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法中所说的业力

济群法师  2013/09/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业力,是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在有情生命延续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佛法中所说的业力,简单地说,有善业、恶业两种类型;还有定业和不定业、共业和不共业、引业和满业。

1、定业和不定业

业受不受报,有两种情况,即定业和不定业。有一种业是固定的,将来一定要受报的,称为定业。还有一种业是否要受报,或者报轻报重都不一定,那是不定业。判断定业和不定业,可以通过两种情况:一是看你造业的行为是不是故意的,如果是故意的,这就属于定业。反之,无意造的业力,譬如无意踩了一个虫,无意伤害了别人,虽然也造下了业,但这种业力是不定业。将来可能受报,也可能不受报,可能报得重,也可能报得轻。

还有一种情况,当我们造了业之后,假若忏悔了,即使是定业,也会变成不定业。相反,假若没有忏悔的话,那就是定业了。这是根据忏悔和不忏悔来区分的。所以,佛教提倡忏悔法门,它能消除业障。一个人造了业之后,只有通过忏悔,就像干了对不起他人的事,只要去道歉、赔不是,人家或许会原谅的。假如原谅,业力也就消除了。如果不原谅,或者你也不去求忏悔,甚至还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自鸣得意,对方就会加深对你的仇视,将来得到的报应就更重了,所以通过忏悔,可以消除业力。

2、共业和不共业

佛教又把业分为共业和不共业。共业和不共业,主要是根据它的结果来说明的。由共同感受到的生活环境,如大家都生活在苏州,一样的天时,一样的空气污染,刮台风的时候,大家都一样的遭殃,这就是共业。至于不共业,是个人所能感受到的,譬如个人身体的美丑、强弱,居住的条件好不好,收入高不高,这些都属于不共业。共业取决于共同的行为,或者叫相似的行为,或是利益相关的行为。譬如同在杀猪场工作,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杀猪,有的人杀猪,有的人是财会人员,财会人员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猪的行为,认为杀猪的罪业,肯定与他没有关系。其实,他也有一份。为什么呢?因为,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杀猪的行动,但每月开工资的时候,他也照样拿一份。那么,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他也要承担一份。所以,他只要参与了杀猪场的工作,得到了共同的利益,将来感受业力的时候,他是逃脱不了的。

有的人在烤鸭馆或烧鸡店工作,他也可能没有直接参与烤鸭烧鸡的具体工作,但由于他参与了烤鸭店或烧鸡店的工作,在领工资发奖金时他也得到一份,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他也肯定有一份。又比如说,你参加了一个诈骗集团,虽然你没有直接参与诈骗活动,但是诈骗集团也给你了一份利益,将来招感果报的时候,你照样有一份。这些都属于共业。不共业,是自己造的,跟别人没有关系的行为。所以,业力有共业和不共业,由共同的业力招感共同的果报,由不同的业力招感个别的果报。大家共同生活的环境,譬如说交通混乱,喧闹不堪,社会不安定,这都是共业的结果。

我去了三次澳洲,有很深的感触,觉得澳洲的自然环境真好。很少有地震或台风光顾,整个国家都处于风调雨顺中。澳洲的社会环境为什么搞得这么好呢?后来我发现,澳洲人对自然界(包括很微小的动物)有一颗真诚的爱护心,他们不会去伤害动物,乃至一草一木,大自然回馈给澳洲人的环境是安静、平稳。反之,我们不懂得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一天到晚,一会儿在这里开发,一会儿又在那里开发,结果会怎么样呢?把大自然的生态环境给破坏了,把森林给破坏了。所以今天这里发大水,明天那里刮台风。

3、引业和满业

业力又分为引业和满业。什么叫引业和满业呢?根据业力招感的果报有总报和别报,引业招感的是总报。在有情生命的延续过程中,生到天上、人间,或下地狱、做畜生,是由引业决定的。引业牵引我们去投胎,就象火箭推动卫星上天一样。大家知道,卫星上天,必须要有火箭,假如没有火箭,卫星根本就不可能上天。同样,有情的生命生到哪一道中去,要有引业的推动,假若没有业力,生死也就结束了。在《唯识三十论》里有这样两句话:“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前面的业力结束了,新的业力又产生了;新的业力结束了,更新的业力又产生,业力无尽,生死无穷。因为众生从无始以来,不断地造业,业力也就没完没了地推动着有情去招感生死果报。所以,只要有业力,就有生死。

