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大安法师  2022/10/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什么叫“小心”呢?小乘的发心。“观三界如牢狱”,声闻道的这些行人,也有相当的出离三界,解脱的渴望,他用他的智慧能够清醒地知道三界——这个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牢狱。牢狱就是我们受业力的制控,烦恼的系缚,不得自由,被种种痛苦所逼迫,不能主宰,所以就像牢狱。一般讲这个三界是大牢狱,我们的五蕴的色身是小牢狱。

《法华经》讲火宅喻,也是谈三界是大火宅,我们的色身是小火宅,要出离。所以他就清醒地知道三界如牢狱,在这个三界的牢狱当中,众苦逼迫。生死轮回如冤家,冤家就是一碰面就分外眼红了,就是这种冤家对头的相互地逼恼,就是一个大的痛苦。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生死轮回,生生死死、世世轮回就像自己的冤家,不愿再见面了,不愿再轮回了,一定要了脱了。

所以声闻道的这些行人,他生死心切,厌离生死的心也很恳切,但是他发的心不大,只是求自己赶紧从火宅里面出来,没有发度众生的心。也就是说,他是乘着“鹿车”——很小的车出来的,不想度人,所以这些人就发不起菩提心,发不起菩提心他就是最多证到阿罗汉果。所以《法华经》为什么一定要殷勤赞叹大乘法的胜妙功德,以及佛的相好庄严、十力、四种无畏,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那这些佛果的功德,阿罗汉是不知、不见、不闻,是由于他没有发菩提心。

就像《华严经》最后一品,在《入法界品》,最先是释迦牟尼佛入一种三昧——师子频申三昧,显现如来的神通、光明、庄严等等无限胜妙的境界,那这些与会的菩萨都能够见闻到。但与会的这些阿罗汉,声闻,像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叶,不见不闻,这就由于他因地当中没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没有修到见佛的神通境界的善根。

《维摩诘经》也谈到,当维摩诘大士显现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的时候,这些声闻人一看都有点闻所未闻,惊心动魄,他才知道菩萨具有这样胜妙的功德。所以最后就要引导他们回小乘心向大乘心。如果你只是求自己得度,求自己得度就是证到人我空,断见思惑,他就取证偏真涅槃。那取证偏真涅槃,在大乘佛法来看都是非常深的陷阱,就是他永远发起不了菩提心,就等于他永远不能成就佛果了,这就叫“焦芽败种”。

所以法华会上,摩诃迦叶都在反省:他说我多少年来也跟这些菩萨在同一个法会上,听讲的同一样法,但总以为我已经证到阿罗汉果了,已经到家了,年纪也大了,对这种发菩萨心、庄严净土、饶益众生一概都没有兴趣,显得非常的疲倦。但殊不知他就是住在声闻道。

忽然在法华会上,知道一切众生都有佛的种子,一切众生是可以成佛的,最先佛就为舍利弗授记成佛,与会的所有的阿罗汉最终都授记成佛,所以他才知道了这个胜妙希有的大乘佛法,得未曾有。所以如果还是停留在只度自己、不管众生的层面,这个心就发得小。他就是定性声闻,永远不能成菩萨,永远不能成就佛果。

摩诃迦叶当时反思:甚至都不如地狱的众生,地狱的众生都无量劫以来曾经发过菩提心,从地狱里面出来他还继续可以发菩提心成佛,而我等声闻却是永远发起不了这个心,就永远不能成佛。所以大乘经典讲,宁可下地狱,也不能发定性声闻的心。发定性声闻心,取证无为涅槃,他就安立在那里。这就叫高原陆地生不起莲华,污泥浊水反而能生莲华。在众生的烦恼当中反而能生起求佛菩提的这种心。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这个心发小的情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佛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众生呢

针对我们这些背性、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

成佛之前

一日,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您出生于帝王之家,拥...

凡夫应当先求往生后才来度人

原文: 某居士去年去世,彼先妄发大心,要在此世间度人...

为了半偈而舍身的故事

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释迦牟尼佛说:弥勒发意先...

你是哪一种菩萨

这四弘誓愿当中,其实菩萨是有两种: (一)悲增上菩萨...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圣各所同具...

大乘行者回家的过程

问: 在〈信解品〉中,小乘圣者以种种譬喻自述回小向大...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

问: 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在修行整个...

是否需要抽出时间单念佛呢

问: 我现在的功课是早上拜佛两小时,边拜边默念,是...

四字佛号和六字佛号功德是否一样

问: 念阿弥陀佛名号或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是否一...

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

【佛教词典】八轮

(名数)八正道也。世间之轮,有辐毂辋,互相资助,以...

【佛教词典】五知根

【五知根】 谓五种能知之根。为数论二十五谛中之一科。...

极乐世界的这个特色,是诸天做不到的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

玄奘大师最后魂归何处?

唐朝时,弥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师晚年临终时,发愿往生...

星云大师《谈你说我》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我们今天要讲的题目是:谈...

中国禅宗四大丛林

金山的腿子,高旻的香,天宁的唱念盖三江!这首响亮的...

螃蟹的遭遇和被绑票一样

关怀绑票案 我有一位朋友,她原来是基督徒,她是在海边...

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九》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

这样念佛才能得到真实利益

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入道,念阿弥陀佛当然可以往生...

尽责、知足、感恩、惜福

生存在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是什么宗教信仰,...

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

有欲便有苦,无欲则无苦

当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净净、光光明明,如...

【佛学漫画】根器

根器也可以称为修行佛法的禀赋。一个高智商的行业佼佼...

如何判断自己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怎么知道你的内心的世界善业比较强,还是罪业比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