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成就临终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大安法师  2022/1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成就临终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今列三要,以为成就临终人往生之据。语虽鄙俚,意本佛经;遇此因缘,悉举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渐渐进修,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属助念之力。能如是行,于父母,则为真孝;于兄弟、姊妹,则为真悌;于儿女,则为真慈;于朋友、于平人,则为真义、真惠。以此培自己之净因,启同人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难相习成风乎哉。——《临终三大要

这篇文稿当中列出三大要,作为成就临终人往生的根据。这篇文稿的语言虽然比较浅显直白,但是这篇文稿的法义、宗旨是本着佛经而立论的。印祖写的任何文稿都是有根据的,都是有出处的,不是自己率尔去说的,有经典圣言量的依据的,这才可信,才可靠。印祖是深入经藏的——他在五十岁以前是念佛、深入经藏的——遇到写这篇文稿的因缘,就把有佛经依据的有关助念的理论和方法,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个三要是哪三要呢?

第一,是“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这个开导——开示、化导;安慰,病人有种种的焦虑,痛苦的折磨,种种的怀疑,要善巧安慰。怎么能做到善巧?首先要了解净土法门的原理,这是契理。要了解病人的心态、病人的需求、病人的痛苦、病人内心的那个疑结。高度地移情,自他一体,你能感受到他的问题、他的需求,你来应他的那种念头、那种需求,对机开导,才有作用。他有种种的忧虑,对他的忧虑的核心点加以安慰,给他化解。

所以真正助念者,特别是现场主要讲开示的,要有大慈悲心,要有甚深的教理基础,要有非常的耐心。它是一个心灵上的事情,是一个细活,这不是个粗活,不是卖力气的活。也不是简单化地“我写了一个开示语,隔两个小时就念一遍”,那怎么对机呢?有时候,用方言念,念得活人都听不清楚,死人、病人能听得清楚吗?善巧开导、善巧安慰,其目的还是要让他产生正信。这个正信,具体要落实在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对名号的信心,对极乐世界无尽庄严的神往,对这个娑婆世界的那种厌舍,对自己本具佛性的这种信心。那这里更重要的就是一心归命阿弥陀佛的信心。后面会谈到,令生正信,从哪几个层面去让他产生信心。

第二,就是在操作层面,助念者要换班来念佛。换班的目的,一方面避免大家长时间念佛的疲乏,另一方面换班就是使这个佛号相续。临终助念,佛号不要断,用以帮助这个病人净念相继,这个净念就是佛号不断。因为这个佛号是无生的清净的摩尼宝珠,能保持念佛,心安立在佛号当中,就叫净念。

第三,就是在这过程当中千万不要去搬动他的身体,家亲眷属也不要在旁边哭泣,这样就是避免耽误他往生净土的大事。这《三大要》名目是这样的,后面会具体地展开。

果能依照这三种方法来落实在助念过程当中,那决定可以消除这个病人的多生多劫的业障,增长他往生净土的正因,一定能蒙阿弥陀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那成就往生西方净土就是超凡入圣了。超凡,就是他从莲华化生出来,像佛的那种相好,就是金刚那罗延身,就是离开了我执我见,离开了分段生死,这就超凡了。入圣,从莲华出来,他的身分就是阿鞞跋致菩萨了,入到了圣人的行列。

这样就了脱了三界的分段生死,进一步能了脱变易生死。到了极乐世界,那干什么呢?继续修道的生活,继续自利利他的菩萨大行。渐渐地进修菩萨大业,必定能够圆成大乘的佛果。这也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愿力,第十一愿——正定必至涅槃愿。到了极乐世界,就入到大乘正定聚,就是阿鞞跋致,必定能够得到大乘的涅槃。而且在极乐世界,由于三种不退,在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四十一个阶位,就能够快速地圆成佛果。“必至圆成佛果而后已”,到了极乐世界,必定能够成佛;成佛之后,一定会到他方世界去度众生。

这样真实胜妙的利益,完全仰仗眷属助念的力量。能这样去行助念,面对父母,你作为子女才叫真孝。对于你的兄弟姊妹,你帮助念,你就真弟。“悌”就是兄弟姊妹之间的敬爱之心。作为父母,对于儿女,帮他助念,才叫真正的仁慈。对于朋友和一般的人,他生病了,你帮他去助念,不求名不求利,才叫真正的仁义,真正地给众生的恩惠、利益,也就是菩提心的显发。

能帮一切众生助念,被助念者能得很大利益,那对于自己也能得很大利益。这样,你帮他人助念,你就培植了自己的净业之因,被你助念的这些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决定了你也能往生。通过往生有种种瑞相,也启发莲友们的信心。因为这是一个难信之法,如果临命终时,一点瑞相都没有,一点往生的感觉都没有,那会打击信心的。那通过助念,确实很有瑞相,很胜妙,那大家都会产生信心。

那这种助念自利利他,久而久之,那就能够“相习成风”,就是大家都这么去做,做了就成了一种风尚。就像少康大师,在浙江一带用钱来诱导那些小孩子念佛,那小孩子为了得钱买糖果吃,都念阿弥陀佛。这一念,一个传十,十个传百,整个的当地都念佛成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临终时靠音声特别稳当

净土宗它强调临终的正念,整个成败就在临终的时候,所...

清初高僧截流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先讲一点玄妙的,难以置...

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问: 念什么佛、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慧律法师...

正当念时,西方净土依正庄严,就在我心中

最初迷真起妄,则曰一念妄动。末后返妄归真,则曰一念...

昌臻法师《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

佛所说的一切法门,都能了生死,证菩提,法法平等,无...

今欲脱离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佛说三界唯心,一切唯识。 以真心随缘,而成妄识,妄识...

恒真净土变现净土

今天我们讲的净土的第三个概念,叫恒真净土。也就是释...

佛有无量德,四字名号足以该之

举名者,佛有无量德,今但四字名号,足以该之。以弥陀...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只有一切顿舍,才能迸出净业种子

对这个世间的舍,要从真实心里面真的你能舍得掉,真的...

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吗

问: 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

临终千钧一发之际,要帮助病人心无二念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么容易,感应不上,也是往生不了...

极乐世界为何又称安乐国

安乐国是极乐世界的另一个称呼。极乐世界又被称作安乐...

【佛教词典】极迥色

为唯识宗所说“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指分析虚空、青...

【佛教词典】莲子

(物名)莲华之实也。可以作数珠。数珠功德经曰:若用...

何为有净土,何为戏论

什么叫净土?这个话好说,但是净土可不是简单的。这是...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

对我们功德最破坏的两件事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

【推荐】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少一份暴躁与气恼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项实验:他们把生气人的血液中...

修行的真谛

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

不贪的人才是宝

春秋时,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一块美玉,献给做官的子罕,...

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

中国向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侧面反映出中国...

难信之法

有一次,佛陀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游化,住在城北的迦...

如何才能获得好人缘

人缘,其实就是指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

极乐世界要修到什么果位,才需要回到娑婆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么相状?我们那...

念佛人的气质

念佛人从容、镇静、神定气闲、随缘度日,远离颠倒梦想...

莫以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他们看到和尚没儿没女,自由自在,以为当和尚好玩。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