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济群法师  2011/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佛教的存在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济群法师答:刚才谈到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时还有一点没有谈:佛教是人本的,而不像其他的宗教那样是神本的。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是立足于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在今天,佛教在我们现实人生中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其实,只要三宝还住世,只要寺院还存在,即使不能为社会做点具体的工作,但至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精神的家园,提供一个精神的休憩之所。我们每天在外面忙忙碌碌,有机会到寺院来静一静,反省一下,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使社会中的贫富现象越来越悬殊,很多人连基本生存都无法保障,如何使社会的财富得到更合理的分配使用?如何使那些有钱人象菩萨一样慈悲众生呢?如果我们通过政府的力量来行使这样的职责,目前还有一定的困难,但宗教团体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僧尼是独身,没有家庭拖累,不必为自己的生计和名利奔忙,可以更投入地做慈善事业。台湾的证严法师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慈济在台湾有四百多万会员,无论是赈灾扶贫,还是发展医疗事业,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说,佛教对社会道德的重建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宗教的内涵,道德更是建立在宗教的理念之上。为什么说宗教是道德建立的基石呢?一方面,宗教使人有敬畏之心;另一方面,宗教强调因果观念,如果没有这两者作为行为的约束,人们就会报着侥幸的心理去犯罪,使社会失去基本的制约。的确,法律能够解决部分的问题,但执法者的能力和廉洁又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效用,而且,即使法律能对罪犯绳之以法,但破坏已经构成了,而宗教的道德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却是防患于未燃,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有关现代人心灵健康的问题、环保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家庭的问题,在佛法中都有非常好的、智慧的指导方式。

我个人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人生佛教的弘扬,在各地作过很多有关这方面的讲座,目前,部分演讲录音也陆续整理成文,如《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佛教怎么看世界》、《佛教的财富观》等等。根据长期的研究,我发现佛法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解决之道,对社会的改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学佛可以不求生极乐世界吗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业障重,其实我们的业障还不重,原因...

谈感应

有些初入佛门的人对佛理的追求远不及对感应的追求。那...

因为经常吵架就离婚了,女儿也不和我亲

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我和前夫是大学同学...

觉得极乐世界很陌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您好,弟子愚痴,虽然非常想去西方极乐世界...

迟早都要成佛,为何还要去极乐世界呢

问: 佛说,一切众生毕竟成佛,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

业是怎么来的

问: 请问业是因缘生吗?本性是空吗? 大安法师答:...

【推荐】弘一大师《切莫误解佛教》

切莫误解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

中国人口头心头的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阿弥陀佛的...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济群法师《人生佛教的弘扬》

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智慧,济群法师的这一理念...

在家持戒困难,如何解决

问: 在家人普遍感觉持戒困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济...

佛教界在弘法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呢

如果说佛法的学修、传承依赖于健全的教育制度,其弘扬...

应该如何诵经

问: 应该如何诵经?是否一部经一直读下去? 济群法师...

【佛教词典】色聚略有十四种事

【色聚略有十四种事】 p0573   瑜伽三卷二页云:复次...

【佛教词典】六根本烦恼

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

情欲越淡层次越高

佛经告诉你,有时候不一定看到男女性-爱才入胎。他说我...

冷灰灰不冷

自古以来道家修炼人都把发火,气恨视为修炼者之大忌。...

供佛的不思议果报

佛陀时代,有修习外道法门的五位兄弟,生活贫苦,因此...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

为何有时修善反而痛苦会加剧呢

这个地方问题来了,因果是隔代受报的,比方说,有些人...

印光大师讲述的三桩观音菩萨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

『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

受戒容易守戒难

我们常常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对一般人而言,确是...

厌离娑婆标准在哪里

一个人到晚年,说是修净土宗要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当然...

不管修哪一个法门都要持戒

佛教在我们国家千百年来,随着时代改变,唐宋年间的这...

祈祷有用吗

伽弥尼出家不久,有一天,他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佛陀...

把48大愿作为我们发愿的参照

当我们对念佛法门和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建立起了一...

发愿

佛教常说的发愿,就是树立学佛目标。每个人发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