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谈出家

2013/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大安法师谈出家

有一念出家的心,很了不起啊,对发心出家的人表示赞叹。东林寺欢迎四海的弟子来东林寺出家!出家是什么样的资格?没有资格的资格,就是信心。出家一定要有信心,对三宝的信心,对因果的信心。有这一念的信心,他才会把出家这个障碍去掉,出家以后他才能够走完出家的道路。要么他没有信心的话,就很麻烦了,就搞得很尴尬。等下一旦他贸然的出家了,出家的日子,你也不要把它看得什么很享受,出家不好过的,每天早上三点半起床,冬天也一样。一年365天,都是过着很机械的生活,古佛青灯,他没有丰富多彩。如果你没有相当的信心,没有相当的耐得住寂寞的这样心性,这个日子很难过。

原来我们住在山上,很多比丘,住了一段时间,他总得想个理由要下山,下山去买点东西啊,或者感冒了去看点病。为什么?呆得太久了不行了,赶紧要到街面上看一看,平衡一下。但是如果他有信心,他能够在寂寞当中,得到充实、得到安乐,哎呀,这个出家就太愉快了!所以为什么要谈信心的问题,而尤其是现在出家,是末法时代出家,你也不要带着非常理想化的眼光看教内,这个盛唐之际都是龙蛇混杂更何况现代,所以出家要抱着什么信心,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哪怕教内种种不如意,都天天看得到,就由于我对弥陀还没有失去信心,我都把出家的道路走下去。如果你要看,我看到的现象怎么样来决定我是不是走下去,那你就烦恼了,怎么这个人那样啊,那个人那样啊。是啊,因为毕竟在任何的道场,我们要看好的一面。你老是看阴暗的一面那就麻烦了,他就走不下去了,所以这个时代出家要有很充足的心理准备。

印祖在生前并不是很赞成人贸然出家,甚至很大程度劝人不要出家,你就在家里好好念佛求生净土。但印祖对有出家素质的人又非常赞叹,所以印祖提出出家两个条件:第一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的天赋。他出家真的是好心出家,而且有素质来荷担如来家业。如果搞得生活受到挫折,失业了,没饭吃了,到佛门混一口饭吃,这个就不好了。所以谈资格和条件,说他很高,他的资格条件会很高。说他低,也没有什么条件。

莫道出家容易得,皆因累世种菩提。东林寺作为十方丛林,祖庭道场,秉承慧远大师遗风,专修专弘净土法门,不断有净信男子前来出家。东林祖庭为培养优秀合格的出家人,特地为发心出家的净人和已经剃度的沙弥开办了沙弥童蒙养正班。白天沙弥和净人在各个部门干活,学习各个岗位的规矩,每天晚上上课,学习戒律、佛学基础、净土课程,学习敲打法器以及念佛。

大安法师首先赞叹大家能够在这个时代发心出家,说明大家累生累世的善根和因缘成熟了,大家总体上的素质都比较高。作为一名沙弥或净人,既然已经发心出家,就要改变自己原来的不良习气,适应丛林的生活,碰到不如意的事,要调整自己的观点。多干活,发心为常住做事,为他人服务,积累福报,培福载道。干活不要挑剔,常住安排什么就干什么,越是不愿干的事情,越要去干,以此逐步破除自己的我执。古来有成就的大德,在沙弥或净人期间,都很发心干活。

古时候,很多寺院要求净人做一年以上,才能剃度出家的,沙弥是要求至少做三年以上,才可以求授比丘具足戒。在东林寺剃度至少要做净人半年,沙弥要求做一年半并且表现良好才可以求授比丘具足戒,实际上,净人和沙弥做的时间越长,对调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越有帮助。每次在剃度前,我们都会开会讨论哪些净人可以剃度,哪些暂时还不能够剃度,暂时还不能剃度的不要着急,如果遇到一点挫折,就要走人,那以后出家生活中遇到更大的困难又怎么对待和处理呢?

