乎。学道人但得此五种心。时时刻刻。蕴积在怀。则目前一切虚华境界。自然冷澹。心地自然清净。将从前一往所学。知见学问。口头伎俩。一切放下。发菩提心。永断酒肉不贪不爱。持戒修福。作诸功德。以为载道之本。仍读大乘经典。助发自心。开佛知见。方可作观。但观此心。广大圆明。清净空寂。一法不可得。妄念元无。亦无生灭。而此根身。一切动作。犹幻人元无心识。目前一切境界。犹如空华。忽起忽灭。本来不有。唯只圆明一念。历历不昧。此念亦无。是名正念。如是用心。二六时中。动静闲忙。如如不动。逆顺好恶。冤亲平等。随顺世缘。所作功德。一事一法。皆成圆妙净行。如是行者。名菩萨行。道人果能如此用心。可谓不出尘劳。而作佛事。现宰官身而说法。即此是名报佛恩。报国恩者。公禀性灵明。发心向道。故特此示之。乃赠以号曰净妙居士。公其无负己灵。无忘此说。珍重。

示王生求受戒更字

王生名廷佐。字子瞻。生意谓名俗。而字犯古。请幻人更新之。幻人喜而告之曰。异哉。子之质也。传有之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今子志愿祛故吾。而大新之。不独新子之名。抑且新子之心。名者实之宾。心者德之实。苟不务实而尚虚名。非德也。由是观之。非独子俗于名。抑且俗于心。所谓俗者。非衣冠言貌之谓也。所谓狎习染污于性德者之谓也。吾人性德本明。由日渐染嗜欲。目蔽邪色。耳蔽淫声。鼻蔽臭香。舌蔽爽味。身蔽妄触。心蔽邪思。六者交蔽。汩昏其中。熏陶渐染。习以成性。将谓之本有。谓之固然。是以大驰于昏迷之境。本明之德。翻视为异物。安知有故吾故吾哉。圣人所悲。悲在于此。故投戒水。以洗涤之。且夫戒者。非他物也。乃自心本有之智光。即儒所谓明德也。今夫人者。智光不朗。故明德日昏。今复明德。而返天真。必须朗智光而破昏蔽。昏蔽破。本体现。智光朗。诸障消。此吾佛所以戒杀生以成仁。戒偷盗以就义。戒邪淫以立礼。戒妄语以敦信。戒饮酒以明智。五戒具。而五常足。六情敛。而三业清。此所谓涤旧染。进日新。舍故吾。而造新化也。故幻人亦更其名曰言。字曰子纶。将其奉佛戒。如君命也。子其勉之。

示周子潜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此老氏之戒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又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长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此孔子之戒也。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言绮语。不两舌恶口。不贪瞋痴。此佛之戒也。噫。以吾人之性。本自灵明清净。但以习染之污。日就汩昏。沉迷而不省者。唯在耳目口鼻身心之间。与声色香味触法相对。胶固绸缪。接构心斗。长迷而不返也。故圣人愍之。切为之戒。且将欲祛旧染。断尘习。而复乎本然清净真心也。由是观之。戒在我而备在心。修之以身。是谓道不远人。故曰。圣远乎哉。体之即神。吾人欲造大道之原者。唯在谨谨奉持于是而已矣。周子少年。切志向上。归心于此。故因书此以示之。

示祖定沙弥

子尝见世之市肆。罗列割烹。而过者。靡不刮目垂涎。希一脔之味。此恒情也。每见吾徒。称沙门释子者。身处旃檀之林。足履清凉之地。历大法之肆。罗无上醍醐。甘露妙味。则邈视之如鸩毒。可不悲欤。虽然。盖不知味之过也。藉使知之。岂让嗜脔之情哉。吾佛最初出世。即揭波罗提木叉以示人。此即以甘露陈于周道。冀人人而味之。同入不死之乡矣。过而味之者。几何人哉。予随缘入王舍城。止慈氏园林。适开甘露之肆。有沙弥祖定。从吴兴来参。问庄严佛土。最上法门。因指入林中。即得餐采此甘露法味。所言甘露法者。即四根本重戒也。嗟乎人者久矣。沉酣生死之场。成就铁床苦具。靡不依此淫杀盗妄四者而立。至于诸佛净土庄严。亦皆从断此四者而成就。故曰。永断淫心。方成佛道等。今沙弥将欲辟瓦砾作丛林。转秽邦成净土。若不翻破四根。作四面清凉池。岂能化三毒。而为三种解脱地耶。是故海印老人赞言。佛子若欲成就无尽功德法门。应当善学此波罗提木叉。为第一义谛。一切法门。因从此入。

示吴公敏

空生问佛。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以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又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然实相无相。于何有生。良由生即无生。则住本无住。信心如此。则五蕴清凉。一念顿空。诸妄圆灭。如是降伏。即非降伏。是名降伏也。公敏信心甚笃。从余乞授菩萨戒。且问持心之方。余即告以调伏之法如此。又更其字曰调伏。至若相即无相。则不可以无相为无相。故又刻之以定课。日用不移。久久纯一。泯绝诸相。顿契无生。是所谓信心清净。即生实相也。

示澄鋐二公

语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又曰。中无主不立。外无正不行。此言虽小。可以喻大矣。是以世出世学圣贤之道。未有不自正心诚意修身。而至于致知格物明心见性者。故孔氏为仁。以三省四勿为先。吾佛制心。必以三业七支为本。历观上下古今人物。成大器。宏大业。光照宇宙。表表为人师范者。未有不由此以至彼。由粗以极精。由近以致远也。今之学者。多以口耳为实学。以己见为真参。以游谭为顺物。以纵浪为适情。以吊靡为容众。以恣肆为养志。以安饱为调身。以缘想为正心。以束敛为苦形。以端庄为恃傲。以克念为自苦。以精持为矫饰。以道业为长物。以身世为金刚。以生死为余事。身之不立。心之不究。道业之不成。学问之不精。此其所以世愈下。而道愈衰。心日昏而志日丧。风日靡而行日薄。教日颓而法日毁也。捕风捉影。后学无凭。望吾人之修而见淳全之质者。其可得乎。孔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是以周公之梦。凤鸟之叹。有志君子。岂容情于自己哉。二子勉旃。

示江吾与

与足下苦语十年。如教酒人斋庄。非不俨然肃恭。要之肃恭。亦酒态也。今读足下手书。始恍然从醉梦中觉。令人怆然心悲。复欣然大喜。以举世皆醉。假而人人如足下。则不贵我独醒耳。尝谓。苏子一口舌之夫耳。其所志富贵。则奋发无当。每治纵怠。则悬梁刺股。竟酬其志。况出世圣贤。岂值一夫。无上妙道。岂多金比。越王遭会稽之耻。志报吴仇。乃卧薪尝胆。二十余年。其竟以霸。然历劫贪爱。岂值吴仇。幽囚生死。困辱形骸。岂值会稽之耻。苟足下不怀切齿之恨。而忘卧薪尝胆之心。不能以悬梁刺股自创。又将何以酬初志。雪大耻乎。闻之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名。足下诚能以太上自励。则贫而可乐。其他又何以婴心。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亦云。苟有道义之乐。则形骸可外。形骸可外。此外则无事矣。又何可婴心。处之而不泰然耶。愿足下勉旃。

示王牧长周世父

尝谓天生万物。唯人最灵。此古语也。予则谓之不然。何也。盖人与万物。皆具灵觉之性。此性均赋而同禀者也。曷尝有人物之间。毕竟所以异于物者。以其物具而不知。人则知其所具者耳。知其本具而尽之者谓之圣。知其当尽而不能顿尽谓之贤。知而肯求其尽者谓之智。知而不肯返求者谓之愚。知而不真。而求之太过者谓之狂。知而不明。执一介为必当者谓之狷。至若不知而妄求者谓之怪。与夫不知而不求。则物而已矣。嗟乎。此人与物殊。惟知与不知。求与不求之间。虽相去毫厘。其失则千里矣。窃观三齐之君子。孰不心愤愤口悱悱。眇视千古。咳唾风云。虽伊周事业。犹不足观。及扣其心性。则瞠目结舌。及与谈心之妙。亦未尝不謦欬击节。及与之言佛。则望望然不顾。噫。知有心而不知有佛。是犹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是以道术不明。而英明豪杰之士。亦不免坐蔽于此。此非知之过。其实不知之过也。又非不知之过。其实不信心之过也。予窃谓非真不信心。盖未有以真心告之者。假而朝夕以真心实语。熏陶渐染之。虽不能自信。抑将与之俱化矣。世之君子。生而闻见。乃耳目之常。即天纵之聪明。且将亦与彼俱化。故曰。习俗移人。贤者不免。斯言可畏哉。嗟乎。长夜之叹。为谁而兴。余今置身东海。空山大泽之间。冒险阻。履危机。几不免虎口者。盖亦数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此所以抱长夜之叹。而饮泣与东海竞流也。虽然一管灰飞。而大地春生。一叶辞柯。而满空秋至。第感之不深。故应之不至耳。年来兹土二三君子。具丈夫骨。见信自心者。津津汗浃两腋。而阳和之调。将见。予将骨化长波。又复何憾。王生牧长。周生世父。以癸巳冬日。来入海叩。其道味天然。略无毫发。拘拘俗习。予深叹其为奇男子矣。虽然。牧长牧长。世文世文。皆知其本有。而肯求之者矣。予则有望于二子。不望子作佛。而愿其现宰官居士身而说法。将见般若根深。习俗浓厚。熏蒸变化。此土群蒙。若人若物。皆位之育之。而生极乐之乡也。子其勉之。子其勉之。何以称子。

示杜生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又曰。隐居求志。果何求欤。轲之言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此圣贤教人。披肝露胆处也。夫螳螂怒臂以当车辙。此其志果何如哉。吾尝观世之学者。每曰有志于功名。或曰有志于富贵。或曰有志于忠孝。举似可佳。及乎稍遇挫辱忧患。饥寒贫病。不如意事。则气消神沮。呻吟困苦不可言。稍有忤逆。则忿不顾身。酒色淫荡。则乐以忘生。是则居常所云志者。未见如孔之所教不可夺。孟之所教持之也。此无他。盖隐居未尝求之耳。嗟乎。挫辱忧患。饥寒贫病。拂忤酒色。不大于车辙。而人不小于螳螂也。竟无一怒以当之。此何以故。学者深求此。可与言志。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十三

侍 者  福 善 日录

门 人  通 炯 编辑

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书问

与达观禅师

某钝根下劣。屈于尘习。适特地走人间。自以无谓。不期锡杖落此。岂知吾师精进力所摄持耶。昨礼座下。辱法爱。连宵彻夜。真言密语。如咒病龙。心心在云雨耳。即殑伽能领深恩矣。惟师一一辛苦中来。某一旦坐受其惠。竟何以报。想十方诸佛。定为此会生欢喜。发赞叹耳。此缘殊非小小。某愚痴。向谓琬公亦灵山会上人耳。匪蒙携过云居。亲见肝胆。则某此生。几不知此公矣。承命作复琬公塔院记。初不自量。将谓易易。遂莽卤承当。及至雷音。睹其真迹。不觉气缩。即以虚空为口。大地为舌。犹不能赞其功德。况方寸流注乎。因恳祈请法力加庇而为之。尤难措辞。马上至潭柘。思已过半。及睹师手书二经。庄严妙丽。读愿赞则泮然具足矣。十五日暮归慈寿。次日焚香礼祷。而后操觚属草。刚完使者持法音至。讽诵数过。欢喜绝倒。劳法身特现尘中。盖似慈悲太煞。使某何以当此。敬谢无量。塔记谨此报命。其文千二百余言。但某心血止此。有则尽吐之矣。其间但欲点染虚空。自觉少光焰耳。愿师印证。不吝郢削。无使琬公见屈。抑令观者增深佛种。惟慈摄受之。某和南言。

附达大师答书

真可和南。辱塔记。即率众焚香顶礼讫。疾读三四过。令人无地可以寄口舌赞叹也。苟非真得琬公之心骨之苦处。安能吐辞等刀锯。剖痛情哉。宁惟使琬老朽骨生春。即某足赖之不朽矣。如是扶植法道。将何以报海印主人。咄。一棒分死活时。决不敢作世谛流布。某再和南。

