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断烦恼的时候,不能错损菩提

净界法师  2023/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断烦恼的时候,不能错损菩提

修行要靠见闻觉知,你要靠见去缘佛像,要靠闻的功能去听音声,听梵呗,听佛说法,乃至于第六意识的了知,我们依止见闻嗅尝觉知,来修学一切的法门。那我们的目的干什么呢?要能够契合如来的常乐我净的大般涅槃。你学佛的目的不是只是追求人天的生灭果报,而是追求一种圆满的佛果菩提。那怎么办呢?你要先远离生死的根本。

什么叫生死的根本呢?就是攀缘心,心有所住。你必须要依止不生灭心,才能够圆满,不生灭的圆满湛然的这种心性,才能够成就。所以第一个,你要先依止不生灭心这是第一点;第二个当你把心带回家以后,要做什么事呢?以湛旋其虚妄灭生。湛就是湛然不动,依止这个湛然不生灭的一个心性来旋转,这个关键在这个旋字。当我们把心带回家的时候,不是大事已办,妄想它亦不断的干扰你,所以开始调伏。

楞严经讲调伏,是讲旋转。这个旋转就是转识成智,把妄想转成真如,使令这个生灭虚妄的心,不再生起,恢复我们本有的清净觉性,才能够成就本来光明、本来觉悟的不生灭心,来当作我们因地的发心,然后才能够圆成不生灭的果地功德。古德提出重点两个字:第一个“依”,首先你要依止不生灭心来修学;第二个“旋”,你要能够旋转妄想,把这个妄想转成真如,依止不生灭心来转妄想。

我们的修学中,你的因地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说清楚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烦恼,但是你用什么方式来对治烦恼,这影响到你未来的果证。你用对立的方式,当烦恼现前,用很强烈的方式把它断灭,那你这样子的话,就是声闻人的对治方法,偏空的思想。大乘的思想是认为“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只是一念心颠倒而变成妄想,妄想不是让你去断的,妄想你要去感化它的!

楞严经的意思,是你要进入你内心的世界,先找到你的真实的真如,然后坐下来跟你的妄想沟通。这个转识成智,这个是转,而不是断。大乘佛法的妄想、烦恼是用沟通的方式来转变它。因为它的本性是清净的,它只是一念的妄动,产生一种虚妄的假相而已。就像这个水泡,水泡你可以把它转变成水,其不变的湿性不失。所以要清楚你面对烦恼的方式,是用什么样的态度,这会影响你未来的种性。

古德说,声闻人在断烦恼的时候,他用很激烈的方式来消灭烦恼,结果他菩提心也发不起来,错损菩提。因为烦恼的性就是真如的性,错损菩提!你看阿罗汉修到最后就是没感觉了,阿罗汉修到最后是想受灭无为,没有感觉,没有想法。那这个人就完了,这不是一个有情众生。所以唯识学上说,严格来说阿罗汉入了灭尽定,已经不是一个有情众生了。就是有情修成无情,那就跟一个石头差不多了。但是我们看佛陀成佛以后,他是无量的大悲,“月映千江,百界作佛”,到十方世界去做种种的示现,因为佛陀在断烦恼的时候,没有伤害到他明了的觉性。

所以我们在断烦恼的时候,你千万不要造成后遗症。我们有病,就应该吃药,但这个药把病治好以后,不能伤到你身体的元气。因此你的善巧就变得很重要。断烦恼每一个人都会,问题是你用什么方式?大乘的佛弟子眼光放远一点,你不只是断烦恼,你的目的是要成佛。你在断烦恼的时候,你要保存它的觉性。

那该怎么办呢?我们现在讲最圆满断烦恼的方法,速度快又没有后遗症的,第一个你先把心带回家。遇到烦恼活动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贪烦恼在干扰你的时候,不是提佛号,先安住一念心性。你告诉你自己:本来没有烦恼,那只是一个因缘的假相在动。

等你安住一念心性的时候,再提佛号,然后再用止观的方式跟烦恼沟通,说这个是虚妄的,那只是过去的一念妄动,这是一种过失相。你不断的用佛法跟它沟通,这个妄想自然消灭掉,因为它不真实的。所以当这样我们断烦恼以后,就是佛法所说恢复本来面目,恢复你原来的觉性,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生死无常,你在烦恼什么呢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

圣严法师:在忙中起了烦恼时的禅修

现代人是非常忙碌的,除了街头的流浪汉,以及好逸恶劳...

往生净土要不要发菩提心

我们现在来反推一下。比方说你求生净土,却不发菩提心...

随顺世缘少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

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提心呢

我问大家,菩萨打不打妄想?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

保持知足常乐的态度

谈到人生,应该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人的生活,一个是...

邪淫乱静,损德障菩提

现在我们来说邪淫戒,邪淫指非正式夫妻间的男女关系,...

真正的高贵

三个人喝同一口井水,一个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一个人...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彻悟大师:净土宗修行纲领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

净界法师:唯识与净土

这次跟大家共同学习唯识跟净土这两个思想的交互应用的...

【推荐】除了念佛外,调伏烦恼也是非常重要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人,穷尽一生地努力修学,主要的目标...

「涅槃」与「往生」有什么区别

问: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

【佛教词典】别众食戒别请犯相

亦名:别请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若别请人,应令作法...

【佛教词典】灵山寺

(一)位于浙江钱塘。隋开皇年中创建,初名南天竺寺,唐...

习性,使得我们不能自己

有一只蜈蚣在河边遇到一只乌龟,请求乌龟载他过河到对...

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共相,只能改变自己的不共相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

《佛说孝子经》让你成为真正的孝子

导读:《佛说孝子经》,这一部经只有一卷,收录于《大...

色受想行识的生命

佛陀把我们的生命分成五个部分,第一个是色蕴,就是我...

无常力最大

过去,有一个村落的长者们,听说佛陀要到村落来,立刻...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临命终恶业起现行的情况

「若行不善业者,当于尔时,受先所作诸不善业,所得不...

菩萨戒四条浅说

本文就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不随喜赞扬戒、爱恚赞毁戒...

冤亲债主鬼神障如何破

这个业力的资持,我讲一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生命...

和尚与法师有什么异同

和尚在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

弘一大师劝念佛

在弘一法师诸多开示、论述中,提及净土法门的很多,无...

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

清朝有一位东瓜和尚,名没有传下来,不知什么名字,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