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依「三法印」来学佛

静波法师  2017/07/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依「三法印」来学佛

我们依谁学佛?依“三法印”来学佛。

若有佛教徒十几年甚至一生都在学佛,但是不知道“三法印”为何物。当我说:“如果一个佛教徒不知道三法印是什么,他就不能算是一个很好的佛教徒。”他茫然地说:“三法印到底是什么?”

“三法印”就是印证佛教的标准,他是不是佛教,用“三法印”来一印就知道了。有人如果想浑水摸鱼,如果你明白“三法印”,那浑水摸鱼的人根本没有市场。为什么?因为你有法宝。不然的话,你就在那儿上当受骗,这是肯定的。

什么是“三法印”?第一是“诸行无常”,第二是“诸法无我”,第三是“涅槃寂静”,就这样简单。

“诸行无常”指的是世界上所有宇宙万有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的变化着。有人说这是“辩证法”,没错,由于迁流不住的变化,我们感觉到过去的事情不会再回来,就像我们昨天见到的一条河,我们的观念里那是长江、那是黄河、那是永定河,等等,我们今天又去了,我们的观念里还是那条河,其实我们错了!因为昨天的河流过去了,在我们探讨的当下,这条河又流过去了,我们还可以说,不仅仅是这条河流过去了,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在流过去,每个人都在变化着,这就是“诸行无常”。正是因为“诸行无常”,才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机会,会发现即使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今天我重新开始,依然可以改造我们的命运,如果说永恒不变,那就是 “宿命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一切都在变。

“诸法无我”,“诸法”是宇宙万法,这个“我”,人们常常不大清楚。“我”是“主宰意、实在意”,我们总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主宰、有一个实在,在冥冥中来主宰我们。我们学佛了,我们在拜佛时说:“老佛爷,你保佑保佑我吧!”其实你就是感觉到有一个主宰,佛在主宰我。我觉得不对,因为佛是觉者,佛告诉我们也应该做觉者,你自己主宰自己。我告诉诸位:佛不是万能的。佛不是万能的,但佛最有希望,“诸法无我”就告诉我们,宇宙万法没有实在,也没有主宰,它们都是不固定的。但是反思现在,我们都有“我”,人为什么不能成佛?有“我”,有“我”你才恐惧,有“我”你才担心,有“我”你才害怕,有“我”你才患得患失。老子说:“我有大患,因吾有身。”人有这个身体,麻烦就来了。不管你怎样拼命维护它,这个身体都慢慢地变坏。我们人类的身体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你只能去使用它。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无可奈何,可以把一个茶杯放得远一点也可以近一点;但是你说我想不得病,你不可能,我要不死,还是妄想。因为这些无可奈何,所以人才学佛。

刚开始的时候,你说学佛,我要长生不老,有些诸多种种解决不了的问题,希望佛陀来帮助你,可以。但是如果你永远有这种想法,那你就错了。最初可以因为不同的因缘而走进佛门中来,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抱着一种迷信的或者似是而非的观念来学佛,几乎可以说没有希望。因为希望是要我们看破,希望我们放下,这种看破、放下的最好的工具就是“三法印”。

《金刚经》告诉我们:世界是一合相,是一缘起,聚组起来的一个相,所以我们人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你认为有主宰吗?没有主宰。所以你不要一厢情愿,你只能延缓衰老,但是你不能永远不老。如果你九十岁、一百岁,还长得像小孩一样,你认为正常吗?正常的自然法则是生老病死,这是一个无法替代的自然法则,所以我们的世界才是娑婆世界。所以我们还是要反思,我们反思我们是不是知道这个“诸法无我”,从“诸法无我”之中我们就走出来了,我们走到第三个“法印”。

第三个“法印”叫“涅槃寂静”。有人一听到涅槃就很伤感,就是死了,其实不是,涅槃是不生不灭,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讲:是不美不丑、不高不低、不好不坏。有人问:这是个什么境界呢?因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二元的境界,都是人分别出来的。比如说你看这个人长得漂亮,另一个说他长得不怎么样,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念不一样。我觉着这个茶杯非常好,那个人说这不行,因为他的要求高了一点,他们的身份地位、各种因缘不一样,所以他们的价值观念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不定。

