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安法师:念佛越念烦恼越多应如何对治

大安法师  2011/10/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弟子念佛一年多了,总感觉烦恼越念越多,请开示如何对治?

大安法师答:在念佛的过程当中伴随着烦恼习气,这是正常现象。所述越念佛烦恼妄念越多很正常,不念佛时烦恼妄念也很多,只是未能察觉而已。通过念佛才知道有这么多的烦恼妄念,这是用功初步得力的表现。

如何对治这些烦恼呢?首先得分析自己哪方面的烦恼最重,擒贼先擒王,对准最重的烦恼加以对治。一般来说,贪、嗔、痴、慢、疑是五种根本烦恼。

贪,就是淫欲心,欲界众生最重的烦恼,乃轮回之根本,不加以降伏淡化,便会障道。持名念佛单刀直入,以名号内具的清净光降伏淫欲污染心。当贪欲烦恼汹涌时,赶紧静心自念自听六字洪名,欲心烦恼就会减轻其强度直至被清净光化解。同时亦配之于种种观想,如不净观、死想、如母如妹想等,念佛与观想双管齐下,立见奇效,宜于烦恼境中时习之。

嗔恨心来自人我的对峙,宜以同体慈悲来对治。阿弥陀佛名号内具欢喜光,正是对治嗔恨的一帖良药。要以同体的慈心等视一切众生,如父如母,多生多劫互为六亲眷属,孝悌爱敬,惟恐不及,何可放纵恚恨,伤害对方呢?念佛人要有柔软的慈心,这是成佛的种子,宜应善护念。

愚痴是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不相信因缘果报,所以要观察诸法缘起的事理。至诚念佛,佛号中内具的智慧光,正是对治愚痴的。愚痴黑暗的内心有着佛号光明的注入,如同千年暗室一灯照亮,是故念佛能开启智慧,有智慧光明便自然没有愚痴黑暗了。

其次是与生俱来的贡高我慢,这是极为障道的。我慢高阜,不留法水。净业行人要卑以自牧,要生惭愧心。六字洪名内具的平等觉能对治骄慢的烦恼。

最后是怀疑的烦恼,这在净土法门来看,是“罪本”,有怀疑,就不会产生信心。随着众生的慧浅障深,疑根会更加坚固。环顾现代,众生普遍都有怀疑的心理。从整个社会的道德来看,这是一个诚信度极为低落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竖起一道怀疑的高墙,加上所谓的科学精神怀疑,实在对净土这一超然存在的信心树立了强固的屏障。《无量寿经》讲,“人有信慧难”,真实不虚。对此,吾人宜以谦卑的心态,首先仰信佛言祖语,依教奉行,持戒念佛,渐次心地开朗,融化疑结,方可从仰信契入智信。另外,多看《净土圣贤录》以及净宗祖师的著作,听闻净土经论,时时熏习,慢慢深植信根。在这个五浊恶世,真信净土,老实念佛者,堪称人中白莲花,要自珍、自重、自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这样共修是否不符合净念相继

问: 共修念佛分男众念,四音后停下来后接下来女众念...

如何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错误言行

问: 在生活环境中改不了自己的错误言行,怎么办? 大...

大安法师:现代人心里空虚迷茫的原因

问: 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心里都很空虚,这是什么原因...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

你能够没有妒嫉心、没有障碍心,你就不会有烦恼了;能...

圣严法师《人生与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

淡然面对一切

关于清政府任命刘铭传为台湾总督,有一段小故事: 当时...

四种念佛法门的难易特点

疏文 念佛复有多门者,如后文中所开实相念佛四种,乃至...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问: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 修定,内心...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是否能流通修学

问: 最近全国各地流行的《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一...

忆佛念佛就是真如熏无明

这个忆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忆念佛的慈悲,忆念佛的光...

大安法师:一万佛号怎样念法

问: 一万佛号怎样念法?对有工作的人及没有工作人的...

在家居士受菩萨戒后可以染发吗

问: 请问法师,在家居士受菩萨戒可以将白发染成黑发...

【佛教词典】送终调度

亦名:调度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若生时造送终调度,...

【佛教词典】见所断

云何见所断?几是见所断?为何义故观见所断耶?谓分别...

不杀生的意义何在

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生命叫杀生。为何释迦牟尼...

生孩子难产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

【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

这九种人,擦肩即可,无需深交

1、轻诺寡信的人 把许诺当做玩笑,信口开河、随口说说...

在乎自己的人,别人往往不在乎他

小和尚有三个师兄,师兄们每天都是默默地做事,从来不...

越施越富,这已经是佛门的常识了

一部大藏经中,到处阐明着因果律,不仅在三界六道中都...

父亲念佛相助,七岁童子往生前后的奇特瑞相

方海生童子,香港方养秋居士的儿子。方养秋一向行善,...

让生命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一切依发心而定 懂得如何过日子极为重要。我们必需知道...

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

随顺远离之道

过去佛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时,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诸...

慧律法师《降低欲望和标准》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

曾国藩经典人生语录

○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出家人

这是和每一个出家人紧密相关却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