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发心宜事理圆融

大安法师  2022/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发心宜事理圆融

自性迷就叫众生,自性悟就是佛。既然是迷的众生,也是自性的一种迷,你觉悟了就等于度脱了。自性是佛道,你觉悟了的自性就是佛道。既然是自性里面的,那也就很容易成就,不是心外的。所以圆教的发心,特别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法一如,“不见一法,离心别有”。

那建立了这个圆教的知见后,怎么做呢,怎么发呢?“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这里要注意了,这里谈的虚空,不是谈虚空之相,这里的虚空就是谈空性的问题。所以般若系的经典常常讲一切法如梦、如幻、如影、如泡、如阳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虚空,都是表达同一个意思。这个虚空就等于是空中本来没有,但捏目成花——空花;虚空里面显现花相——幻相。

要理解这个菩提心是虚空之心,这是胜义谛里面的一种知见,就是菩提心是离相的,是无相的。自性本来不生,自性空故。这个虚空非色、无见、无对待、无漏、无为。但是虚空的作用在什么地方呢?一切有为的物相,都要依虚空来建立。如果没有虚空来遍一切处,那就会有障碍。所以谈般若系经典,常常有一个知见:正因为有空义故,一切法才能成立。没有空就成立不了一切法,这是深刻的辩证关系了。

所以这个菩提心就犹如虚空,无相,不要执著还有个虚空之相,那都是不对的。就在如虚空的这个菩提心里面才能生起利益众生的智慧,才能去知恩、去报德,才能生起慈悲心,才能生起对一切众生的同体感。所以是以无相的、空性的心发这个愿,虚空之愿。愿是缘起法,所以有时候讲无愿之愿。自性本体无愿,但又生起了这个愿。

虚空之行,有时候称为无行之行。本体上是无行,无造作,但是缘起法当中又不离开这个行。般若系经典常常讲,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谈如虚空的问题。但又要生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你只是谈如虚空、如幻、如影,而你没有生起一种行,那就堕到断灭见里面,那也是不对的。

“行虚空之行”,无行之行。“证虚空之果”。这里注意了,这个果你也不要以为有一个实体的东西。“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般若系经典谈发心,“无所得”是一个不要忘记的观念,如果有所得心就白云万里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你是不是阿罗汉?你觉得你是阿罗汉,你已经就不是了。所以“实无有法发菩提心”,不是有个真实的法发菩提心者,发菩提心要当下体会那个空性。“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还发什么心,还有一个菩提心的实体吗?这是没有的。所以菩提,无论初发心还是它的果,无处住,就是要把握它的空性。

这就像度众生也是,行虚空之行,你不是要去度众生吗?但还不要执著你有真实的众生可度。《金刚经》告诉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要生什么心呢?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就是要把握这个空性,你不要以为有真实的众生。如果有一个真实的众生,那你就著相了。著相就体现为四相,如果一个发心的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为什么这么说呢?“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这就是能发和所发都是寂静、无相、无我,这才是菩提。空性也无空相之得,这个“空”也得要把它空掉,“空空亦空,一空到底”,就称为“毕竟空,无所有”。要去把握这个义理,这样才可以说你达到了圆教的发心了。所以说终日度生,终日无一众生可度,虽无一众生可度还要勤勉地去度众生。一个是在理上说,一个是在事上说,理和事一定要圆融,才有圆教的味道,“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机应现

尽虚空界元同体,极一微尘总是真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

发心不广大,就无法供养十方诸佛如来

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 佛...

法门没有高下,成败只看你的发心

在佛门当中,蕅益大师提出了三个修学法门,你是持戒,...

要有出离牢狱的心

修道,那就是像一个人披上盔甲,上战场,一人和万人去...

这把泥土,甩在心中的烦恼上

我们一念心性循业发现。清净本然,但是受业力的熏习啊...

三际穷之,了不可得

以下把修空观的相貌再别释: 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

往哪一个方向去,就看你怎么发心

法可以让你成就一种资粮力,但是这个资粮力到底是往哪...

以不生灭心来作你的发心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诵此八事,进趣菩提,速登正觉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

四种恶法能够令菩萨忘失菩提心

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曾经发过菩提心又忘了、失去这个菩...

把不妄语作为口业的最高准绳

口业,我们第一句话是病从口入,吃很多肉,吃很多不应...

若还不修行净土法门,可痛惜哉

我们今生好不容易得人身,好不容易闻佛法,好不容易闻...

【佛教词典】羯荼国

羯荼,梵名 Kaccha。位于苏门答腊北端。即今之库塔拉查...

【佛教词典】结贼

(术语)结者系缚之义,烦恼之异名。烦恼害知慧,故以...

真正的福报是自然而然的

莲师说我们死亡之时,无论你的尸身是用檀香木的柴堆烧...

战胜自己,不向命运低头

著名的江民杀毒软件创始人王江民,因小儿麻痹而导致终...

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

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

老年人不讨嫌的10个切记

一要切记: 岁数大了不是本钱。这年头什么都值些钱,...

人为什么不能将爱放大一点

曾经有一则新闻,嘉义有一位喜好钓鱼的父亲,有一天带...

星云大师《青年的毛病》

我们时下的佛教青年是否也有毛病?今天就和大家谈一谈...

【推荐】爱女的离世,让我扔掉「铁饭碗」,捧起「金饭碗」

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从小到大几乎都生活在顺境之...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

有一个人想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上帝就对他说,清早,...

不忙歌

念佛能以转逆境、消灾难、生极乐,这是何等的大事,偏...

莲池大师:人生的爱好

【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

梵网菩萨戒为何如此殊胜

从教理上来看 天台祖师把佛一代时教分为四种教,叫藏、...

慧命的报应

刚创业那会儿,很喜欢算命,隔三差五地见见高人算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