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轮回的根本就是我们的业力

大安法师  2015/10/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切轮回的根本就是我们的业力

通过十二因缘流转门,我们了解了生命轮回的真相。那要截断十二因缘这样环环相扣的循环、对治烦恼、灭除苦果、证悟本具的佛性,该从哪里下手?

从根源之“无明”上下手。无明灭,就变成光明、无量光、般若智慧,就不会有“行”——起惑造业了;不造业就不会有神识去借助父母的身体投胎轮回了;没有“识”,当然就没有“名色”的身心现象了;也就没有“六入”了;没有“受”——感受系统了;没有“爱”——贪爱之心了。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这样就没有造业的过程了,是谓还灭门。

没有“生”当然就没有“老死”,只要有诞生就会有衰老,就会有死亡,这是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不讨论是不行的。

一般的人,不明白因缘法,只知道自己的身体是母亲所生,不知道父亲在生命诞生当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一般婴儿饿了渴了只是叫母亲,只知道有母亲,而不知道有父亲。这是幼稚的小孩,婴儿时的事情。

进而只知道身体为天地父母所生,但不知道生命中还有自己多生多劫的神识。一般大众都不了解这个生命真相,但我们不要忘记,神识是因,父母只是缘,因缘和合,缺一不可。

清朝的周安士居士说,他最不欣赏的一个观点就是——天生圣人之说,如果天果然生圣人,则应当永远生圣人。既然能生出尧舜这样的圣人,为什么还要生夏桀和商纣这种暴虐之君呢?如果不能禁止夏桀商纣之不生,则亦不能永保尧和舜这样的圣君所必定出生。怎么能说天地能生人呢?

这就是告诉我们,无论是圣人还是凡夫,起作用的是他的业力,而不是有一个外在的天神来主宰生什么或不生什么。

连孔子都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是“学而知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多生多劫的业力来到这个世间的,我们可以作圣人,但也可以下地狱。就看我们当下这一念的选择,行为的选择。未来乃至当下的命运都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的。

因为一切的命运,一切轮回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业力!业力是由自己掌握的,不是外在的力量来主宰的,就是这么一回事。

乃至于每个人的子女、后代能不能到家里来投胎,也不是谁来安排的,都是业力的招感。如果一些众生有子女缘,自然会有神识过来投胎;没有这个缘,就是高营养,到处求秘方,也得不到子女。

有些富贵之人,包括一些皇帝,希望多子。宫廷里都挂着《百子图》,希望能有一百个儿子。即使如此,有些皇帝却一个子女都留不下。他们不仅有夫人,还纳妾,多方求子却没有子女;而另一种情况,世间有很多男女,没有经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所谓自由恋爱,或者不是。甚至是私奔,他们非常怕生小孩,唯恐怀胎而有胎。

业力是错综复杂的,生不生子女都不是由父母来决定的,这是缘分,业力的结果。

我们学佛的人,要知道生命轮回的真相,信、愿、持戒念佛,用佛号中的无量光来破除无明,转流转门为还灭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相不相同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是一样,还是不一样? 你不能说一样...

如何找到出世与入世的平衡点

问: 末学如何来找到解行并重,世界法物质的累加与出...

坐胎的过程宛如地狱非常痛苦

我们往昔的业力,由于一念阿赖耶识都有贪爱的种子,所...

短时间的修行就能把无量劫的轮回解决

净土法门下手的方法又极为容易,你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帮我们远离了分段生死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是为了成就圣道,一般来说,你初...

必须要在堕落三恶道前就赶快跳脱三界

在三界的修习叫做分秒必争,你必须想办法在堕落三恶道...

圣严法师:关于轮回投胎的问答

(一)问:人类死了,当真还有转生的机会吗?有什么证...

肆意口业,堕畜难言

不诚实的人你就被人瞧不起,你就是再富贵,由于你不诚...

凡夫心的几个特点

我们凡夫众生的心是生灭心,它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攀缘...

职业涉及杀盗淫妄酒该怎么办

问: 很多职业会涉及到杀盗淫妄酒,您认为将来从事哪种...

【推荐】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佛教词典】诳

梵语 ?āthya。欺诈之意。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佛教词典】无量寿庄严经

(经名)Amitāyurvyūha-sūtra,又Sukhāvativyūha...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

达照法师:人生应具备的三种境界

【人生境遇何须料,岁月无痕独自游。 寄语如今营营客...

上殿的时候居士能敲法器吗

问: 上殿的时候居士能敲法器吗?(因为师父少忙不过...

遇见假和尚要怎么做

受三皈五戒了,以后最主要的一个是要护持三宝。三宝里...

佛教徒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净界法师:唯识与净土

这次跟大家共同学习唯识跟净土这两个思想的交互应用的...

米老大的故事

修行即要时时保持这份静的境界,不管什么境界,我们都...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没有差别

问: 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和道德实践上,有没...

圣严法师《死亡并不可怕》

佛教认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一般人很容...

佛法宇宙观之三界

好,各位,上一期我们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概念,叫做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