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遇不到善知识的原因

达照法师  2012/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受三皈依的人,只有三条戒,就是: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不皈依外道的经书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的徒众。受五戒了,就不能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再进一步,在家居士可以受菩萨戒,也可以受八关斋戒;出家僧众就受沙弥戒,再进一步就受比丘戒、比丘尼戒,然后也受菩萨戒。这些都要按照一定的规矩去学,学起来条条框框也是比较清楚的。但是戒律有开、遮、持、犯。戒定慧这三学,只有你有智慧、有定力了,持戒才会满分、才会到位。定和慧都不够的人,持戒可以打打基础,做一个好人,但是以后修起来,可能反而成为固执。但是这个固执,起码比那些坏的固执要好得多。

戒定慧三学是“摄心为戒”,然后“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有这个前后的次序。先要学戒,然后再学定。实际上,戒是人品道德的养成。一个人修行路上障碍重重,遇不到善知识,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他福德不够;持戒不严,也是他福德不够;做人、做事,表现出到哪里别人都不喜欢,这是福德不够。福德、因缘、善根这三者,福德是最关键的。你能够学佛,说明因缘有、善根有,但如果福德不够,你就是遇到善知识了,善知识也会错过。有些人遇不到善知识,那是因缘不够,福德也不够。

宗喀巴大师告诉我们:“不是这个世界没有善知识,是你不具备弟子相。”你不能当一个好的弟子,善知识如果现前了,反而会害你,因为你对善知识也会起怀疑、起诽谤,还在善知识那里挑三剔四。那么挑来挑去,自己以愚痴的眼光去挑别人,甚至挑善知识,所以这样一来,善知识不能现前,在你的眼中再也不会有善知识,这是福报不够的人。如果具备了弟子相,善知识不远千里都会来求你。不是你能够度善知识,而是善知识能够度你。“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观世音菩萨也讲得很清楚:“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应该以哪一种身可以度你的,观音菩萨就会现哪一种身来度你。现在家居士身、童男童女身、比丘比丘尼身,甚至是以宰官(当官的人)、国王大臣身能度你的,他都可以现这些身来度你。我们大家想想,观音菩萨有没有来度你呀,为什么不能来度你啊?他现什么身都度不了你了,没办法了。他如果现一个大富长者居士身能度你,他就现居士身来度你了;他要现一个要饭的人能度你,他就现要饭的人来度你;他要现一个很有福报的善知识、出家比丘或者比丘尼身来能度得了你的,他马上就会现这个身来度你。但是他现所有的身都无法度你的时候,他不能度你。我们要生惭愧心啊,遇不到善知识,一定要生惭愧心啊!

修行的基础,一定要培养福德、培养定力。福德不够的人,第一他就根本遇不到善知识,遇不到的;第二呢,遇到了也会擦肩而过。因为某一个小小的误会,以自己浅狭的知见,会去评判善知识,那么这个结果就非常可怕,所以即便遇到了也会错过,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们在持戒这个方面,就是包括了培养福德。什么是福德?大家在生活当中亲身体会去感受一下,什么是德,什么是福?一个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大家都喜欢他,他的所作所为别人都会尊重他,这就是他的福德。你到这里嫌这个地方吵,不够安静;到那个地方,安静了,又嫌那个地方事情多;再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又嫌供养少;在那里又嫌护法居士不来,这种人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受欢迎。他只会挑剔,他的身上长满了像刺猬一样的刺,只会去刺伤别人,这样的人是没有福德的。

我们大家看看自己,你哪怕在生活当中,在家庭里面,你用修行的借口去刺伤家里的人,这也是罪过的,你也是没有福报的。你为什么会刺伤他们呢?学佛在心里呀,你念佛一定要摆一个香案坐在那里,别人觉得摆香案很讨厌,你就偏偏要摆;别人觉得你今天不能到庙里去,这里很忙,我偏偏就要去,看你能怎么样,你这不把家庭搞乱了吗,这就没有福德啊!这样的人是没有善知识的,你到了善知识那里,善知识叫你这样,你偏偏要那样;叫你上天,你要落地。

