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离尘无体,你的心跟谁借来的

净界法师  2024/1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离尘无体,你的心跟谁借来的

在楞严经中,提到“离尘无体”的概念。佛陀对阿难说:‘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

‘假设能够分别我声音的,这就是你的心。’这当然是“攀缘心”,我们内心跟音声接触才产生一个感受、一个妄想,我们感觉它是如此的实在,认为这就是我的本来面目,就跟着它走。

佛陀说:“好!没关系,那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它真的是你的本来面目,是你的主人翁,这个地方有个条件: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它既然是你的主人翁,它就应该永远的陪伴着你才对,它就应该当音声消失的时候,它必须继续留下来。

我们现在一直在找主人翁,菩萨云何应住?如果我们认为说,妄想跟感受是如此的真实,那它就应该永远陪伴在你身边才对啊。音声来的时候,把它带过来;音声走的时候,它应该留下来才对,但事实上是不然嘛。

你看我们今天:有时候很欢喜,因为别人赞叹我们。那我们这种欢喜的心,是别人音声的刺激,我们产生欢喜。你说这个心应不应该安住?当然不能安住嘛!因为这赞叹的音声消失了。

别人一毁谤我们,我们欢喜的心,马上失掉,痛苦的感受马上生起。所以你看,我们老是跟着别人的舌头转,别人的舌头一转,我们的心就跟着转,那怎么是你真实的心性呢?

真实的心性它的条件:必须永远对你不离不舍,永远陪伴着你才对。要恒常存在,你痛苦的时候它也在,你快乐的时候它也在,这才叫真实嘛。但事实上,我们的感受跟想法是这样吗?

经文:‘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

佛陀比喻说:比方说一个客人,他暂时住在旅馆当中,他暂时住,住完就要离开了,不能长住。但是这个旅馆的主人,他是真实的永恒的住下去。那你现在分别法音,所产生的感受跟妄想,亦复如是!

如果它是你真实的心性,它不应该离开,它应该永远陪伴着你才对啊。为什么声音走的时候,把它带走呢?你听到美好的音声、美好的音乐产生快乐的感受。当美好的音乐结束的时候,你快乐的感受也被带走,那这个算什么真实的心性呢?你心中任何的感受跟想法,只要是要被带走的,只要是假借外在因缘生起的,都不是你的东西。

所以蕅益大师他提到念佛的三资粮:“信、愿、行”。他说,我们要建立一个真实的信心?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信心就是信心,为什么加上一个“真实”?意思就是说:有些信心是不真实的。你看,有些人他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因为他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的时候,他对佛号会通身靠倒。但是他病痛现前的时候,他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没有了,他这个信心,是“假借健康”的因素而有,当健康失掉的时候,把信心也带走了。

所以,我们依止生灭心的修学,我们永远跟着感觉走,就是你的心永远是“借来”的。没有一个真正你自己的东西,你都是借来的,临命终的时候都要归还啊。太阳出来了产生了光明,太阳一走,把光明带走。风一吹产生摇动,风一走,摇动相就带走。光明是跟太阳借来的,摇动是跟风借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理睬妄念,是对付妄念最好的方法

稍有点修行体验的:妄念来了,很害怕,我一定要把这个...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

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 净土法...

一切具足,何假向外求觅

大珠慧海向马祖道一求佛法,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

「觅心了不可得」的含义

《楞严经》的观念,觅心了不可得的意思,不是说它的作...

入一无妄,彼六根一时清净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

觅心了不可得

参禅人,不信参禅之人开悟,不信自有佛心,更不信心是...

你要不动,外面的世界不会动

整个修行当中就是四个字:莫向外求!你一定心中有仁者...

正因为向外贪求,才把本来佛遗失掉

我们众生向外贪著、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切事物...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净土五经一论的内容

净土五经分别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

别被命运拖着走,要把命运牵着走

中国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

跳出轮回的苦

在这个三界轮回,最好的是天,再么人,再么阿修罗,阿...

道尚难办,何能污情染爱

参禅人,立志孤高,迥绝人世,只身孤诣;以道为侣者,...

【佛教词典】四真谛

(术语)又云四圣谛。苦集灭道之四谛也。其理真正,故...

【佛教词典】寿命无数劫

(杂语)佛之寿命无量也。法华经寿量品颂曰:我智力如...

世间赏罚与因果报应之不同

原文: 阅来书,知汝聪明尚不彻底,故以儒佛之因果,与...

禅定者调和出入息的方法

智者大师原文: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

修行的真谛

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

难信之法

有一次,佛陀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游化,住在城北的迦...

如何才能获得好人缘

人缘,其实就是指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

内贼不把门打开,外贼是进不来的

在美国有两个法师,一个叫恒朝法师,一个叫恒实法师。...

念佛人的气质

念佛人从容、镇静、神定气闲、随缘度日,远离颠倒梦想...

三伏天要吃什么

三伏天可谓是夏季最为炎热的时候,那在三伏天吃什么才...

天下不治,匹夫有责

人在天地之间,藐乎小尔,何以与天地并称,谓之为三才...

情欲如水,因果轮回如堤坝

原文: 譬如长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横流。人情如水,...

僧尼破戒者

【僧尼破戒者,所谓畜养奴婢僮仆牛驴车乘田宅、种植园...