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慈航法师  2015/0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是“无分别”的。凡夫与圣人的分界,就在“有分别”与“无分别”。有分别妄念的是凡夫,无分别的智慧是圣人。佛教和科学的不同,也是在“有分别”与“无分别”。科学家以为无分别,就不能制造飞机大炮原子弹等。佛教认为这些都是生死的根本。生死是苦报,而苦报的“因”是造恶业。有了造恶业的“因”,便得要受苦报的“果”。譬如我打伤了人,员警将我捕去。打伤人是造恶业的“因”,而被捕是要受苦报的“果”。然而为什么要造恶业呢?就是因为有迷惑;为什么会迷惑呢?就是因为有分别;

为什么起分别呢?就是因为有心识妄念。其意义如左:

心识——有分别——起惑——造业(因)——上受报(果)

明白了这个“因果”,就知道“分别”是生死的根本。至于无分别的智,就好像一面大圆镜一样。人来了,镜中即现人像;马来了,镜中即现马像。“无分别”即是“觉”。“觉”,即能不起惑,不造业,不受报,得大自在,所谓“心空及第归”。到了无有苦乐、冤亲、美丑等心念时,这就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

凡夫与凡夫,没有那个能高出一头,都是差不多。例如你我都是凡夫,你吃饭,我也吃饭;你睡觉,我也睡觉。又如你有贪心,我也有贪心;你有瞋心,我也有瞋心;你有爱心,我也有爱心;你有染污,我也有染污;你是有漏,我也是有漏。全世界的凡夫都是如此。所以平平凡凡,庸庸碌碌,便都叫做凡夫。如果其中有一人,能由贪到不贪,由瞋到不瞋,由爱到不爱,由染污到清净,由有漏到无漏等;那就是高出一头的非凡夫的圣人了。

学佛就是要转识成智,转生死成涅槃,转染污为清净,转有漏为无漏。

在唐三藏玄奘以前,都说有九识或十识。玄奘法师学成归国后,就决定只有八识。“识”者辨认意;如眼识能辨认色尘,耳识能辨认声尘,鼻识们辨认香尘,舌识能辨认味尘,身识能辨认触尘,意识能辨认法尘等。

识之所以能生起者,据常识言之,则必有其“根”,若无“根”则无“识”。“根”是生长义。例如有花的根,始可生花;有草的根,始可生草;有树的根,始可生树;有善法的根,始可生善法;有恶法的根,始可生恶法。反之,花若无根,即不能生长花;草若无根,即不能生长草;树若无根,即不能生长树;善法若无根,即不能生长善法;恶法若无根,亦即不能生长恶法。

眼等有根,才能生识。眼球中心的瞳,是胜义根;眼眶是根依处。

“依”是依托,“处”是处所。讲到“依”,必有“能依”和“所依”。能依者为眼瞳,所依者为眼眶。“义”是意义,是作用。“胜义根”者,即能生识之殊胜作用的根。生理学上的名词,叫做“视神经”。

“根依处”,有三名:(1)浮尘根,(2)浮根尘,(3)扶尘根。“尘”是微尘。六根各有色香味触四尘的和合,才能成“根”,不过这“根”容易腐烂,故名“浮尘根”。为什么无“声尘”呢?因为只须四尘和合即可成根依处。例如眼眶,只须有色香味触四尘和合,即成眼的根依处,并不须要声尘。“扶”是扶助。例如无眼眶,则眼瞳无所依,故名“扶尘根”。“胜义根”又名“净色根”,即是非常清净,佛经上喻之如清净的醍醐。

前六识叫做“依根识”,前五识是依“色根”,第六识是依“心根”。依有五名,列“表”以明之:

(1)依——依根之识

(2)发——根所发识

(3)属——属根之识

(4)助——助根之识

(5)如——如根之识

“根”好“识”始好。若“根”有病,则“识”也是不能清楚,要受损失,所以根能生识,而识能助根。由眼根发眼识,耳根发耳识,鼻根发鼻识,舌根发舌识,身根发身识,只可叫做根所发识,不可称为发根之识。

