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地藏菩萨的第一大愿

梦参老和尚  2020/05/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地藏菩萨的第一大愿

地藏经的第一品《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品就是第一大愿。谁的神通?佛的神通,也是地藏菩萨的神通。

佛对文殊师利菩萨说,文殊师利菩萨听到佛赞叹地藏菩萨功德,文殊菩萨请示佛:你说说地藏菩萨过去怎么修行?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功德?有这么大的神通法门?神通表现在什么地方?

佛向文殊师利说:“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这是约时分说,他从什么时候发心?什么时候修行?他发心的时候,那个世界、那尊佛号,别号是什么?

在过去久远久劫不可说的时分之前,地藏菩萨那个时候是大长者子,很有财富,很有道德,具足十德。那个时候有佛出世,佛的德号谓“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这个长者子看见佛这么地庄严相好,“千福庄严”是形容词。

这个长者子向佛请问:佛啊,你发什么愿?你怎么样修行,得到这么好的相貌?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诉他说:你想证得我这个身吗?也想像我这么庄严吗?那你就要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这就是方法,你想得到解脱,想得到幸福,就得发愿,第一就是发愿度众生。

只发愿不行,还得去做,做就得行种种的方便善巧。我们就不说无量众生,像现在我们五百多人以上,若想度这五百多人,你发愿度五百多人,怎么做?每个人有很多问题、很多烦恼。不用说无穷无尽众生,我们就是几百人,再缩一点,周围十几个道友,你能帮助他们都断烦恼、都解脱吗?有这个力量吗?有这个智慧吗?无量劫时间是非常长的,处所是遍法界的。

佛就跟文殊师利菩萨说:文殊师利啊!那个时候地藏菩萨做长者子的时候就发大愿了:“我今尽未来际”,——这个可以用处所讲,没有边际,不分一切地处,遍法界没有边际,时间不可计劫,无穷无尽的时候,什么时间把众生度尽了,他就成佛了——不论处所、时间,只要有受苦的六道众生,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六道众生,我广设方便,全让他们解脱,这样都解脱成阿罗汉都不容易,都让他们成佛,到那个时候我才成佛。

文殊师利菩萨,你要知道,地藏菩萨在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前发这么大愿,现在经过多长的时间呢?已经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时间非常地长,一直还是菩萨,为什么呢?因为地狱未空、众生界未尽——地狱空比众生界尽容易,地狱单说是地狱一道,“众生界尽”是六道都在内,“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度尽六道众生,世间再没有众生,全是佛,这能做得到吗?他的愿力如是,做不到也要这样做,做得到也要这样做。

有人就问我:地藏菩萨永远不成佛?

我跟他的想法不一样,对这个问题有我的看法。地藏菩萨早已成佛,不过示现做菩萨而已;地狱早就空了,众生界早就尽了,没有一个众生可度,也没有一个佛道可成,证得性空了。这是随顺世间、随顺众生,这是第一大愿。

梦参老和尚《浅说地藏经大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舍利弗尊者得聪明利智的因缘

昔日,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出家不久,就漏尽烦恼,证得阿...

鱼篮观音的故事

《旧唐书》上面记载,在唐朝末年,陕西有个金沙河。河...

【推荐】造寺供养舍利,非比丘正业

《僧祇律》记载这段迦叶尊者在佛陀圆寂之后,对比丘们...

阿育王善巧度弟

虔信佛法的阿育王,有一个弟弟名叫宿大哆。宿大哆不只...

地藏占察忏学习问答

问: 刚才您开示的时候说,拜占察忏要拜七天,一天当中...

观机说法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收了两个弟子,他们都跟目犍连尊者...

每个人看见的地藏菩萨都不一样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

【推荐】做弥陀的使者

大家在劝进行者,做阿弥陀佛使者,帮助众生往生这一点...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到临命终时,就是凭本事了

你平常的功力如果不是坚定的,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冤亲...

这人好像很富有,但是这个不是福德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

身上带这个咒,一切灾害毒害皆不能害

【阿难。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

众生轮回的三大根本原因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

【佛教词典】六轮对位

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载,轮有运转、摧碾二义,谓佛菩...

【佛教词典】阎婆叵度

(界名)阎婆度也。与阎婆度处项同。正法念经十三曰:...

【推荐】行住坐卧中如何积累净土资粮

净土法门有理有迹。理是内在的妙理,了知一切事相不出...

分心散乱的对策

其实除去五盖,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最常见也最常被忽略的...

蕅益大师劝母念佛

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之...

色身从何而生,又从何而去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

一句弥陀念诵听

刚开始先偏重点状的专注,怎么专注呢?一句弥陀念诵听...

为什么要祭拜祖先

问: 民间一直都盛行祭拜父母先祖,这很重要吗。 方海...

三辈九品得往生,四土径登不退转

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 若执持名...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人生在世,为贪恋财色名食,汲汲营营。时刻不断,争名...

佛说不敬、非议或辱骂老师的果报

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记得十六年前的今天,我才刚到佛学院来求学。十六个春...

做更好的自己

一种花生于深山幽谷,其态,从容优雅,其味,芳香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