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应该如何诵经

济群法师  2012/03/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应该如何诵经?是否一部经一直读下去?

济群法师答:是否一门深入地读进去,关键在于这部经是否适合你。不同经典,蕴含着不同的见地,不同的修行原理。但我们要知道,修行是需要基础和次第的,比如皈依、发心、戒律,是修学任何法门都绕不开的。具备这些基础,进而选择一个法门修行,或念佛,或参禅,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否则,一开始就抓住一部经或一句佛号懵懵懂懂地念着,可能念了几十年还是不知所云,还是法不入心。原因何在?就在于基础不足,在于对这些经教、佛号理解得肤浅。倘若内心不曾和法相应,自然无法念得得力。所以,基础扎实和适合自己都很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佛法是心法,是否就不能求佛加被了呢

问: 佛法是心法,不能外求,但是我们祈求佛菩萨加被...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东方

问: 请问法师,东方净土和西方净土有何差别?为什么一...

念佛时妄想很多该怎么办

问: 弟子在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怎么办? 明安法师答:...

可以把往生的希望寄托于临终的助念吗

问: 一些多年的念佛行人,对念佛往生依然没有信心,...

祭拜祖先很重要吗

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问: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

听经就会打瞌睡,是业障重吗

问: 有时一听经就会打瞌睡,是消业障吗?还是业障重...

为亡者助念,怎样确定亡者生到哪里

问: 现在很多居士为亡者助念,有时候看见亡者坐莲花升...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当代居士教育的探索

一、引言:当代居士修学的困扰 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的...

戒律与道风建设

戒律,是多数佛子耳熟能详的一个词,相信也有不少出家...

如何看待现代人的健康

问: 您在各地演讲时,经常谈及身心健康、幸福等问题...

济群法师《学佛与做人》

学佛的人,学习的程度不一样,对学佛的认识也都不尽相...

【佛教词典】国师三唤

(公案)国师三唤侍者,侍者三应诺。国师云:将谓吾辜...

【佛教词典】循身观

梵语 kāya-anupa?yanā。即四念处观中之身念处观。修...

极乐世界的见闻获益

《华严》喻药王树,若有见者,眼得清净,乃至耳鼻六根...

心识主宰着业力的方向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 这个地方是说明我...

伐树取果

人是万物之灵,有智识,有才能,有远见,有良心,有道...

如本法师:守口业的果报

口业如果能守得清净,功德是无限量的,其果报美好难思...

如果太快乐了,你会不会放逸

当然生活快乐一点也好,我也不反对。但是你要小心一点...

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过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其...

大悲赞

娑婆争斗似屠场,生命如草如牛羊。 大悲能息嗔恚念,...

圣严法师:为何要皈依三宝

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没有皈依过的;...

不论做事或修行,四心不可缺少

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学习任何事情...

《印光大师与周福渊女士书》学习感言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与周福渊女士书》虽是给周福渊居士...

这样去布施功德很大

像我们一般的布施,是供养三宝,有的他功德感受得很大...

为别人留一条路

一个村庄坐落在沙漠地带,村人赶集必须穿过那片气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