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彻底死绝「偷心」,了脱生死才有指望

惠空法师  2023/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彻底死绝「偷心」,了脱生死才有指望

在这条漫长、艰辛的修学路上,有时候往往虽经别人提醒,仍然无法调整自己习气、烦恼,这是自觉、自省能力不够的缘故。一个人如果能时时反省内心深处,就会知道自己问题所在,心性也就能慢慢调整过来。其实人都希望往好的方向走,哪个人希望走错路、走歪路呢?问题就在于一般人没有办法深刻反照内心。

世间人最容易犯的是“酒、色、财、气”;修行人则是所谓的“地狱五条根”──“财、色、名、食、睡”。

“地狱五条根”,是道业能否增进的重要关键,必须时刻省察、警戒,只要内心深处稍有一点点贪恋,道业马上沉沦。这问题很多人不谈,纵使自己反省到了,但因为是自己的缺陷,他不敢讲,也不敢面对,何况很多人根本没有反省到,以为这样是生活乐趣,是无可厚非的。修道之人则不然,只要沾上一丝一毫的“财、色、名、食、睡”,在道业上就没办法往前走。

禅宗祖师说“偷心”不死。这个“偷心”指的就是我们对世俗的贪恋。绝大部分的修行人,刚开始修行时都是立志于解脱生死的,可是久了以后,道业没有较大的突破跟进展,慢慢的心念就会不自觉地在生活中沾染上“财、色、名、食、睡”。

比如:“多吃一点没关系,反正肚子饿也需要吃,因为身体需要照顾好!”、“多睡一点没关系,因为修行需要体力啊!”、“这个钱我该拿的,反正我也需要用。”这也没关系,那也没关系,“财、色、名、食、睡”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侵蚀到我们心里头去了。因此只要我们内心有一丝一毫“财、色、名、食、睡”的沾染,烦恼就会滋长纠缠不清,以致没有办法“放下”而障碍道业的增长。想了脱生死?不过是空谈!

因此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做不到呢?”、“为什么我的心静不下来呢?”、“为什么我达不到禅定呢?”推究起来,都是因为在内心对“财、色、名、食、睡”存有贪恋,放不下、静不了。

所以大家在接受佛法正确知见后,就要时时反省自己:“对世俗有没有贪恋?”、“能不能完全放下?”一定要彻底死绝“偷心”,了脱生死才有指望。这是面对未来长远的道业,大家要注意学习的地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凡夫自作多情,把它弄假成真

从我们一念心性来看人生,人生没有开始,就是无生。为...

乱伦的丑恶悲剧

大家都知道邪淫是丑恶的,如果邪淫而至乱伦,那更是丑...

何为用功法,办道不污染

道心是在磨练中磨练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啊!所以有人出...

贪念恶念感召生死轮回苦

佛住在波罗奈国鹿野苑时,一日早晨到城里托钵,看见一...

天天看美女跳舞和演奏如何?

浅薄的乐,往往是苦因。 一位乡下财主,一天,在一高...

恐惧生死苦,更应济物命

母亲不论用怎样的料理方法,辛苦烹煮的肉、鱼虾、蛋等...

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我们这么多人用功办道,怎么没有开悟的呢? 第一,我们...

少欲知足,就少造了很多恶业

为什么佛告诉人,包括自己修行,要少欲知足?少欲知足...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怎样面对生病

有人问:怎样面对生病? 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一点认...

梵网菩萨戒的求受资格

1、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 我们先引用一段经文啊,看经...

善恶果报看似不相应的原因

如何正确认识善恶因果报应?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讲...

修行中断的原因何在

一是环境关系中断,假使这个地方打仗了,你要搬了;或...

【佛教词典】发心四力

【发心四力】 p1162 瑜伽三十五卷十三页云:云何四力?...

【佛教词典】日中讽经

(仪式)即三时讽经之日中也。...

终生享用不尽的东西在哪里

佛教经常让我们亲近善知识,人家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如...

清定上师开示念佛

我们念佛的时候,不是想一个人在念,应该想到法界众生...

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可从这四点来判断

岁月静静流过,无论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遭遇,我们都应...

邪淫十二害

邪淫极大地损耗了个人的阴德和福报。印祖说:行邪淫者...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的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为什么? 你连这个娑婆世界的...

宽容,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

定业可转还是不可转

问: 法师您好!《印光法师文钞》中印祖说:须知一句阿...

感情的利弊很多,究竟如何运用

有个女生到佛光山找我,神情沮丧。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圣严法师《守心》

守心的本身是一种方法,是从制心、守一而产生的。五祖...

星云大师:修身与人际关系

《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修而后才能...

布施供养,广结善缘

佛教非常重视结缘,不但结缘还要结善缘要广结善缘。但...

悲心无尽 行愿弥坚——一诚长老珍贵舍利撷影

【真如寺讯】丁酉十一月十三日(2017年12月30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