又。

憨山大师侍者某。此回出山。诸人以为突出意外。那罗堀主。此回来燕。圆成无量功德。岂惟诸人虑不及此。即堀主。亦不意憨头憨脑。闯入是非闹蓝。做许多好事。发古德之幽光。解众人之纷纠。而道人亦得托不朽于寸管。是无上供养。惭何以消。怖惧怖惧。怀静送经圆赞并小叙。谨奉命。即着如奇呈正。超如所持偈。不遑一为发挥。行恐触境逢缘。终被物使。奈何奈何。道人行踪。主人既还东海。即亦往石经矣。然再必一晤而别。尚有数语。似不可少者。某再和南。

又。

承慈远问。悲欣交集。病病之心。知在法眼。望色决脉于十年前矣。惟神明之秘。久默斯要。今岂逃洞见肝胆耶。但今道人受病之原。初为客邪所干。中伤真气。以致君火太盛。销铄肺金。内外交攻。上下否塞。栀子益母不用。而用贝母。转使大小便利不通。固结日甚。庸医误入肉寇。热势益增。几闷致死。赖甘草解之。而拣去肉寇。得椒通和。周身汗出。道人幸佐以军姜得苏。其同病者。竟误中狼毒。良医束手。幸元气未损。必不伤生。须徐徐调理。但真阴水生。心火渐降。客邪消伏。真君泰然。则可保复元气。全生性矣。感荷慈念。远问受病之原。其状如此。惟赖白毫远照。自受病以来。虽大火猛焰炙身。而五内清凉。略无一念疲厌之心。其视三界牢狱。四生桎梏。端若天光云影耳。向来所入海印三昧。俱成水月道场。空花佛事矣。幸得情关迸裂。识锁顿开。时将长策象王。而逐金毛。回步旃檀之林。饥餐紫柏。渴饮曹溪。吾生之愿。遂毕于此。更不敢劳移步毗耶。再施甘露。但愿安隐那伽。深入无际。以待围绕三匝耳。使回。谨此奉慰慈注。

又。

世相空花。翳目颠倒。已不足论。而成住坏空。往来代谢。有为如是。法性湛然。复何加损。第念法缘未溥。愿力未周。向为智碍。今则从空霹雳一声。种种幻化。云翳荡然。且幸而今而后。方为无事道人。此正火聚刀山。成就清凉如幻解脱。斯实 圣恩。于我不薄。其他一切是非。泯然殆尽。又何足道。若能成就无上道力。一切佛土。随愿往生。又何区区拳石勺水间邪。知师同体之爱。爱逾骨肉。同心之忧。忧入肺腑。故敢以此奉慰。非妄语也。不慧出期不远。傥幻缘有待。尚图荷策云山。优游末岁。其法喜之乐。又当如何。此又天龙所遣。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也。

又。

不慧障缘深重。辱师同体慈力而摄受之。所劳神用。种种甚微细智。固超情表。岂容言喻。旅泊话别。挂[马*凡]而西。以新正五日抵桐江。冒雪吊健斋。晤见台公。询休郎动定。云业已束装明发。有九江之行。寻即遣书至吉水。邀过桐江。相聚舟中。欢然道故。宛若多生熟游菩提分法人也。尔瞻闻之。即迎过铁佛庵中相见。机语甚投。此君根器猛利。况得休郎为前茅。不一言之下。则向之坚壁旗鼓。不觉自偃。顿然翻案。大非昔日邹君也。不慧过上元方行。休郎送至庐陵。会王性海。此君天然道骨。不意末法尘劳中。有此上根利智。将来成就法缘不浅。因留连二日而别。休郎即放舟东下。想见知忍。则可委悉因缘矣。不慧于二月三日过庾岭。旅邸壁间。忽见师留题。恍对法身而临宝镜。欢喜踊悦。因书偈曰。君到曹溪我不来。我到曹溪君已去。来来去去本无心。谁知狭路相逢处。饱餐而去。六日至曹溪。礼六祖真仪。顷即出山。至五羊。谒总镇王公。囚服见之。此公意气甚高。亲见降阶释缚。乃云公物外高人。况为 朝廷祈福。致此奇祸。何罪之有。吾辈正中心感重。岂可以寻常世法相遇。固让不可。竟留款叙移时。斋食而退。且又遣力护送往戍所。途涉千五百里。道殣相望。虽三尺童子。亦操戈挟刃。殊不辨其盗非盗也。至电白。其程犹半。迤南山林蓊郁。咫尺迷踪。旷野高原。迥无烟火。穷日粒米不糁。终朝滴水不啜。雷地饥荒尤甚。业已四年。瘴疠大作。时疫横行。毒气熏天。炎蒸蔽日。枵腹罹灾。死伤过半。悲惨之状。大不可言。况复海岸腥风。岚烟烈日。触鼻透心。神昏意醉。此为罪乡。诚非虚设。私谓自非彻骨冰霜。何能消此酷毒也。仰庇诸所堪能调伏。无生忍地。即荷戈行伍。不异道场。但泉涸草枯。无薇可采。资非禅悦。何虑不为西山饿夫。惟不慧道愧先德。遭时过之。此业力所胜。死生又何置念。直以本愿未酬。佛恩未报。为惭愧耳。窃念诸佛以不思议神力。调伏众生。非以一方便而折摄之。欲其情枯智竭。须知极境穷源。冥益钝根。真慈不浅。傥法缘有在。异日天假有缘。与师对谈梦幻法门。岂不以今日因缘。为实证也。惟师智光圆照。天南万里。不隔纤毫。仰愿无缘慈力。时以摄之。

又。

江头一别。瞬息三年。无时不寄情霄汉间也。丁卯冬初觉音来。得奉手书。并荷慈惠。法宝盈箧。种种功德。真洒甘露于焦枯。布慈云于火宅也。康祖赞。点开髑髅金刚正眼。读之令人遍身毛孔熙怡。喜不可知。此非无缘慈力。何能至此。觉音云。杖锡有远游之念。自尔不知所指。此心逐逐妄想。每与右武聚首。未尝不对妙音色相也。右武真奇男子。前冬别时。顶门一针。渠自云痛彻至踵。顿然翻案。不慧因赠之曰。觉非居士。今已大非昔人矣。此公别去。时复寥寥。所幸诸缘屏绝。四大轻安。无所损恼。得以闭门穹庐。究竟未了公案。楞伽幸已脱草。去夏摄引初机数辈。演法华于武场。以酬师之大愿。有击节数纸。此皆支离糟粕。殊非真知见力。但念此余生。置身于无事甲里。弥感 圣恩难报。聊复以此消磨岁月。且仗诸佛神力。持以洗污教之愆。故不惜世谛流布也。适接法意。不觉欢喜绝倒。瞻金刚塔。如对法身。读诸祖赞。如听梵响。啜阳羡春茶。如灌醍醐。念此瘴乡。何缘得此。普令见闻随喜获益。大义重来。此亦僧中程婴也。此子信根原深。第习气不浅。今幸撇来。亦大损减。又荷师法力摄持。即此可望上进。觉音此来。大为抖擞胸中。颇有乐地。惜乎志有余而力不足。亦不负此生。可作金刚种子。再出头来。必不负善知识因地也。渠闻师在匡庐。函欲一见。遂遣先归以报。计大义入夏可至。至时又当委悉。

又。

前大义来接法音。欢喜无量。知动定如宜。甚慰远怀。比来为曹溪因缘。想闻之必大抚掌。先心尚欲令义郎自燕而晋。及临行。念其二十年来。跉跰他方。今其师物故。已二载余。宁忍不拈瓣香撮培土乎。因是遂立促还家山。由楚而归。不及布体座下。今夏幻躯幸无大病。第为荔枝魔发。遍体疥痬。又为假曹溪粥饭僧魔。妄作鬼祟。是故养病蘧庐。此时正欲入山。且幸某公发大道心。愿作檀越。第其人清澹如水。志大力微。师能以无作妙力。遥伸右手。过百一十城。竖此金刚幢乎。不知上方佛土。宝威德如来。何日为众生说法。令我遥闻謦咳弹指之声也。新岁三得中甫问。慰安情至。深感道义同体。知应微车。计秋中可抵蓟门。侍座下耳。粤孝廉冯生昌历。乃此中弟子上首。近书来云。已入丈室。何幸如之。第不知此子去就何如。傥在都门。愿时时拔济。知二护法。大著勇猛力。必致感应。但听时节因缘耳。

又。

堪忍土中事。种种幻化。正宜法眼视之耳。若入鹙子之目。亦未免作净秽见也。昨永顺持法音来。知杖锡有灵岳之行。回书径往报之矣。旃檀如来因缘。已悉前问。盖佛神力不假于他也。持去楞伽笔记。奉入慧目。以作法供养。某下劣。深知此一段大事因缘。皆如来所遣。 圣恩所赐。即此可为报恩地。但愿此法普遍微尘刹土。一切见闻。同入自心现量。即不慧委填沟壑。则此生千足万足。夫复何憾。第不审就中有少分相应否。愿大施金篦。披刮翳膜。其幸不在区区耳。

又。

春三月。促觉音负病归。是时尚想紫柏。与五老争雄。遣八行往讯。忽顺禅人持秃笔字来。则知已拖泥带水。向万里无寸草处去也。笑老痴为底事。如此忙碌碌耶。昨有人说长安路上。有个没料理汉。窃官家一坏土。捏作丈六金身。令无量人生颠倒想。复将丈六金身。撇向十字路上。令往来驴马践蹋。若紫柏老痴过此。又作么生耶。尝忆老赵州。将一茎草。作丈六金身。老雷阳。则将丈六金身。作一茎草。此个公案。是同是别。知在万仞峰头。必发一笑。老红盔。近来毒气熏得。耳聋眼花。鼻塞咽闷。不知何时。向白银界里翻身。一吐此恶习也。

又。

红盔去紫柏万里。时闻说法音声。在鼓鼙刁斗间。如涂毒入耳。转令瘴烟毒雾。化作甘露。日夜饱餐。故当死不死。更见钵沿蚊蚋。贪涎流溢大千。何时三灾火起。烧为煨烬。毗蓝飏去。光音霪雨。一洗劫灰。净尽无余也。曹溪旧称西天宝林。比为魔宫鬼堀。可笑紫柏老人。神力不大。暂求一宿不能安。今天遣红盔。特来洒埽。八年之内。极尽神力。一洗殆尽。魔党尽驱。今将化秽邦而成净土。变业海以作莲池。老卢埋没千年。今日始得转身吐气将来。绝后再苏。顿见光明赫奕。但阁门坚闭。不能顿现无量庄严佛土。只待文殊遥伸右手。过一百一十余城。聊藉弹指之功。便见重重无尽境界。假使十方世界。一一善财。如佛刹微尘数众生参礼时。可使一一顿入毗卢法界也。此盖老红盔枪头上佛事。旗竽下工夫。较老紫柏。端居净土。坐莲花中。吐广长舌。为诸化身大士。说利生法门时。同别何如。某禅人远来相问。不减契顺走惠阳。老红盔且无觉范别胡强仲气习也。某舌端时时现出紫老法身。居然在目。敬持梵香一盂。用伸供养。唯慈照之。

与妙峰禅师

某切自念。钝根下劣。结习浓厚。乘夙善缘。天幸吾师。辱以真慈拯拔。曲尽心力。善巧方便。面命耳提。日夕无间者数年。居常切睹我师默造之心。恨不能通身跃入我心。顿令眼目动定。若有灵圣者。但土木坯胎。终难变化。虽然祷之既久。入之既深。不无感通冥应。某情虽卤莽。而于潜滋密化。未尝不由吾师幻网三昧。加被之力也。云聚清凉。月明空界。自尔形分影散隐显同时。虽于妙音謦欬。势阻关山。然其实相真身。俨含心水。别经五稔。犹同一日。道越三千。不隔寸丝。是则深居寂寞之濵。益入圆通之境。可谓迹逾疏而心逾密。声日销而实日彰。某之形神。未尝去吾师一念也。然某自知形器秽浊。谓斯朽骨。恶气冲天。非寥廓大谷。不足以藏之。尘劳塞汉。非汪洋巨浸。不足以洗之。故甘心拌命。掷此山海穷乡。而置尽绝之地。且将无复人世矣。不意默承护法菩萨。运通宝藏。顿使一光东照。大破暗冥。可称万世希有功德。原其所自。与者受者。又皆尽从吾师圆妙清净真心流出也。客冬某持法旨至。接读十数通。深见师心。不觉涕泣交颐。即所云。喜心翻倒剧。呜咽泪沾襟耳。然所悲者。非属于情。而在出于常情者。举目寥寥。岂容多见。是不容不感悲且痛也。嗟乎。某此生已矣。竟同草木。枯槁无疑。至若报侍左右之心。有怀未即。惟愿我师真慈不弃。心心圆照而摄受之。令痴子不入颠倒狂途。而安步归圆觉路也。时幸托此一枝。颇称幽胜。傥识海波澄。意吾师心月。能自忍留光。而不落影于此中乎。

