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正的生与死

学诚法师  2014/0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真正的生与死

鲁迅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讲过这样一个富有寓意的故事:“一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全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到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生命从诞生之初便不停地奔向死亡的终点,在哲学家那里,它成为“向死而生”的人生观;而对大部分凡俗之辈来说,谈死乃至碰见办丧事的人家,都是一件晦气的事情,于是便有了说真话者的被打。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自古以来,在有限的生命观背景下,大部分人及时攫取,及时行乐,常听说“死了拉倒”、“死了算”,所有的生命规划、生活追求,都是以死亡为截止日期,这张生命的支票在心脏停跳的那一刻便宣告了“过期作废”。

也有一少部分所谓有思想的人,不甘于死的幻灭,力图有所作为,企图超越现实,却因为智慧的不足或因缘的不具,最终碰壁、绝望。又有极少数人,能在有限的人生中找到无限的生命价值,在所有意义都会随死亡而逝的生命洪流中发现一叶永恒的扁舟,以此承载理想、救度心灵——“道德”和“信仰”,便是镌刻在这些人精神坐标上的铭言。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于是有人推论,孔子乃至所有的中国人都没有关注死亡的习惯,中国是一个过度现实的民族。然而,我们有没有真正理解圣人的原意?探讨死亡是为了彰显活着的意义,一个不了解生活、不认识生命的人,死与活又有多大的区别?用佛法的眼光看生命,人生的时空背景不再是偶然而生、戛然而止的荒凉戏剧,而是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每一天,都是发挥创造力的一天;每一生,都是尽情彰显生命潜能的自我发现过程。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和拥有外在的目标,反过来说,当外在目标丧失的时候,也并不代表我们生命本身的分崩离析。人生的价值在于觉悟,只有觉悟的人生才能彰显生命潜藏的奥秘。死亡不是生命的结局,而是无限生命中的一个小小瞬间;死亡更不是生命的答案,它是推动我们继续前行、探索生命真相的旅行驿站。真实而完整的人生便是包含了生与死的不息过程,在圣者、佛菩萨的眼中,生与死等量齐观,无限的生死只落实到当下一念间——觉与迷,才是真正的生与死。

禅者以一念不觉为死人,大乘菩萨以一念忘失菩提心为堕落,即使一般凡夫,也在用自己的一念造就着天堂和地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六道众生皆是父母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疗治也。何以故?...

人死有后世,为何不见有人回来报告

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祇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

对来生没有计划,生命就不知道怎么活

修行除了要注意眼前的因缘,更要注意未来的因缘,就是...

印光大师示戒杀之要

【原文】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

学禅的人,一定要走得干净利落

其实佛教就是把我们整个生命,都落实到最小的时间单位...

感受跟想象是生死的两个病根

到正宗分的时候,佛陀就问阿难尊者一个问题。 他说,我...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火宅喻。其实火宅喻是包括了两个部...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系缘念的念佛方法要怎么修

大家都知道我们念佛的方法里面有一个叫做系缘念,这种...

离尘无体,你的心跟谁借来的

在楞严经中,提到离尘无体的概念。佛陀对阿难说:若以...

对病者开示

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为五比丘,说四圣谛...

了幻法师:如何正确地看待欲望

问: 如何正确地看待欲望? 了幻法师答: 欲望,通常...

【佛教词典】五事有所缘无所缘等分别

【五事有所缘无所缘等分别】 p0290 瑜伽七十二卷十三页...

【佛教词典】素怀

(杂语)平素之希望。多就念佛行者之往生而言,续高僧...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

远离外道损减智慧的邪业

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

【推荐】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原因在哪里?

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

金刚护法

佛陀在世时,有些出家众因不舍物欲而造作种种恶行,引...

心就像是一座寺庙

有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

诵经念佛应注意之事宜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

农妇麻三的惨淡人生

在我的老家,有一个非常可怜的老人,她无儿无女,老伴...

念佛法门的殊胜

念佛法门是非常的殊胜,因为我们这些众生对参禅、学密...

念大悲咒化险为夷

在我家乡东北,有一个种田的农人,家里颇为富裕。某年...

禅修中的五种念头

《禅宗永嘉集》奢摩他颂第四中记载: 复次初修心人。入...

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信息,透过名号的通道能够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