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吗

大安法师  2013/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这种说法正确吗?

大安法师答:弘扬《弟子规》也是个好现象。由于我们中国大陆近百年来对传统文化的边缘化,童蒙教育缺乏道德内涵,小孩子不知道如何孝顺父母,不知道洒扫应对等起码的行为规范。学学《弟子规》,对世间青少年的道德教化是有正面作用的,但是不能把话说过头了,《弟子规》不能等同于佛的戒律。

为什么?佛陀制戒目的是道宣律师所讲的“为道制戒”。佛无论制五戒,还是出家人的沙弥十戒、比丘、比丘尼戒,乃至于菩萨戒,都是为了解脱轮回之苦,求证佛果来制作的,不求天上人间的福德。佛的戒律博大精深,开遮持犯唯有佛才能制定。也只有佛示现在这个世间,我们才有因缘听闻到佛陀的戒律,不是世间圣人所能够制作出来的。《弟子规》是世间的善法——世间的行为规范,不是出世间法。这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至于说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这更是无稽之谈了。往生净土的条件在信愿持名,于读不读《弟子规》没有关联。没有学过《弟子规》的人,只要具足信愿持名,绝对能感通阿弥陀佛慈慈愿力,带业往生。反之将《弟子规》娴熟于胸,行履踏实,然不具足信愿,照样不能往生。所以,那种认为“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的说法,是与净土教理不相应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临终能否捐赠器官

所谓菩萨一切悉舍,吾人临终是否可将色身各器官,捐赠...

佛陀的感应之道

感应的事相、事迹,可能我们还多多少少会感受到,叫感...

念佛与参禅

念佛可往生西方,参禅能明心见性,一般以为这两种法门...

禅的方法和求生的愿力两者并重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

大安法师2023年新春开示

正月初一开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师、诸位优...

念佛当心存敬畏,立早晚课,读经看论

人生世间,第一要亲近良师善友。有良师善友,便可归于...

极乐世界依报庄严之地上庄严

一、七宝金幢,辉映地表 【原文】 此想成已,见琉璃地...

要想彩票中奖应念哪尊佛号

问: 请教您,彩票中五百万以上大奖,念哪尊佛或菩萨...

闻行《法华经》,往生安养刹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

内心总有诅咒别人的念头,是否会障碍往生

问: 学人心内有诅咒人的妄念、业障,不论凡圣,对于弥...

心可以转业

一个人如果正当你原来的业力,要系缚你的心要来报的时...

净土教法何机得受

疏文 问曰 :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被不虚,...

【佛教词典】黑象脚

(杂语)一类之众生,见佛之色身如黑象脚也。观佛三昧...

【佛教词典】佛发

(杂语)释迦牟尼之头发也。梁书扶南国传曰:三年八月...

印光大师:念佛百问

1、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

心灵的四个品级

人们通常会用官衔和才能来衡量男人的品级,用相貌和气...

被心中的锁锁住了

中国古语说:苍蝇不钉没有缝的蛋。也就是说,蛋是自己...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

学佛的基础

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

改我们的缘,消我们的业障

我们平常为什么不修行?为什么容易懈怠、容易堕落?就...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人之命运从落地之时便已注定,因为今世所有的一切皆由...

如何消灾免难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自然界有很多灾害,人为的...

佛经中关于「人身难得」的譬喻

在短暂的人生中,有的执著于事业、有的执著于爱情、有...

用科学观点看佛教

佛教具有人们所期望的未来宇宙宗教的特色:它超越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