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利益众生的方法

2013/08/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利益众生的方法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根器不同,又难调难伏,非大菩萨难以做到度化各类一切众生,那不如我们就从身边的父母、师长、亲戚及朋友来慢慢做起,再扩展到一切众生吧。利益众生需要一定的条件,下面依据经论总结出几点具有代表性的,并且可操作性很强的,利益众生的方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为众生类作不请之友

《无量寿经》曾说过那些菩萨们“为众生类作不请之友”,这里即是指在修学佛法上的善友助伴。无论学习世间法的学问还是佛教当中的法门,都需要良好的学修氛围才更有益于我们学修的成就,佛法的修行更要在大众中共同熏修才能进步更快。善于帮助身边的一切同参道友,在他们修行生起烦恼之时,为他们开示佛法的甘露良方,洗涤心灵上的垢秽。每个修行的道友,在没有开悟证果之前,都是凡夫,都有可能出现修行上的错误,这就需要身边的人急时的发现,并加以纠正。

修行就是不断的与恶习做斗争的过程,修学过程中需要他人的帮助与指导,这才可以达到迅速进步。善于关注身边的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除一些修行上的烦恼与障碍,晓之以理,用佛法的道理来指导他们的错误的观念和行为,逐渐身边的那些人们就会被佛法所熏染,种下菩提的善妙种子。

二、勤修布施

布施的修学包括三个方面,即财物方面的布施和法上的布施, 还有无畏施。布施的行为亦是六度的修学内容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大乘佛法所应奉行的内容。身边的人们,在最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尽已所能地伸出援助之手,不但给予他人帮助,同时也增长了我们的福德资粮。在人们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内心是恐惧的,这时候如果有人可以帮助他们解除物质上的烦恼,那么也就是在做无畏施,这也正是菩萨所应修学。按照佛陀的教导,只有多多的布施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来世或今生才能得到更多的财富。

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同样是快乐的,内心也会感到无比的喜悦,帮助他人更体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解决了物质上的贫脊之后,才能更加安下心来修学佛法,这时再对所布施的对象观机逗教,因为物质上的满足只是暂时的和不究竟的,只有佛法才能尽未来际的受用,解除真正的痛苦,所以佛法又称为功德法财。勤修布施也是在成就自已的修学,布施的时候就是在破除贪婪之心,而众生正是因为贪嗔痴三毒炽盛,才不能脱离轮回,只有勤于布施才能自利又利于他。

三、行为如法

佛法的修学不仅仅是内在人格的升华,同时也注重外在的形象,从行、住、坐、卧四威仪上体现佛法,也是佛法的弘扬途径。佛陀住世时,座下有一位马胜比丘,这位尊者的威仪就非常的庄严,舍利弗尊者就是看到了马胜比丘之后,才对佛法生起无上信心的。高素质的人,他的言行也一定是非常柔合与有礼的,儒家也对礼仪很重视,更何况修习出世间的无上佛法。

佛弟子堪为人天师表,在形象上一定要多加注意,通过长时间稳定而高尚的行为,就可以潜移默化的把身边的人熏染,从而达到让不了解佛法的人们懂得,佛法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是非常积极的。行为如法化,一定要学习戒律。律仪的制定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收摄身心,止息恶业。在戒律的约束下,每一个人都会是气质非凡、法喜充满的。

四、以身作则

一门宗教的载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与修学它的教徒。在一个教团当中,大家都能做到言行一致,那这个团体将会是被人们所敬仰的。在学佛过程中,我们要以慈悲、智慧等去教导众生,同样自已也要先做到,不然不但不能服众,还会遭人讥笑。佛陀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纵然是大彻大悟、人天应供了,从来不搞特殊化,一样每天到饭时,与大众一同托钵乞食,而不是坐在那里等待他人送到眼前,这样的人是值得敬佩的。口是心非的行为不可取,因为在道德上有缺陷,佛弟子就应该直心是道场,要求别人的同时,也要更高的要求自己。

五、弘扬佛法

佛法是需要人去弘扬的,通过各种各样的善巧方便去度化人,无非是想让人们清楚的明白轮回是痛苦的,把他们导向最清凉的彼岸。佛经中说到,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那就是为了让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否则一切方便之门都没有意义。我们的修学种种方便,不但为了自己最终证得觉悟,弘扬的过程也就是让更多的人也证得觉悟。弘扬佛法的途径很多,最重要的就是依教奉行和广印经书,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佛经是一切众生的法身父母,想要证得佛果,必要信照经典所说的去行持,所以在自身修学过程中,一定要广宣流布佛陀的经教,才能使佛法之光永放光辉,让一切众生悟入佛知佛见。利益众生的方法不胜枚举,总之能让众生解除根本烦恼痛苦的方式方法,都可谓是利益众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菩萨能开娱乐场吗?如何认识他是菩萨

菩萨利益众生的时候有种方法,叫四摄法。 四摄呢,同事...

先从梦中醒,再度梦中人

别说初学佛的人难以放下,就是学佛比较久的人也不一定...

一犯到这两大禁忌,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

善说法要的毗舍佉比丘

过去,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当时,毗舍...

我们要发回向的愿,这种回向效果无穷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

沙曷比丘饮酒醉卧树下,为何世尊还赞叹他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千二百五...

须得无生忍已,方能苦海救度众生

疏文 又喻二人救溺,直入水救,彼此俱溺。有方便者,往...

陪他做一只蘑菇

有一个精神病人,有一天突然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火宅喻。其实火宅喻是包括了两个部...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普天之下,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都是为了一个利字。...

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

有些人他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法有...

家里供奉的佛像一定要开光吗

很多人问我,家中供奉的佛像是否一定要举行开光仪式,...

【佛教词典】七种舍

即:(一)心性平等,情无存着。(二)于众生舍离一切怨亲...

【佛教词典】甲立

为折成花瓣形之折纸,通常折挺,安立于盛装供物之“华...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

常行供养能为自己种下成佛善因

衣服及饮食,常以奉供养;作如是心施,是等悉成佛。─...

当知念佛目的,必须归于无念

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

净宗十一祖-省庵大师

1.生平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讳实贤,字思齐,江...

几位古大德的大悲咒感应

广恩禅师: 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

临终助念的重要性

由此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

烦恼为何不能克服呢

问: 有些在家人有烦恼,为什么不能克服呢? 净界法师...

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去忏悔业障

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罪业生死凡夫。莲池大师...

一杯水的冷漠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女子抱着小婴儿来到店里,她想为孩...

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业力

问: 数年前我因车祸伤身,现在行走还是不便,我虽已...

要画成垃圾,或是无价宝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规定要画一幅图,...

昏沉者,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

随烦恼二十:言昏沉者,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