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祸福吉凶,汝自作怪

大安法师  2015/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祸福吉凶,汝自作怪

【示沈元辉曰:“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而外,未久必败。念既不真,不得自在,祸福吉凶,汝自作怪。”】

好,看这一段。

我们把菩萨的开示一定要想象成:就好像对自己开示一样,确实很有受用,我们一般的人都喜欢张扬炫耀。那么修道要怎么样?要深潜不露,韬光敛迹,深深地潜下来,不露自己所谓的才华。你深潜不露就在持戒,你深潜不露就在摄心:摄心为戒。你看法藏菩萨在他积功累德过程当中特别谈到这个:首先要“深乐寂灭”,深切地好乐那个寂灭的境界。寂灭就是向内心走,不是向外面五欲六尘去驰骋的;在这样深乐寂灭、深潜不露当中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当你内心向深潜的时候,当然对外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就不会去对待,不会去追求。当我们内心跟六尘不产生对待的时候,当然中间就不会有那些分别、执著、贪恋、作意在里面;你的心摄住了,这就是持戒。

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很浮躁,一切都向外去跑;那一个人为什么天天要到外面去追逐呢?无非还就是财、色、名、食、睡嘛!那你浮在外面追逐这些名利,由于心一浮躁,烦恼就会现前;烦恼现前就会造业,就会破戒,智慧也生发不出来,福德也积累不了,人际关系也搞不好;虽然你想追求外面的东西,很快——你就必然要失败。其实真正的在外面要做好一种事情,还要首先做深潜不露的修心养性的功夫。功夫到了一定层面,从体起用才能做成一个事;如果你的体性都没有开发一点,你就在外面做那些东西,肯定要失败的——做不成的。所以自古以来建功立业在心性上没有一点修养的人,是做不成的。

好,那在这个情况下,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念头,你一切成败的关键是:你的念头是不是正、是不是真诚?如果开始最初那一念就不真诚,那你就不得自在。这里面就是很深的道理了:佛法讲人与人之间种种果报的差异,实际上他都追溯到最初那一念是它的原因。由这一念,万法唯心生嘛——这个现象就现前了:如果你最初一念善,就好像你用一个甜种子播在一个肥沃的田里面;如果你一念是恶念,那就植了一个苦的种子正种在一个贫瘠的田里面;再加上水呀、土哇,阳光的这个因缘,时节到来,你无论是甜的种子,还是苦的种子,都会抽芽、布叶,次第地长出来:生出它的枝、叶、花,长出它的果子。

唯识家为什么讲异熟果?你是清净的种子还是染污的种子,是善的种子还是恶的种子,你以后的果报是跟这相应的。所以外境的优劣胜异都跟自己有关系,最终是跟自己的念头有关系。所以一个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不埋怨外境,要常常端正自己的念头,这才是圣贤之学。你要使外境好的话,你一定要使自己的内心宁静下来。内心一定要宁静到什么程度?心虚境寂。你的心很冲虚,外面的境界才会安静;你的念头一起来,境界就会随之起来;你的“水”越浑浊,这个“波浪”就越显得大;你的“水潭”里面清澈,“月亮”就会现出来。明白这个道理——万法由心生,那一切修行都要在念头上下手。

所以“众妙之门”都是在这个念头里面,“祸福吉凶”都是从一念里面生发出来的。这里就直接警示:如果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的念头不真诚,不正确,由这个念头导致的行为、导致的不善业就会得到不好的果报,你就不得自在了,就被这个恶的果报所系缚,你就会痛苦;痛苦,你就会埋怨,甚至你会冤冤相报,就每况愈下——恶性循环。所以世间的命运——这种祸福吉凶,都是来自于念头在这儿作怪,不是由于其他的问题。

好,这些开示实际上,都是非常具有佛教圆顿的道理。那念头里面,我们这一念落在什么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我们的念头里面真正要做到真诚,唯有念阿弥陀佛才能够到家;所以念头一定要安立在弥陀名号当中,离开弥陀名号,你都很难去“真”,因为我们的念头念念都是虚假的、染污的、分别的——都是这个念头。我们为什么轮回三界?就是这个念头太糟糕了,对自己念头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我们为什么进行百万佛号闭关?你老实的在闭关当中透过这个名号观照自己的念头,你就知道你自己是怎么回事了,知道自己是吃几碗的了。所以念头要真诚,还就是念念不要离开阿弥陀佛;你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名号,最终就能得大自在。那这里面就有得真实大利的果报在等着我们,就是离开生死的轮回,横超三界到西方极乐世界做阿鞞跋致菩萨,一生快速的成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魔境生起时应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诃责十种魔境的过失。 魔境产生的因由 阿难!如是...

生命操之在我,心境决定处境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

【推荐】以平常心来看待祸福

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

经常起负面的想法,其实是伤害你自己

相随心转 重点是在这里,这个可以改变,会影响我们未来...

小人也可以转换成贵人

生活中,有人被他人捉弄或陷害,于是把称对方是小人,...

妄想的种类及其对治方法

昨天讲到,做功夫时要掌握用心的要领,使功夫做得恰到...

在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修行

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

十八只狐狸吃葡萄(十八种心态,十八种结果)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开头: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业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业是因缘生吗?本性是空吗? 大安法师答:...

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无量照群迷

不动周遍同,就是不动道场,在一个菩提树下或者在道场...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要思惟死亡的痛苦,才能生起修道之心。如何以念死法修...

穷画师的布施

《大智度论》里讲到一位贫穷的画家,很有意思。他是在...

【佛教词典】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

(经名)佛说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一卷,失译...

【佛教词典】法融(594—657)

法融,是禅宗牛头派的创始人。俗姓韦,润州延陵(江苏丹...

金鹅的启示

我们要守住一念心,这念心最麻烦的莫过于贪欲。做人本...

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你不是妄想的对手

你临终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过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

最适合嗔恨心强的对治佛号

我们学佛,其实主要是修炼自己的心,如果能将嗔恨心降...

最逍遥的人生

人若学会与人无争、与事无争,才能过着逍遥又自在的人...

平常心是道

从心禅师在年轻时曾经到河南参见南泉禅师。当时南泉禅...

这些是我们前世欠他的吗

问: 法师您好!我母亲因有外遇,导致家庭破裂。之后...

外婆的舍利花

真的有西方极乐世界吗?真的有阿弥陀佛吗?很多人都会...

大安法师:胸怀越大,福报越大,智慧越大

一个人他的福报的大小、智慧的浅深,就看他的胸怀。胸...

我们如何转苦为乐

生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天性都是渴望快乐的,谁都不希望...

福报很大,要是不守章法,也会回到业障深重

知一切法当体即空,非灭故空,不必等到它消失。这个空...

星云大师《不要将歉疚带到棺材里去》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经常勉励徒众应该...

【推荐】如何修持地藏法门

地藏法门的经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