“涅槃寂静”告诉我们,什么东西都是不定的。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不美的,同时也不是丑的,远离二边,行于中道,是为般若波罗蜜,才叫智慧到彼岸,不然的话你有希望吗?人就犯这个毛病,这个人是好人吗?不是。是坏人吗?也不是。好人见到他,他就是好人,坏人见到他,他就是坏人,是不定的。学佛要把这样的价值观念超越过去,你才有希望。不好也不坏,不好就像一枚硬币,你看到了正面就有字,你看到了反面就说没字。你能说这个硬币是有字或无字吗?不能说,你说有字或无字都偏了一边。修般若波罗蜜的人,到八地菩萨,他是空有定观:他看到有时,他就看到空了;他看到空时,他就知道看到有。人不是偏空就是偏有,偏空的人最后胡作非为,他说什么都没有了,可以吗?我们常说一切法皆空,比如说你上厕所,男的跑到女厕所里,非常麻烦,所以道德规范你必须严持。

空也不碍有,空是在有上通达的。你只有看到水流动,这是有;同时感到刹那都在变幻。孔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过去的一切都像这水一样流过去了。你看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是在流水上去感受的,你不要说我观无常,我就在那想无常。那不行,你得观事物,一切宇宙万有中体现出的无常,这才是真正的观照,不然的话就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好坏美丑等二元的境界是错误的。我们不著在上面就可以说是涅槃了,就可以是“涅槃寂静”了。真正不著在美丑善恶高低观念之上,这是不可能的。我觉得有希望:在理论上成立,在实践上只是把握的问题。不然,学佛如果轻松的话,像我这样讲自己已经成佛了。这不可能,我还得慢慢地改造自己,在自己的心理上播种、耕耘。如果在外面去跑、去闹,也没什么希望。

一个人可以初一、十五去拜拜佛,星期天也照样可以,整天泡在这里,我就不知道你的心安住在哪里。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行走坐卧皆是禅?不一定,你没有达到那个境界,不要吹牛皮。你自己试试,你想要出来的时候,就不让他出来,这才是真正的主宰。《金刚经》告诉我们,如果被物转即是凡夫,若能转物即是如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静波法师文章列表

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

问: 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 正如法师答: 家...

学佛者,可以把烦恼减少一点

人生烦恼的事真的很多,不过,我们学佛者,可以把烦恼...

【推荐】释迦牟尼佛临涅盘时的几句叮咛

『第一、你问我涅盘以后,依谁为师;应依 波罗提木叉...

早课诵楞严十小咒,晚课诵地藏经,这样如法吗

问: 早课诵楞严咒,十小咒,晚课诵地藏本愿经,有的人...

心性上的体悟对学佛人有什么重要性

问: 请师父谈谈关于心性上的体悟对一个学佛人的重要...

【推荐】苦从哪里来?

有一次,佛陀在恒河中游北岸的末罗国游化,来到一个叫...

在科学时代如何生起对佛法的信心

凡夫众生根基陋劣,慧浅信薄,通常对佛法难以生起决定...

在家居士早晚课须知

一、宜简不宜繁 在家居士,家庭工作与修行皆要兼顾,实...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见坏法者能呵责,当知是人真佛子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信仰者陷入了一个误区,什么样...

观音菩萨为何会示现成面然鬼王

《梵网经菩萨戒本》说:人命无常,过于山水,壮色不停...

静波法师:修心诀

静波法师讲《修心诀》语录笔记 1.业障是什么?习惯。...

何苦还要恋恋不舍

故劝念佛人,第一要知为生死心切,要断生死心切,要在...

【佛教词典】侍者

(职位)亲炙于长老左右而任其使唤者也。阿难为释尊侍...

【佛教词典】居士林

佛教居士从事宗教活动的团体。1918年创始于上海。1923...

修行时要先「调五事」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

星云大师《得与失》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

瞋恨心重,会火烧功德林吗

问: 请问法师,弟子的丈夫特别喜欢麻将,可弟子却对...

明朝高僧紫柏大师

紫柏大师是明朝四大师之一,名真可,字达现,晚年自号...

改变一点点,命运便转好

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去找相命师求卦算命,其实自己的命运...

你该生长在哪里

一粒百合花籽,意外地落到麦田里。花籽发茅了,抽出修...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以悲心现九法界身

原文: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现九法界身...

念佛也具足止观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

一念清净心为何会堕入到三界轮回

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火宅。 这个是根本无明。我们...

证严法师:骄慢是必除的杂草

昨天,有一群作家来访,他们说∶现在的社会中,要找甘...

境缘无好丑,提起佛号正念

一日之计在于晨,丛林的早课是古佛青灯生活的特写。 得...

审察自心的真与伪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