又。

不慧平生。每自克念。于此长夜。得值吾师。可谓再逢亲友矣。故自缘会三十年前。即知有向上事。二十年中。常勤除粪。此一念苦切之心。未尝去于眉睫。但恨积习深厚。不能顿净现业流识。有负师友法恩。大为惭愧。爰自离析以来。忽十五年。实已卧薪尝胆。痛自策励。未敢少惰。第以幻翳未消。犹沈幻网。心知被缚。力不自由。良以慧剑不利。不能顿裂。此知痛处。敢欺吾师。及幸以法为缘。知报佛恩。即以幻网为佛事。其荷负之心。实持九鼎。而法执之病。益增七重。将谓不负所生。敢追先哲。此实狂愚。非谓慧也。幸亦心知非正。如梦渡河。念蒙 圣主隆恩。惠以金刚焰烁破重昏。使历劫情根。一挥顿裂。回视昔游。皆同梦事。是故不慧。以此庆快平生。心知吾师必为我贺。今虽远投瘴海。如坐道场。饱饮炎蒸。如餐甘露。荷戈之暇。惟对楞伽。究佛祖心印。始知从前。皆堕光影门头。非真知见力。是知诸佛神力。调伏有缘众生。非止一种方便。若逆若顺。无非令入清凉大解脱门。火聚刀山。无非究竟寂灭道场地。而今而后。或可谓不负己灵。亦可谓不负师友矣。于会心处。随笔记之。今将卒业。此虽非正顺解脱。聊以法自娱。适足以见光阴不虚度耳。意吾师闻此。必发一笑也。大义万里远来。以得法音为喜。第念此子。持吾师一言付嘱于不慧者。已十五年。心如一日。辛苦万状。然于禅道佛法。竟未启齿。此真出世丈夫。法门奇事。今复依依万里至此。岂不慧所堪。况彼师亲皆老。何独我为。是以促归。且以不慧行藏。奉慰知己慈念也。第缘有聚散。法无起灭。在正眼视之。了无朕迹。刹海不隔。劫念圆收。又何有去来彼此之相。吾师处此久如。谅不以天涯罪夫。劳静虑也。傥天假以年。犹当白首同归。以酬初愿。惟禅悦滋神。以道自爱。

又。

惟师以法界为心。以行愿为身。即弥纶华藏庄严尘刹。当无疲厌。此遐荒虽远。正不出吾师毛孔也。其摄受之心。如珠网交罗。光光相照。更不容妄想于其间耳。钝根年来坐此瘴乡。所作佛事。亦不出师幻网三昧。第以情生智隔。不能餐师法性之乐。然亦赖此为消热恼。作清凉地。师其以为妄乎。古人为到处家山。随缘乐地。不慧即不能全体。适足以自娱。楞伽四卷。诚以印心。吾师慧目肃清。必深照洞彻其原。即此生无对面之期。而世世常为法侣矣。

又。

自入瘴乡六年。不知霜风作何状。今正月六日南征。宿新州客邸。寒风刮面。不减塞上。夜深拥纳。梦想正在万丈冰雪中。忽推门扣见者。大义也。乃惊喜绝倒。所负北来诸故人书。首开吾师函。恍若对面坐五台拄地庵中。枕膝夜话时也。欢喜可知。复询吾师种种功德。种种庄严。此家常事。不假称扬。尝读楞严经。见阿难望佛惠我三昧之语。将谓虚谈。以今观之。不但身坐瘴海。即入铁围。必蒙吾师足光先照矣。所谓因缘会遇。穷劫不磨岂妄语哉。不慧今年五十有六。不觉老至。形容透俗。心地日开。常自私语。若此形不化足以甘心苦海。为人天作桥梁卧具。此狭劣之见。始由吾师扩之。今更见其真耳。大义之走瘴乡。诚以为苦。今遣归家。可以休[欠*曷]狂心。作己躬下事。望吾师恶辣钳锤。销镕习气。是以不负吾辈。亦不负其先心耳。

又。

不慧以业力迁讹。掷此岭外。不减曼殊在铁围。师以慈善足光。时时照拂。亦不减菩提场中。初成正觉时也。大义来。具荷摄受。感不在言。惟师愿轮日广。三昧日深。顾此区区秽躯。亲近随顺如夙昔。岂能再得。不慧处此业乡。三年余矣。禅定解脱。未知何如。但所喜者。学成真正俗人。其所消磨日月者。重增文言陋习。皆多生积障。今日尽发。不知何日。得三匝座前。求忏悔耳。先具数种。师其为我印正之。遥忆多宝妙塔涌现虚空。但昔日灵山会上。释迦分身尽集。而塔户一开。多宝出现。吾师分身当何时而集耶。令遥闻者。不禁瞻慕之思也。即有可散之花。亦无神足可遣耳。

寄莲池禅师

往者。某居金色界时。吾师因礼曼室来。承以无缘慈力。摄受我于冰雪中。使某得以坐瞻光相。深慰夙心。信宿而别。自尔倾注之怀。盖亦勤矣。某去台山。将南历百城。拟参座下。复为业力牵之东海。良以耽着枯寂。遂置身穷陬篾戾车地。因之矢心建立三宝。上报佛恩。亡躯尽命。郁郁十年于兹。向以道力孱弱。大为魔扰者日月居半。以致取辱法门。见呵智者。今且犹不自量。乃恋恋堀中。以臂当辙。心心不退。岂宿习然哉。切念道法垂秋。正宗澹薄。赖吾师乘大悲愿轮。高竖法幢。宗说兼畅。止观双运。毗尼独揭。净土专门。使狂子知归。淳风可挹。禅者自南中来。无不备询起居。知法体轻安。色身康健。乐说无碍。应机不倦。微细之制。不减迦维。何幸衰世末流。遇斯弘范每一兴怀。五体勇悦。毛孔皆香。深愧业系不前。未遑瞻觐。兹门人胤继。特致问讯。薄具名香三色。奉为说戒时供养。普熏四众。伏希慈纳。

又。

惟吾师踞寂灭场。以佛性戒。而为末法众生。种金刚种子。此等最上因缘。乃毗卢之所愿。释迦之所赞。宜为天龙八部之所钦也。若不慧者。以秽浊之质。点污法门。以业累之缘。罹斯罪垢。实受诸佛所呵。乃辱吾师摄受。岂非以平等大悲。普视有情者耶。不然。何慈音无遮。一至于此。瘴乡拜辱手书。不啻足轮光照铁围。令有缘谤法者。先蒙益耳。不慧向沈幻网。今幸荷诸佛神力。以金刚烈焰而销铄之。今则罪性了然。且赖此作忏悔地。年来奔走之余。所作佛事。著述数种乃藉佛祖心光。以为破障之具。以孤陋之见。处僻远之乡。不识果与此法少分相应否。敬持献座下。乞师法眼。为我印决。傥不堕增益谤。或可聊弭夙愆。酬罔极耳。

与五台月川师

不肖钝根。波流幻海。花落寒空。不啻曳尾泥途。自甘逃逝已也。回视金色界人。端居灵山一会。惟时白毫东注。幽邃蒙光。岂不见此头陀。如是度众生而行菩萨行耶。数辱慈念。惠问勤勤。以人境两夺。故无片言以报。谅知己者一体同观。定不心口异视也。往承以驳物不迁见示。鄙心将谓足下偶尔成文。试入游戏三昧。故未敢加答。恐当实法流布。忽忽业已三秋。适幻师远来。下问穷陬。询及起居。具悉悲恋之情。深感无已。且出尊驳草本。不意刀刀见血如此。不肖愚昧。虽非杨修幼妇。而一览颇识其妙。第愧不足以当足下心。由辱见信之深。不敢有负所望。略为陈之。愚谓所驳。若按名责实。虽肇公复起。不易其词。若忘言会旨。即清凉再出。亦当追其武也。语曰。驷不及舌。诚有味乎。然彼造论覃思。立意命名。不曰无见。且以不迁当俗。不真为真。由是观之。是物不迁。而非真不迁也。以其物有迁流。故今示之以不迁为妙。若真已不迁。不迁何足云。故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其旨良哉。若以高见。所摘论文。皆迁流之语。驳之字字无差。言言有据。即肇公对语。亦俯首无词。但彼亦自解云。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意恐足下责之以言。而未谅其心耶。抑所见未同耶。故曰。正言似反。谁当信者。若足下犹不信。而信者谁其人欤。且肇公明指不迁。在物。而足下以真究之。斯则为门不同。故道路各别。宜其相左。闻足下始因不肖。举清凉谓物各性。住于一世之语。滥同小乘。无容从此转至余方之说。遂有此驳。然不肖所以举此者。意有所为。盖缘寻常以物不迁意。诘诸方大德。都谓物迁而真不迁。人人话作两橛。然清凉疏中自有二意。且云。显文似同小乘云云。其实意在大乘。生即不生。灭即不灭。迁即不迁。原清凉意。正恐后人见此论文。便堕小乘生灭迁流之见。故特揭此。表而出之。欲令人人深识论旨。玄悟不迁之妙耳。然钞文但举小乘。一意辨之。未竟大乘之说。但结文。此约俗谛为不迁耳一语。义则长短相形。但文稍晦耳。不肖在昔举此。正恐足下有今日之事。是时交臂而别。弹指已经八年。将谓足下力穷不迁。彻见诸法实相。不意云云若此。窃谓足下此见。不独不得肇公立论之心。而亦全不得清凉表白之心。不独不得清凉表白之心。而亦未得区区蓬心也。此足下与肇公。正谓所造未常异。所见未常同也。管见如此。亦未敢为必当。间常于此潜神有日。颇有自信之地。即每每举之。亦曾为浪子偏怜客之意耳。以不肖愚心。愿足下善自宽。姑舍是而勿较。但试于诸法上努力。着眼觑之。果迁果不迁。若于江河竞注。真个不流。野马飘鼓。真个不动。直下便见。不许攀扯性空。果如是。则肇公此论皆为剩语。又何区区据蜗角而力争尺寸耶。适足以见不肖非扶同硬证也。呵呵。

与五台空印法师

万里炎方。真同烧鬻。每一兴念旧游。则千尺寒冰。棱棱在目。顿见彻骨清凉也。第目极云中。而金毛师子不现。令人熟习难忘耳。昔调达推山压佛。身婴剧地。问之则曰如四禅天。今日始知非大言。固本分事耳。且火宅中人。念净土则清凉。岂净土中人。念火宅不增烦恼耶。自愧下劣。向从法门龙象之后。志期稍有建立。拈一茎草。供养十方。岂知定业难逃。沉沦至老。自达师化后。此心已殒。无复人间。妙师撒手而归。光前绝后。可无遗憾。即今人天眼目。惟师独立光明幢耳。傥有余年。仰仗法力。得遂一晤之缘。以毕此生。实为厚幸。若机缘不偶。殆将不久人世。即为永诀。是有望于龙华三会耳。颛愚有志纳子。可惜而有斯疾。傥可得瘳。亦座下之白眉也。近刻三种。寄请印正。但老子一书。古无善解。苦心十五年。似可为后学发蒙。其金刚决疑。法华品节。傥有当心。幸命流通。亦法施也。