第六意识,有五俱意识,与独头意识之分。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时起分别,叫做“五俱意识”。前五识是直觉的,而第六识是起分别的。由第六意识同时与眼识起分别的,叫做“眼俱意识”。同时与耳识起分别的,叫做“耳俱意识”。与鼻识起分别的,叫做“鼻俱意识”。与舌识起分别的,叫做“舌俱意识”,与身识起分别的,叫做“身俱意识”。但有时为四俱意识,例如与眼耳鼻舌四识起分别时,就叫“四俱意识”。有时为“三俱意识”,有时为“二俱意识”,有时为“一俱意识”,总名之为五俱意识。

第六识除了帮助别的识分别以外,还有本身自己的分别,叫做“独头意识”。例如夜梦是“梦中意识”;定中见佛相等是“定中意识”;疯癞是“狂乱意识”;还有一种终日胡思乱想的是“散位意识”。“表”示如左:

意识 :

五俱意识

独头意识

眼俱意识

耳俱意识

鼻俱意识

舌俱意识

身俱意识

梦中意识

定中意识

狂乱意识

散位意识

第七识梵名“末那”,译作意”,是“思量”的意义。“思”是思虑,“量”是度量。前六识也有思量,为什么不叫前六识为思量呢?

前五识虽可称思量,但是直觉的。第六识虽有审察,但无恒常。第七识既有审察,又有恒常;第八识仅有恒常,而无审察。故前五识非恒非审,第六识审而非恒,第七识亦恒亦审,第八识恒而不审。

第七识含有痴、见、慢、爱。因为欢喜第八识,所以无瞋;又因为相信第八识,所以无疑。痴者,无明也。无明分两种,

独行不共无明,是和十个小随烦恼各别独行,是指第六识。因为十个小随烦恼粗暴,所以前五识没有。独行不共无明,亦有间断。恒行不共无明,为第七识所独有。是无间断的。

第七识恒行不共无明,执着第八识为我。例如布施时贪名,有我,就不能忘布施的相。

第八识有三名:(1)阿赖耶识(2)毗播迦识(3)阿陀那识。列表以明之:

第八识

阿赖耶识——藏 ——自相

毗播迦识——异熟——果相

阿陀那识——执持——因相

“藏”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读平声,是包藏、含藏,为动词;读去声,是库藏,宝藏,为名词。佛只有“阿陀那”执持无漏种子,所以有相续执持位。而三乘尚有果报,所以除有相续执持位外,还有善恶业果位。凡夫有以上二位外,再加我爱执藏位。列表以明之:

(1)阿赖耶识

(2)毗播迦识

(3)阿陀那识

“阿赖耶”是能藏,藏了许多种子。有了能藏,就有所藏;所藏是覆藏,是遮藏,是盖藏。就是说前七识遮盖了第八识,所以印象就落在第八识里面去。譬如某人太高、太胖、太瘦之类,印象清楚,这就是第八识被前七识染污了。假如第七识与第八识脱离了关系,就无“我执”。一名三义,好像母亲对儿子说,母亲是能藏,儿子是所藏。如果对她的母亲说,则又叫做所藏了。对她的丈夫说,就叫做执藏。

“毗播迦”的意义是“异熟”,异熟有三:

①“异时而熟”——是说由因至果,时间不同而成熟。例如桃二月开花,四月结果,中间过程时间不同。今生造的业,来生受果报,也就是这个道理。②“变异而熟”——是说由因至果,色味等变异而成熟。例如桃结成果,中间色形味都有变异。作善作恶,亦复如是。③“异类而熟”——是说因有善恶,果是无记,因果类别而熟,故名异类而熟。这就是表明第八无记性之异熟果报识。受报时,乃是由于前六识所造善恶业因之关系。

凡夫的“八识”,是不能离开分别的,如果能将有分别的识,转变成无分别的智,就是“转识成智”,亦即是“转凡成圣”。

“识”为“八识”,“智”有“四智”转八识成四智,有其一定的次第;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丝毫不可混乱的。列表以明之:

