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海涛法师《辨意长者子经节录》

海涛法师  2010/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长者子辩意白佛言:人何因缘得生天上。 复何因缘来生人中。 复何因缘生地狱中。 复何因缘常生饿鬼中。 复何因缘生畜生中。 复何因缘常生尊贵众人所敬。 复何因缘生奴婢中为人所使。 复何因缘生庶民中。口气香洁身心常安。为人所誉不被诽谤。 复何因缘得生为人。常被诽谤为人所憎。形状丑恶身意不安常怀恐怖。 复何因缘所生之处常与佛会。 闻法奉持初不差违。遭遇知识逮得好心。 若作沙门常得所愿。所问如是。

唯愿世尊。分别解说。令此众会得闻正教。愿使一切得济彼安。

佛告长者子辩意。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解说妙要。有五事行得生天上。何谓为五:

一者慈心,不杀群生悉养物命令众得安。 二者贤良,不盗他物布施无贪济诸穷乏。

三者贞洁,不犯外色男女护戒奉斋精进。 四者诚信,不欺于人护口四过无得贪欺。

五者不饮酒,不过口行,此五事乃得生天。

佛告辩意,便有五事得生人中。何谓为五:

一者布施,恩润贫穷。 二者持戒,不犯十恶。 三者忍辱,不乱众意。乱众意。

四者精进,劝化懈怠。 五者一心,奉孝尽忠。

是为五事,得生人中大富长寿端正威德,得为人主一切敬侍。

佛复告辩意,有五事行,死入地狱亿劫乃出。何谓为五:

一者不信有佛法众,而行诽谤轻毁圣道。 二者破坏佛寺尊庙。庙。庙。

三者四辈转相谤毁,不信殃罪无敬顺意。 四者反逆无有上下,若臣父子不相顺从。

五者当来有欲为道者已得为道,便不顺师教而自贡高轻慢谤师。

是为五事死入地狱,辗转地狱无有出期。

复次长者子,有五事行堕饿鬼中,何谓为五:

一者悭贪不欲布施。 二者盗窃不孝二亲。 三者愚冥无有慈心。心。

四者积聚财物不肯衣食。五者不给父母兄弟妻子奴婢。

是为五事堕饿鬼中。

复次长者子,又有五事,作畜生行堕畜生中,何谓为五:

一者犯戒私窃偷盗。 二者负债抵而不偿。

三者杀生以身偿之。四者不喜听受经法。

五者常以因缘艰难斋戒施会以俗为缘。

是为五事生畜生中。

复次长者子,又有五事,得为尊贵众人所敬。何谓为五:

一者布施周惠普广。 二者礼敬佛法三宝及诸长老。

三者忍辱无有嗔恚。四者柔和谦下。

五者博闻学诵经戒。

是为五事得为尊贵众人所敬。

复次长者子,又有五事,常生卑贱为人奴婢,何谓为五:

一者憍慢不敬二亲。 二者刚强无恭恪心。

三者放逸不礼三尊。四者盗窃以为生业。

五者负债逃避不偿。

是为五事,常生卑贱奴婢之中。

复次长者子,又有五事,得生人中口气香洁身心常安,为人所誉不被诽谤。何谓为五:

一者至诚不欺于人。 二者诵经无有彼此。

三者护口不谤圣道。四者教人远恶就善。

五者不求人之长短。

是为五事,生于人中口气香洁身意常安,为人所誉不破诽谤。

复次长者子,又有五事,若在人中常被诽谤,为人所僧形体丑恶,心意不安常怀恐怖,何谓为五:

一者常无至诚欺诈于人。 二者大会有说法处而诽谤之。

三者见诸同学而轻视之。四者不见他事而为作过。

五者两舌斗乱彼此。

是为五事,若在人中常被诽谤,为人所憎形体丑恶,心意不宁常怀恐怖。

复次长者子,又有五事,所生之处常与佛法众会初不差违,见佛闻法便得好心,若作沙门即得所愿。何谓为五:

一者身奉三宝劝人令事。 二者作佛形像当使鲜洁。

三者常奉师教不犯所受。四者普慈一切与身正等如爱赤子。

五者所受经法昼夜讽诵。

是为五事,所生之处常与佛法众会初不差违,见佛闻法便得好心,若作沙门即得所愿。

于是长者子辩意,闻佛说五十事要法之义,欣然欢喜逮得法忍,五百长者子皆得法眼净,又诸会者各得其志。

佛说经已,诸天龙鬼神四辈弟子,闻经欢喜,为佛做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问: 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师答...

失眠该怎么办

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

在佛法中积集善业,来生会有五种可能

我们每一个人在佛法当中,都会选择自己的法门来修学。...

八字是注定的,为什么又可以改命

问: 人的八字是注定的,念佛可以改变命运。可是有些...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解释

只有长寿而没有富贵,日子也是很难挨过的。为什么有人...

【推荐】《了凡四训》漫画版

《了凡四训》漫画版...

生活不会永远亏待好人

人们在面对坏人得势却一直得不到惩罚的时候,会无可奈...

忏悔的前提和方法

问: 恳请法师慈悲详解惭愧心和忏悔心以及如何忏悔? ...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佛教词典】无所得行

【无所得行】 p1063 如空行中说。 二解 瑜伽五十五卷十...

【佛教词典】粗重相种及轻安相种

【粗重相种及轻安相种】 p1474 摄论一卷十八页云:复有...

平心则能荐亡

【原文】 杭郡多士坊①,有东平庙。郡之窘人死,致梦其...

迷信咒语的人

有一个愚痴的人,每天都闷闷不乐!邻居看他这么不快乐...

邪淫的人就算有好命也没用

看周围的环境,邪淫的事件多,而显著的报应却似乎看不...

千万不要犯下诽谤净土的罪业

莲池大师曾经有个比喻。如果有一个人,一天讲一万声语...

吃亏是一种智慧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流传下来的一句至理名言,经过漫长时...

解决了生死,父母的恩才可以报

有些人不进禅堂来,反正一天到晚有饭吃,无所谓。年青...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在过去迦叶佛时,有两兄弟一起出家求道。兄长诵经、持...

灾难的启示与佛教的无常观

经云:高必坠,聚必散,合必离,生必死。因一切有为法...

学习净土经论要老实 要做钝功夫

我们在净土经论的学习当中,要老实。怎么样老实呢?比...

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

无瞋才是最好的供养

我们可以看见这世间上,每天报章新闻不知多少人被杀或...

佛教中「卍」字由来

卍字是在佛像及佛教文物中常见的符号,读作万或室利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