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海涛法师《解脱正因》

海涛法师  2010/1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各位来参加八关斋戒,乃至拜《梁皇》,要正确依止三种心。当你具足有这三种心才具备忏悔的力量。一、出离心,因为深深感到生命之苦,所以生起出离轮回痛苦的决心,这也是佛宣说真理的第一个圣谛。有出离心之后,将一切众生当作父母,所以生起第二个心,大悲心,因为有大悲心,因此我们希望帮助众生离苦,共成佛道,这称为菩提心。各位依止这三种心之后,另外具备有四种力量,才能作真实的忏悔。

第一,悔过力。有惭愧心,知道生命的痛苦是自己造成的,我们过去不知道造了多少恶业,这辈子不知道杀死多少畜生,自己想想,感觉不对,想要改过。既然要改过,谁有办法帮助我们?只有三宝,所以第二,要依止三宝的加持,这叫依止力。第三,要有决心,既然已经受戒忏悔,发愿绝不再犯同样的过失,这叫决定力。过去做得不对,从今开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生命又活起来了,所以又叫复活力。第四,现行力,从今开始好好持戒,念佛,忏悔,好好布施,施食,放生,赶紧做一些利他的修行。

我们再念一遍,第一、悔过力,想到自己有那么多过失,真惭愧。第二、依止力,佛菩萨加持我们,也要靠自己的决心--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第三、决定力,从今开始不犯同样的过失,下决心改过。第四、现行力,赶紧实践自利利他的种种行为,以实际的行动忏悔。在新店讲堂,这是第一次举办梁皇法会,目的就是希望帮助一切如父如母的众生离苦得乐,也希望各位越学佛,心量越大。一般人通常只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家庭,这都是有限的、有范围的、有执着的。我们要学诸佛菩萨,将关心的范围放宽,扩及整个世界,乃至整个法界。

我那天遇见一个菩萨跟我说,师父!我想从今天开始受戒直到死亡,一辈子受八关斋戒。他说,每天只要想到那么多人造业,那么多众生受苦,心里很难过。我说,菩萨!你虽然没读书,但你已经第一名了。他虽然家里富有,但平时粗茶淡饭,不忍造成环境的负担,包括也在自家屋顶上种植有机蔬菜。为什么自己种呢?他说虽然自己吃素,但种田人必须替我们造杀业,为了种菜给我们吃,他必须洒农药,这也是破坏环保,乃至还有杀业,想到这个,于心不忍啊。于是他发愿,自己能做多少算多少,所做的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各位,世间人能做到这样,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师父常跟我说,海涛!能动尽量动啊,不能动的时候,想动都动不了,不要懒惰,要把一天当作一辈子用,努力去用,哪一天无常到来也欢喜啊。所以我们这七天,简单来讲,各位下个决心,替自己作头七,最后一天再回向给众生,为众生打拼,为自己的生死打拼。以我个人来讲,老实说,真的好命,身体好,睡得好,吃得好,大家又对我很好,但是我常想,这都是暂时的,生命的本质实在是痛苦无边,没有丝毫的快乐,要有深深的警觉心,要多多利用自己的生命。我常讲一句话:「死亡之前的死亡」,在肉体死亡之前,尽量利用它,就像我们利用道场的硬体设备一样,绝不让烦恼又带到下一世去,一定要有决心把它斩除,各位要下决心。

曾经有个菩萨跟我说,师父!我一直很打拼修行,为什么最近突然又生病了呢?我说有两个可能,第一、是你正在消业障;第二、可能在打拼的过程,用心稍有不正确,你若稍有放逸,业障就来了,立即使你受苦。修行好象战争一样,必须念念正念,念念阿弥陀佛,念念三宝,这个要领一定要抓住,当你越精进的时候,魔障越多,所以自己要很小心。不小心造了业,要赶紧忏悔,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所以佛希望在家人至少一个月有六天受持八关斋戒,保持正念,修六念法,而且做利他的功德。今天我们不要小看自己,今天在这里只要人人发愿担当一亿众生的痛苦,世界就太平了。

