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放下烦恼

正如法师  2012/08/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如何放下烦恼?

正如法师答:人生在世,烦恼总是难免的,有的烦恼容易放下,有的烦恼一时放不下,有的烦恼则不容易放下,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要思考办法去“接受、处理、放下”它,但不要着急,也勿丧气,更莫烦垴,否则,恼上加恼,苦上加苦,“气出病来谁高兴?”当然,要作到这样,需要有相当高的精神修养。大凡都是,“劝解他人容易,事到自身无办法。”

有恋爱经验的人告知,男女热恋之时,彼此思想都容易沟通。为什么?因为:

1、彼此都尽量掩饰自己的弱点;

2、彼此都尽量表现自己的优点;

3、彼此都尽量借机称赞对方;

4、彼此都尽量迎合对方的意愿;

5、好奇心使、情人眼里出西施,以及生理上心理上的作用,等等,因此,思想便非常自然地“凑在一起”。

为什么结婚后渐渐地彼此便发生了变化,思想也无法沟通?原因可能不尽相同,甚至复杂得多。但是,大多数的夫妻可能都是改变了上述的几点,生理上心理上也不再需要了。

要想恢复这种“思想沟通管道”,非常困难,只因“阻塞”己久,“逆反”心理严重,“病入膏育”,又彼此双方想“恢复”的意愿不高不诚。当然,也不是不可能重新打通“沟通管道”,只是颇费周章。只要双方有这个诚心善愿,必然可以打通而恢复如当初,让“结婚是爱情的坟墓”这个魔咒进坟墓吧!

彼此双方的意愿是极为重要的,彼此双方的努力更是重中之重。然而,在因缘还不成熟的情景下,你自己可以先行一步,独自先行,行什么着?答案就在上方。

人与人相处得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何况长时间相处,实在不容易。处理好“人与人相处”,这是一门大学问,需要彼此双方去钻研。有的“人与人相处好”,也没什么学问可谈,全凭一个字,那就是“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当别人冤枉我们,要解释吗

问: 当别人冤枉我们,或者对我们不了解,我们要解释...

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

在家居士对「四种清净明诲」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

问: 在师父讲到的《四种清净明诲》中,淫、杀、盗、妄...

游本昌:无烦无恼无忧愁

25年前的一部《济公》,让所有人都牢牢地记住了游本昌...

【推荐】净业行人今世修行的唯一目标

我们信解、领纳这个理念,自然就能建立一个矢志不移的...

单持佛号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语吗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

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常人往往视逆境为外来因缘,总不知究竟的缘由为何?往...

生死无常,你在烦恼什么呢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任凭风浪骤起,闲看花开花落

世事繁杂,良莠不齐,许多事情惹人不得清净。或许生气...

「无我」的定义及其意义

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也...

为病人助念,会承担病人的业力吗

问: 有人说,为病人助念,病人的业力就会转移到助念...

正思惟与邪思惟

【原文】 禅那者,此云思惟修,故称禅思比丘,是贵思也...

【佛教词典】彼因果修差别体

【彼因果修差别体】 p0800   摄论一卷一页云:菩萨十...

【佛教词典】十卷章

乃指日本真言宗重要之七部宗典,合计共为十卷。又作十...

念佛最重要的是临终那一念

在和大家讲正题以前,先讲怎么念佛。 有些人不知道念...

有利于他人的就是好工作

佛法讲「正命」,所谓正命是指正当的工作、正当的职业...

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例如,做太太的很喜欢先...

冤亲债主鬼神障如何破

这个业力的资持,我讲一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生命...

为什么要断离偷盗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

念一天地藏菩萨的圣号,功德有多大呢

【一日称地藏,功德大名阁,胜俱胝劫中,称余智者德。...

让心如莲般柔软清净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

老比丘寻死为佛所救

佛陀时代,有一国家名为多摩罗,在都城外七里处有间精...

一辈子修持净土,究竟能不能去呢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那么佛性是什么呢?佛就...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

唯有这句佛号,是应当尽心竭力的

世间的众生,正当处在急难痛苦的时候,号叫父母,呼天...

佛法真利益多被极庸愚人得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于在家人,更为要紧。以在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