满业,作为有情生命来讲,同样是人,人与人不一样,有的人长寿,有的人短命;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贵;有的人庄严,有的人丑陋;有的人处境好,有的人处境不好。这就是说,人与人是千差万别的,这是因为满业的关系。满业决定有情命运的差别。

有情造了业力,并非马上就能招感果报。根据因缘的不同有现报、生报、后报、不定报。有些业力造下以后,现世就能招感报应,叫现报;有些业力造下以后,要等到来生才能受报,叫生报;还有些业力造下以后,要等到无穷无尽的生,乃至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受报,叫后报;前面讲的有一种不定业,它招感的报应没有一定的时间,就叫不定报。从造业到招感果报,重要的因素是因缘。有情造了业力,就象播下的种子。种子要等待因缘,等待水份、阳光、泥土等条件充足,才能发芽、扎根、长苗、开花、结果。

同样,有情造了业力之后,它也需要等待因缘的充足,业力才能招感果报。因缘什么时候成熟,却没有一定的时间。有的可能马上成熟了,马上就招感果报。像一个人犯了罪,立即被警察逮捕,那就是现报。而有的人犯罪后,可能警察一时抓不到他,过了十年、二十年才把他逮捕,那他要十年、二十年后才招感果报。还有些人做了案之后,警察根本就发现不了,这一生没有招感果报,他觉得很得意,知情人也很羡慕他。于是,有的人就会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去干坏事,认为某某人作案没有被警察破获,他也跟着去作案。其实,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虽然今生报不了,但来生来世总会招感果报的。“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我们造下了善业或恶业,它总会招感果报的,只是受报时间的早晚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东北的大仙跟佛教有关系吗

中国东北,高僧辈出。天台宗三老倓虚长老、定西长老、...

遣除对因果的疑惑

一、现代人漠视善恶因果规律 这个宇宙大到天体的运行,...

星云大师《佛教与生活之一》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承蒙曹永德和曹金慧芬居士...

烧一万个元宝,就可以免除灾难吗

问: 有个自称天人的人,说我孩子过去世是个猎人,将来...

多闻佛法的重要

第一种,是我们要多闻佛法,闻思修三种智慧,闻法是非...

诵经念佛应注意之事宜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

慧律法师《业与无明》

芸芸众生,一念无明,遮掩自性,困惑造业,由业受苦,...

佛法修学中的种种歧途

进了佛门之后,如果没有用功调伏烦恼,轮回中的可怕劲...

人生不如意如何消业

问: 近几年工作收入低,家庭不和谐,是否是前世所造...

如何从内心寻找幸福

一、如何面对逆境 生活中,一旦遭遇逆境,如身体不健康...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

今天,我和大家谈一谈修学佛法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

学佛后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吗

问: 学佛后除做好本职工作,对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

【佛教词典】旧丛林

又作古丛林。指于丛林中长时修行之僧。亦即通达丛林法...

【佛教词典】五篇通名

亦名:五种犯、五犯聚、五种制、五品罪 戒本疏·正果五...

寻找真正的快乐

这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对众比丘们提起过...

素食是对儿童的最好投资

尼尔伯纳德博士,美国临床医学专家,美国责任医药内科...

外财布施与内财布施

我们要知道,财布施有两种,一种是外财布施,一种是内...

顺着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种福报

《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推荐】有两件事我们非常需要去做

朝拜五台山,不是每个人都能来的,这需要因缘。不管信...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何含义

问: 做梦会被梦境所转,这种情况怎样克服?就是佛来...

大安法师:念阿弥陀佛一切魔不得其便

【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

佛度众生喻

过去有一位名叫须弥罗的比丘,言谈诙谐幽默。有一次,...

净土法门的十种信念与八大要领

彻悟大师(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二...

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兹据净土三经及祖师之释,略明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