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活的最高层次

2013/1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生活的最高层次

人类的生活随着精神层面的提升,而有不同的层次。

第一阶层的生活,是物质的生活:物质是人类维持生命所需,也就是居家日用、衣食住行的满足。为了追求温饱的物质生活,所以必须要有工作、必须要有劳动,所谓「仓廪足,而后知永乐」,所以物质的生活,是人类赖以生活的基本修件。

第二阶层的生活,是精神的生活:人类在衣食住行生活满足后,就要求精神层次上的所得,所以人就必须要读书求知、增加智能、需要爱情、需要误乐、需要运动,让精神生活得愉快泰然。

第三阶层的生活,是艺术的生活:有了精神的生活外,还需要有艺术的生活,例如文学、音乐、绘画,人们需要这些来涵养自我的心灵,来增加品味与气氛,以不落于低俗。

第四阶层的生活,是宗教的生活。人类有了物质、精神、艺术的生活后,必定要提升自己超俗的境界。所谓宗教的生活,就是有信仰,要超越,要自在,要解脱,要有希望,要有未来,要让心灵升华,让生活的领域能够超越对待,超越时空,超越人我的生活。

人类不同于动植物。植物只要有水份,肥料,阳光、空气就能成长;动物只要能添饱肚皮,就能满足,但是人类有思想,有追求的目标,对生命的内涵,以及生命的未来,有无比的期许与无限的追求;人类所求的是又多又好、又美又精的享受,所以人类会不断地改进生活的品质,增加生活的需要;人类最高的生活需要是探讨生命的真谛,追求生命的完美,最后,人类除了满足个人的所需之外,他还要讲究大众的福祉,全人类、全世界的幸福都寄予宗教来完成大我的世界。

人类不断的升华生活品质,就是为了达到心灵的解脱,求取自己本来的面目,真正做到自己的主人,甚至于把自己融入于天地间,与宇宙同在,与万物共存,那就是所谓宗教的生活了。

所以,释迦牟尼佛,求解脱、求证悟,而历代的宗教人士,也都希望不受愚昧、无明的束缚,不做贪心欲望的奴隶,不在生死中沈沦,不在苦海中沉浮,不在五趣六道中轮回。

人生如《法华经》所说,「盲龟浮木」、「人生难得」,所以在宗教里,所能得到的安然、自在、超越、涅槃,那才是生活的最高层次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世间」就是个无相的大禅堂

开士行吟秋后菊,名花回顾梦中人。是谁人淡能如菊?一...

年轻人压力大,有时烦恼,该如何化解

问: 师父您好,请问年轻人压力大,有时烦恼,如何化...

用温柔优雅的态度来生活

有位花匠,他家院子里的一棵葡萄树今年结了不少葡萄,...

最短的路,未必就最快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正在赶着去上班,这天他的公司有一...

一斤米的价值

一青年向一禅师求教。 大师,有人赞我是天才,将来必...

勿追想过法,勿欣愿未来

当下能令心清凉、解脱是妙法,此妙法向自己求就有了,...

解决人生当中最终极的问题

【或问终身。菩萨曰:汝问终身耶?我这里没有断终身的...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

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

我们在修学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们第一个工作就是要发...

往生之要关,念佛之妙诀,就在此字

示施圣藏居士 我佛教化众生。虽法门无量。要而言之。先...

必须让佛号有个家

那么我们上两堂课讲到什么是佛陀,那么现在这一科讲到...

【佛教词典】三性对望中道

【三性对望中道】 三性对望中道,亦是建立在遍、依、圆...

【佛教词典】香楼

(堂塔)佛火葬时,置宝棺之楼。后分涅槃经下曰:尔时...

石头和尚的十味妙药

云南昆明华亭寺内,存有一奇特药方,它是唐朝无际石头...

如何对治烦恼习气的现前

我们在修行中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往往会引发嗔恨...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

骨肉原是一体,何苦把至亲变怨敌呢

私下刚决定堕胎---远方长老就来电话有个孩子向他求救!...

把握每一次的机会

有个老和尚带了小沙弥去山里拾柴火,突然间小沙弥看见...

【推荐】印光大师论逆境

所谓逆境,就是指使身心感到不顺利的环境。逆境,可以...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

【此中缘相差别者,谓即意中我执缘相。】这个缘相差别...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

学菩萨精神,走菩萨路

既然要学菩萨精神,走菩萨的道路,就必须时时立下善的...

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企业

做企业家最需要知道两个词:一个是感恩,一个是结缘。...

太虚大师的志行和悲愿

太虚大师精通三藏,学贯古今,智慧圆融,悲心广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