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律法师《不二法门》

慧律法师  2010/06/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禅,是感情和理性达到最平衡点的境界。此外,禅亦可解释为不二法门的圆满现量。所谓不二法门,是指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超越和解脱,因此不能离开现实的烦恼而求解脱。因为离开烦恼,也是找不到解脱境界的。

好比说有的人习惯每天吃山珍海昧、大鱼大肉,那天餐桌摆的是青菜粗饭时,他可能感到气愤、很丢脸、没胃口。但是,禅的意境,是让我们把物质降到最低点,才比较容易体悟到真理平凡、平淡的一面;唯有当精神生活领域升华到最高点时,我们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所以在禅的境界中,是绝不会因为吃得少,或缺乏大餐而不高兴,因为在圣者眼中,这不过是一种幻化的东西而已,根本不值得生气。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个女孩受外道指使,乔装成孕妇来毁谤释尊,她见到释尊,劈头就骂:‘乔达摩,你真没良心,我怀了你的孩子,你却不闻不问。’释尊听了并不为所动,且笑脸依旧。面对这种情况,若换成是现代人还得了,你敢毁我清誉,那就等著法庭上见吧!‘以诤灭诤只有更增加困扰’,争论、气愤、对簿公堂并非真正解决之道;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超越你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才是不二法门的圆满现量,换句话说:眼见、耳闻、口说,都不会在你的内心里造成压力。‘生活就是佛法’,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现实不离超越,超越不离现实,这才是修行最高的境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文章列表

禅不是自了汉

有道禅师的禅堂里,除了出家众的禅者以外,也接受在家...

不为富贵贫贱而转移

历代禅师写诗者为数不少,往往禅境颇高,超凡入圣,成...

慧律法师《空的哲学思想》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长官、诸...

在尽责中求满足 在义务中求心安

净慧老和尚提出的生活禅四个要点发菩提心、树般若见、...

憨山大师示参禅切要

禅宗一门,为传佛心印,本非细事。始自达磨西来,立单...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前世今生

转世因缘 据《五灯会元》等禅宗史籍记载,五祖前世原是...

曹溪宝林禅堂十方常住清规

惟我六祖大师说法曹溪。天下衲子归之。祖设安居。以容...

参禅一定要有长远心

现在我想谈谈参禅的目的和参禅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道...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佛弟子应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问: 佛弟子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慧律法师答: 不...

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问: 写牌位超度祖先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应该...

人趣之因与果报

一、人趣之因 (1)负债者互相追债 就是生了不肖子,要...

慧律法师:心无所住就是安住

世间没有中庸,无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无所住就是中庸...

【佛教词典】遮照

(术语)破法归空,谓之遮。存法观义,谓之照。破立空...

【佛教词典】一微尘

指最微细之物。佛书中,谓物质之最小单位为一微尘。略...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现在由于我们很多人从小对宗教对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提起佛号,你也提起佛号,他也提起...

圣严法师:自见本性,无有差别

一、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六祖坛经》的第十六条说:...

一袋宝石

早上一大早,太阳还没有出来,一个渔夫到了河边,在岸...

佛为父亲担棺

古印度舍夷国(迦毗罗卫国)国王,也就是佛陀的生父净...

菩萨十八重戒之盗三宝物

《优婆塞戒经》: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

断烦恼的时候,不能错损菩提

修行要靠见闻觉知,你要靠见去缘佛像,要靠闻的功能去...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

修行起来为何很困难不容易成就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

为什么布施会有福报

我们布施为什么会有福报?这个福报是从什么地方来?诸...

四十八大愿——(第48愿)即得诸忍究竟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

四十八大愿——(第17愿)诸佛称名赞叹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