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

大安法师  2014/10/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在家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请师父详细指点,以免初学弟子犯错。

大安法师答: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是在佛灭度后,佛宝法宝完全依靠僧宝来传递,离开僧宝一切免谈。有些人叫二宝弟子,他就皈依佛,皈依法,不皈依僧。这个时代皈依二宝,最后你是一宝都没有,那你自己就成了一个活宝。所以对出家师父的恭敬心都没有,你就得不到修行佛法的作用。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僧团,无论他怎么样,他穿上了这套袈裟,这是三世诸佛的解脱的幢相。他能出家就是善根深厚,就光这一点都值得我们恭敬。更何况他持戒,他持戒每天的福德长流啊。

一个持戒的比丘,他的福德就是一天消一万两金子,也都吃得消,他有这种福德。所以供养三宝首先是自己得到利益。当年唐太宗跟玄奘三藏法师谈话的时候,唐太宗他也觉得,他也问,我对你这些高僧大德我能恭敬,然而你这个僧团也有些不怎么修行的比丘,这个好象不值得恭敬,说怎么办?玄奘大师说,不能这样,就好象你要祈祷真龙下雨,你得先向泥龙祈祷,有向泥龙祈祷,真龙才才能给你下雨。你向佛要求福,首先要先向凡夫僧来求,佛菩萨才会让你得福。是这样的关系,所以唐太宗一听,他心里豁然开朗,哎呀,以后我就见到个沙弥,都要恭恭敬敬。一个皇帝都有这个心态。那么只要对修道人恭敬,这个人就有福德。

出家师父,你要看好样子。末法时代,你想用圣人的标准来衡量出家师父也是不可能的。你看我们也都天天生惭愧心,烦恼很重,没有福德,没有智慧。但是他既然出家了,我们就得恭敬他,不看僧面看佛面。那说出家师父的过失这个果报是很重的。佛说在末法的时候出家,末法的时候,现在慢慢进入末法。这最后末法时候,出家人确实越来越苦恼了,烦恼越来越重了,甚至他烦恼到什么程度,破戒。左手拥妻,右手抱子,去托钵。但是这样的破戒比丘你都不能打骂他,打骂他如同出佛身血。出佛身血是到什么地方?是到阿鼻地狱去呀,是这样的果报。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地去轻慢出家人。尤其是我们为了保持佛教的形象,出家僧团是住持佛法的主力军。

如果您老是讲出家人的坏话,使得社会人士对整个僧团一点信心都没有,一点信心都没有,佛法当然就容易衰落。我们还有一个话,世间人说家丑不可外扬,即便有这个丑,你也不能去随便说。那么大家有受菩萨戒的,菩萨戒在十重戒里专门有一条戒,不说四众过戒。说四众过你是犯波罗夷呀,那个断头罪呀。但是如果你对出家师父确实觉得他犯了不如法的,你可以私下里跟他谈,那是以慈悲心好心劝勉他,能够规过劝谏这是可以的,那是私下。你不能当着大众的面,大肆宣扬他怎么怎么样。所以这个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佛陀生气

凡人很容易生气,佛陀是不是也会生气呢?佛陀当然会生...

净土不是自了汉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

诸根寂静的难陀

难陀尊者在舍卫城象华园中,静坐思惟:能值佛出世,且...

业是自己造作,也是被自心所保存

一个内心邪见的暴恶众生,心随境转,内心随着虚妄的情...

宿命通一看,你还敢结婚吗?还敢吃鸡吗?

人猪合体 看看人和人的关系: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

认真做事不去评论是非

经常会有人问我对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并要给出...

参禅的先决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云居善悟禅师《劝安老病僧文》

高庵善悟禅师住持云居山时,曾撰写了一篇劝说各大丛林...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为什么念佛时有空旷柔和的感觉

问: 我集中思想念阿弥陀佛时,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于一心,则念极而空...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问: 念佛法门是实有法还是虚无法? 大安法师答: 我不...

助念得力是不是就能百分之百往生

问: 近来有一助念团很有影响,据说很多生前不信佛或...

【佛教词典】草贺

(杂语)草者略也。禅林,住持入院之时,知事上首等先...

【佛教词典】当体

(术语)直指其本体之词。如当人当面之当。大乘义章二...

【推荐】凡事太期待,结局必伤心

我有两个亲戚,她们的媳妇很像,都不做家事、好逸恶劳...

心能够无住,得这四种好处

这个地方讲到真如三昧的第四种功德。我们前面讲过引发...

圣严法师《动静不二皆是禅》

现在的社会追求效率,造成每个人越来越匆忙,竞争越来...

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

这个地方我们值得一说的就是:所有的菩萨大概你要行菩...

和尚变金币

很久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个国王名叫梦誉。夜里睡觉时...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

远离五种邪命

缘有两个,第一是远离恶缘,远离恶缘就是要远离五种邪...

只此数语,便是念佛三昧秘要

前有数行奉寄,想已尘览。顷接手书,乃有尘业情缘,卒...

空观是空掉妄想,不是空掉外境

空观智慧的修行就是你的心经常去想一件事情,就是你本...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

星云大师《禅堂的生活与清规》

各位贵宾、各位护法信徒: 禅堂是供给禅者参禅打坐的...

「熏习」的力量

古时农家妇女,在衣橱里放置薰衣草,让衣服充满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