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海涛法师《劝世文句》

海涛法师  2010/1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1.谦则能和,傲则易怒;和为做人成功之本,怒乃处世失败之根。

2.凡事退一步想,易地而处,便可与人无争。

3.眼虽能观是非,但却只见外表;唯有用心体会,才能明察秋毫。

4.让我们享受权利之前,先尽一份义务。

5.心地光明磊落,就能驱逐烦恼;行为磊落,便可铲除忧虑。

6.要人敬己,必先敬人;要人爱己,必先爱人。

7.亲近而不失礼貌,淡远而不缺情份。

8.赞扬别人的优点,宽恕别人的缺点。

9.微笑是最漂亮的表情。

10.不贪非份之财,不说非份之话。

11.能与人同乐,是君子;能与人同忧,是善人。

12.不与人比,心就宁静;不与人争,心就轻松。

13.付出,就像点燃烛光,可以照亮别人,也可以温暖自己。

14.光明来自太阳,喜乐来自心中的爱。

15.为社会尽一份力量,即使发出的只是微光,社会也能减少一丝黑暗。

16.施恩不求报,受惠慎勿忘。

17.坦然接别人的关怀,也诚挚的关怀别人。

18.亲戚之间存礼仪,莫随便,免误会。四海之内皆兄弟,莫斗气,不伤人。

19.人与人相遇,来自缘份;人与人相处,贵在诚信。

20.适时的缄默能避免误会,适时的幽默能化解怨怼。

21.心里的青春,才是永远的青春——为使青春长在,请勿怀忧丧志。

22.多说一句好话,也是一种功德。

23.伤人一刀,身上留痕;伤人一言,心上留痕。

1.怨可不计,仇可不报,恩不能忘。

2.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勿吝啬举手之劳,莫在意吃点小亏。

3.别人就是另一个「我」,为别人设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4.得意时处之以淡,失意时处之泰然。

5.有饶己之念,则易犯错;有恕人之心,则不树敌。

6.一艺在身,胜过万金;一诚在心,胜过千军。

7.学历要紧,能力更要紧;学养要好,教养更要好。

8.比上不足,就得更加努力;比下有余,就要更为谦虚。

9.不要坐等明天胜于今天,要努力让今天胜过昨天。

10.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说得多,不如做得多。

11.已拥有的,心怀感激;想获得的,辛勤播种。

12.面对选择时,需要智慧;作出决定后,需要毅力。

13.君子感恩于心,永远不忘;小人感恩于表面,船过水无痕。

14.有病不医是谓愚,有事不做是谓懒,有理不言是谓懦。

15.与人相处,多一分赞美,少一分挑剔。

16.别只顾追求人生的大喜,而忽略每天小小的喜乐。

17.常存知恩、感恩之心,粗茶淡饭也会香。

18.别让嫉妒腐蚀你的良心,别让自私淹没你的善心。

19.以坚定的意志处世,用柔软的心情待人。

20.会常常省察自己是否有行为缺失的人,是深具智慧的人。

21.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情谊淡始长。

22.舍得舍得,不舍不得,一舍即得,怡然自得。

23.莫起事端,和气少祸;莫说谎话,信实少疑。

24.人要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

1.谦逊而不虚伪的态度有如上等茶,让人觉得甘美而实在。

2.人前做得出的,方可说;人前说得出的,方可做。

3.莫贪一时乐,种下未来苦。

4.金钱绝不等于罪恶;人心的贪欲,才是最大的祸根。

5.和谐来自尊重,烦恼来自比较;多一分尊重,少一分比较。

6.乐观的人在忧患中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机会中看到忧患。

7.物质享受只能快乐一时,精神享受却能快乐一世。

8.得理饶人可以化敌为友,咄咄逼人常会化友为敌。

9.仇恨是一粒种子,春天播种,秋收一定是「恶果」。

10.天下最美的东西就是「爱」,世间最丑的东西就是「恨」。

11.微笑能使人情浓稠,问候能使情谊深厚。

12.追求幸福的最大障碍,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13.不知足,处处苦海;能安分,时时自在。

