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重前行,死归净土

智圆法师  2017/1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生重前行,死归净土

前面谈到的全是我们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热闹一样,以为在说别人,其实就是讲每个人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

如果大家还是定不下来,那最好算一下。比如今年45岁,如果无常感比较强,就想:我只能活50岁,纯粹修法的时间不过两个月,这能干什么?这两个月应该怎么用?比如你学《释量论》,都45岁了,记都记不住,还能思维什么?几年学过去,合起书什么也没有,不知道怎么修,到时候就会恐慌。

如果你无常感不太强,认为能活60岁,应该想到60岁以后就没有了,那修法的时间就只有六个月。你要把这六个月用在像年轻人一样学几部论上面吗?那也很快就过了,过了以后,心里就发现用不上。为什么呢?因为记不住,思维也运转不起来,发现学后面忘前面,学完了也到了死的时候,用不上了。这样就很清楚。我已经45了,没有多少时间,我现在要开始抓重点,不能随便乱用。三年五年一用过去,我这一生就差不多彻底空过了。

所以我们就能断定,只有这一点时间。就像只有100块钱,那就不能买其他的,只能买米面,因为天天要吃,天天能摄取。如果买一些没用的很花哨的东西,或者自己用不上的,那到时候就出现困难了。这样就能断定,时间不多就要抓住几个要点,当下就用得上、临死的时候管用的。

不但后半生的线路能定,而且每个月、每一天也能定,不能再乱用了,一乱用就没有了。比如回想前一个月,没上几节课,没抓到什么,心散乱的时候一点点也记不住,更不用说心里有一个很深的观念,生起一个“我要改变自己”的心。在佛教里也是随波逐流,这样一个月得不到什么,一年也不过如此。

这一年马上要过去了,但是这一年抓到了什么?这一年什么都没抓到,往后还有更好的吗?这是幻想。如果你现在抓得很好,可以说明年有可能更好。现在我们肯定是下等修行人,为什么呢?观察一年以来进步不大,进展很小。自己就能断定,就这么几个来回一生就结束了,我还能做很大的打算吗?

再放长远一点,三年也很快过了。对大家来说,三年可能学一部论,很快就完了。过后你检点一下:我真的用上了吗?心上有多大转变?是不是转凡成圣了?发现也没有好多少,听是听了一点,名词记得一点,看书熟悉一点,但是道上的进程很缓慢。一生没有几个三年,如果无常很快,没过两个三年就见阎罗王了,我们还能乱用时间吗?

就要像这样,现在我们得承认自己不行,条件不够了,寿命只有一点,精力也不行,各种因缘的冲击也很大,自己的心还没调理好。所以一定要好好地抉择一下,这仅有的一点机会该怎么把握?否则临终肯定后悔。所以自己就能决定:一定要抓住一个要点。而且自己能决定:越深的法难度越大,这个当然希求,但是我要从自己脚下开始走,从自己能够行的地方一点点做。这样我今天有效果,明天可能也有效果,到临死的时候就会有效果。如果我一味空谈,不是在脚下走路,而是浮在空中走,这样,今天是浮的,明天是浮的,到临终也一定是空虚一场。因此,我要抓住我能把握的东西、有效的东西。

一个月只能做一点,所以一个月要抓紧。一个星期只能做更少的一点,所以一个星期也要加紧。每一天这么两三番就过去了,只有这么一两次机会,那更应该抓紧。我们这么理智地去看,就发现的确是个有限的数字,不能做无穷的妄想,否则是非常可笑的。

从前我们会做加法,年轻的时候妄想大,好像什么都要抓,但是过了四十岁就想着要做减法。再不做减法,的确是极大的失败,最后会输得很惨。这是关系到自己往后前途命运的事,走好了会有实义,但也不必幻想太大,只寄望于不断地增上,最终能生净土,这就即生解脱了。如果搞错了,有可能满盘皆错,最后一点实义也没有。或者虽然在佛教里,看起来也有些功德,但还是没有切中要点,临终的时候不管用。

所以,这么有限的、就像100块钱一样的光阴,一定要用在像米面一样的要点上面,摄取能够得解脱的资粮,希望今生能得一个真正的好处。那是什么呢?应当定在净土上面。所以我们是八个字:“生重前行,死归净土。”这对我们中下根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理智的选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在睡眠之中获得光明之相

睡觉可以系念佛号、默念佛号,不要出声,随着呼吸来系...

一声阿弥陀佛,唯佛与佛能究尽

【原文】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

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

【原文】 今果能以妄想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断烦恼。若念...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示现,让大家生起信心呢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常...

圣严法师《我要活下去》

有一位退休的政要向我表示,他这一生辉煌时代已经过去...

学佛可以不求生极乐世界吗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业障重,其实我们的业障还不重,原因...

人生的境界,有四个观点

现在这个社会,寿终正寝也办不到了;当然,最好是无疾...

【推荐】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里面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个归依境,他能够信、愿、持...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你跟着妄想走,如何能感应道交呢

念一句佛号可以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那我们如何念一...

一心不乱须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往生

问: 为何忏公师父常常在佛七法会的时候,鼓励大家要证...

勇悍精进无懈怠的常精进菩萨

常精进菩萨,又名常应时菩萨,以修行精进波罗蜜为最胜...

了幻法师:婚姻源自爱欲心

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

【佛教词典】灵辩

(477~522)北魏僧。太原晋阳(位于山西)人。自幼出...

【佛教词典】椽仪

(行事)大法要时于本堂周围之椽侧行道之仪式也。盖通...

名称女的成佛因缘

佛陀在毗舍离猕猴河岸的重阁讲堂,一日搭衣持钵,带领...

常见的禅病及其调治

所谓禅病,是指由禅修方法不当直接引发的身心疾病或显...

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

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受多少艰,无论经历多少...

大安法师:一念净信即可得利

一九九九年春节,我们有十六人曾在九华山祗园寺上客堂...

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来书备悉。须知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从前理学...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人的相貌本来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马上就变了,对...

未成佛前,皆当修习净土法门

禅宗唯明自性, 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净土法门, ...

回向的功德是否会量化

问: 弟子是一名在学大学生,对于佛教中的普佛回向,...

润肺止咳的12种食物

(1)梨 梨子性凉,味甘,能清热化痰,热咳者宜之。...

少年学佛之本

注重躬行,检点身心 少年学佛,必须要敦伦尽分(即实行...

龙树菩萨:广大发愿颂

所有一切众生类,过未现在世无尽, 而诸佛刹广无边,彼...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出家人

这是和每一个出家人紧密相关却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