培养福德最简单的一个标准:你到哪里,那里人都欢迎你。在庙里,一般来说你勤劳,多干活、多做事,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同样的活你多做一点,大家就欢喜了,你就培养了这种爱护大家的心了;分利益的时候,最好的分给别人,差的给自己,大家欢喜你了,没人跟你争了,无争第一;要念经的时候,你念的声音比别人稍微响一点,你心里想,要让大家轻一点,让大家能够安心。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成就就有多大。你不要在那里念“闭口真言”,反正大家念,我不念,多一个少一个都一样。大家都不念了,就不一样了。这份心是很细的,你在时时处处只关注自己一个人,这种人的成就啊,这一生度不了任何一个众生!因为他没有注意他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你能够帮助身边的一个人,你都能够度这些人,你的心量就有那么大。

我想,我们古人啊,一万人讲法的时候,没有麦克风,大家却都能听到,因为古人的心量太大了,一包围下去,他的声音就很洪亮。你看现在人,用麦克风就这么点声音,还要吼着讲,心量太小了。你看,女众的声音都很低的,男众的声音都很洪亮的,这是业习呀。女众的声音要是很响了,人家说这个人不像女人了。心量小,你的所有一切都会小掉。心量有多大,你的慈悲就有多大,你的智慧、你的事业就有多大。如果你现在想,我一定要利益天下众生,这个观念一旦形成了,你以后的心量一定是观察天下众生需要什么,你努力的最终结果就能够利益天下众生。你如果想,“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那么连你身上的一根毛都没人要,也没人管,也起不了作用,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达照法师文章列表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问: 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佛法说:「大...

怎样辨别真伪善知识

问: 初发心学佛,需要善知识引导,善知识的标准是什...

何谓「阿阇梨」

何谓阿阇黎 阿阇梨是梵文Acarya的音译,意译为轨范正行...

有一个明心见性的善知识非常重要

有时候我们听古德说:修行是依法不依人。其实这句话我...

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 顶礼法师!在选择善知识的时候,由于我们智慧福德...

忽然看见异相,这里头有魔也有圣境

如果你念经念得忽然看见光明,忽然之间我们烧的香炉上...

亲近善知识很重要

学习佛法,应当向善知识学习。过去有一头驴子,它的主...

真正的善知识

佛陀时代,有两人为莫逆之交,视对方为良师益友,以知...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推荐】净宗修行路上的八种歧途

这八种歧途,第一种是什么?第一种是信不至诚,多求人...

达照法师:把心门关起来

所以心是改变我们生活、命运的关键所在。要学会关心,...

改变现实人生的三步骤

生命很宝贵,在宝贵的生命里却有很多痛苦,而这些痛苦...

忏悔的眼泪

人生的问题总是很多,解决了那样的问题,总还有一些这...

【佛教词典】佛驮什

(人名)Buddhajiva,又作佛陀什。三藏法师名,译曰觉...

【佛教词典】金刚经六譬

指金刚经中六种显示人类色身为空、无常之譬喻。即如梦...

星云大师《为消防人员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居住在都市里的人们,不是怕市虎汽...

源断流枯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没...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

原文: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犹如大海,尽世间所有...

人心旁鹜不定,应从三毒中解脱出来

僧珈逻仕达是舍卫城的一位长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下儿子...

经商与学佛

平常人看得学佛是很难,往往听人讲究佛学,以为我未讲...

星云大师《依什么学法》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各位同学: 第四期大专佛学夏令...

度众生现出家相最好

文中说到【以声闻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声闻。割爱辞...

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

钝根众生先培福

【原文】 《十轮经》云:若有钝根众生,为欲发起善根因...

圣严法师《因为柔软,所以坚强》

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

怎么样做好佛教徒

一、前言 我们信仰佛教,皈依三宝,皈依后怎么去做?我...

为家人买肉和烟酒会影响往生吗

问: 我想吃长素和受持五戒,但是身边家人朋友要我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