大安法师语重心长地劝勉道,出家是要荷当如来家业的,弘法利生是出家人的本分事,大家要发菩提心,心里要想着众生,当今佛教,僧才特别缺乏,希望大家发广大慈悲心,以此作为学习和修行的动力机制,要有持戒意识,和自己的烦恼习气作斗争,人征服外界容易,而征服自己却不容易,虽然如此,大家应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在做净人和沙弥期间,好好磨练,调柔自己的心性。

大安法师还鼓励大家多学习,反复读诵净土五经一论,多看净土宗历代祖师的著作,对佛言祖语要有深刻的把握,学习戒律,学习通途教理。现代众生分别念很重,知见很多,要想度化他们,自己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广阔的知识背景,顺应众生的根基,用他们所熟悉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除了为常住干活和学习经教,还要坚持每日坚持念一定数量的佛号,如子忆母地持念佛号,培养对佛号的好乐,渐渐地就能够在念佛过程中,感觉到轻安和法喜。

大安法师还特别强调了大家一定要持戒,根本戒坚决不可违犯,如果犯了戒,自己曾经修行所获得的一点功德将会被磨灭殆尽,心理还会有深重的心理负担,即使瞒得了别人,但是瞒不了自己的心和天地鬼神,而且破了戒的人,在外相上也会逐渐显现出来,所以一定要严格持戒。年青人刚出家,可能最大的烦恼就是淫欲心,大家要多看因果和戒律方面的书籍,修行不净观,多读净土经典,熟悉极乐世界的庄严,不断熏习。出家要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原来熟悉的那些五欲六尘,烦恼习气,要逐渐克服,渐渐就生疏了,对于出家的丛林生活,早起晚睡,对于持戒、念佛、诵经等要逐渐熟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居士恭敬护持三宝,定获无上福田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将军武功高...

明旸法师:出家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佛陀普度众生,跟他出家学道的有五众弟子,一、沙弥...

出家人的钵都有哪些讲究呢

钵为比丘六物之一,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为如法之食...

沙弥的等位与类别

沙弥,在佛陀初期的僧团中是没有的,沙弥在佛教中的出...

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以前虚云老和尚讲个故事,那是明朝云南的事情。 有一...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

一 出家要真参禅,参透未生以前; 一日凡躯脱落,灵光...

免费结缘和「无财不养道」冲突吗

问: 寺院的佛书佛盘为啥免费结缘?真的分文不取吗?...

半碗稀饭的故事

出坡,你不要走,你要参加这个劳动,这叫普请,挂了牌...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为破三轮故说净土

原文: 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

得人身感天福的行为规范

人天福有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放弃工作在寺院长期做义工可以吗

问: 弟子的独子三十多岁,他不想成家,向往出家,停...

三轮体空是哪三轮呢

三轮体空是从布施波罗蜜来说。三轮是哪三轮呢?就是我...

【佛教词典】忧火

(譬喻)忧恼之烈譬如火。金光明经四曰:我常渴仰,欲...

【佛教词典】慧球

(一)(431~504)南朝刘宋时代僧。扶风郡(陕西泾阳)...

承事善知识应发的二十一种心

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 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

善能获五福,恶能感六极

我们常常讲五福临门:第一是长寿,第二是富贵,第三是...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略释

在这篇愿文中,智者大师阐明了修学佛法的目的和方式。...

南怀瑾老师:念佛法门

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

恐惧是因为内心放不下

面对自己的死亡是很重要的人生课题,每个人都知道自己...

药师佛国与西方无异,何须定愿西方净土

又问:东方药师佛国,依正庄严,与西方无异。又有八大...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

【推荐】都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

前六识这是属于心法,根、尘是属于色法。那么前六识主...

地藏菩萨能灭众生一切重罪

【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 地藏菩萨...

如何对待父母的出轨

世间事,有可以理论者,有宜以情论者。汝所说某人之事...

竞争对手破坏我们的产品商誉怎么办

问: 竞争对手破坏我们的产品商誉怎么办? 正如法师答...

求生净土的灵芝元照律师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