云何为“妙观察智”呢?因为我们凡夫,一天到晚,从无始以来,都是执着一个有主宰的“我”,和一种有实在的“法”;现在发心,听教,明理,起行之后,用“般若”的“智慧”,而观察没有主宰的“我”,也没有实在的“法”。久而久之,“我空智”和“法空智”现前,不但能了达“缘生性空”的真理,到了果地,还能够观机说法,就是用这个“妙观察智”。

第七识执着第八识为我,凡夫是永远如此的,学佛的人,就会反省观察,由外观到内。例如手足不是一的,不是常的,不是普遍的,不是主宰的,这是外观。又如凡夫总是看见别人错,没有看见自己错,这就是只有“分别”,而无“反省”,也可说是无“内观”。若反观第八识后,方知第八识本不是一、常、遍、主宰的。这反观,就是“妙观察智”。

“妙观察智”的度生大用,就是能观察诸法性相,随机说法。所谓“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是也。

云何为“平等性智”呢?法界的‘真如性”,本来是没有彼此和圣凡之分的,由第七识戴了“恒行不共无明”的眼镜,去看第八识见分,本来不是一,它以为是一;本来不是常,它以为是常;本来不是遍,它以为是遍;本来没有主宰,它以为有主宰;它硬要坚执着第八识的“见分”,为我,为主人翁,所以在没有彼此中,就有了彼此;在没有人我的界限,也就有了人我界限;圣凡的差别,就由此而分,在平等法界中就成了不平等。现在行人用“般若”的“无分别智”,去照破这第七识的“恒行不共无明”,无明一破,法性真如从此显现,好像把一副着了色的眼镜拿下来,便恢复本来的清净,“平等性智”一现前,一切人我是非的异见才能够打消,这就是“平等性智”的功用。

“平等性智”的度生大用,就是能证平等性,运无缘慈,化有情类。所谓“发起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是也。

云何为“大圆镜智”呢?我们的如来藏心,本来是清净,因为有了“无明”的原故,从此就薰染得乌烟瘴气和黑漆桶一样,不见光明;现在第六识用“双空观智”,照破第七识的“无明”,恢复他的本有光明,和大圆镜一样,佛光普照,慧炬常明,所以名为“大圆镜智”。

“大圆镜智”的度生大用,就是能众垢既除,不生不灭之本性显现,如大圆镜。所谓“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是也。

云何为“成所作智”呢?在我们凡夫,因为有无明的原故,虽然眼识能够分别色,耳识能够分别声,……乃至意识能够分别一切法,然而都是用的“识”去作事:一到第八识转成了大圆镜智之后,那所作的一切利生之事,都是用后得无分别智,便能六根互用,上宏佛法,下度众生,这就叫做“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的度生大用,就是能变现十方国土,应现微妙色身。所谓“三类分身息苦轮”是也。

转识成智的“次第”是如何呢?是那一识先转呢?就是先用第六识常常作“我空观”和“法空观”。第七识执着第八识为我,经过第六识用功,一到了第七识不执着第八识为“我”时,第一刹那,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第二刹那,第六意识就转成“妙观察智”。可见是先转第七,后转第六,这是什么道理?因为第七是“根”,第六是“识”,所依的“根”如果不断,能依的“识”是无可奈何!所以第七识叫做“染净依”。第七和第六是“前后两刹那”,最要注意。真正转的时候,要在第七地(远行地)菩萨破遍计所执的“我”之时,亦即第七识不执着第八识为我之时。所谓“不动地前才舍藏”,“远行地后纯无漏”,“六七因中转”等偈语,均是就此而说的。

将要成佛时,金刚道后把最后一品无明破了,第八识就转成“大圆镜智”,第八识一转的时候,同在这一刹那,前五识也就转成“成所作智”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前五根是第八识的“亲相分”(根身、器界、种子),前五识的“五根”与第八识的“相分”是一体的。所以第八识转,它的相分岂有不转之理呢?五根既转,五识当然要随它而转啊!所谓“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五八果中圆”等偈语,均是就此而说的。

成佛的时候,一方面已破了我执,一方面又破了法执,方算圆满。所以转识的次第,现在我们可以知道:

