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听经闻法要防止三种过失

传喜法师  2016/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听经闻法要防止三种过失

现在很多人虽然皈依佛门很久了,但有的法没有很好地听过,不知道怎样如理地听法,在这里我就稍微多讲一点。

听经前我们要先发菩提心,菩提心发好之后,还要防止三种过失:

第一,耳不注如覆器之过,这个茶杯如果把它口朝下扣在桌子上,这里面还能倒进水吗?听法亦如是。不能贡高我慢,轻慢法师:这个法师哪里来的?年纪轻轻的能讲什么?耳识散乱不注意听,却在找法师的缺点,这叫覆器之过。这样的话,法师讲的话不单对你没有利益,甚至还会成为你堕落的因,如理如法地听法才会有功德,这叫远离覆器之过。

第二,意不持如漏器之过,虽然茶杯口是向上的,但杯底有漏,听多少法都不记住,不思维,更不知道要调伏自己的心才是修行。这样听法是听多少漏多少,这叫漏器之过。

第三,杂烦恼如毒器之过,这个杯子里面如果有脏东西在,水倒进去能喝吗?听经时掺杂贪嗔痴等杂念,如同向有毒的容器中注入甘露,甘露亦成毒。过去我们出家人有个规矩:出家三年不准听经闻法,不准念佛参禅。

为什么出家了还不准听经闻法?就是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法器才能盛住法。所以过去刚出家的沙弥,先要行堂、打扫厕所、护持常住、为上座比丘服务。

举一个例子来说,你刚扫过地,师父走过来说:"扫得不干净。"没有分辩的,再扫。扫了第二遍之后,师父还说:“扫得不干净,继续再扫。”这时候你如果说:"我地扫得非常干净了,你就叫太没有悟性了。" 师父三番五次地叫你扫地是有密意的,扫地、扫地、扫心地,去除你的我相,你却执著在相上心里还不服气。过去丛林里说:叫你鞋子倒穿,你就倒穿,这叫服从安排,无我相才叫出家相。

有了出家相才可以听法,这时候如来的密意自然在心里就能够领会。如果心里有染污,听法也会成过咎。印光大师说:”三宝门中以恭敬心来得福,这个恭敬心能够灭罪,让我们这个法器得以干净。” 有人或许还想:一天辛苦了,休息还来不及,还听什么?这叫没有听法的意乐,听法没有意乐也没有发心,反而不好。所以我把听法三过讲一下,下面我也要对一对我们众生的机,明末憨山大师讲得好:说法容易对机难,法不对机总是闲。讲了半天得意的没几个,堕落的倒一大群,因为是我讲的,那我也堕落,稀里糊涂地两个都堕落,那怎么行呢。什么叫末法时代?就是闻法而得不到法的受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传喜法师文章列表

年纪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吗

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你年纪轻体力强,应该研究教理;如...

修行人不与俗人混

佛在法句经里面说,不与俗人混,不与僧相杂。出家无欲...

昏沉与睡眠的过患

能破今世后世,实乐法心,及后世生天及涅槃乐。 我们经...

做点好事有点功德,但被这个吃掉了

在《正心地观经》中说,我们的心就是夜叉。为什么说心...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错乱用心

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严以律己不诿过

大家要管好自己。事情只要你有参与,你就要把你份内的...

阿难尊者示现修行的苦恼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检讨自己的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我们平常不知不觉中,都在...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为什么在家居士都要以师兄相称

问: 为什么在家居士都要以师兄相称,而不能以师姐、...

传喜法师:可以一边听经,一边念佛吗

问: 每天晚上一面看讲经说法,(这个有可能是光盘,...

活出生命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正月初五拜财神,是中国传统的汉族民俗。大家既然来拜...

学要谦虚,修要虔诚

我们佛教徒,这个也是基本功啊!我们有没有,会不会向...

【佛教词典】风灾

【风灾】 p0876   瑜伽二卷九页云:云何风灾?谓七水...

【佛教词典】永劫

极长的时期。劫是梵语劫波的简称,是计算世界成坏相的...

生忍与法忍

「羼提波罗蜜」,羼提即忍辱,忍字心上一把刀,要做到...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

折伏现行的烦恼,化解心中千千结

所谓把佛号念好,折伏现行烦恼。不只是说你在风平浪静...

契悟当下这一念心

现代人总觉得生命很短暂,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的内容稍微久远一点...

以八正道度生死流

往昔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在摩竭国神祇恒河水边时,世尊...

厉成裁衣

明朝时有一位著名裁缝师名叫厉成,刀法如风,名官大臣...

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诸位!我们这样想,当我们念佛的时候,有两种力量:一...

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

大家要时时反观内心: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对佛法的信...

大安法师:贵贱贫富的原因

因果的法则是决定不虚的。经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

慧律法师:拜佛与拜神有什么差别?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拜神、拜祖先传统的一个民族,所以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