兴雪浪恩兄

前岁侍者南来。手教谆切。诲弟以法门为重。弟钝根下劣。向耽枯寂。日沈孤陋。虽一念生死之心耿耿不昧。第习染深厚。不能顿契无生。上友古人。中心惭愧。有负初志。比见法门寥落。若吾辈天然兄弟。尚参商一方。不能时复促膝究心。鼓簧斯道。况悠悠者乎。弟自奉教以来。利他之心。亦渐开发。惟时自忖。宗欠明悟。教未精研。且末学肤受。贵耳贱目。取信不易。移风易俗之怀。似难顿伸。居常深思吾佛立教。以三学为宗。弟每见后学。如兄所云最难树立者。多不揣其本。即一二根性稍利。又为狂魔所附。以至慢法轻师。至于身心略无检束。根本不坚。又安望其枝叶荣茂乎。此正吾兄所谓千人之中。无一二可语者。惟此未尝不涕下也。弟奉吾兄大教。业二十年。今春始强勉开堂。照常为众讲演。开堂之初。第一瓣香。先供养本师守愚大和尚。弟每念剃染之初。即滥膺华严法席。猥辱先师法爱。不减于兄。但弟之所以报先师者。万无一也。曾忆昔年弟初行脚时。与兄别于雪浪。尝叩吾兄志向所在。且云。待老师百年后。为立一碑建一塔。以酬法乳。足了生平。此其本愿。其他一切可任缘无碍。斯言犹在耳。弟明记于心。亦时复以此举似知己者。但不知吾兄此愿业已酬否。切念与兄年登知命。幻化如斯。即未死之年。亦渐趋衰老。纵利生之愿未艾。而涉世之念已灰。此时若置胜缘。不但泯先师之德。抑且减法门之光。使后学无凭。不知所自。源远流长。古德所重。家声不播。昔贤所耻。若吾辈兄弟。并名宇宙。苟寥寥如此。况其他乎。愿吾兄及时努力。谨薄具名香一炷。石资若干。以为先登。即兄不奈缘。恐建塔为艰。若刻一八楞方幢。更见古雅。其文不必假手于他。愿吾兄亲操。是所至望。

又。

弟不肖。罪戾无状。取辱法门。为师友忧。大负惭愧。先心拟过家山。将布五体。仰藉慈力摄受。作忏罪羯磨。辱吾师兄暂出那伽。移步江上。怜而教之。使饱餐甘露。顿觉五内清凉。身心俱化。罪福皆空。此善财南游。所以从大塔庙前为初步也。别后于新正六日。抵同江。邹南老迎于铁佛庵中。首出吾兄手书诸祖机缘卷。展之光明赫昱。照耀心目。跋语纵横杀活。俨然据坐挥麈。邹君宝此。即法身常作庵中主也。邹君根最猛利。幸与弟夙缘有在。一语投机。尽翻前案。誓将迎吾兄演化西江。大为开导。此盖渠信心肝胆。傥有问至。兄当善调伏。使其增崇正信。作成佛真种。因缘不浅。经庐陵会王塘老。所养甚佳。其信向净土精专。观其立言。似非本指耳。二月三日度庾岭。六日游南华礼六祖。睹其山川形势绝胜。无怪其千七百人。从此流出。吾徒不可不一瞻依也。十九日抵广州。访陈夷山。已作故物。始闻欧伦老尚在。及将买舟造其舍。则报云化去三月矣。遐方失二知己。良可悲悼。向传南海生机繁衍。风气淳厚。今则凉薄太甚。值岁饥异常。米谷涌贵。民不聊生。从去秋七月。至今不雨。野无农夫。户有盗贼。而雷阳尤甚。会城到戍所路经千五百里。雷地已凶三年。民物凋残。今复瘴疠大作。死伤过半。道路枕藉。悲惨彻心。季春炎蒸犹如流火。弟私谓初心。不以道缘。不知朔雪之寒。今非业力。安知炎方之热。世态二途。弟已极尽。然非彼不足以破此也。弟至即从行伍。寄身古寺。宛是头陀。荷戟辕门。居然马卒。始知幻技儿。幻出种种相耳。且死生患难。弟心何所不安。但念与兄多劫亲因。今幸再值。以未尽宿缘。第恐沉沦瘴海。永隔修途。傥岐路过逢。安得如今若昔。谅吾兄智光圆照。必以平等慈力而摄受之。定不舍此业幻众生。为罪垢耳。其他复何所云。慨斯末法。念报佛恩。愿兄努力为法。自重自爱。

又。

自江干一宿。蒙以甘露见洒。即走入瘴乡。皆藉以驱炎蒸。消热恼耳。吾兄惠我三昧何深也。弟生平于大法缘薄。幼而无闻老无所知。顷于荷戈之暇。力究楞伽。笔之成记。将以此谢谤法之愆。弟恃孤陋之见。既不蹈袭陈言。又未及请正法眼。竟为好事灾木。可谓驷不及舌矣。敬专侍者。持请印正。不识就中果有少分相应否。傥于性海掠一滴之味。真空通芥孔之光。差不负此平生。亦不累及法座。若一言无当。即为付之水火。决不敢以此博虚名。增业种。自蔽妙明。更障后人眼目也。慨此末法。正因者希。弟幸与兄。同生斯世。同履一门。苟于此法。印可其心。弟即不敢称摩耶同胞。适足以结兜率共座之缘耳。

与少林无言宗师

伏念祖庭秋晚。举目寥寥。可为垂涕者。非一端也。幸座下乘愿而来。鼎力荷担。正当挥戈驻日之时。去秋天假良缘。聚首王城。一语而别。及归卧海上。以观世相若此。诸念皆灰。无复兴起度生事业。惟兀兀空山。与诸幻众。种田博饭。以消磨白日。送余年耳。比来风闻法雨普润。四众云臻。想雷电之机。将破重昏而启群蒙也。痛念世道交衰。人多薄信。一概不以根本为怀。且心器不净。又安可以注甘露。瘳大病乎。惟愿座下深思顾命之言。广阐最初之制。使初机之士。追风受勒。大步随钩。然后播真风于性天。撤迷云于蕴谷。特本分寻常轻车熟路耳。狂愚之言。高明以为何若。

与愚庵法师

佛说四十里外。不闻法者。堕慢法罪。鄙人知法座咫尺。而不亲听闻。亦堕此罪。非本心也。盖为障障此缘耳。昨承枉过。一见甚喜。既而且悲。座下过苦如此。然精进坚确。固乃弘法者前旄。而弃本取末。亦不智之第一也。盖身为道本。重为轻根。而座下以一食之故。欲损生。为众苦形以博名。殊不智之甚。此正不知轻重者耶。古人有一念纯真。日用斗金非分外。座下见解如此。岂自不安于纯真耶。维摩道。于食等者。于法亦等。此语座下把作不偏众为等之耶。若以不偏众平等。至若供养我者。不名福田。此又何谓也。永嘉谓幻化空身即法身。座下今自损法身。亏慧命。可称知法者乎。不知法而说法。将何以模范人天。用规来学乎。有意不偏者。谓曹山之不受食耳。若以座下而观。假如曹山之语。将欲奉行者。岂将与夷齐同贯。而后为得耶。可笑座下。说法不知法。为己不为人。知轻不知重。计亡不计存。是皆颠倒见耳。鄙人此谓。大似雪上加霜。今奉世资若干。为座下开斋之需。座下若不食。当不与之厮面矣。且不及亲往。特遣如珊代为礼三匝。劝转法轮也。

又。

鄙人以苦言慰座下者。以重法情深故也。悲此末法寥寥。举目无亲。幸赖座下。怀挥戈驻日之心。嘉叹不容己。但此中凄惋处。非常情可知。乃鄙人惯曾为旅偏怜客耳。念座下以二施之力。一肩荷担。日月无常。色力有限。第恐精神不足。则法喜不充。将何以饱饫人天哉。身为法本。此非浪语。心知座下就里密意。正不在言。至若幻化门头。亦借色力勇健。为增上缘耳。古人未有不假借药石。荣卫四大者。以四大幻物。元其家具耳。读法言。霜雪凛凛松柏姿也。但雪解而松柏振色。此不假阳春而发越乎。但愿座下阳春满屋。则使草木皆春矣。是大有望座下为法门重者。故敢忉忉如此。

又。

别来忽忽四年矣。诚万里寸心。千秋一日也。所幸发日白。而心日赤。形日化而念日消。昔闻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今见老胡。真不吾欺也。自入瘴乡。不数日。即念楞伽为寝食。烈焰毒雾中。有此家具。真水清珠。令此身心。如火浣布耳。每坐菩提树下。深念老胡。携此一枝种子。航海而来。幸得卖柴汉。栽培灌溉。令其扶疏。荫庇人天。今二千年来。无复为之料理者。罪夫荷戈之暇。即营其下。侵晨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渐觉油然生意而发茂矣。曹溪源头扼塞。乃复为疏。浚其志。有若干言。寄法眼照之。足见罪夫此中不敢忘家业。负至恩耳。昔被遣之日。紫柏老人在匡庐。对三宝立愿。愿诵法华百部。以求加被。今还著于本人。因率诸弟子了愿于穹庐。诵持之余。为众敷演。标其大旨。名曰击节。并持请正。以见天涯火宅。红盔下生计耳。一笑。

与交光法师

朽夫罪累。为法门辱。自知惭愧。无地忏悔。所幸诸知识力加被之致。得久活瘴乡。每思貌座。万指围绕。震海潮音。作师子吼。普警群迷。声光所及。靡不蒙益。况在法亲有缘者乎。顷大义回家山。闻公尚驻锡中条。必得瞻礼光相。小刻数种。奉尘慧目。略见万里怀人之意。傥蒙解脱。尚期把臂于孤峰月下。一笑长空。洗此半生尘困耳。

与隐庵上人

吾佛以生死。喻海喻河。是则我居海濵。公居河畔。然海水无涯。河流迅驶。我已观海十年于此。未知公观河几时也。每念令师逝而不返。令人悲怆不已。心丧三年。又不知还念令师如区区否。欲公念令师。非欲公效俗情也。乃欲公念生死如河耳。仲尼有言。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公将何凭截流而过。其为我言之。以慰悬悬也。兹因便致名香三种。愿以此熏足下信根耳。此香一熏。足下即汗流沾背。是足以供十方诸佛矣。海印以此望足下。足下何以报我耶。

与静修上人

承惠乃祖翁笠子。精妙绝伦。鄙人时时戴之如天。虽居丈室。亦常目在之也。公戴乃祖物如鄙人乎。吾曹去佛三千年。即今日心存目注。如觌面金容。若存想不真。依教不笃。则非佛弟子。公能三十年。存想乃祖。若我辈所以想世尊乎。鄙人见佛易。见公等难。不是我身不能到人世。即是公心不肯如海。印以身心相离。故难之耳。人生浮脆。流光迅速。公能挥戈驻白日。可许不惧无常虚死也。悠悠笑谈。作何究竟。惟深省之。

寄松谷师

圣人不出世。万古如长夜。此语流布虽久。证验者希。往不肖养疴穷谷。每见毫光东照。莫不皆从吾师眉间而发。故使十方寻光而至者。皆有所归依。即散花供养者。尽成佛事。然法门有此瑞相。十方诸佛。岂不共生欢喜赞叹。今春不肖坐恶劫中。众苦音声。痛彻心府。又闻吾师疲于津梁。掉臂而去。此之痛处着锥也。私谓吾佛居舍卫国。而城东老母不愿见之。后之具正令者。谓此婆子有大人相。今观五浊恶世。诸苦土中。着一明眼人不得。不肖亦谓此土众生。亦皆有大人相也。言及至此。吾师以为何如。不肖业缘深重。比又牵之。入此闹蓝。无奈狭劣之习不忘。大菩提心未发。然目前不见吾师。而他方贫子。堆集于长者之门。无恃怙者。正如众星中无明月耳。故十方暗冥。岂独佛祖无光。实使觉场冷澹如此。大地凝寒。岂不冻杀法身耶。令人悲酸不已。岂直长夜之叹而已哉。此心无地可寄。但于吾师水月光中。合掌作一赞叹耳。遥观明月山前。光明石上。对主山神众说自证法门。使闻之者聋。见之者盲。此吾师自性法乐。定以此消磨日月。破孤内耳。

