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随顺远离之道

2013/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随顺远离之道

过去佛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时,一日,舍利弗尊者告诸比丘:‘凡是在寂静处修行的比丘,不论是在空地、林中或树下,都应当作如是修学──自我观察思惟:心中是否有爱欲的贪念生起呢?假使不能自我觉察,面对外在境界或面对喜爱的境相时,仍会生起贪爱的欲望,而这种爱欲之心是违背远离之道的。’

譬如有一人用尽全力划船,努力地逆流而上。可是,只要他稍有疲惫、懈怠,船便会倒退而行,顺流而下。同样地,比丘们若思惟净想之时,还会生起爱欲之心,是因为修习低下的方便法,行持不够淳净,所以仍会在爱欲中漂流,无法得到法益;由于心不寂静,心不专一,在净相中而生爱欲,随着这些境界流转、动荡,违背了远离之道。此时,必不敢自谓已远离五欲而得解脱。’

‘如果比丘在空地、林中或树下,作如是思惟:“我的心是否已远离爱欲了呢?”这样的比丘在面对喜爱的境界时,就能觉察自己的心而远离这些境界,随顺趣入远离之道。譬如鸟的羽毛,一入火中就会卷曲,无法舒展。同样地,比丘若能远离喜爱的境界,就是随顺远离之道。’

‘比丘应当如此了知,若于修习各种方便法门时,心无懈怠,得到寂静、止息和安乐,行持淳净且一心专注,能远离喜爱的境界,并且随顺正道修行,便能说:“我已远离五欲而得解脱。”’舍利弗尊者开示毕,诸比丘闻尊者所说,法喜充满,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十八》

省思:

《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故知,贪欲为诸苦之因,若能断除贪欲,则一切法无所依止,就能心无所住,不会为物所拘。面对境界时,若疏于觉察、觉照,则易起爱欲之心;若能严加觉察、觉照,则能远离爱欲,心无挂碍,清净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这也是一个佛经典故了。有只鸽子...

如何做到无欲无求

1、从世间法来说 要做到无欲 在世间法上,所谓的无欲,...

资源有限而欲望无穷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

懂得舍弃便是拥有

有些东西一旦拥有了就是负担,拥有的越多,负担就越重...

做到当下的无欲而为

一个活在头脑中的人,他的思想是无法停止下来的,因为...

人以爱欲交错,故心不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

白骨观实修法

一般人忌讳白骨观这几个字。修白骨观,不单纯为了修不...

得到究竟解脱,才是真正的尽孝

我们都知道,「母亲节」是用来纪念天下母亲的日子。我...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涅槃如熄火

古印度是个外道林立,思想发达的国家。有一天,一位异...

【推荐】善念不但救了生命,还救了人的心念

有一次,一位患血癌的囚犯被送来我们医院,医院发现他...

被饿死的阿罗汉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

玄奘大师最后魂归何处?

唐朝时,弥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师晚年临终时,发愿往生...

【佛教词典】古德禅寺

位于湖北汉口。清光绪三年(1877),隆希和尚开山创建...

【佛教词典】铁橛子

(譬喻)喻古人之公案,无容易下嘴之处也。无尽灯论上...

为什么会有十二类众生

这一大科叫作约因标名。这个因指的是众生的五阴,叫作...

星云大师《可怕的神通》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总希望有意外的...

供品、佛像、四大天王的含义

寺庙不是用诚心换利益的市场,而是用诚心求真知的学校...

为何修行人要过午不食

问: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什么? 成...

北宋高僧元照律师

人世间常有一句俗话:叫有多少钱,过什么样的日子。其...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现在很多人认为诚实就是吃亏。其实,一个人如果失去了...

莲池大师戒杀文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这里贫是指无财,耗是家破。多...

【推荐】世间上什么寿命最长

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 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

为亡者助念的功德利益

一、一个人之寿命长短及其价值,并非以活了多少岁月来...

不明经意是否能诵经

问: 请问,我想每天诵念一部经:《普贤行愿品》或《...

日常生活应如何修慈心

慈心就似如意宝,能遍流一切资具海、饮食海、欢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