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何学法后,总觉得反被佛法障碍了,变得很畏惧

大安法师  2023/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为何学法后,总觉得反被佛法障碍了,变得很畏惧

问:佛法是心法,总是听闻,说佛法的空性和般若要用在生活中,可是学了法后,总觉得自己反被佛法障碍了,变得很畏惧。作为奋上的年轻人,我想自己应该不是消极地面对人生,是否是自己没有智慧,理解不了佛言祖语?有时候会很想不通。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学佛,确实要善于学佛。不要说一学佛好像变得更消极了,更畏惧了。所以现在社会上都有一个嘲笑的口吻,说这些消极的、无所谓的,都是叫“佛系青年”。但佛教是这个样子的吗?佛教是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的,它是中道的。当然跟世间法也是不一样,但是绝对不是说它是消极的,它有非常积极的一面。

佛法的空性,这是从它的体性上来说;从它缘起法来说,又炽然地建立一切因果的法则。正因为有空性,才能建立一切法。空可以说是无为的,立一切法是谈有为的,真正的有为恰好是从无为里面出来的,叫无为而无不为。有体才有用,从体起用,摄用归体,体用一如,空有不二。所以佛法让我们要认知善恶的一面,它是对于恶的一面要止住,要不碰;对于善的一面要积极地投入的,而且是忘我的投入的。这种投入做事,它是全力以赴的。

就是比喻如狮子搏兔,狮子抓一个老虎,它是全力以赴的;抓一个小兔子,它也是全力以赴的。而且,佛法六度就有一个精进波罗蜜,这种精进不是一般人所讲的,所能做得到的,而且对懈怠放逸是一种非常否定的评价的。

作为学佛的年轻人,要以阳光的心态、积极的心态面对着我们这一期的人生。选一个善业,择善而固执之。你是公务员,就把你的政务做好;你是一个医生,要医术高明;你是个教师,就要教书育人,知识渊博。要做成这个行业的佼佼者。自古以来,能够建大功、立大业的,常常是从学佛法、心法当中出来的。学佛能开发智慧,智慧是种能量,这种能量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有所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问: 师父您为什么要出家? 慧律法师答: 因为要解脱...

圣严法师《佛学问答》

问: 如何分辨忍辱修行与姑息养奸? 答: 忍辱就是难...

怎样面对「无常」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问: 法师,我们怎么去理解无常呢?怎么去面对无常所带...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问: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善...

《大集经》中没有这句经文,这是以讹传讹吗

问: 净土宗学人常见这么一句话,《大集经》云:末法亿...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修福从恭敬三宝开始

问: 请问法师,弟子刚刚皈依,应当如何理解三宝的功德...

为何一顿饭的功夫即可供养十万亿佛

问: 极乐世界的人何以只须一顿饭的功夫即可供养他方...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

《阿弥陀经》的三大注疏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

灭佛的因果报应非常大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帝王、将相都在护持佛法,但也有一...

修净土的人如何静坐

问: 专修净土的人静坐时,吸阿弥,呼陀佛,还是不管...

【佛教词典】阿难有三人

(杂语)法华文句一之上曰:正法念经,明三阿难:阿难...

【佛教词典】禅观

坐禅观法。指坐禅时修行种种观法。景德传灯录卷二师子...

以病苦作佛事,将病房当闭关房

二〇一八年之秋,是我人生所走过的五十六个春秋中经历...

佛教对感情的处理

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是生命的根源,根据佛...

修药师法门为什么能让戒律清净

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这样子对第五大愿就更容易理解。...

凡圣两忘

南塔的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打坐要学会调理,不然就会出毛病

打坐要学会调理,调理什么呢?调理行动,调理出入息,...

撇不干净,临命终时就是障碍

如果你在生死在你还在这个世间生存的时间,就能够在意...

千僧斋时发生的一件不可思议之事

印光大师在作《净土决疑论》时,引用了永明延寿大师所...

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与一心称名的关系

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

禅宗的无味之味

参禅这个修行方法我个人认为是佛教诸多法门中最奇特的...

下品中生是什么样的情况

下品中生是什么情况,这是指破戒的众生。这个人先求受...

修学佛法,绝不可离开净土法门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示生人间,说种...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禅观与净土,它的重点就是把大乘的禅观跟净土的念佛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