与静堂师

十年刚一见复交一臂而失之。然此心月凄凄。宁不挂于阶前长松之下。忆吾师每率诸弟子。逍遥食息乎其间。岂不为音咏之资。禅定之病耶。大师无缝塔想呈样矣。行实当谁为之。成时幸以见寄。别后有作。惟愿书纸百尺。顿令入我海印之光。作幻人之伴也。

与万安上人

惟公为法门枢机。荷负甚重。乃乘夙愿力。实非浅鲜。一自清凉别后。朽夫虽妄生于人世。亦未常忘情于公。所忧非在公身。而在公身所系耳。非虚语也。昨以大事因缘。入舍卫一见公。喜不自胜。此心释然冰解。始知龙象游行。固不可以蹊径量。浣慰何言。周旋月余。察公眉睫间烟霞之气。栩栩然有尘垢秕糠浊世之意。语默炳炳乎三昧。此乃公宿植灵根。般若内熏之所发。所欠外缘。助显向上第一义耳。良可悲悼。盖吾人所赋。独灵于万物者。岂止口体安饱而已哉。真大有富贵。于富贵求之在我。而不假于人者存焉。即所喻如摩尼宝珠者。是以吾佛世尊。蚤见于此。故不恋安富贵尊荣尔。乃甘心寒岩。以六年苦行。博广大之受用。所以一睹明星。即如在掌握。吾人固有而不见。故甘心驰逐。以一息之危生。博无量之苦恼。所以才遇爱缘。即弃如涕唾。至若较其轻重。不啻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者比也。公自视何如哉。愿公自重而保持之。万勿自轻自弃。沉酣酖湎。为亲友所惜也。朽夫自顾。樗朽不材。无敢旁景人世。念与公见面之难。且感高谊。留意于朽夫者。独厚且重。故敢以言为报耳。流光难系。日月欺人。但愿努力寸阴。自重自爱。

与梅翁本师

弟子某。自省罪原。不通忏悔。以自受身于父母。受恩于 君。受教于师。受知于朋友。受法于知识。受食于檀越。惟此恩德。殒身以报。未足以酬万一。拔毛以数其罪。不能计其少分也。即今投荒万里。犹在盖载之间。而四事安居。上赖 圣主。下资檀越。不致饥窘流离者。皆仗如来白毫光中。一分功德也。名虽罪乡。均沾造育。此人间华报。犹尚可逃。恐地狱真因。又何以免。此某日夜所腐心者也。别师以来。忽忽四年。虽坐戈戟场中。未常一念忘其本事。向于楞伽一卷。句不能读。幸藉此地。足可究心。初至戍所。坐尸陀林。即安心观照。随以所得。笔而记之。不觉终轴。今夏为众敷宣一周。其闻者亦无多舛。自信颇不妄谈。即不敢以著书见志。聊足为忏悔之资。且见某于造次颠沛。亦不敢忘佛事。敬持一部。上供师前。以酬训诲之恩。愿藏之房中。以为子孙之宝。且为异日之话柄也。

嘱弟子语

子行矣。善自宽。毋以小害大。毋以人废言。其言晓晓。将以其信。求其信果若我信。子其勉之。无顺气。无恃志。顺气伤。恃志狂。小不忍则乱大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事当惩。细行当勤。天命可畏。圣言可尊。定志凝神。无以为易。其心战战兢兢。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惟学日积。惟德日新。流俗已深。上求友于古人。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如鸟择木。似虎靠山。世路最崎岖。举步宜艰难。是以圣人。生于忧患。死于放逸。切问近思。博学笃志。逢人若愚。处世如寄。无恃口。无饬服恬澹寂寞。身如虚舟。心若空谷。是信我信。子其勉之。

与晓尘上人

足下踞天目之师子。还记落掌悬崖。抚松立雪之事乎。想孤峰绝顶。觅得古人行履处也。傥持片云。不妨散我炎荒。作甘露清热恼耳。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十四

侍 者  福 善 日录

门 人  通 炯 编辑

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书问

与栖霞懒庵师

吾师高卧烟霞。烧松叶鬻鹿泉。盖三十余年矣。其视尘类。如缘钵虫耳。况此瘴乡逐客乎。楞伽笔记。盖红盔下。驴前马后生涯。奉供山中诸大士。聊以泄此中毒气耳。聚首想发一大笑也。

与密藏开公

昨日侵晨绕塔毕。即抽身赞经。及至奇哉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此中可容无数分身诸佛。是故游戏林间。相与謦欬弹指。必声震大千。但此中众生。不觉不知耳。公法缘若毕。可来共坐食顷。若未毕。当究竟真实。无以疲劳生厌倦也。法身不动。于何不乐。某和南。

与悟心首座

昔调达害佛。佛以慈心三昧摄之。竟以成就佛之忍力。达磨初至少林。中毒者五。思大师以弘法被害者七。此佛祖之概可见者。况吾辈生末法。道德愧不若佛祖。其时又更远。何足怪哉。但老人本心为曹溪祖庭。生平切以六祖不欠汝命一语。作如幻三昧。观其定业。必欲酬偿。期于生死路上。无少挂碍。果若欠渠宿债。亦任酬之而已。若其不欠。如以礼从人。其人不受耳。此中大光明藏。纤尘不立。方是真实大受用处。子其安心。勉力尽道。

与体玄小师

朽夫投身火宅。真成毒海。自非铁石肝胆。冰霜心地。何以坐消白日。诸所堪能。惟浮沤脆质。幻化死生。不识可能苟存一息。以待诸子。掀髯长笑于高空明月间否。顾多劫尘习。非此不足镕冶。傥仗诸佛神力。于此煆炼薰修。使金刚种子。脱体光明。直令微细缘影。荡然净尽。成就最上因缘。弥感 圣恩。何惜一死。公万万勿以常情。为朽。夫忧也。

寄无相禅人

佛言人身难得。中国难生。正信难发。正法难闻。今座下生尘劳中。具此正信。临于晚年。为佛弟子。得遇善知识。幸闻正法。此难中之难。盖无量劫来。善根种子薰发故。遇缘而熟。非偶然也。今后将念佛话头。把作命根。一息不可放过。闲忙动静。一切不失。乃至念得梦中纯熟。即于大限。生死头上。少分相应。切要从前一切世俗烦恼习气。一齐斩断。于二六时中。切不可横发。纵然发时。就要照破。决不记忆。再结生死业。又作地狱种子也。

与龙华主人

尝闻菩萨舍身喂虎。割肉喂鹰。临当舍时。实为难割。乃作种种观门。所谓观身如幻。观世如空。百千方便而后舍者何也。以其苦行难行耳。今者贤师弟子。舍此身肉手足。喂诸菩萨之贪虎。饲诸知识之饿鹰。此身有限。食者无穷。且又欢喜无厌。不假方便。不生一念退堕之心。若非贤师弟子。以此求无上道。即是来此末法。酬偿宿债也。若酬之过当。返征其剩。是则将来诸方知识。定作今之龙华主人。而贤师弟子。定作诸大知识也。此乃诸佛诚言。非虚语也。唯海印一人。怕结来生债。时时思算。现前酬偿。当愿以法供养。而准折对之。所谓于食等者。于法亦等。此本怀也。但此时法力未充。贫于法财。待积畜三年。定箕踞龙华树下。作师子[口*后]。以謦欬之声。振动三千世界也。是时譬如然香烧指。无始宿债。定要一时酬毕。呵呵。

与月清上人

生灭去来。聚散起止。皆病眼空花。苟幻翳未除。不无颠倒见耳。朽夫生平。志向上事。于彻骨冰雪中。死者不一。唯博得胸中无事。此外更无所有。将谓修行无灵验。及经此段因缘。于痛彻骨髓处。拶破从前关捩子。于生死台前。如入黄檗之室。及远投万里。饮瘴烟面忍饥虚。日坐尸陀林中。唯披阅楞伽。忽见从上佛祖。不是恁般知见。始知从前。皆沈幻化光影门头。惟此足超三十年行脚。看来古人出家了生死。不是等闲事。作真佛弟子者。亦不是等闲人。说禅道佛法。亦不是儿戏。朽夫所谓因王法而入佛法者。是知诸佛神力。调伏众生。不止一方便。今日可谓。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也。万里无可为信。特此报公欢喜耳。其佗复何所云。

与印庵法师

临行相视于圄中。悲喜之状。宛然在目。别来虽坐瘴乡。饮毒雾时。复以此高怀。消热恼耳。罪夫年来。此中法味不少。古人云。铁轮旋顶。定慧不失。罪夫何敢有此。盖三十年中。历此工夫。差亦可见。公知我者。谅不以为妄也。

与方山衲云师

惟座下踞枣柏之室。受天人之供。挹性海之波。运悲花之楫。盖已十年于方山石堀间也。其所享法乐。过于四禅。尚以智眼。睹迷方之客乎。不慧身临瘴壑。心入寒空。遥聆梵音嘹喨。几堕无想。若非座下声震尘刹。则是不慧耳闻十方也。不慧堕此炎荒。不减铁围。昔闻菩萨亦向此中作大佛事。而如来光照两山黑暗之间。皆成净土。此非诸佛大言也。近于穹庐中。所作公案。聊持一叶。奉供九会之众。想十方诸佛。见此希有事。亦再叹奇哉。天南雁飞不到。尺素难通。独有文殊右手。可伸而至。傥不舍有缘。惟愿摄之。

与幻一律师

古云。割发宜及肤。剪爪宜亲体。盖爪发疏。而肤体亲也。忆下劣被罪之秋。法门震荡。神鬼惊泣。座下辟谷饮水。再四周旋。恨不得以身代之。非有切于肌肤者。又何以至此哉。是所谓关心法门。有同体之休戚者。是以法为怀。愿以法谢。楞伽一部。是足以酬之。

与庐山圆通寺大众

曹溪粪埽头陀。敬白庐山圆通合山大众。惟吾曹溪六祖大师法道。由南岳马祖大唱于江西。至有宋时。最盛于庐岳。而圆通甲于诸刹。为第一弘法之所。讷师峻节。大觉高风。迄今五百余年。水鸟树林。溪声山色。不异当年诸老升堂入室时也。况殿宇巍峨。钟鼓交参。向来无恙。惜乎圣人已远。此道无闻。汝等诸人。堕于流俗。但知粥饭气息。不知有从前佛祖向上事黑业更深。心光埋没。以致龙天见怒。回禄生瞋。一旦遂为煨烬。使琳宫梵宇。委为荒榛。是虽五运使然。寔由汝等业火所烧。变净土而为火宅也。汝等能知及此乎。所幸佛祖有灵。先得总持。作汝等依归。心忘人我。力合异同。令汝等各舍贪痴。共为一命。从前法道盛时。不过合千万人如一身耳。今既如此。又何患丛林不重兴。祖道不再振耶。苟从兹以往。心心不退。念念专精。一直向前。至死不二。即可化秽邦成净土。变火宅为莲池。况片瓦根椽。咸出十方之力。复何难哉。所大患者。心不等。誓不坚耳。总持长老来曹溪。具述大众恳意。欲老夫权为汝等作导师。此虽法门所当为吾徒分内事。但老夫夙业未消。罪根未拔。安敢率意妄为。重为法门笑具。傥蒙佛祖冥资 圣恩浩荡。使老夫头颅。光烁此时。第一瓣香。以祝吾 皇圣寿。第二瓣香。以酬佛祖深恩。第三瓣香。则当供养南岳庐山诸大知识。定当熏及圆通。是时汝等闻香。悉知憨山老人。降生出胎时节也。汝等勉力。幸勿迟疑。珍重珍重。

与宗玄禅人

公灵根夙植。不失正因。闭关藏修。屏绝外缘。正是吾辈真实行履。但不审曾蒙善知识开示。得正修心法门否。关中定非悠悠岁月者比也。书中具云。因看老人金刚决疑。夜梦通身骨肉。俱被换却。但求换心不可得。此是公夙习般若。灵机涣发。因公静中。妄念潜消。不觉梦中。现此境界耳。虽是梦幻。正是用心得力处。若以此梦。时时参究。向心不可得处。着力看觑。觑来觑去。久久自有真光独露时也。岂不见二祖侍达磨。乞师安心。磨云。将心来与汝安。祖云。觅心了不可得。磨云。与汝安心竟。祖于言下大悟。遂受西来衣钵。公求老人换心。正好与此公案同参。即今老人。问公将心来与汝换。公又作么生。把作梦中语会耶。不作梦中语会耶。岂不见。佛言生死涅槃。皆如昨梦。政恐公将梦中事。作实法会耳。金刚以六喻。为入般若之玄门。且梦为六喻之首。公能以此梦事。例观诸法。则法法如梦。毕竟不可得。不可得处。为般若归极。公若未了。但将二祖问达磨公案。时时参究。自有忽然梦破时节也。

