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悭贪独食不施与,生于食气饿鬼中

海涛法师  2016/06/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悭贪独食不施与,生于食气饿鬼中

我们做烟烘,最大的功德是这些食气鬼,甚至各位你拜祖先的,拜神的东西,有一点点香气他们就会过来,所以,我们很鼓励大家点酥油灯,很香的牛奶味,点麻油灯,这些可吃的东西,布施这个味道给他们,甚至这些食气鬼,他们病苦很严重,所以,他们要做药供,也不是光食气鬼,后面有很多很多,叫火燃烧食鬼,食粪鬼,食风鬼,都是靠这些,不然他没得吃,但是我们是以这样让他暂时离苦,目的是要超度他。

所以,替他忏悔,皈依,佛力加持,让他脱离各种饿鬼,然后这种食气饿鬼,这种众生前世自己喜欢吃好的,但是不给周围的人吃,「不施妻子及余眷属」所以当他在吃的时候,旁边的人只能闻到味道,「妻子但得嗅其香气,不知其味」甚至在自己的亲人朋友面前自己吃,以这种悭贪嫉妒,所以「同业眷属,而不施与」又叫人家说:"好吃自己吃就好了,不要给周围的人吃。"

所以,这样来认为自己很棒,起随喜心,「数造斯过」所以,经常造了这种过失,而不懂得后悔,不生惭愧心,「如是恶人身坏命终,生于食气饿鬼之中」所以,佛叫我们,你只要在吃东西,就要布施这个味道给众生,供佛以后,光布施味道,可以吧,千万不要独食,悭贪独食,不是光你家人,你的周围都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你要喝一碗绿豆汤,甜甜的,那个蚂蚁最喜欢吃了,蟑螂也喜欢,旁边的孤魂野鬼也布施一点,不要悭贪,然后他们投胎做鬼了以后,一饥或渴,马上就喷火,所以,处处就奔跑,想要去找水。

「悲泣愁毒」然后越饥渴火就越强,所以,那时候他能依靠的,佛塔、庙,乃至有人在祭天,有信仰的人在拜天神,拜塔的时候,因为这个香气,乃至其他的香气,所以,我们点香,他们也会叫檀香鬼,他们也会来吃,这样才能够活,不是光活而已,他那个火才会停止,因为他一饥渴就喷火,他不饥渴就不喷火,所以「复有嗅气诸饿鬼」因为世间人很多人生病,然后生病以后,他们想说,唉呀!赶快去拜祭鬼神,这样就不会生病,所以,他们就在水边,林中,乃至有人的巷、陌、交道,各种地方设诸祭具,过去就这样,印度现在还是这样。

所以,烧东西或拜东西,这种香气,他们这些饿鬼才可以活,所以,如果按照这样讲,老实讲,你在这样做的时候,如果你以悲心故意这样做,你的病也会好起来。第三,如是食气诸饿鬼等,无量苦恼,恶业如果不尽,怎么样也不会死,不是说五百岁而已,而是很长寿,乃至恶业不尽,不坏,不朽,永远不能够解脱,所以,等他这种业报尽了,他才脱离这种食气饿鬼,免得被火烧,随业流转,受生死轮回苦,如果投胎做人,贫穷,多病,身体发臭,其他的业报要受种种的果报,所以,意思是告诉我们,所有好吃的,好用的东西,一拿出来,先供养三宝,先布施给周围的人,养成这个习惯。

但是现代人微微都有这种习惯,为什么,我买一栋房子很大,隔壁还是个小房子,我买一部车子很大,隔壁人家还没有好车子,还在骑脚踏车,他内心觉得,我赚很多钱,我很厉害,这还是属于这种心态,喜欢比较,用好的比别人用好的,今天你坐在大餐厅里面,一顿饭一千块,隔壁,前面是路边摊,你在那边吃觉得自己很伟大,吃一千块的,不用吃路边摊,这个还是属于这种嫉妒分别心在作怪,所以,内心里面连这个余习都要把它消除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种种的罪殃皆由造作此十恶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为比丘们开示...

杀生庆贺祝祷 反而增加恶业

过去有一个老修行,在山里头修行,他受这家人的三代供...

相信因果忏悔罪业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

鬼世界的详细揭秘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说鬼,说说鬼,接下来的资料是关于...

超度常识问答简选

问:念经何以能超度饿鬼。 答:仗念经力,感发饿鬼善...

执持禁戒,尘业不侵

执持净戒 执持净戒就是能够完好无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各地城隍庙对联

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 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

人生的劫数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原文】 先曾祖润生公,尝于襄阳见一僧,本惠登相之幕...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佛教词典】从暗趣暗等四补特伽罗

【从暗趣暗等四补特伽罗】 p1030 集异门论九卷九页云:...

【佛教词典】极略色

【极略色】 法处所摄色之一。极者至义,将众色层层分析...

敬造如法佛像

一、如法造像的因果 首先,谈过失和功德的经典里说:量...

生重前行,死归净土

前面谈到的全是我们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热闹一样,以...

圣严法师《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己明智慧增; 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

显示神通,劝戒食肉

梁代,四川青城山有位高僧道香,有大神通,但一直隐秘...

极乐世界万修万人去

一切是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靠自己修行的力量,...

用欢喜心降伏你的自卑与嫉妒

当别人有成就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看到别人...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

修行这条路要坚持走下去,确实有很多困难、很多障碍。...

【推荐】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

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问: 阿弥陀佛,师父,我老是走神,静不下心来怎么办...

净土诸祖师对「信」的阐述

净土法门以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安养为本质内涵,所以深信...

说话的二十二戒

1、戒多言: 说话不要太多,言多必失。 2、戒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