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其实,你谤法的次数不少

梦参老和尚  2019/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其实,你谤法的次数不少

凡是不怕后世苦的人,他就去乘那个恶趣车,就落到恶趣道中。畏后世苦的众生,他就不会。我们虽然也处在黑暗当中,但是念佛、念法、念僧,乃至于念一句观世音菩萨圣号,念一句地藏菩萨圣号,这一念就是光明的。

你念一声,这一声就光明,你声声念,就声声的光明。你就能够逐渐冲破重重的障碍与黑暗,这就是有智能者。

有智能者,就能够远离十不善业道,他要行十善业道。

说到五无间罪、诽谤正法、毁呰贤圣,大家要注意,信佛的人,你不要谤毁,反正佛所说的法,你信这法,却去谤那法,这都是灭法。

如果我是讲经、诵经,我说念佛的不好,我就是谤念佛的,这就是谤法。我是念佛的,说诵经的讲经的不对,这也是谤法。我讲这部经,说那部经不对,这都叫谤法。

我跟那部经没有缘,更应供养礼拜,要求结缘,应当具足一切法义,都应当懂,不应当毁谤正法,这个要特别注意。

现在我们的道友当中,简直是不知道谤法的后果,信口开河。面对这个罪过,我虽然忏悔了好多年,还是忏悔不净。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我学五教,就说四教没有五教好,先入为主。后来我又学四教,感觉四教跟五教都差不多,我也没入进去。

当我学念佛的时候,我以为念我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我也是这样学的。如果是只念一句阿弥陀佛,以后三藏十二部经都断了,谁还去学?断法!灭法种!我不敢再说了。

那是过去的罪业,造的很多,我个人知道忏悔,那是我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所以,毁谤正法看起来是很浅,“我没有谤过法!”其实,你谤的次数不少。

这个师父好,那个师父不好。哪个师父都好,只要他披上架裟,他是佛弟子,我都赞叹他,把他当贤人看,当圣人看。至于他个人的因果,他自己会承担的,跟我毫无关系,我不会替他背因果。

这部《十轮经》是专讲这种情形,佛的(出家)弟子不论破戒犯戒到什么程度,都不许国王制裁,这是佛说的。

如果他制裁,这个剎帝利王是恶王,因为会毁灭三宝。他就算坏,有一片架裟,还不是整体的,就是一片架裟,鬼神见着也能得到利益。人不信,鬼神信的。因为他受苦的,鬼神有通,也知道利害关系。

人胡涂,不知道利害关系,信口开河。

大家要特别注意,特别是对寺庙、僧众、三宝弟子,乃至于我们道友互相之间,僧赞僧,佛法兴,就是这个涵义。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学佛人必须讲究的三种语言

《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

一切罪业的根源来自于愚痴

在《俱舍论》上说,有两种因缘,使令一个人出生会愚痴...

苦难到来时,这时候该怎么办

无论什么人,只要造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报就是...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问: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仁清...

对于一切圣人贤人、我们不要随便批评

佛所说的法,你信这法,却去谤那法,这都是灭法。如果...

用睿智来对待诽谤

人,生在这万花筒般的红尘俗世里,无论是谁,都会被他...

舍利弗和目连尊者遭诽谤的因缘

佛陀住世时,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与神通第一的目连尊...

婆罗门女栴沙谤佛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六神通具足的大罗汉比丘...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到临命终时,就是凭本事了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

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这个不是福德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

身上带这个咒,一切灾害毒害皆不能害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

到紫云山访梦参老和尚

今年二月,无意间读到一则梦参老和尚到台湾弘法的消息...

【佛教词典】十种缠

【十种缠】 p0101 入阿毗达磨论上十五页云:缠、有十种...

【佛教词典】王不顾善法

【王不顾善法】 p0380 瑜伽六十一卷四页云:云何名王不...

佛陀是如何来统理大众的

处众能伏说,远离二杂染,无护无忘失,摄御众归礼。 这...

圣严法师:忏悔要忏在心里

有位女居士因为吸-毒被关,出狱后来向我学禅,她边哭...

始于立心,得于人和,顺于天道,成于勤恳

一、始于立心 立心就是立志,立下志向,心也就有了方向...

折伏现行的烦恼,化解心中千千结

所谓把佛号念好,折伏现行烦恼。不只是说你在风平浪静...

改掉贡高我慢的习气

我们要随时观照自己,检视是否有贡高、我慢的习气,如...

随缘随份尽力放生,成就净土资粮

古往今来,有众多高僧大德致力于放生事业,昔智者大师...

圣严法师《慈悲的智慧》

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

已经明心见性,何必还要再求生净土

天如惟则(1286-1354),是元朝临济宗禅师。禅师幼年于...

巧媳妇的故事

从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有一个大臣,名叫梨耆弥,拥有...

星云大师对「忏悔」如是说

1 向佛祖忏悔,可以灭罪 一个人身口意所造的罪业,并不...

宗门下言心意识,就是心知起念、分别一切

根、尘、识俱遣,心、意、识全忘;十方坐断,不通圣、...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