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态不同,结果也不同

2012/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遇到不顺利时,你通常怎么想?或者说,你觉得哪一种思考,会对工作比较有帮助?同一件事情,你用不同的心态去面对,感受就会截然不同,最终结果也就会天差地远。

周五晚上8点,和朋友本来约好聚会,自己还在办公室里加班,赶着下周一标案的提案报告。

A.“可恶!这么大的案子,只有这么少的时间准备,期待我们做出什么啊!”“别人不做,老板只会压榨我们……”

B.“这么短的时间就必须提案,竞争对手一定不多,这案子我们拿定了!”“我们超厉害,一定可以准时交差”

主动积极思考: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主动积极,正面思考

遇到不顺利时,你通常怎么想?或者说,你觉得哪一种思考,会对工作比较有帮助?同一件事情,你用不同的心态去面对,感受就会截然不同,最终结果也就会天差地远。

第一种心态是以受害者自居,认为自己的苦境都是被别人或环境所害,既怨天又尤人;第二种则是用正面态度去看待问题,相信自己有改变环境的能力,即使事情不如意,依然能够找出更好的做法,让事情朝顺利的方向改变。后者这种思维,正是成功学大师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所提出成功者的第一个习惯:主动积极。

摆脱受害者心态,拿回解决问题的自主权

柯维解释,很多人习惯将造成自己个性和行为的原因,推给外在因素,例如大环境景气不佳,所以业绩才会不振;另一半不够贴心,所以夫妻才会失和。这是一种逃避心理,用受害者的心态来安慰自己。

然而这是唯一的选择吗?柯维强调,这些并不是环境的产物,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面对不顺利,可以选择被动地被环境左右,但也可以选择积极主动,透过改变目前现状,进而改变他人与环境,创造不一样的局面。

人应该积极主动,最主要的理由,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没办法随心所欲的改变他人与环境,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积极思考,找出实际可行的途径,主动争取与创造机会,就有可能打开不一样的局面,带来实际的改善。

专注能做出改变的项目,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主动积极、改变自己”的重要,柯维提出了“关注圈/影响圈”的概念。关注圈是指自己关心的事物所构成的范围;影响圈则是关注圈中自己能控制的部分。一般人关心的事物范围很广,其中有些是自己无法控制的,例如天气好坏、父母家世等,但是像业绩多寡、人脉经营、学历证照等,则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柯维表示,很多人会执着于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物(关注圈内,影响圈外),例如主管个性不好、房价物价飙高,这样做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因为再怎么心烦气躁,事情也不会有所改善,顺着自己的心意发展。 如果以主动积极的态度,专注在自己能做出改变的项目(影响圈内),透过努力,就能对周遭造成影响,让事情朝想要的方向改善,扩大自己的影响圈。例如客户难搞,你无法影响他的个性,但是在你的影响圈内,你可以决定提案的方式,只要多花心思,找出对方听得进去的说法和他沟通,慢慢地,客户的想法和行为就会改变,变得更信任你,你的影响范围也就扩及到客户。

即便没有期待的回报,仍坚持对自己负责 或许有些人会说,“我也这样试过啊!但正面乐观根本没用!”的确,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努力改善了,却完全没有效果。柯维解释,多数人往往会期待,别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应该有所回报,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就算态度主动积极,事情也无法百分百一定照我们所想的演变。

“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可是必须承担随之而来的后果,”柯维表示,人的一生中,所有已经发生的过去,都必须列入个人无法控制的关注范围,重新从自己可以控制的影响圈中努力。

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要以“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持续做出响应。藉由反复思考“为什么结果会不如预期?”一面检讨行动的结果,一面修正自己的行动。

只要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在错误中反复练习,一定能够找出正确的做法,慢慢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火后的奇迹

1933年,正当经济危机在美国蔓延的时候,哈理逊纺织公...

【推荐】深圳最大海鲜酒楼改卖素餐 看老板改变的心路历程

刚到新梅园圆通素食城(深圳店)时,感觉很是惊讶。一...

感恩带来富裕的人生

朱子治家格言上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

要赢得信任,诚实是关键

曹彬是北宋的开国功臣,他曾为周世宗的亲吏,负责掌管...

【推荐】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忙碌并没有错,因为忙碌而迷失了自己,那就有点不对头...

只要有力气、有想法,幸福一定会来临

他叫库玛,出生于加尔各答北部一个贫困山村。 因为贫...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位学人听说世上有一种移山大法,于是他就决定要学这...

星云大师:将来要做什么

青少年的时候,同参道友三五成群经常讨论著:「将来要...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一、业的习气,二、外...

一切皆不是「我」的

在提到四大皆空这个名词的时候,许多人往往会说:出家...

人生成功的原则--不忘初心

我们为人处世,永远保持刚刚出来的那个心情。譬如现在...

演培法师《学习地藏菩萨的孝亲精神》

诸位居士!每个夏历月之初一,本堂举行金刚法会,都对...

【佛教词典】七种难识了别

【七种难识了别】 p0062   杂集论三卷四页云:七种难...

【佛教词典】毒器

(譬喻)观身为毒器。止观七曰:财同粪土,身比毒器,...

欢喜菩萨真人真事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很难遇到一个真正欢喜快乐...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

「家」也是旅店

有紧张大师之称的名导演希区柯克,有次在苏格兰山区迷...

【推荐】念佛人能不能开悟

那么我们再谈谈念佛,念佛人能不能开悟,楞严经第二十...

难行能行的虚云老和尚

虚老是湖南省湘乡人氏,俗姓箫,父玉堂公,曾任福建省...

布袋和尚诗偈中为人处世的哲理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

【推荐】佛教对饮酒吸毒的态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毒品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

何等偈能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一偈,在佛经...

百八首诗胜楚歌,闻者厌离娑婆

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1686~1734年),活动于清朝的...

耆域的感叹

西晋末年曾有一位名叫耆域的天竺(印度)高僧来到中国...

贪图供养堕饿鬼

佛陀时代,有一位非常富裕的若达多长者,所拥有的财物...

智谕法师:念佛贵在调心

念佛贵在调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大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