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海涛法师《十善业道经简译》

海涛法师  2010/06/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婆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己,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岂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入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水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断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

一、放诸众生,普施无畏。

二、常于众生,超大慈心。

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

四、身常无病。

五、寿命长远。

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

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

八、减除怨结,众怨自解。

九、无恶道怖。

十、命终生天。

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

‘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

一、资财盈积,王、贼、水 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

二、多人爱念。

三、人不欺负。

四、十方赞美。

五、不忧损害。

六、善名流布。

七、处众无畏。

八、财、命、色、力、安乐 辩才,具足无缺。

九、常怀施惠。

十、命终生天。

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

一、诸根调适。

二、永离諠掉。

三、世所称叹。

四、妻莫能侵。

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得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

一、日常清净优钵花香。

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

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

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

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

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

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

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

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

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

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

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

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

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

一、言不乖度。

二、言皆利益。

三、言必契理。

四、言语美妙。

五、言可承领。

六、言则信用。

七、言无可讥。

八、言尽爱乐。

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

一、定为智人所爱。

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

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

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

‘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

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

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夺故。

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

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

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

‘复次、龙王!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

一、无损恼心。

二、无嗔恚心。

三、无诤讼心。

四、柔和质直心。

五、得圣者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无碍心,观者无厌。

‘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

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

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

三、惟皈依佛,非余天等。

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

五、常生人生,不更恶道。

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

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

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

九、住无碍见。

十、不堕诸难。

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使夺,一切众会欢喜贩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连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

‘如是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其众相好。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力庄严故,众想尽灭,无能坏者。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

‘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

‘龙王当知!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贫穷人知因果

有一个极其贫穷的人,他住的是破草屋,穿的是破衣服,...

道业未成,白白吃了常住这么多东西

佛说法四十九年,就是讲的因果,大乘经讲的都是因果。...

提升道德水平,离不开因果

弘扬佛法,提升我们民族的素质,提升我们中国人的道德...

《挽回劫运护国救民正本清源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道德仁义,本来是我们自...

果报有哪五种

前面我们谈到这个业力,包括名言种子,包括业种子,这...

业力要得果报,有两个条件

在整个藏教的《阿含经》,它在处理我们的生死业力这一...

【推荐】因地时有菩提心的摄持,所以每个法都坚固

我们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是活在个人的欲望中。我们为什...

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

问: 在家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请师父详...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佛教词典】德护

(人名)梵名室利鞠多,又曰尸利崛多Srigupta,那连提...

【佛教词典】七十真实论

梵名 Tattva-saptati。天亲菩萨造。系为破斥数论(僧佉...

【推荐】地藏菩萨四个大愿

地藏菩萨的大愿不多,四大愿。 第一大愿: 第一大愿,...

怀孕后怎样让胎儿福慧增长

问: 怀孕以后怎样才能让胎儿福慧增长?坐月子时饮食...

心开路就开

有一位父亲,生了三个儿子,由于望子成龙,所以平日对...

这四种行业的罪业无量无边

【善男子。譬如有人压油为业。一一麻粒皆有虫生。以轮...

阿弥陀佛跟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缘

问:诸方必有净土,何偏赞西方? 答:此亦非善问。假使...

一天当中所收进来的随喜功德不可思议

众生赞叹随喜的业不大成熟,人家一说谁好,他总要挑点...

太虚大师《念佛往生的原理》

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

【推荐】如何对治贪财与贪色

无贪的境界,简单来讲就是一种清净心,内心没有贪烦恼...

念佛妄念纷飞,这种状态是不是难以往生

问: 顶礼法师,印光大师在与陈锡周书一文中提到,以散...

怎样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转

问: 我最近一个朋友介绍虚云老和尚方便开示,其中说...

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

我们看古代圣贤的教诲,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 比方说...

跟外境接触时,我们心中捏造了很多影像

法无而可得,无染而有净, 应知如幻等,亦复如虚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