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难尊者示现修行的苦恼

净界法师  2020/04/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阿难尊者示现修行的苦恼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

阿难尊者说,我及楞严法会当中的凡夫,还有“有学声闻”(有学声闻就是四果以下初果以上的这些圣人),我们目前修学的情况也是这个道理。怎么说呢?从无始劫以来我们明了的心虽然熏修很多戒定慧,但是也跟这个根本无明如影随形。

这个根本无明就是我们最初一念不觉产生妄动的那个攀缘心,我们叫俱生无明。俱生无明跟我们这个明了的心可以说“俱灭俱生”,刹那生刹那灭。那么“俱灭俱生”这个地方指的是什么呢?这一段指的是阿赖耶识,就是那个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的阿赖耶识。

也就是说,其实我们还没有破无明、证法身之前,我们受着我们内心当中阿赖耶识这个有漏种子的引导。比方说我们打坐的时候,内心正念分明,但是我们还是一个凡夫,因为你阿赖耶识的种子还在,它随时会表现出来,它这个烦恼是在睡眠状态。

所以,它有时候是休息,叫做灭;有时候烦恼起来活动,叫生。所以阿赖耶识的烦恼的相貌是“俱灭俱生”。

所以说,“虽得如是多闻善根”,虽然我过去生有成就种种熏习佛法的善根,对佛法有这么一点信心,“名为出家”,在名称上已经是出家了,但是在内心状态“犹隔日疟”。

其实这个疟疾,有一种疟疾它那个病毒特别的坚固,你很难断除它的。你吃药只能够一天有效,一天没有效,今天发作明天就好,明天好以后隔天发作,就是这个病毒的根源没有彻底的拔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去找善知识的毛病

我们末法众生由于烦恼重,烦恼重的根本就是我执,我执...

圣严法师: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法华经》里将娑婆世界比喻为三界火宅,所谓三界,就...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明白深解人世间之理,以及...

圣严法师《烦恼如雾起云生》

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佛的智慧, 清楚辨知烦恼的缘起,...

革除习气

僧团是讲求六和无诤的团体,但由于摄受的对象普遍,难...

有时解释,反而会增添烦恼

生命只有一次,何必忙着为自己解释语言虽十分通俗,但...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

常有人问:佛教徒(或佛教)认不认为有命运的存在?答案是...

圣严法师:忏悔要忏在心里

有位女居士因为吸-毒被关,出狱后来向我学禅,她边哭...

欲望太多而智慧太少

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好,还是出国留学好?选稳定的工作好...

饿鬼--奔突在饥渴与恐惧中的魅影

世人无论见不见鬼,都常说见鬼;无论怕不怕鬼,都乐于...

至诚改过,行善改命

古德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

看到美女后的五种境界

一、随欲逐相型 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看到美女经过...

【佛教词典】化生六处具足而出

【化生六处具足而出】 p0387 瑜伽九卷十三页云:若于有...

【佛教词典】建盏

(物名)支那建安所造之茶盏也。象器笺二十曰:宋蔡襄...

不能只追求成功,而不成长

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

往生时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接引吗

问: 请问法师,往生的人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吗?...

贪心的代价

在舍卫城里有一名叫须项的婆罗门,十分擅于农事。他总...

梦参老和尚:地藏三经的修行法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最初是讲十恶,用十善法对治十...

还款之德,还子之义

51岁的吴应德,湖南祁东县人。1988年,吴应德带着妻子...

犯戒造业的四种原因

佛讲了四种造业或犯戒的原因: 一个是不明理,然后犯戒...

《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同

问: 师父上人,听说您在讲完《楞严》之后,接下来会...

在家居士修学佛法的必备资粮

在家居士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有一些必备的资粮,而首...

成佛之前

一日,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您出生于帝王之家,拥...

什么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么差别?

我们再看看什么叫涅槃,涅槃,梵语,此云寂灭、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