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想消除痛苦,就必须知道苦因

海涛法师  2016/09/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若想消除痛苦,就必须知道苦因

近来世界上频频发生战争、地震、海啸、风灾、核灾等重大的天灾人祸,许多的生命或是遭到了大自然无情地吞噬,或是在人为动乱中丧生;面对这些苦难,我们除了要知道现象与结果,更要了解根本的原因。生命的一切苦痛都是从贪、瞋、痴、慢、疑而来,我们若想消除痛苦,就必须知道苦因,所以要把痛苦当成老师。藉由苦的刺激,我们才会产生出离的愿望,也才有探求真理与追求自在解脱的机会。

因为生命、环境都不是完美的,世界上许多的事情都不会轻易俯首听命于我们,不会事事顺心。纵然有许多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以及精力,试图创造完美世界,不过他们最终还是都被证明失败了。名会消失、钱会花掉、青春会变老,这些世俗的东西就像一阵风似的,不能长久拥有,根本连抓都抓不住,而且还会成为烦恼的根源,所以我们要从修行,从思想和行为上来断除烦恼。断除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思惟烦恼和痛苦的本体都是虚假的,于是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变化无常时,才能把它转为修行的道用,这才是真理。

以生病为例,生病了怎么办?我们要知道身体本来就是假的,四大苦空,五蕴无我,身体既然是假的,也就没什么好病的,所以身心变化的时候,也可以拿来修行。日常生活的修行,就要让一切都转为佛法的修行助缘,这样就不会活在是非和对立当中,或是富贵和贫贱当中,以及生、老、病、死的轮迴之中了。

要有出离心,必先离五欲。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物质的诱惑太多,所以要出离并不容易。如果我们从生活中如穿衣、吃饭和走路等,所有待人处世的行、住、坐、卧等细节上,都能死心塌地好好用功,为佛法作干城,不贪恋世间所有,只以清净的佛法作依归,就会逐渐超越过去的执着。

所以出离心是指我们以前很在乎的那些东西,现在好像不是那么在乎了,心可以从感情、外表、金钱和地位中出离开来。就像是一个人,放下了外表,不再执着了,九十岁也好,二十岁也好,悟出那只是一个连续存在的幻象而已;这时,当我们真正出离了所有的执着,就会变得非常自由自在,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再激怒我们或伤害我们。

佛陀教导我们,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是要以众生的利益优先。当我们的发心正确了,不为自己,但为他人,就能够超越自身的执着与束缚,获得绝对的轻安。

所以我们要藉由生命的体悟中不断地磨练自己,所谓借事磨心、自我磨练,但是可不要被事情卡住了。所以真正拥有出离心,是指可以随时抛弃任何熟悉的事物,走出任何我们所习惯的场景,不让凡夫的欲望烦恼污染了我们原有的清净心。因此我们要时时将心灵的房间打扫乾净,让它充满慈悲与宁静,散发出智慧的光明;如此,不但能改变自己的身心健康,也能改善居住的环境以及社会的磁场。因此努力不懈地修行,就是自在的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冲突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

尘埃里开出鲜花

低到尘埃里,并且在那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说的话,...

圣严法师《快乐由自己决定》

开朗才会快乐 人经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态及环境中,因...

生死极苦

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中,佛陀正在为人天四众说法。当时...

圣严法师《什么都有,独缺快乐》

有位女士说她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感觉缺少一些自...

为人处事,如何不让自己伤痕累累

海公在讲《楞严经》的时候,常讲一个观念说,其实这个...

执著于苦的「有」,而看不到苦的「无」

佛教不是宿命论,它告诉人们人生是苦,是困难,是要人...

不知者受害最大

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显得和蔼可亲,经常说些弟子熟...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佛教词典】补特伽罗遍知

【补特伽罗遍知】 p1246 瑜伽一百卷二页云:云何补特伽...

【佛教词典】戒体

授受戒法之后,受者体中,得到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谓...

利益众生的方法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

若能成就此七法,魔王便无法乘虚侵扰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之时,一日,对比丘众开...

精进有什么好处呢

癸四、精进 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

龙树菩萨:赞般若波罗蜜偈

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 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 ...

福报修到了,工作待遇自然就来了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

吃素要从何入手

我知道有不少朋友从心里面觉得吃素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圣严法师《不上进的借口》

许多人误解不执著的真义,把它当成不上进的借口,人家...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

发掘自己良善的品性

五十一心所,分成六位。第一是遍行心所,什么叫遍行心...

流水下山非有意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

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人的冤亲债主是怎么来的? 大安法师答:...

身相既离,心亦如幻,示疾者谁

示众:豁开正眼,千圣罔测其由;一句全提,万别千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