(1)六识和七识,是前后两刹那转——在第七地。

(2)五识和八识,是同一刹那转——在佛果地。

转识成智的“方法”是如何呢?凡夫的个人主义,是“小我”。由小我扩大至一家一邻一里一村一乡一县一国等,是为“大我”。这些“大我”,“小我”,都是生死的根本。佛开示众生要“观理”和“修行”,变成“无我”,观理是正,修行是助。你用《圆觉经》上第三章的方法,把皮肉骨节分归于地,咦唾津液分归于水,热气分归于火,呼吸分归于风,把四大假和合的东西一分散之后,你再去找一个实在的我,那里去得呢?久而久之工夫纯熟了,“我空智”一现前,“我相”自然会不得,只要把“我执”一破,修行就有办法,好像顺风顺水再上帆篷,岂不是更快吗?如何去“修行”呢?就是用“六度”的法门。

第一,先练习“布施”,用“布施”度悭贪的“我”,而舍了财物的“我执”。

第二,次练习“持戒”,用“持戒”度毁犯的“我”,而舍了眷属的“我执”。

第三,再练习“忍辱”,用“忍辱”度瞋恚的“我”,而舍了高慢的“我执”。

第四,继练习“精进”,用“精进”度懈怠的“我”,而舍了劳苦的“我执”。

第五,进练习“禅定”,用“禅定”度散乱的“我”,而舍了心念的“我执”。

第六,终练习“般若”,用“般若”度愚痴的“我”,而最后舍了法相的“我执”。

以上六度波罗密,一层比一层难,到最后一度要破相时,则为更难。《金刚经》云:“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五度如“盲者”,是凡夫外道共修的。第六度如“导者”,凡夫外道没有的,而小乘亦只有一半,因为小乘只能破“我相”,而不能破“法相”。《金刚经》云:“忍辱波罗密,即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又云:“如来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就是这个道理。根据这六度波罗密,精进不退去修行,果能达到“勤修万行,而不着佛生”,则学佛之道,能事毕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第八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第八识,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好,我们看下...

天堂与地狱

人常说做坏事下地狱,地狱有种种苦刑;做善事则能升到...

既然理即是佛,我们与佛又有何区别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

药师法门为末法必修法门

一、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

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人生在世,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与失落的不...

处理杂务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

色法的由来

色法在唯识学的定义叫做质碍,质是具有质量、重量,碍...

功夫上去了,气脉就通了

我看打七呀,四个七都快打下来了。还有些师父,总是话...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从极乐归来的菩萨是非同小可的

极乐世界的解脱功德,我们简单提出三点: 第一、随愿闻...

良因法师:女居士应避免的8种丑态

学习佛教的教义佛法本来是为了寻求解脱,而部分人却不...

佛陀如何破斥心不在身外

我们看第二段的破斥。佛陀的破斥,是先安立一个例子,...

爱极乐胜过爱娑婆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说到:须知入净土之缘起,出娑...

【佛教词典】自家宝藏

(术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下曰:师初至江西参马祖,祖问...

【佛教词典】香丸

(物名)混合种种之香为丸者。用于密轨。...

一个让家庭财富事业统统改变的方法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

临终十念就是临终的十句佛号吗

以这种顺从本愿而产生的愿望的力量,在临终具足十念。...

念佛的现世感应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

文殊菩萨度众的智慧

清晨,佛陀率领着五百僧侣,由舍卫城缓缓的往摩竭国迈...

把吵嘴的劲头拿来学佛

修行最重要是四个字:信、解、行、证。为什么会信得不...

不必计较以往的得失,但种未来的福田

佛说:一切世间人们为善作恶所得的因果报应,就像影随...

这三门若不关牢,佛号一定念不好

我们念佛的时候,应放下一切,眼睛观佛、耳朵听佛号、...

律宗大德广化法师

在台湾的佛教中,专弘律学的比丘,除了济涛律师外,再...

一次喝醉,身体九个器官都受罪

几杯酒下肚,你可能有一些自信满满,飘飘欲仙的感觉。...

五阴缠缚乃众生

过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罗山时,有一日,佛的...

【推荐】禅学中的智慧故事

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

修行起来为何很困难不容易成就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