与云栖寺大众

老朽仰暮大师。三十余年。向以业牵。未及一造丈室。自恨生平阙缘。昨持瓣香。赡礼龛前。俨在常寂光中。与诸法侣周旋謦欬。想大师必发一熙怡微笑也。老朽自还匡山。缅念大师存日。说法不减灵山。其调众条章。因事制宜。即乘时律部。精详曲尽。惟诸大德。受化日深。根已淳熟。况枝叶不存。唯有真实。故丛林安逸。四事充盈。宛然大师踞华座时。不减毫发。故大众身心恬怡寂静。如明镜止水。何容纤尘妄想念虑哉。诚如世尊言。末法比丘。能奉波罗提木叉。如亲我无异。由是而知。山中法侣。从今日去。至尽未来。受用大师白毫光中一分功德。犹不能尽。何所欠少。所欠少者。一片休歇心耳。若人人放下身心。各各单求。大休歇地。则大明国里。无容更觅佛法禅道矣。此中纤尘不立。若生一念无惭愧心。则不惟负恩。而自负多矣。闻惠文法师在山。与古德法师。二友相与。夹辅丛林。调和大众。如侍大师白槌之日。但愿在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一语。觌面不昧。即大师日夜放光动地也。老朽老矣。后会无期。故增忉怛。言不尽意。

与巢松一雨二法师

顷人来。知公闭关诵华严经数卷。尚有余功阅疏钞此等精神入法性海。举世让公一筹矣。念老朽老矣。栖息空山。举目寥寥。以是于二公伯仲。不能去于寤寐也。自恨生逢盛世。竟未睹其盛。岂特佛前佛后之难。今哲人俱往。独遗朽物。且幸有伯仲在。况复各天。欲一言笑。而不可得。抑恐终身无再见之日。老朽此际诸念皆灰。独以伯仲为怀者。所重在法门也。老朽山中雨雪连月。拥衲石床。纂华严经要。至十地品。梦中偶有一偈。最可为公道。或佛神力。故假老朽。以发伯仲悲愿也。别录寄览。用发一笑。只作梦语看耳。顷检楞严通议前卷中。破执文中。似初机难于埋会。傥于中果有不通处。愿公为我通之。以法忘情。正不当有人我见耳。匡山景物。最是惬心。第助缘为难。顷于七贤峰下。如莲华中。结一草庐。可称极奇绝处。思二公相对一谈。亦万古快事也。有怀不禁。灯下草草。

与黄檗无念禅师

心光洞照。为日久矣。不慧忝在法门。道不胜习。泛泛一生。无所建立。至于曹溪为六祖道场。又以障重。不能卒业。往承师重念祖道。托梅公为护法。比时不慧已之南岳。机缘不偶。有负慈念。今来曹溪。但了人情。非敢妄意有为。况年已衰。时已过。纵有夙愿。亦待来生耳。昨过庐陵诸君子。皆以青原未了公案。切切痛心。顷闻梅公转虔台。举皆相庆。意将仰借文殊遥伸右手。一摩其顶。令其速证此庄严佛土大解脱门。然曹溪青原嫡骨父子。惟师以未尽曹溪之愿。施之于青原。师以荷担此道为心。安住平等法界。必不吝一弹指也。何如。

答博山无异禅师

老朽自愧。道不胜习。无补法门。向为业力迁讹于海外者。二十年所。远托异国。若无闻见。即令师大建法幢。竟未一通消息。丙辰夏。避暑匡山。因顽石。乃能悉其道妙一班。且恨未及见也。顷闻令师入灭。伤嗟乎。法门薄怙。哀悼久之。比知座下开法于博山。喜不自胜。辱书币远及。以令师塔铭见委。喜惧交心。义且不敢固让。因念我 明二百年来。禅道寥寥。传灯阙典。何幸得令师蹶起一代之衰。所系匪细。苟不能开正眼纲宗。则使后学无以接响。此再四郑重。而不敢轻举者也。然老朽自信。不谓非令师之知己。故深入其三昧。而略其粗迹。况为文之体。亦不能冗载。铭中但举其正令。其余实行。别作一录可也。深愧不文。聊足以写万一。其中无一字敢苟且。恐将来为传灯所采。自有具眼者。幸谕诸弟子。不可妄意增换。不唯伤文体。且减令师之光明。是可惧也。幸心谅之。在老朽为法门义当赞扬。辱来仪斖叠。增愧多矣。敬为庄严三宝以重法乳之诚不尽。

又。

咫尺相望。如在眉睫。音声相及。不隔一毫。乃辱惠问勤勤。复承慧炬远照。破我暗冥。相对灰心。益我三昧。法爱之厚。无逾此者。念兹末法。宗门寥落。正赖维持。所悲后辈浇薄。真实者少。多恣黠慧。偷心更甚。非大冶红炉。不能镕此陋习。更愿不倦津梁。益加钳锤。是所至望。所云若而人者。以老朽为法门故。曾有口业。无怪尔尔。普贤以虚空舌。称赞诸佛。固其本行。岂在报乎。公当默然。再不必以此置唇吻也。

与云门湛然禅师

西来一脉。至我 明百余年。一丝垂绝久。未见有力振者。何幸得公蹶起东南。建大法幢。独扬单传之道。以开群蒙。使法门后进。顿舍陋习而归之。如水赴壑。诚一代之伟事也。老朽昨游吴越。幸睹光仪。庆法道之盛。赞莫能已。老朽愧辱法门。一毫无补。且今老矣。比匿迹匡山。以送余日。闭关绝缘。一息待尽而已。庐山故称西江名胜。不惟莲社肇基。即归宗自晋开山。有唐赤眼禅师。大阐宗风。下至佛印真净诸大老。三十七人。皆传灯盛烈。堕荒榛者。百余年矣。近以达师发起因缘。重兴以来。二十余年。犹然故物。老朽但有慨叹而已。护法汪公。邢居士。拟奉迎座下。以光扬道场。老朽闻之。欢喜赞叹。惟公正当盛化之时。名山胜地。地灵人杰。因缘不偶。想必欣然。命锡大千掌果。定不以山川远近为怀也。

答四一授公

投老匡山。掩关养疴。仅存一息。远遣手书。以经论二疏见示。辱委为序。衰病连年。眼目昏花。头重眩晕。不敢展卷久视。日唯昏睡。是以未能尽阅始终。不得妙指。安敢妄拟。以此不及奉命。傥天假之年。衰病少愈。尚当赞叹有分。

与关主修六逸公

昨来一场惑乱。想已平贴。此事不是挟带做得的。要须斩断命根处下手。一直做将去。更不当佗如何。我又如何。才有丝毫存在胸中。便被佗掉弄矣。今日此段因缘。乃百千劫求不得的。若是早有今日之缘。则不流浪到今日矣。今日幸有此大因缘。岂可轻易放过。百年光阴顷刻耳。偷此三年工夫。眨眼便过。咬定牙关。转头便是。得做且做。待三年后。凭佗如何。纵不悟道。也了此学道初心。乃是出生死第一步。又岂可出门便打退鼓也。从此着实放下。更莫管佗如何。就是刀枪剑戟中。也须放身命。况平地白日见鬼作颠倒想耶。切莫狐疑。直须斩断。快着精彩。不可被佗缠绕也。

又。

久雨苦人。不能遣讯。此心未常一念放下也。知公安居寂静。身心泰然。妄念久自销落矣。但当妄念销落之中。自一轻安快活。不可以轻安为受用也。若以此为得。则从此堕于任病。只图幽幽绵绵。以无事为妙。殊不知此病最毒。久久抱守。则毫无增进。潜长无明。流注业识。命根不断。终是以唾擦死水银。绝无用处。当此妄念销落时。正好着力提持话头。切切参究。重下疑情。若疑情得力。靠定话头。昼夜审究。愈究愈深。终有冷灰爆豆之时。若认定无事。不起疑情。终非真实工夫也。高峰语录。正好为师。且不作玄妙道理会也。勉之勉之。

与汉月藏公

闻公以向上一路。极力为人。此末法中最为难得。但众生识情深固。苟学人以思惟为参究。以玄妙为悟门。恐不能透祖师关。亦难出妄想窠堀也。公如真实为人。切不可以偈语。引发初机。直使死偷心。泯知见。为第一着。庶不负此段因缘耳。若曰。如来禅。祖师禅。如何如何。皆饾饤耳。闻寒灰同居。诚为益友。幸同以此见勉。

答顽石上人

善知识为人。如师子调儿。虽一欠一伸。必尽全力。老朽向为公者。诚不惜眉毛。所幸入博山之室。将谓脱体俱化矣。适见来书。犹然故吾。悲矣。足见入道之难也。若此炉鞲不化。则将为不祥之金矣。公其勉力哉。所须无足以当法眼。姑置之。幸以本分着力为望。

上山东德王

伏惟贤王殿下。聪明天纵。善果夙培。慈德内融。仁恩外着。深居宫壶。存想山林。此实般若因深。诚福慧两足者也。切念贫道云外野人。屡荷垂慈。眷顾殷勤。驰情再四。感激甚深。惭愧无地。昨幸亲觐威光。仰劳玉体。问道谈心。超尘脱俗。此实千载奇逢。三生庆幸。虽瞬息片时。已胜多劫矣。且感信心弥笃。采纳不疑。句句投机。心心在道。况以有限生死为惧。无常病苦为怀。此在富贵所不留心者。贤王令所刻意。斯实迥出浊世之表。归依净土之门。若非多生善根。何能如此。伏承问日用工夫。敬陈如左。

戒杀生可以延年寿。寡淫欲可以却疾病。息妄想可以明真心。断烦恼可以出苦趣。念佛可以生净土。宽仁可以治国家。忏悔可以灭罪障。慈悲可以养臣民。歌唱盈耳。不如念佛千声。嬉游终朝。不如静坐一日。此上功德。乃却病延年。多嗣永祚之妙法也。真心本来清净。因妄想染污。而苦恼旋生。佛身元是自心。因无明障蔽。而光明不现。即心是佛。自心作佛。念佛念心。观心观佛。一念妄心起。佛做众生。一念恶心起。佛即造业。一念觉心起。众生即化佛。一念善心起。地狱即变天堂。所以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造天堂。心造地狱。心净则佛土净。心秽则佛土秽。除此心外。无片事可得。是故心想秽浊。则夜梦梦颠倒。心想净。则梦游胜景。然而生死如夜旦。境界如梦幻。皆从自心之所变现。若人心心念佛。念念净土。则现前观想成就。过去罪业消除。临终病苦不缠。一念往生净土。即得见佛闻法。亲近弥陀。与安养极乐世界。诸大菩萨。同游莲池海会。将来垂悲愿力。转去十方度生。不被生死拘留。往来得大自在。此修行直捷法门。除此心外。皆是邪魔邪法也。故曰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切不可错认秽浊五欲之乐。遮障本有清净真心。失却本有清净极乐也。

与蒲州山阴王

忆念往昔。乞食人间。持钵大檀之门。即辱法眼相看。忘形屈势。使野人区区。自不知其固陋。出入朱户。侧傍玉颜。若游蓬荜。而狎鸥鹭。自非达人。深证无生。两忘物我者。不能如此德香薰人。不觉点染心骨。别来十载。端若须臾。纵居冷地彻髓冰霜时。或隐隐妄想潜兴。妙音色相。俨然现我心镜也。自入台山。深赖妙师硺磨之力。然虽上愧古人。要且不失初心。颇有自信之地。未敢有负知己。自尔云散清凉。妙师振迹芦芽。山野潜形东海。亦复数年。日坐海印光中。安居澄平世界。尘境幽然。身心日远。是于大檀音问。竟归寂灭矣。适万固老衲。随缘海上。入我堀中。询及大檀所证法门。且云日深如幻三昧诸有并空。寸心无住。山野喜不自胜。尝闻轻拱璧驷马。而重坐进此道。至有善入尘劳而作佛事者。未见其人。是今见之大檀。足不负我辈知己者耳。然虽山川幽邈。且心光照明。纤毫不隔。第恐情生故自隔耳。嗟乎。此生已矣。言笑无期。惟愿大檀。安心一境。平视死生。是则把臂寂场。至无尽际。岂直千里同风者比哉。未遂接足。故托此寂音。以扣玄默。冀神珠朗照。不在多言。