14.大地有爱福常来,人间有情春永在。

15.人在忿怒之时,往往智者变愚。

16.看得开,才能长智慧;放得下,才能结善果。

17.热情不可轻狂,圆滑不可盲从,玩笑不可伤他人。

18.悬崖勒马犹未晚,船到江心补漏迟;做事要稳、改错要狠。

19.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过屋宽。

20.真正的智慧是坦诚,真正的伟大是单纯。

21.见人有得意事,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当生怜悯心。

22.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

23.宁静以思事,安祥以处事,谦退以保身,涵容以待人。

24.福中有祸,祸中有福,认识其中奥妙,祸转为福,福中添福。

25.相让,一尺也有余;相争,天下还不足。

1.若无法成为改造社会的功臣,至少不可成为破坏社会的罪人。

2.有过不知,愚也;知而不悔,愚上加愚。

3.斤斤计较,所得很少;领悟舍得,获得更多。

4.糟蹋福缘,终将没钱;珍惜善缘,日日好眠。

5.染色的掩饰,日久都会消褪,再巧妙的伪装,岁月也会揭穿。

6.人之大智在于能洞悉本身之缺点。

7.读书的目的在管理自己,学问的境界在服务他人。

8.成事要三心:信心、苦心、恒心。

9.饱者不知饥者苦,夏虫何知寒冬景。得意休笑失意人,上台终有下台时。

10.社会净化在于人心,人心净化在教育。

11.微笑的忠告,有时比严峻的斥责效果更好。

12.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13.赠人以善言,重如珠玉;伤人以恶言,甚于剑戟。

14.勤劳节俭,是幸福的种子;为善助人,是快乐的泉源。

1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6.勤劳是迈向成功的踏石,懒惰是导致失败的温床。

17.勤与俭为兴上策,忍与和是处世良规。

18.对自己俭约,可以致富;对别人吝啬,终生孤独。

19.所有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家庭的失败。

20.跟孩子一起生活,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跟孩子一起成长,是生命无上的喜悦。

21.人能留在世间的,不是他所拥有的,而是他所付出的。

22.生命的意义不在超越他人,而在超越自己。

23.人生有五惜:惜物、惜缘、惜情、最惜幸福和生命。

2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

悟道大和尚:念佛法门之精要

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此八个字,为解粘去缚之第一...

67条忠言语录

1、一切快乐,没有比祥和更为快乐;一切享受,没有比...

弘一大师劝念佛

在弘一法师诸多开示、论述中,提及净土法门的很多,无...

阿底峡尊者的临别教言

朋友们! ◎在没有证得菩提之前,是需要上师的。所以,...

净土文摘

念佛加行 修净土法门的,除念沸外,应该做到二种加行:...

一诚长老《无杂相》:大德行持 总在寻常

01、菩萨呀 虚公喜与和尚说话,见有人来时便不说了。某...

历代戒杀放生诗

唐 佛印禅师 贪他一脔脔还他,古今留言终不伪。 戒杀念...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佛教词典】究竟现观

究竟现观者,如道谛中究竟道说,谓已息一切粗重已,得...

【佛教词典】有记法

为“无记法”之对称。指善、恶二法。善、恶二法,其相...

《药师法门》修法仪轨

《炉香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我们修净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做阿伽陀...

研真穷妄名之为学

我们修行的一个重点:研真穷妄名之为学。盖能深造自得...

【佛学漫画】不着相

【佛学漫画】不着相...

永明延寿大师开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禅师,他从禅归净土,他知道禅不容...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极乐」的三种解释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佛说阿...

把聪明转变成智慧

大凡立身处世,是最需要聪明和智慧的,但聪明与智慧有...

星云大师《人间万事都会过云》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 不只是时间会...

至心精进,何愿不得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问: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大安法师答:...

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在佛法中,有人讲佛法不离世间法,即所谓佛法在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