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  2014/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谈到死亡的问题,每个人都很忧愁、恐惧。关于‘死亡’,可以分成‘色身的死亡’、‘心灵的生死’及‘没有死亡’三方面来探讨。

第一种是色身的死亡。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合而成的,四大不调的时候,色身就会生病,乃至于死亡。《无常经》里佛陀开示:‘无上诸世尊,独觉声闻众,尚舍无常身,何况于凡夫。’所以,色身的死亡是无可避免的。

第二种是心灵上的生死。心灵就是指我们这一念心,这个心生生灭灭即是生死。例如,早上起床后穿衣服,这一念心生起,接著穿袜子,穿衣服的心就灭掉了。所以,从早到晚,这念心都是不停地生灭,起善念也是生灭,起恶念还是生灭,这就是心灵上的生死。

第三个是没有死亡,须契悟当下这个心,即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就没有生、没有死,即超越时间、空间,此时,真正是无量寿、无量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平时做好事的功德需要回向吗

问: 每星期所做的大大小小好事,比如说环保、捐款、...

不求生西方净土,将何以堪

人生的苦境在当代表现得尤为显著。现代人造恶的动机与...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儒道的思想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

阿弥陀佛普遍接引,为何那么多人还往生不了

问: 念佛的人都想生西方,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要普遍接引...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

问: 净土法门的最关键之处是什么呢?一心不乱的真实...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火宅喻。其实火宅喻是包括了两个部...

卧床默念佛号会有罪过吗

原文: 卧室若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日请来熟视一二...

离开阿弥陀佛,难靠自力了生死

多生多劫我们负债负了众生的命债、情债、这个钱债,这...

阿伽陀药,万病总持

原文: 予昔在炼磨场中。时方丈谓众云:中元日当作盂兰...

我们为什么总会遇到各种不顺

我们为什么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利?遇到这样问题的...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问: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答: 帮助人、救...

妄想最怕时间的考验

我们不是利根人,怎么办呢?先从不动下手,不要动。一...

【佛教词典】落染

(杂语)落发染衣之略。...

【佛教词典】玄昉

(?~746)日本法相宗僧。大和(奈良县)人,姓阿刀。...

五德品格缺失,身体就会产生疾病

五德养性,是指根据仁、义、礼、智、信来养自己的性。...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事物总是相对存在的,所以任何事物都会有它们好的一面...

莫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

学佛者首须了知如何是佛,如何是佛教之大概,心中方能...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

「一捂一悟」的启示

北宋初年,有一位年轻士子,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由于...

净土法门对众生根机不设任何门槛

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

生命尺

有一个女孩自杀,被一个老人撞见了,未遂。女孩哭诉了...

曹德旺:慈心行善,别太看重钱

我穷过,曹晖出生当天,家里一点吃的都没有,所以知道...

你不贪了,苦就没有了

一切众生在怖畏当中、衰恼当中、忧患无明的暗蔽当中,...

世间上真正的美女

拘留国中有位婆罗门,名叫摩诃蜜,悭贪不信佛法,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