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净界法师  2019/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个,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个,切忌搬动哭泣以防误事。

那么我们遇到临命终人,第一个就是开导安慰。一般的临命终的人,除非是大修行人,他经常保持正念,所以他临终也就保持正念,他根本就没有障碍,开不开导对他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正常的凡夫,特别是居士,到临命终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心有千千结,特别是那一种突然死亡的。

就是你这个人已经生病生很久了,有心理准备了;那么你如果遇到这种突然间意外死亡的人,他根本没有死亡的准备,他平常没有念死无常,那么这个时候他心中的障碍就很大了,他内心的那个心不甘、情不愿的,那个执着啊,就会障碍他的善念。

这种人即使他一生当中积集多大的善业,那个善业都不能起现行,因为那个执着太重。所以第一件事情先破障、开导。

那么当然开导有两个主题,开导一个临命终的人有两点:第一个,有所破坏,先破恶;然后有所建设。一开始先告诉他,就是所谓的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毁灭,就是你应该要面临一个来生,就像一个人脱掉一件旧的衣服,换上新的衣服,让他不要对死亡产生恐惧。

而且一定要让他放下娑婆世界一切的人事的因缘,这些都是如梦如幻,你根本带不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一定要开导他能够让他对现前的因缘都放下。第二个,放下以后,那你说我应该云何应住?我应该心放在什么处所?这个时候我们再介绍净土的功德,让他产生归依。

当然那么如果说这个人是非佛教徒,譬如说你遇到基督教徒,那你叫他往生净土,他就有困难,那你也可以劝他忆念耶稣基督的圣号,往生天界也可以。

也就是说,起码你让他生起善念。比如说他根本没有宗教信仰,甚至于对宗教是排斥的,那你短时间,临命终的时候,要让他学习就很困难的。那你就问他的家人说,诶,你看这个人他一生当中,有没有做过特别的善业?先把他亲属调查一下。

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处所做过一个很重大的善业。那么你临终就开导说:你记得吗?你在什么时候去孤儿院做了什么什么善事?你这个时候要不断地让他忆念他这个善事,因为他的心去忆念善事的时候,他就会生起善念。

那么当然如果这个人是修净土的,那最好,那你就直接开导净土法门。就是让他生起善念,那最好是能够生起净念——忆念佛陀的念头。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刚开始去的时候,先破除他心中的挂碍,那么把他心中执着的地方,把它放下,然后让他提起一种对弥陀的归依。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那么当他心中放下以后,这个时候就把佛号提起来。这个开示也不要太久,因为开示只是一个前方便,这个障碍扫除以后,就让他把佛号提起来。

那么念佛的时候有几点要注意的。这个法器的选择,印光大师说要用引罄,不要用木鱼。因为这个木鱼的声音浑浊,很容易让他昏睡过去,要敲这个引罄。那速度不要太快,因为不是你要念而是他要念,因为这个临命终的人他的心力比较微弱。

第三点,你不要念六字的,要念四字的。念六字的,他根本没办法忆念。要念四字的佛号。第四点,一个人断气以后,从断气开始算起,断气以后念八个小时。

如果说你这个念一念、念一念……,你觉得他这个人相貌越念越安祥,那表示他的心念已经被你带动起来,他的心念已经随顺佛号而转;你要是看他念了半天,相貌都没有变,样子就是很可怕的样子,那就是他心中的结没有解开。你念你的,他打他的妄想。

这个时候煞板,就开示。因为他根本没有办法随顺你的佛号而转。你念你的佛号,他打他的妄想,那表示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他心中有挂碍。这个时候煞板,就重新开示。最好是这个人是你的朋友,你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你知道他心中的障碍在哪里,最好,要不然你就要去Try(尝试)。

总之你一定要让他心中的结解开来。这个时候他心胸打开,他就会随顺佛号来转,那么佛的功德就能够加持进去。你把这个门关起来,太阳照不进去啊!佛陀的心是平等地去关照一切念佛众生,问题是你得把门打开来,你自己要把自己的障碍破除掉。

所以到底我们应该是开导或者念佛啊,你就是看因缘办事。如果他已经念得很好,就不要开示了,这个人善根强,你讲几句话他就够了。所以我说实在话,你平常经常听闻佛法的人占了便宜,因为你善根强,别人讲几句话,你就容易生起正念。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开导、安慰跟换班念佛,这两个要兼带地来调配。那么这两个,一个是偏重在一种观照,一个是调伏,观照跟调伏。

第三个是破障,切忌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这个很重要。你在往生者断气后八个小时,不要去搬动他,不要换衣服,不要急着去洗身换衣,这些都不是重点。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哭泣的问题。平常跟这个亡者太过亲密的人要离开。

就是这个老人家看到这个小孩子就特别欢喜,这个小孩子不能在他的旁边。平常跟这个亡者特别有恶因缘的冤家,也要离开。他一看到你就生气的,这个人也要离开,是这样子没有错的。就是太好、太坏的人都要离开,因为他的心经不起刺激了。

那么就是说,这个时候要让他保持正念——念佛、念法、念僧。如果不能念佛、念法、念僧,起码忆念善业,让他安祥地来渡过最后这一条路,让他安祥地面临来生,这个就是我们要做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诵经有什么好处

我们每个人有眼睛、耳朵、舌头、鼻子、身体、意想等感...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

大安法师《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

【推荐】念佛还要持戒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 (一)以为受持...

临终时靠音声特别稳当

净土宗它强调临终的正念,整个成败就在临终的时候,所...

清初高僧截流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先讲一点玄妙的,难以置...

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径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

【推荐】印光大师画传

印光大师画传 (1)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 祖师出生 一八...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彭鑫博士:纵欲淫乱直接影响相貌智力和福报

现在社会,亚健康人群比例越来越大,2007年2月市科委...

如何让生命中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写在前面的话: 昨天一个佛友对我说她的困惑,因为收...

礼拜自己心灵的庄严

在五台山曾经认识一位日本来的大学生游客,他告诉我他...

我们为什么应该素食

我们为什么应该素食?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回答这个问...

【佛教词典】绝海中津

(1336~1405)日本临济宗僧。别号蕉坚道人。敕谥“佛...

【佛教词典】道理胜义谛

【道理胜义谛】 四种胜义谛之一,又名自果差别谛,此即...

四世同堂皆由多生培植而来

详夫春回大地,百卉各遂其生成。风起长空,万籁咸为之...

三种持戒之人

智者大师将持戒清净的相貌分为三种: 第一种上品持戒...

阿弥陀佛为何被尊称为「佛中之王」

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是哪几种呢?蕅益大师概...

持戒的功德

佛陀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国中的须达长者有七个儿...

品古人六戒,修宠辱不惊

1、大乐易失察 跟大喜易失言有近似之处,有个成语叫得...

施食法问答集

1、已经有一般常用的施食法了,为何又制订准提施食法...

山民窃取王库喻

过去,有一位居住在山里的人,偷了王家库府中的贵重衣...

凡夫菩萨怎样修六度呢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

彭际清居士:观无量寿佛经约论

释此经时。略开四分。一题名。二叙分。三正宗分。四流...

人真的需要动物性蛋白吗

说起蛋白质,第一个在你脑中浮现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

星云大师《禅修的开示》

禅净中道是人间的佛教 佛学很多的内容浩瀚无涯,宗派...

出家人对穷苦信众不能生骄慢心

建立了寺院,一定会有想学佛的人来近,接待这些人要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