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是如何来统理大众的

净界法师  2021/10/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是如何来统理大众的

处众能伏说,远离二杂染,无护无忘失,摄御众归礼。

这讲到佛陀调御众生的方法。

那么佛陀是怎么样来统理大众呢?统理大众,一切无碍,这当中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佛陀成就三不护,就是“处众能伏说”。佛陀处在大众当中,能够降伏众生种种的讥嫌。这个“说”就是讥嫌。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成就三不护的功德。也就是说,佛陀的身口意自然跟清净的圣道相应,不必刻意地掩饰。我们有时候身业、口业要稍微掩饰一下,否则会有讥嫌。那么这个如理如法的身口意三业,这是第一个,三不护。

第二个,远离二杂染。佛陀在大众宣说佛法的时候,有人生起赞叹的心,佛陀不生爱着;有人生起毁谤之心,佛陀不生瞋恚;有人不赞叹也不毁谤,佛陀不生舍离。佛陀能够远离爱、瞋的两种杂染,成就三不护,成就无忘失的功德,以此来调御众生。我至诚地归礼。

前面是偏重在说法,这个地方是讲统理大众。这当然也是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就是说,当然,每一个人在菩萨道的规划各式各样,有些人立志做个法师,有些人立志做个方丈。如果你立志要做一个方丈和尚,从这个地方来看,有两种功德要成就:

第一个,你的身口意要如法。你的身业、口业、意业要如理如法,你这个身教胜于言教。

第二个,你的心要平等。你不能够有太严重的爱憎取舍,不可以。你太严重地爱憎取舍,你很难做大家的导师。平等心是成就大众导师的一个根本条件。

所以,这个地方讲到如何来统理大众,一个是平等的心,一个是如法的善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菩萨度众生的「八所以」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净土法门需要按次第修吗

问: 听一些法师说,修行必须要按次第修,要不就是盲修...

「口念心听」跟「心念心听」有什么区别

问: 弟子学佛十个月,念了几万声佛号了,起初是口念耳...

印光大师的棒喝教学

德山棒,临济喝,开创了禅宗宗师的棒喝教学法。临济义...

寄报净土与分身净土

今天继续介绍净土部类。第一个要说的叫做寄报净土,就...

印光大师是怎样弘法利生的

【师之耳提面命,开导学人,本诸经论,流自肺腑。故不...

一切都有定数吗?如果不一定,那佛如何预知呢

问: 诸佛菩萨皆有五眼六通,能知过去、未来、现在之事...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推荐】痛苦是从执着而来的

我们看《百法明门论》这个贪烦恼,什么叫贪呢? 以染着...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问: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宏海法师答: 所谓火烧功...

病者应以「无所得」来调伏其心

俗话说吃五谷生百病,生、老、病、死是分段八苦的内容...

谁在轮回?如何轮回

平静的水面,是平的,这不等于水是平的。水可成峰,成...

【佛教词典】散心

(术语)散乱之心。放逸之心。止观五曰:夫散心者,恶...

【佛教词典】邪慢

【邪慢】 p0670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实无其德,谓...

人人都往生到遥远的极乐,那人间有情众生有谁来度

问: 佛法是超世间,也是救世间的,若念佛人都往生到遥...

什么叫作佛号安住呢

整个生命的改变来自于修习止观,这个止叫五停心,四念...

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

佛教传入东土以后,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生...

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

牛头马面的来历与职责

民间常说的牛头和马面,一般都知道是地府中的两位官差...

星云大师《六波罗蜜自他两利之评析》

前言 佛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义...

经常梦见鬼神或已故的亲人是怎么回事

佛在《地藏经》中说,如果未来世诸众生等,或者在梦中...

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

修行不必挂碍衣食 真修自有龙天护持

《佛藏经》上说,出了家的人,应该一心用功办道,随顺...

难行能行的虚云老和尚

虚老是湖南省湘乡人氏,俗姓箫,父玉堂公,曾任福建省...

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

问: 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

受天人供养第一的牛嘶尊者

在这里举一个例子,讲阿罗汉能受天人供养。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