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身处逆境时的「三个不怕」

2013/12/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身处逆境时的「三个不怕」

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我常常用“三个不怕”帮助自己看破放下,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这三个不怕就是:一、不怕讨饭;二、不怕身败名裂;三、不怕死。

怎么不怕讨饭呢?作为佛弟子,我深深知道,今生的一切福报,都是过去世修福的结果,决不是今生一时的聪明伶俐求来的。当然我要积极的工作和修行,可是一旦有一天我沦为乞丐流落街头,我决不怨天尤人,而是要发大惭愧心。因为我在过去世,一定曾是一个吝啬缺少慈悲的人,不愿意布施救济别人,所以落得这样的果报。既知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当然甘心忍受,都无怨言。我要以一个乞丐的身份,开始修布施修福。我要把自己讨来的饭,最先分给最饥饿的同伴或者小乞丐吃;我也会将一些食物分给无家可归的流浪狗;我要把吃剩的残食碎屑撒给路边的蚂蚁,让他们享受丰收的喜悦。异乡村民的篱笆坏了,我会顺手悄悄地攀好。我会将路上的坑悄悄地填平,以免夜行的人摔倒。我会在流浪途中一步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凭借弥陀愿力离开这个世态炎凉的世界。

怎么不怕身败名裂呢?身,是四大假合的东西,本来无常。充其量不过是匆匆一生的房子或者驿站。为身所累,轮回生死,何其冤枉。名,更是如梦如幻,因执着才有。世人常说“虚名”,名之本质的确在一个“虚”字。如果把这个“虚名”当成“实有”,本来清净的心,也就因为对名的执着而烦恼了。过去多少帝王将相,其身何在?如今只留得荒冢一封“年年陌上生秋草”。纵使尚有名在,也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而已。不怕身败名裂,不是不顾名节,不是可以做赖皮恶棍。而是对世间虚名不去贪着,不当成目标去追求。于一切时,做一切事,但行善事、莫问前程。得名望,也可欣然而受;无名望,正好洒脱自在,培植阴德。凡事做到尽心尽力,纵使被冤屈误会而身败名裂,反正上不负苍天,下不负众生,内不负良心,何必一定要伸明?正好做消除宿业想,不也自在?正好借境练心,借蒙冤消除人我分别见,不也大有裨益、增上道业?

不怕死,不是做世间莽撞汉、亡命徒,而是基于对佛菩萨圆满愿力的深刻信解。吾人无始以来,昏昏寐寐,轮回六道,不知出离,甚深生死大海,实可怖畏。然今日欣得人身,又闻佛法、遇善知识,发菩提心,了知世间种种,无非他乡风月;极乐国土,方为真实故乡。所谓死日,即是解脱之时,得脱娑婆浊境,得入极乐弥陀法会,欢喜尚且不及,怕的是哪门道理?一得往生,则轮回永断而佛果可期。一成佛道,则无量众生皆可救度,平生所遇,莫过于斯,欢喜尚且不及!

我常被保险公司的朋友,苦口婆心劝买各种保险,且罗列种种回报和利益。但因没有一人劝成,竟在保险界被当成一件怪事。其实,我的道理非常简单:我已买了最可靠的意外保险,那就是一心称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菩萨寻声救苦、有求必应,什么保险能比?我已买长寿保险,也已买养老保险,那就是求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其土众生,寿命无量,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岂是世间保险可为?

不怕讨饭、不怕身败名裂、不怕死,不上保险,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这就是我,一个佛弟子的人生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谦卑低头的人生态度

夜诵《妙法莲华经》。读到《常不轻菩萨品》,常不轻菩...

修行会遇到的八种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炽盛。 在此种情况下,...

为什么净土法门要不断地讲世间的苦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

星云大师《人生二十最》

人生有二十最是我从生命中体验出来的,好的要保留,坏...

财物化为灰烬,商人竟能悠然睡觉

有位商人的家里失了火,不仅房子严重损坏,连财物都几...

慎选人生方向

世间有许多微妙的事,譬如心境,有时一点点起心动念,...

圣严法师《人生的意义》

《心经》几乎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即使不识字的老菩萨们...

逆境烦恼,最怕你下定决心

一切法的逆境,最怕你下定决心,当你下定决心,这个时...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四十二章经

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他去养老院之前,留下了这一封信

我要去养老院了!非不得已,我是不会去养老院的。但是...

放生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放生是佛教慈悲的体现,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体现的...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人到年老时...

真信不具,法难入心

有法师带居士朝山,顺便来与闲谈。法师也是同道,日常...

【佛教词典】引因

“生因”之对称。生近果与正果之因,称为生因;引远果...

【佛教词典】相续心

(术语)安乐集所立三心之一。不间杂余念,但忆念弥陀...

贪瞋痴是一切恶果的罪魁祸首

佛教认为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贪瞋痴是人...

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

如果我们不能深知五浊恶世很难出离,就会在心里打妄想...

佛誓断众生贪欲之因缘

世间狂逸之甚,莫过于贪欲,因此应当勤断贪欲烦恼。 《...

修行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

胎生是什么因缘而投胎

看四生成就。先看详示胎生。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

如何诵《地藏经》

诵经他有一个规矩的,按照这个诵经的规定呢,上来一般...

主人公在哪里

一日,祖钦禅师问原妙禅师:日间清醒时,还作得主么?...

罗状元醒世诗

一 富贵从来未许求 几人骑鹤上扬州 与其十事九如梦 不...

原来不打妄想是非常快乐的

未到地定跟初禅相貌的差别,这以下讲的很清楚:谓由心...

去除心中的黑暗

阿那律尊者在过去生中为长者子,正值燃灯佛住世,听闻...

释迦牟尼传

一、出家前的生活 1.太子降生 我听到过这样的故事:二...

念佛时该如何观想

1940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