又。

不觐光相。屈指十五秋矣。人生悠悠梦幻。顾如此耶。惟妙契忘言。真俗不二。若檀越之于贫道兄弟者。法亲骨肉。两间属目。难再其人。每妄想一兴。心光瞥尔。顿现法身。是知三千里外。不隔寸丝。殆非虚语。龙华谭上人来。得奉法言。手之三复。足见深入无量义处。但贫道黄杨木禅。进寸退尺。乃不自知量。偶落语人间。遂为好事揭露。不意遥尘天眼。实增惭愧。何敢更辱印证。过誉如此。傥不吝法爱。并流无穷。使千载之下。想见同风。岂直音声相和已耶。妙师赍藏往鸡足此诚一椎两当。但万里云游。此心不无县县。向未有问。达师当代师子也。向云游目三秦。嘱过门下一会。未审至否。然此师风骨。真横空宝剑。使人一傍。则爱根永断。岂但能轻万户耶。尝谓像代。可无临济德山。而末法不可无此老也。

又。

数年不通音问。想檀越发无遗墨矣。人生梦幻如此。岂不重增悲慨耶。妙师造无缝塔。已呈其样。必收檀越秘密藏中。他日傥至借观。不识如何拈出。山野住那罗堀中。修行无力。被山鬼搬弄。直嚷动三十三天。致惊天王震怒。掷于大鞴炉中。通身锻炼一番。且使身心俱化。骨肉全销。以至家破人亡。迄今投之瘴海。孤征万里。且喜火枷脱卸。庆快行脚。将补三十年前未完公案。意檀越闻之。必心生痛痒耳。今已长发就道。恐檀越爱心不断。必作天南地北。梦想颠倒。挠乱禅悦。特此问讯。乃报喜非报忧也。惟檀越与妙师。眉间光明。照万八千土。然此万里。犹在眉睫间。不知何以摄受我也。

又。

一往梦事。前书具见。既皆颠倒。夫复何言。第在世相有成亏于法性无加损。智眼明照。谅不以之挠泰定耳。山野以幻化空身。投之蛮烟毒雾中。如坐千尺寒岩。万年冰雪。即有骨未融。而亦为之销烁也。不审异日贤王。于何处索空生耶。山野近在五羊。得奉法旨。读之深委慈念眷注之切。细披诸作。皆精心中出。自当光耀千古。比于邸报。见断发表诫疏此。实贤王历劫菩提习气。于此感发。亦乃负荷众生愿力所持。山野以为贤王。果能亲生死如一发。则必能以一发引千钧。以此上为社稷。下为苍生。致君尧舜。夫复何难。是不待越三界。而取菩提。傥或习发于忠。以忠资习。是不免于徉狂。虽博名高。难收实效。而世出世法。两皆失之。意贤王必有所以自处矣。便当幸以教我。翘首德音。慰此县切。

又。

塞北天南。相县万里。在智眼圆观。曾无间隔。而妄情自蔽。宁无去来之思乎。不审比来檀越。以法自娱。能无衰恼耶。尝闻佛为波斯匿王。指不迁之见。以观河印之。惟我贤王。终日临流。赌逝者如斯。而见未尝往者乎。昔者每聆谈者。谓四大无常。而佛性真常。则以为秘印。今则谓之不然。何也。以法性遍在无情。而法法皆真。是则五蕴元虚。四大又何加损。观佛骨金刚舍利之光。是以无生之念。薰有漏之躯。而成佛性常住不坏者。比瞻六祖全身。信乎佛言不妄矣。贤王以此视幻躯。如水月镜像乎。果于是中。觅之而不得。回视目前。皆曰幻化。而忧恼之情。亦无地可寄矣。钝根未入此番炉鞴。未免堕半生半灭之见。今入楞伽法性海中。则洞达昔之知见。正若贵鱼目耳。由是知古人不肯轻易可人。必到穷原绝迹之地。殆非以知见凌物。殊非把住放行之说。此皆戏论。观永嘉之见六祖。则一切狐疑。顿然冰释矣。贤王智照。以此为何如耶楞伽笔记。皆钝根年来忏悔公案。寄上贤王。同妙师判之。若此中有容针地。则钝根又当贬入铁围矣。

又。

计与老居士一别。几三十年。瞬息顷耳。信乎念劫同一时也。第恐人生浮世。幻影几何。良友胜缘。不能再得。况参复商异路。宛如隔世。纵精神洞达。而形迹靡从。言之令人悲慨耳。前大义自河中。持法旨来。今忽屈指又三年矣。日月欺人。亦至于此。读札语知法体耐老。筋骨益强。此老居士。多劫以般若薰蒸。金刚种子。以为胚胎。况为造物迁流者而作真宰。于何不健。深以为慰。山野幻躯入此炉冶。所赖 天恩陶镕。渣滓渐见消落。抚心感愧。无以报称。虽坐瘴乡。不敢一念忘 君恩佛慈也。

又。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况以一息余生。持浮脆之躯。而为客中之客。当此炎荒瘴海。毒气薰蒸者乎。知贤王以此念我。而不知我以此念贤王也。自入罪乡。三接法音。琅琅在耳。回想旧游。不隔纤毫。是知古人不迁之旨。即在当人日用中也。山野年来。此中法味不浅。但不得与知己共之耳。昨某来。具悉贤王起居状。备审长殿下。仁孝纯至。此自般若种性中来。况今得入圣胎。又得滋培长养之力。何虑不臻其妙。且又喜以贫养志。以恬养知。此又从愿力而得。焰焰火宅中。求此清凉人物。岂易见哉。惟贤王幻游浮世。百无可心。可心者。惟此淡薄滋味耳。妙师无缝塔。一手托出其样子。又在贤王幞头角边。即今如从地涌。而分身之众。未知集否。又不知谁为弹指。开宝塔户。普集人天。尽见多宝全身也。又不知幽暗众生。可能尽睹此段光明否。

与曾见斋太常

惟公信心笃厚。念道情真。殊非声音色相者比。至若冥二利之行。蕴护法之心。而以斯道为任。若公与二三君子者。无多让已。末法之幸。何幸如之。鄙人私念。尘中作主。最难得人。以其现处五浊烦恼深坑。今欲就路还家。不离当处而证菩提。非勇猛丈夫。不敢自视。若果真为生死大事者。第一要具金刚正眼。觑破目前种种幻化。不为五欲技儿之所引弄。不为是非人我之所障蔽。不为功名富贵之所惑乱。不为身心世界之所笼罩。不为妄想憎爱之所牵缠。如是则处世如空。居尘不染。可谓善入无碍大解脱门。所以庆喜示溺。世尊独以如幻三昧示之。正谓此耳。惟公特为生死事切。愿试入此三昧。若入得其真。则如大火聚。触处洞然。彼何物而敢撄傍耶。世人学道。举皆舍却目前。别求玄妙。不知妙在目前。往往多作障碍。不得真实受用。且又别生无量臆见。横谈竖说。殊不知即在见闻觉知之间。但只识破虚伪。不被其瞒昧耳。佛祖说法。如猜谜之技。止以空拳示人。昧者不知。谓将果有奇特之物。生无量图度之想。若智者看破。殊发一笑。由是观之。则佛祖亦无奇特。止是不为诸幻诱惑之人耳。故云。诸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心知本是同。所以无欣厌。看破则无欣厌。无欣厌则无取着。无取着则无障碍。无障碍则得解脱。得解脱则无法无缚。无法无缚。则不被生死拘留。如此可称具金刚眼大智人矣。不出生死而证真常。不涉程途而登佛。地。岂非雄猛大丈夫哉。鄙人忆昔。偶以无碍大解脱门。一语突出公前。然公着意扣之。鄙人常数举其玦。观公眼目动定。似未全身担荷。故虽去百余城。而法爱之心扑落不下。不惜遥伸一手。再为举之。殊不觉舌长拖地也。

又。

缅惟道谊真期。顿超色相。妙契忘言。初无彼此。良以独居幽眇。寂寞情深。心境寥寥。岂不依依法中骨肉。顷月清上人来。承动定胜常。知己善于日用工夫。渐增绵密。逆顺境缘。无非佛事。第恐于佛事中。增益知见。以为病刺耳。看来此事。原一平等真际。任运现前。了无遮障。吾人所以不得真实受用者。诚所谓四相潜神。非觉违拒者也。悲夫末法。五欲炽盛。尽被烧然。孰肯留心冷地。惟公力荷担之。自非般若缘深。何能笃信如此。更冀顺时勉图。志登彼岸。庶不负法门知己所望也。那延僻处东鄙。为蔑戾车众。埋没倒置久矣。鄙人不自量。适当其冲。非敢振起名山。抑愿度诸难度。自非内恃寸心。外仗诸大知识神力所被。则所不敢留影石室也。

又。

十月得接西来法音。俨如色相临我石室。不独忆念精真。抑及道心浓厚。皎然彻见高抱矣。忻跃何如。悲夫世道交丧。人心汩溺。火驰而不返。概不知其谁为己有也。岂得挂齿于生死大事哉。惟公所云以此事为大。且痛切如此。实雄猛丈夫之所能者。但不知于日用一切顺逆境缘。能照破否。于一切烦恼习气。能消磨否。然此事鄙人早年。切切用志。将谓万分奇特。只今十五年中。穷历冰雪。冷地看来。原无异样。愿公但只于此身心世界。圆观一念照破。如镜中像。来无所黏。去无踪迹。直令此智现前。如大冶红炉。一切境界。烦恼习气妄想。触之如片雪轻霜。不可依傍。又如太阿当空。谁敢撄其锋者。此则名为大自在人矣。何者。良以吾人本体。原是妙明真心。圆照法界。本无身心我人世界生死之相。因最初一念妄动而有生。因生有灭。既有生灭。即名生死。既有生死。则有身心世界虚妄之相。宛然具足。被其笼罩。所谓迷本圆明。是生虚妄者也。由是吾人认以为实。不能照破。故为生死拘留。故于一切境界。若功名富贵。人我是非。喜怒哀乐。妄想情虑。儿女眷属。种种意态。诸生死业。皆在目前。念念与之打交滚矣。安有一念暂息哉。一念暂息且不能。又安能圆观洞照。当下消灭。如片雪红炉者乎。是则虽为生死。而不知生死之根本也。由其不能于此照破。加之求道之志。与之角立。便起无量欣厌思算之念。思算日深。则厌离日切。苦恼日重。将谓必待舍离而后能。若终身不能。则终身于此绝分矣。岂不虚生浪死哉。此盖世有志者之通弊也。至若有志于尘劳境缘上作工夫者。又以见闻觉知昭昭灵灵。缘尘对境生灭之念。认为真实。都谓即此便是。此又病中之病。最难治者也。良以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此正所谓识神之影明。妄想之机关。生死之堀穴。所知之大障。此尚非真。况彼缘尘扰扰者乎。由其无真知见人。与之决择。大都流入此弊。见之不明。照之不破。若是则虽为生死。而实重增生死。岂不谓病中之病也。惟公既为生死痛切。则愿不可坐在此中。亦不可思算厌离等待将来。但只日用工夫。将一切境缘烦恼身心世界。一一照破。目前无有一法当情单单的的。于一念妄想未生以前。一觑觑定。任他种种变幻起灭。切不可追随。譬如明镜当台。虽现色相。而无去来之迹。如此鉴照。久自圆明。圆明则生灭无寄。生灭无寄。则生死何从而寄之耶。此则虽非要妙。乃初心第一步之要紧处也。惟公以道相看。即道中骨肉。既为生死痛切。就当随处下手。更不可思算等待。虚抛日月也。信口不知所裁。愿公朗照而力图之。