我们希望大家在这八天精进受持八关斋戒,精进忏悔,就算各位跟不上唱诵,乃至不识字,都没有关系,你眼睛闭起来,不要打瞌睡,观想大家念佛、诵经的威德力来到幽冥界,来到他方的罗剎鬼国,要这样观想,虔诚为众生忏悔,希望在短短的八天将无量世的恶业,乃至父母的恶业净除,但因为我们功德力不够,所以必须祈请佛菩萨加持我们,护卫我们。不要被外面的种种境界考倒,境界是幻化的,无论是好是坏,都是假的。如果你要做个大超度,要有这个准备,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身口意都要保持清净,修六念法。

第一、念佛,念着慈悲导师,念着佛的一切身口意,内德外相。第二、念法,佛所讲的一切教法,从三法印到六波罗蜜,一切教法要思惟,乃至思惟空性。第三、念僧,僧宝是人天福田,我们要念着出家众的功德。第四、念天,念着天上的长寿安乐,世间怎么享受都是假的,不要说极乐世界了,最低一层的四天王天,所有住的、用的、吃的,都比你一辈子的享受好上千百倍,天上的一把泥土等于地球上的所有黄金,你想想看,何必求现世之乐呢!至少求来世之乐,舍弃今生吧!只要保持正念,持戒、布施,至少可以生天,但最好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才是究竟之途,因为天上的福报毕竟有限。第五、念戒,清净身心,念着持戒的功德。第六、念布施,普济贫穷。以上所说的是我们内心的正念,而外在的行为必须以八支约束: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断淫欲,乃至第八、离非时食。由于身口意三业清净,而成为出离世间之正因。

各位,我们要常常这样想,要知道世间的真相是什么,不要再染着世间,以出世心做入世的关怀,虽不执着世间,但是关怀世间,出世正因必须以持戒为根本。要知道,三界生死轮回以爱欲为本,有贪爱就有生死轮回,这点要想清楚。所以八关斋戒最大的功德是什么?断贪欲,记得这句话。八关斋戒是让在家人过出家人的生活,学习出家人少欲知足、六根清净,降伏贪瞋痴,种下出家的因,这就是解脱的根本。

大家要知道,今天不只大家受戒,同时我们也召请了一切有情众生,希望他们也能同受法益,所以可能很多天神都化作人类的形象,一起来受戒。曾经有一次传戒,看见群众中有一个人的脸是青色的,再仔细看,怎么没眼睛?后来问我师父,师父说,你不知道啊,那是天龙八部, 他们也很精进的。佛所制的戒法就是这么殊胜,这么慈悲,这么清净平等,可以使令九法界的众生同受法益,大家要好好珍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贤之路八正道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位名叫马血...

极乐世界离开了这三苦

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

在这个五浊恶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脱

宗门教下,纯靠自力来解决生死问题。如果说在晋唐之际...

人生如苦海,学佛到彼岸

人生如苦海,每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便是哭喊着与痛...

高僧转世为高官给我们的启示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王十朋是由严首座转世...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忏悔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

一切皆舍,了脱生死

现在佛教在世界上,大体都在弘法、宣传,虽然很普遍,...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教词典】真教

(1237~1319)日本时宗僧。号他阿。京都人。初入良忠...

【佛教词典】阎罗十殿

又作十殿阎罗。阎罗,即阎罗(魔)王,原为印度吠陀时...

如何克服修行中的障碍

我们凡夫修道,业上没障碍是办不到的,从我们多生以来...

你有佛缘吗

一、心中有佛是佛缘 佛缘,是心与佛的交流。学佛是对...

学佛之通病

初学佛人,易犯种种过失,成为修学路上较大障碍,自己...

施戒得名利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

耆域的感叹

西晋末年曾有一位名叫耆域的天竺(印度)高僧来到中国...

太虚大师:以佛教的道理来使人类进步

导语: 不明佛教真相的群众心理建设人间佛教,要先从...

佛教中的美容和去体味的方法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象财...

人为什么会到妈妈肚子里呢

六道众生都在生死轮回中,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一般...

欢喜与忧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

准提菩萨——薄福恶业众生的大依怙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惟...

极乐净土去此不远

没有得念佛三昧的众生,带业往生的众生,他临终感应道...

只要有力气、有想法,幸福一定会来临

他叫库玛,出生于加尔各答北部一个贫困山村。 因为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