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闲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梦参老和尚  2021/05/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闲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这个语业的第四种是杂秽语,也就是“绮语”。绮语是指无义利的语言,这里是指杂秽语——“秽”就是“不净”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的散心杂话。有几个人坐着闲谈,就是这样,什么都可以谈,那就是杂秽。说杂秽的人得不到众生的恭敬,众生不愿恭敬,因为他没有义利,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乏味、面目可憎。

如果是离了杂秽语,那就有意义了,一切众生就愿意亲近他、恭敬他、爱敬他。那么离开杂秽语了,他所说的话有道理,对众生都有利益,人家闻到了,就恭敬你,不会猜疑。如果你说话,人家打折扣,那就想想你说话是什么意思?这就是猜疑,不完全信你的话,对你的话有疑惑。

如果离开了杂秽语,使你速能成熟。成熟什么呢?成熟净业。过去的“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这个果报,是因为你杂秽语的关系,同时造了很多的身、语、意,“诸意业故”——“意”就是意义。

念过《梵行品》的都知道,语,语业,也是这样的含义;意,意业;身,身业。身跟身业不同的。因为没有意义的话,所以使你的身、口、意所作的业、所有的作用都成了障碍,你教化众生、度众生、跟众生共同学习的时候,都成了你的障碍。也就是人家不愿意理你,因为有这个障碍——或者是自己说杂秽语、乃至教人家说杂秽语,或者听人家说杂秽语,你都赞叹随喜。

在茶馆、酒馆、饭馆、舞厅,这类言语太多了。你对这类事情,不要产生见闻随喜,要远离。如果远离了杂秽语,这就成了“轮”,远离杂秽语业轮有十轮的,这是十轮的最后一轮。由辗坏了杂秽语这个轮——辗坏了,你过去的一切杂秽语的业摧灭无余了,不受果报了。不受果报,就是“前际”。“现际”,就是“于现身中,诸人天等皆共亲近”。

如果人天都亲近你,对你这个人、对你的语言没有猜测,没有顾忧,诚恳信乐,你自己的身心也安乐;所有的言词,“皆成义利”——不是无义利语,所有的言词,使众生一切有情能得到利益。

如果你将要命终的时候,你的身心都不受忧悲苦恼的缠缚,也不为苦难折磨逼切。苦是迫逼性的,要迫逼你身心不得安乐,身心得了安乐,这种迫逼性就没有了。每个人都希望在死的时候,自己六亲眷属、最爱的妻子都围绕在你的身前。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很多人死的时候,妻子没有在眼前。或者死于车祸,或者死于外地。能得到寿终正寝——在死的时候,最亲爱的人都能够围绕,这是很幸福的,走得也很愉快。虽然是最后的别离,还是很好的别离,你也没有见着可怖的剡魔王使——黑无常、白无常,他们是勾魂使者,就是勾你的——你也没有见到。

当命终的时候见到这个,会产生恐怖。不过你所见到的都是可意的、都是调顺的善法,所见到的都是具戒富德、有真实福田的善知识,使你的身心很欢喜、很快乐、很欣悦。同时,对这个善知识,深生敬信,这样你走的时候,会走得很好。

如果你没有修行,仅仅一个“离杂秽语”,因为成就这一业的关系,你还能生到人中来,就不是前面那个十恶业轮里头所说的——一生到人中来,诸根欠缺,肢体不具足。这个是生到人中来,诸根圆满,肢体具足;“随所生处,言必饶益”——随你所生,到了任何地方,你的发言都能饶益于人家,每个人都生欢喜;你的相貌,“端正聪明”,“安隐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转五浊为五清

蕅益大师曾经有个感慨,就是这五浊正好要把它转换成五...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

饮食要适时、适量、适度

佛教有「日中一食」,伊斯兰教也有「斋戒月」;两者都...

修行必须要清净你的心

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苦难吗?没有不高兴的事吗?你...

实话实说比吹嘘更容易得到工作机会

有人认为我们处在公关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时间很短...

什么是绮语?绮语果报是什么?

问: 什么是绮语?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子的?绮语果报...

会说话的两头瞒,不会说话的两头传

信者,在佛家讲就是不妄语--不说虚妄语、说话真实有...

清福难享,感到不安就是业障发现

咱们现在是末法时期,感这十善业道的众生要生,他都生...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如何在安逸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问: 如何在安逸的环境下生起出离心? 梦参老和尚答:...

你东想西想,定不下心来,最后毫无所得

【又善男子。若诸菩萨摩诃萨等。不著内想。不著外想。...

虚云老和尚是大菩萨示现

有些人认为虚云老和尚的脾气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认识...

我们要发回向的愿,这种回向效果无穷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

【佛教词典】不共种子

【不共种子】 为‘共种子’之对称,又作不共相种子。指...

【佛教词典】漏尽比丘

指烦恼断尽之阿罗汉。又称漏尽阿罗汉。乃阿罗汉之异称...

不能分心太多

一个皈依佛门不久的小沙弥,近日有些心神不宁,他不仅...

如何预防「坐」出来的六种病

一、颈椎病 原因: 颈椎病的根源是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

四十八大愿——(第43愿)闻名生处尊贵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

如何将念佛法门渗透到睡眠里

卧时念佛莫开声,鼻息之中好系名。 一枕清风秋万里,半...

正释四念处

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

圣严法师《少烦少恼道心强》

一般人的烦恼,都是从男女的爱情,父母、兄弟、姐妹的...

观心无常,调伏我见的颠倒

以下的观心无常跟观法无我,偏重在调伏我见的颠倒。就...

极乐世界有没有小酒和花生米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随缘转述西方...

证严法师:生死之间

比如在慈济医院中,最近有两件个案,一件是父与女,另...

如何清净如法受持八关斋戒

我们的同修,已经受了很多次八关斋戒了。如果你信愿持...

六念法

【记】 六念,且制清晨,实通朝夕。利根之人,口口着着...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萨再来

问: 请问法师,接触佛法以来经常听到这个人是法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