与汪南溟司马

某忆往昔。参长者于毗耶离城。辱慈光洞照。不以下劣。授我金刚如幻三昧。是时犹住音声色相间。虽其心领神会。尚成眼钝头迷。至于广大自在无碍解脱门。深信长者独证之余。皆无入者。某固识之而未能也。蒙以法示我。动之以定。拔之以智。吃吃相为。恨不能令我七日掩关。一超直入。尔时某虽暗钝。岂不勇猛跃然。良以丝毫未透。如隔千山。此古人亲证实到真切语也。既而长者隐宰官身去。复教某善事良友妙峰禅师。长者无他念。盖悲法门寥落。属望区区。将有以负荷耳。临行回旋。说偈叮咛。恳恳言外。不啻骨肉。斯岂常情哉。尽皆法爱也。清凉分锡。某倾一命。以事知识。如妙师者无二志。是故十年岩穴。耿耿孤明。一念冰霜。心心独照。虽痛彻骨髓。有愧古人。至若比比小歇场。亦颇自信。此皆自我长者大智光中所流出也。敢忘所自。有负于知己哉。比知长者深证无生。游戏人世。某固愿一振锡。走绕禅床三匝。以谢慈惠。良为宿业所引。至于东海。爱此深山大泽。志卜纳此枯骨以休。其于长者妙音色相。未尝去于三昧也。㬅室老人。岂不时时遥伸右手。过有余城。为一摩顶摄受乎。

与周幼海天球

往从长者。游王舍城。尝坐四衢高楼。共谈不二。尔来瞬息十年。都成梦幻法门矣。鄙人居五台十七年。寒彻心骨。幻体不禁。远寻东海旸谷。结庐以居。所居二牢。东海名胜。乃佛经所载。古那罗延堀者。鄙人卜于最深幽绝处。其形则背负众山。面吞沧海。群峰拥抱。中藏一庵。天然奇妙。建立禅堂数楹。聊为装点化工。容此幻众。上倚重霄。下临无际。俨如蜃结。长波入座。鱼龙绕阶。而梵侣经行。影沉空水。端入琉璃之镜。窃忆长者年高。苦无济胜之具。似不能入此海印三昧。敢求妙书数篇。县之高阁。再得长题数篇。竞秀乾坤。则是长者法身。常住此中矣。长者能如愿乎。

与瞿太虚

贫道往持一钵。走王舍城。首参长者。重辱慧眼相照。顿入不二法门。连床促膝。每为终夜之谈。令诸初心大士。皆发无上菩提。此一段般若胜缘。皆吾长者宿愿所持也。慨兹末法。斯道寥寥。求之真谛。凡在色相之间者。宛若陈人。未尝不拊髀深悼。若夫揭疑雾于性天。索玄珠于智海。非长者罔象之手。谁可当之。西郊慰别。雪满祇林。片言见心。痛彻骨髓。直使天华错落。释梵钦崇。慧日圆明。魔宫震坼。惟此因缘。又非浅鲜也。别后三千里外跬步不移。百万法门。寸心无住。在路沿缘。长至日方抵白下。诸凡无恙。所持大藏入寺之期。舍利散于重霄。祥光现于塔表。光光北向。网网交罗。瓦砾丛林。普皆金色。人天瞻仰。不可胜计。感应之征。一至于此。岂非长者末后半偈。预为授记耶。期月效事。即归海上。逼除二十五日业以入堀。与诸龙象诵长者无量义。各各皆发正等心。但不审维摩室中诸大士。身心能无疲厌否。

与顾朗哉

别来坐此瘴乡。餐岚烟而饮毒雾。颇与啮雪吞毡同味。每念龙华树下。细语论心。海印光中。长吟发啸。此境此时。但一兴怀。炎蒸顿失。是又足下洗我此心也。斯又梦想所不到耳。长安火宅不减炎方。谁与足下清凉热恼耶。山野此中冰雪心肠。受用不尽者。具在新刻数种之中。愿与足下共之。

谢毛文源待御

鄙人初念世道寥寥。自知匏落。甘伏岩穴。寻见末法之余。人心不古。大都皮肤损益倒置。故逃遁海上以自休焉。不意 圣泽无私。法云广布。光被海宇。滥及草茅。降斯盛典。置此名山。以垂万世。然而虽为正治之余。实所谓治天下者。将以为真治之事。爰自受命以来。夙夜惶悚。人微事重。不能敷扬教化。诚恐有负 圣心。湮没圣典。惧彻心骨。比者天幸明公。现宰官身而作佛事。一弹指顷。顿令海印发光。须弥涌动。天人忻悦。磨幻倾摧。使我法王正令全彰。群生向化。非夫妙契契灵山。亦乃乘宿愿力。以缘会象形。鼓簧斯道者耶。诚可谓世出世法。真俗交归。人非人等。欢喜无量。恭惟盛世功德。实并山海同其高深。明公法身。当与 社稷相为常住矣。营建之业。奉承法旨。独檄鄙人一力任之。此实省烦费。所司尤为便益。但寺居深山。道路隔绝。凡百运用。不无艰难。幸马即墨。力任持之。边鄙书刻无人。多不如法。止完三碑。尚有一后序。即续图之。其木植南方。求之未至。天气逼寒。碑亭俟于春融兴造。姑此先报。以了现前公案。惟此胜缘不易。愿乞明公。会同大中丞。各垂一机。以当法施。不独山灵增重。万世之下。犹窥妙音色相。于孤峰片石间也。草渎威严。不胜惶悚。

与张守庵

尝闻佛说学般若菩萨。即为担荷如来。今见我公。如是用心。求无上菩提。诚信世尊言不虚也。切念末法。法门衰替。若非我公全身担荷。何得慈尊光照十方。且如天人多受欲乐。不省发菩提心。又非我公天鼓音声。无思说法。何由能解佛之智慧耶。是则公为真报佛恩者。不知谁为报公之恩耳。尝念常不轻菩萨。授记人人成佛。即有以恶骂捶打。菩萨皆悉能忍。此乃吾佛观此末法众生。多刚强难化。若菩萨愿于此时。弘通佛法者。须具坚忍力。精进力。大慈悲力。方能善入尘劳。而作佛事。若此三力不充。但生一念退堕之心。则不能顿超五浊矣。鄙人自谓世尊现身东方。安坐海印道场。日每讽诵华严。六时不断。且又善巧说法。而以种种譬喻因缘。演说诸法。顿使天龙欣悦。顽石点头。十方云集。菩萨推拥不开。但毗耶室内。多有小乘。每于斋时。见钵中无水。灶里断烟。人人皆生疲厌望食之想。鄙人虽善谈不二。愧无维摩神通。遣人前往香积请饭。以解大众之饥耳。承慈恩重会普光明殿。昨构木南方。今已登彼岸。其法海无涯。全仗神运耳。喜不可言。鄙思再得。充满三千。则可三展净土。可容十方分身诸佛矣。若少一毫端。则不免又劳弹指也。

又。

昔人多为法忘身。未见实事。今于公见之矣。今目前谁不强口高谈。向佛门中做地狱种子。及拔一毛。皆生死相关。何人能似公生平解脱。视生死如游戏。一切祸患了然不动于心。古偁大力量人。便是此等样子也。尝闻菩萨。为一切众生。甘受三途之苦。公为大地众生。舍此身命。犹是本少利多也。记得与公别时语云愿老和尚。说法利生。我安心欢喜。为法门死。只此一言。入在贫道金刚心中。穷劫不坏。直至成佛。亦不能昧。此非大菩萨人安能如是。贫道自入瘴乡。因此一言。不能倾刻怠惰。专以度生为事。以佛法为命也。今将三年内所著诸书。皆发明佛祖心印。究明大教旨趣。以此祝 圣寿无疆。报护法之德。万分之一也。但愿公仗此法力。早蒙解脱。尚冀未尽之年。广作无边佛事耳。

答龚修吾

寻绎所问三则。皆从山僧无念一语中来。然非公真切工夫于本分事者。究论不能至此大段。今人作工夫。多堕识情窠臼。错认光影门头。但以昭昭灵灵为妙悟。却不知昭昭灵灵者。正熠熠妄想耳。且又将心待悟。以谓此中实实有个光景。为所得之地。此皆未达究竟心原。而以有思维心。图度无思维境界也。然山僧所言。无念如空者。非是断灭无知豁达空也。论云。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以其吾人心体。本自灵明廓彻。广大虚寂。本无纤毫妄想情虑。清净光明。了无一法。永离诸见。本无身心世界之相。但有一念妄见。即是生死根本。何况种种思算计较耶。吾人做工夫。第一要谛信自心。本来清净光明广大。而观此现在身心世界。皆是幻化不实。如梦中事。如太虚浮云。倏起倏灭。起灭自彼。而吾心体寂灭。湛然不动。虽有种种分别计较之心。总是妄想。以清净心中本无此事。由其心本无生。所以山僧说无念耳。是则所无者。但无一切分别妄念耳。岂是断灭顽然无知耶。故老庞云。但愿空诸所有。切勿实诸所无。是以山僧示人作工夫。先有的的信得自心。如此而于一切时中。但任运观之。凡有一念起处。即是妄想。当下一觑觑定。勘此念毕竟向何处起。不知起处。莫道不疑。疑至极处。当自了知。不知亦不许思算。亦不得相续攀缘。如此看来。久久纯熟。自然心体灵明寂灭。现前一切妄想情虑。如汤消冰。应念化为真心矣。到此方信自心。真个如此广大灵明寂灭。始信心佛众生。本来平等。了然不疑。无复他念耳。若果无他念。不妨念念而竟何念哉。至此亦无光景可得。即此便是工夫。不用别求主宰。然此段工夫。切不可将心待悟。亦不可向光影门头。把作实事。亦不可将他古人言句。存在胸中。当作自己知见。亦不可作道理玄会。亦不得除去目前。别寻好处。心境本来一如。不可话作两橛。亦不可说心在腔子里黑漫漫地。古人目为黑山鬼。堀若堕此中。最难出头。若心体离念。即是常寂光土。何用别求净土。若一念圆明。心体离念。触处逢原。可谓大自在人耳。公果的信山僧此说。则前来三疑顿断。不必分星擘两也。若一一搜求差排。更增驰求妄想耳。惟公为道真切。但愿从今以去。将前一切伎俩知见放下。再将求玄寻妙。佛法知见一切放下。若一切圣凡情尽。非真而何。所谓但尽凡情。别无圣解耳。


上篇:净土十要

下篇:戒杀四十八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诸宗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八识规矩通说

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无门关

禅宗无门关 说道无门。尽大地人得入。说道有门。无阿...

金光明最胜忏仪

金光明最胜忏仪 宋传天台教观四明沙门知礼集 一切恭敬...

止观大意

止观大意 唐天台沙门释湛然述   因员外李华欲知止观...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上并序 祖灯相继数百年间。出类迈...

申日儿本经

申日儿本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 一时,...

佛说离垢施女经

佛说离垢施女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

佛说入无分别法门经

佛说入无分别法门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

【注音版】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

佛说师子月佛本生经...

【注音版】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

国清百录

国清百录序 隋沙门灌顶撰 先师以陈太建七年岁次乙未。...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序 终南山释氏道宣撰 惟夫幔幢...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佛说舍卫国王十梦经 附西晋录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那菩提心怎么发得出来呢?不是凭空就能发出来的。菩提...

慧律法师《追求涅槃的心》

佛教追求的最高原则就叫做涅槃,涅槃翻译成中文叫做不...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的妄想的根被你拔...

茗山法师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验

慈,就是牺牲自己而施与他人之安乐;悲,就是同情他人...

发财不难,保财最难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

百岁奇僧预知时至,选定奇人继任住持

剃度出家在年龄上有何要求?一般说来,我国当前对于出...

赞誉诋毁皆有前因

赞誉或诋毁皆有前因 孟子云,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念地藏王菩萨,为什么也要感激观音菩萨

为什么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一念观世音菩萨就灵了?因为...

佛门里面也有出神吗

【原文】 或问:仙出神,禅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为也...

圣严法师《活出老年新生命》

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突显了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不论...

学佛是迷信吗?

学佛最要紧的是在事上的运用。如果只是烧香拜佛,求佛...

人生之苦迫及其解脱

吾人因何而讲究佛法耶?因吾人既已受得人身,常遇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