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大安法师  2020/1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现在的众生是末法的众生,业障很重。对比自己,会发现我们就属于业障重的众生。烦恼妄想特别多,心想宁静下来,想制心一处得禅定都很难。一修行,不是昏沉就是掉举。看经典都不看不出真实之义,都是凭着自己的知见,常常是偏了、邪了、不正。

所以面对八万四千的通途佛法,你却很难用它悟证心地。虽然教法有多门,但凡夫业障太重,烦恼太多,无由——没有办法来修行八万四千法门。这个判断,需要我们有深刻的自知之明。有时候我们缺乏这种自知之明,我们还觉得自己心很清净,我很能修行。

大家看《地藏菩萨本愿经》,站在地藏菩萨的立场,他告诉我们,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都是罪恶,但我们是不是信解我举心动念就是罪恶呢?你如果有点止观的功夫,有点念佛的返照,还真的是我们要生大惭愧之心,我们的念头很不清净。所以靠自力断惑证真解脱分段生死这条道路是很难的,可以说基本上不可能的。

蕅益大师临终示位,名字即佛,那就是只是开悟,见思惑都没有断。不仅没有断,连伏都没有伏住,这是名字即佛。那智者大师临终示位,是五品弟子位,就是六即佛当中的观行即佛。这属于见思惑能够伏住,但是没有断。这两位大祖师,都是以凡夫的身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由于韦提希夫人遭遇宫廷政变,顿然的厌离这个阎浮提,求生净土无忧恼处,而且就往生极乐世界,别请往生之法,“唯愿如来,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在八万四千法门的修行当中,如果在正法、像法时期,众生的根机或许还能够上点路,到了末法时代的众生,他是没有办法的,时机不一样了。那没有办法的众生怎么办?净土法门就出场了。阿弥陀佛的本愿的慈悲就对我们非常重要了。

释迦牟尼佛广开净土之要门,就恰到时机了。那么,这个因缘到了,一切法由心想生。韦提希夫人来请净土一法,也是我们这些烦恼重但又有解脱期待的众生,所感得的无上大因缘。

这样娑婆化主,就是娑婆世界的化身佛,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他被称为化主,这是因为释迦牟尼佛属于应化身,示现的八相成道。就因韦提希夫人的请法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仁,显彰别意之弘愿。

大家注意这里有两个概念,呼应着来表达。“能仁”本来是指释迦牟尼佛的,但为什么会讲“安乐能仁”是指阿弥陀佛?安乐世界的能仁,这里面包含什么意思呢?

极乐世界的佛跟娑婆世界的化身佛有着密切关联,或者说就是一尊佛。阿弥陀佛是报身佛,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都可以表达能仁。所以娑婆世界的化主和极乐世界的能仁,这两者正是一尊佛,一个是报身,另一个是化身。这样我们就觉得非常的亲切,那净土法门的因缘就能够上升到更高的高度了,释迦牟尼佛就是从极乐世界过来的,所以他让九法界众生导归极乐世界,那一定是法尔自然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

略论净土欣厌行

智者大师,示现陈隋之际,开创中国天台宗,提倡归向净...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道证法师最后的遗言: 我现在要讲的话很重要,妳要记...

一句佛号作大舟,载运往生极乐国

生值佛世难。只有生在佛世,才有机会见到佛。而法是从...

净业修持的八大要领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十二祖,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归心净土...

蕅益大师病中念佛的感悟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

如何才算初具信愿

问: 我是初学者,与净土有缘,听了您的开示后知道了如...

五浊恶世的煎熬

首先看劫浊。劫浊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就是所有的浊法都...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管教父母对吗,如何让家庭关系和谐

问: 我总想管教我父亲的不良习惯:打麻将、饮酒。我...

念佛与义工的时间应如何分配

问: 学佛人如果都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摆在第一而无暇...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

【原文】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

如何看待修其他宗看不起净土法门

问: 现在密宗很兴盛,许多修密宗的人看不起念佛法门...

【佛教词典】弗栗恃国

【弗栗恃国】 p0534 西域记七卷十七页云:弗栗恃国,周...

【佛教词典】因缘观

为五停心观之一。又作缘起观、观缘观。谓观顺逆之十二...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读诵大乘。 对净业行人来说,主要是读诵净土五经。此外...

千万不要向阿弥陀佛请假

我们在人世间的成就不是有多大的产业,名下有几栋房子...

宏海法师:劝发菩提心文

(第一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大家晚上...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略释

在这篇愿文中,智者大师阐明了修学佛法的目的和方式。...

圣严法师:多情须讲理

「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爱他往往反而伤害他」,在...

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我们修行,大家肯定都有感觉,一修行,感觉最重的就是...

观世音菩萨的四种不思议无作妙德

这个地方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以后所成就的...

静坐的利益与方法

静坐的利益 静坐是佛法修行的一法,对于身心健康,确为...

堕胎后的身心状态、补救与预防

随着西方的种种价值观渐渐被许多人接受。有许多人竟然...

星云大师《无常的价值》

在一般人的思想观念里,大都不喜欢无常,总觉得人生无...

「三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即便对佛教并不了解的人,也知道古典名著《西游记》中...

佛陀劝诫比丘勿以神通度众

昔日,佛陀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住在那难陀城的波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